第21章 济州点兵-《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

  明晃晃的日头高挂,偏偏雪花簌簌往下落。

  宋万乘着一叶扁舟,轻巧地划破水面,直往蓼儿洼深处而去。

  他立在船头,朝那看似平静的湖面朗声大喊。

  “弟兄们!今有英雄来投,寨主正相陪叙话,唤我来请兄弟们上山一聚!”

  话音未落,方才还寂静无声的湖面,霎时间杀机四伏!

  “哗啦啦!”

  但听水声四起,芦苇丛中,枯荷底下,不知从哪里涌出二十多只快船。

  每船上立着四五个精壮汉子,个个晒得古铜肤色,手持明晃晃的鱼叉衮刀。

  足足百十条好汉,无声无息就将宋万围在当中。

  只见阮小二立于船头,一声令下。

  二十余只快船瞬息间变换阵型,时而如雁阵排开,时而如鱼群聚散。

  众水军齐声呼喝,声震湖面,手中兵刃在日光下闪着森森寒光。

  阮小五一个猛子扎入水中,不出片刻已在数丈外冒出水面,甚至还抓着一条活鲤。

  阮小七则站在船头,手中鱼叉猛然掷出,正中三十步外一截浮木,引得众人齐声喝彩。

  “宋万哥哥,甚么英雄劳你亲自来请?”

  阮小七声如洪钟,一个纵身跃上宋万的船头,小船竟只微微晃动。

  “好一支水上雄师!三位兄弟练得好兵!”

  宋万环视这威武水军,不禁赞叹。

  “今日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

  阮小五和阮小七对视一眼,俱是喜形于色。

  他们这般草莽英雄,最敬重的就是林冲这等有真本事的好汉。

  连禁军教头都来投奔,可见梁山前途光明!

  阮小二也忍不住抚掌大笑。

  “林教头的大名如雷贯耳,只恨无缘得见!今日有此机缘,岂能错过!”

  “寨主哥哥对林教头没少说三位兄弟的好处嘞!”

  宋万闻言笑道:“林教头本要亲自来请,念及其一路辛苦,好说歹说才劝下。”

  阮氏三雄听说林冲这般人物都惦记着自己,顿时对这素未谋面的教头好感大增。

  “林教头端的是个好汉!单是这份人品,便没得说!”

  “俺们这些粗人,能得林教头这般看重,实在是脸上有光!还请哥哥快带路!”

  三阮皆是洒脱之人,当即吩咐喽啰们勤加操练,待练完一同上山喝酒。

  宋万热情地携着三阮,直往山上走来。

  方才过了头关,就见前方一行人迎下山来。

  当先一人白衣胜雪,不是刘备又是哪个?

  身旁跟着个八尺大汉,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虽面带风霜,却自有一股凛然气度。

  阮小七远远便喊:“寨主哥哥,我们兄弟特来见见林教头威风!”

  刘备哈哈大笑,回身对林冲介绍。

  “教头请看,当先这位就是活阎罗阮小七,水上功夫了得,一个猛子能扎出三里地。后面的是他兄长立地太岁阮小二,能力托千斤船。旁边是短命二郎阮小五,出手快如闪电,都是我梁山水军的顶梁柱!”

  他又对三阮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林教头!”

  林冲面带微笑,抱拳施礼:“久闻三位阮家兄弟大名,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阮氏兄弟见林冲这般人物竟如此谦逊,慌忙还礼。

  阮小二笑道:“教头客气了!俺们都是粗人,往后还要请教头多多指点!”

  阮小七等不及接话道:“是啊,听说教头枪棒功夫天下无双,定要讨教几招!”

  刘备故意把脸一板,眼睛一瞪。

  “林教头是咱们梁山请都请不来的贵客,这接风酒还没喝,你们就惦记着比划枪棒?”

  他捋了捋根本不存在的胡须,佯怒道:“传出去岂不叫人笑话我梁山好不懂待客之道,连顿安生饭都舍不得让客人吃?”

  在一旁的杜迁立马心领神会,也跟着起哄。

  他叉着腰,冲着阮小七嘿嘿直笑。

  “就是就是!小七兄弟,你咋光盯着林教头?莫不是瞧不上俺杜迁这几手粗浅功夫?来来来,咱俩先过上几招,我给你喂喂招!”

  这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阮小七被两人一唱一和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哥哥们冤煞俺了!俺…俺就是太心急了,绝无半点轻慢之心啊!”

  大家相见甚欢,一路说笑往聚义厅行去。

  林冲看着身边这些豪气干云的汉子,感受着这融洽自在的氛围。

  只觉胸中块垒尽消,多日来头一次感到身心舒畅。

  刘备见群雄齐聚,朗声宣布。

  “诸位兄弟,今日正好英雄齐聚,咱们便分了职守,今后各司其职,共同壮大我梁山!”

  众人轰然应诺,声震山林。

  与此同时,百里外的济州府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府衙大堂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

  章洪端坐在太师椅上,狠狠将一叠状纸摔在黄花梨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这位济州府尹约莫五十年纪,三缕长须修剪得整整齐齐,此刻却气得胡须直颤。

  “反了!反了!这梁山贼寇当真无法无天!”

  堂下跪着三个衣着华贵的 ,个个战战兢兢。

  为首的王员外叩头如捣蒜。

  “府尹大人明鉴啊!那梁山贼人控制周边水陆商道,强收保护费,美其名曰保境安民,实则与抢劫无异!这些时日以来,附近几个庄子都被他们铲平了,我等终日惶恐,连对佃农都不敢稍加管束,生怕惹来梁山报复啊!”

  另一个李姓富商接口。

  “是啊大人,如今佃户们个个心向梁山,再这样下去,只怕…只怕…”

  章洪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案。

  “什么保境安民!分明是掘我大宋根基!其心可诛!”

  这济州地界,土匪山寨何止一处?哪处不是打家劫舍?

  他向来睁只眼闭只眼,为何独独对梁山如此震怒?

  只因别处山寨抢掠,不过伤及皮毛。

  而这梁山贼寇,不仅劫富济贫,更是将不少村民都招揽上山!

  这简直是在断他章洪的财路!

  人口少了,谁来种地纳税?

  税收不足,他总不能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填补亏空,还如何中饱私囊?

  “来人!传何涛来见!”

  章洪厉声喝道:“此番剿梁,定要毕其功于一役,绝不能再放跑一个贼寇!”

  三都缉捕使臣何涛疾步上堂,单膝跪地。

  “卑职在!昔日石碣村失手,此番必取王伦项上人头,戴罪立功!”

  这时,师爷悄步凑近,压低声线。

  “大人,剿匪耗资甚巨,库中银两……”

  章洪眼珠一转,心下已有计较。

  他转向堂下那群衣着光鲜的乡绅富商,义正辞严。

  “剿匪安民,乃朝廷重任!然则公库空虚,还需诸位慷慨解囊。待平了梁山,本官必上奏朝廷,为诸位请功讨赏!”

  王员外苦着脸诉道:“大人明鉴!不是小人不愿报效,实在是那梁山贼寇霸占水路,强收年例,近来货损船扣,各路生意十停去了七停,铺面都难支撑啊……”

  章洪冷笑一声,怎不知他们那点心思?

  “既如此,那就请各位回乡招募悍勇民夫,协从官兵进剿。若还有人推三阻四……”

  他故意顿了一顿,冷冽的目光扫过众人。

  “本官少不得要细细核算,诸位这些年缴纳的税银,可都足额?”

  富商乡绅们面面相觑,心底早将这老狐狸骂了千万遍。

  明明是要他们出人出钱,偏拿查税相逼。

  可面上哪敢不从,只得连连躬身应诺。

  不过半日,八百官兵整装集结,由何涛统率。

  各家富商乡绅虽不情不愿,亦凑出八百余民壮。

  对外号称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直扑梁山。

  章洪登楼远望大军离去,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剿匪成败关乎他的政绩,固然要紧。

  可更紧要的是借梁山一战杀鸡儆猴,叫其他山寨都收敛些。

  只要不招揽村民,动摇税基,他才不管谁占山为王。

  而这位府尹不知道的是,此时梁山上,一场迎接林冲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水泊的好汉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震天响,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还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