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冬将军-《活死人王朝》

  在赵钟岳沉默的聆听中,李煜道出了他心中的计较。

  烛火跳动,将两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

  “城北的尸鬼,我还是不打算现在就动手。”

  李煜的目光略显空茫,显然思绪已飘向远方。

  “钟岳,在入冬封路之前,将两堡军民迁至此地,便是大获成功。”

  他的眼神愈发深邃,“至于那些尸鬼......”

  “我们只需要耐心的等待,自有那位‘冬将军’,会替我等出手的。”

  辽东的冬季,历来是白雪覆地,万物肃杀。

  零下二十度不过是寻常日夜,若是风雪交加,气温骤降至零下五十度,方才显露出这片土地真正的严寒本色。

  滴水成冰?

  不过是年年岁岁的常态罢了。

  ‘冬将军?’

  赵钟岳先是一怔,随即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

  这新奇又无比贴切的说法,让他眼底烁起精光。

  那是真切望见胜机的炽热期盼,此乃天赐之机。

  三个月......

  不,依照辽东之北塞苦寒,两个月后,初雪肯定就要下来了。

  到那时,天地为兵,风雪为刃!

  李煜从他毫不掩饰的目光中读懂了那份期待,却适时泼了盆冷水。

  “哎——”

  他轻叹道,“钟岳,这只是我的一种推测。”

  略作停顿,他还是向手下目前唯一的‘谋士’道出了最坏的打算,“凛冬......未必能将它们彻底抹除。”

  “实在是希望渺茫。”

  李煜抬手指向东方,“你或许不清楚,朝廷最初收到倭贼跨海侵伐高丽之期,到底是何时......”

  无情地严寒,固然会凝滞一切生机,却不意味着这些彻底违背常理的尸鬼,就无从规避这种‘天灾’。

  在数不清的影视作品中,丧尸起源......

  解冻后的冰封古尸,这一源头曾被引用了无数次。

  李煜苦涩道,“东征军令的下发,就是在乾裕二年冬!”

  他依旧记得,东征集结的军令自沈阳府传达到顺义堡,差不多就发生在乾裕二年冬末,当时他尚在卧榻养伤。

  依此推论,倭贼上岸,至少也是乾裕二年秋亦或是入冬之时的旧事。

  倭人若是因尸逃岛,那么这个时机最大概率就发生在,乾裕二年入冬之前的关键窗口!

  若是冬季能够抵御尸灾,当今乾裕三年的高丽之地,就不可能成为东征大军的坟墓。

  东征大军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李煜几乎可以肯定,尸鬼有办法度过凛冬苦寒。

  他只是,暂时无从亲眼见证罢了。

  即便如此,赵钟岳依旧止不住心中激动。

  他当然能听明白李煜的意思。

  那些怪物几乎已经跳出三界六道,四季之轮转恐难加于其身,这在他眼中反倒并不意外。

  太多人都将尸鬼的存在......视作人间鬼军。

  既已成鬼,怎会被区区寒冷所击垮,这在李煜之外的众人眼中,反倒是挺‘正常’的,也不觉得吃惊。

  赵钟岳依旧振奋不已,“大人所施火计既然有效,严寒就必然对那些尸鬼一样有影响!”

  “我等可着衣御寒,尸鬼如何懂得换衣?”

  只要想通这一点,赵钟岳就明白,就在入冬的关键时间节点,他们在这抚远县中大有可为!

  李煜点头认可,“我与钟岳所见略同。”

  尸鬼的奔跑仍依赖其下肢运动,但体温失散......甚至于血液凝结的尸鬼,还能维持肢体的剧烈活动吗?

  李煜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人类的身躯实在是脆弱,低温环境中的一切,都将会异常的脆弱。

  哪怕只是轻轻一跤,都可能造成骨折。

  活人尚且如此,一具活动的尸体,又如何能违抗这天地间的客观基理。

  赵钟岳起身拜礼,“大人远见更胜一筹,学生钦佩!”

  “待风雪化作这人间‘神兵’,此间尸鬼不足为虑!此间妖邪,必为齑粉!”

  ......

  次日凌晨。

  张承志早早地就来到李府求见。

  “张大人,可曾用过早食?”

  李煜此刻正在用着早粥。

  从前两餐不觉得难受,可自从觉悟宿慧,上辈子一日三餐的习惯就延续了过来。

  清晨一碗热食入腹,李煜才能更有精神。

  张承志连忙抱拳。

  “谢大人!”

  这时候,桌上提前摆好的一碗白粥,显然就是给他备下的。

  不管如何,他再推辞就有些无礼了。

  很快,侍女池兰端着托盘,收走了碗筷,施礼告退。

  张承志坐直了身子,坦言道,“大人,不知今日城外,究竟如何应对?”

  入城的车队不会那么快踏上返程,今天是给随队步卒们休整的空期。

  所以,不管是清理,亦或是引尸,总该趁此时机做出安排。

  李煜将昨日说辞,重新简述了一二。

  利用‘冬将军’来重创群尸,张承志自然认同。

  不过关于引尸,他倒是有些不同想法。

  “大人,用床弩引尸,虽然方便,却太过浪费了。”

  他的神色很是肉疼,“眼下,床弩所用弩枪,根本无从制作。”

  “用一根,就少一根......我还是建议换成别的法子。”

  张承志显然是有腹稿的。

  见李煜并不反对,他建议道,“在下回去细想了一夜......”

  “扔石头,或许才是最适合当下情况的方法。”

  李煜下意识重复,“石头?”

  “对,正是石头!”张承志立刻解释,“卫城内储有守城垒石。”

  就性价比而言,再没有比这种随处可见的‘兵器’,更廉价的了。

  它比箭矢更具备试错空间。

  毕竟,谁会心疼一堆随处可见的破石头呢?

  “大人,请看。”

  张承志从怀中掏了掏,在门口亲兵戒备的目光下,掏出一根......

  张承志指着这根颇为潦草的手工品,自豪介绍道,“这就是在下与家妻合作,连夜赶制的投石索。”

  此刻,他脸上挂着与妻琴瑟和鸣的笑意,猝不及防地喂了李煜一把狗粮。

  “用这投索,配上打磨后的小块卵石。”

  张承志仍在细细分析,“在城头往下抛砸,不光能用来引尸,只要操练得当,便可于城头大量杀伤尸鬼!”

  石头这东西,肯定要比城北尸鬼的数量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