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蟾星,一个连恒星光芒都难以彻底穿透其厚重、斑斓大气层的星球,静静地悬浮在阿瑞斯星域最为荒凉的边缘地带。这里的天空永续着一种昏黄与暗紫交织的色调,如同宇宙这块巨大画布上,一片陈旧且永不愈合的溃烂伤疤。大地并非坚实的岩土,而是无边无际、冒着粘稠气泡的沼泽。沼面泛着诡异的磷光,墨绿、幽蓝、暗红色的毒瘴如活物般袅袅升腾,相互纠缠,形成遮天蔽日的帷幕。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腐殖质的腥臭、硫磺的呛辣、以及无数种难以名状的化学毒素混合而成的,一种足以让大多数碳基生命瞬间窒息的甜腻与辛辣交织的死亡气息。
就在这片生命的绝对禁区,在一处相对“稳定”的、由硬化毒苔藓堆积而成的“陆地”边缘,伴随着一阵微弱而奇异的黏腻蠕动声,一个新的生命降临了。他没有响亮的啼哭,只有喉咙里发出的、类似沼泽气泡破裂般的“咕噜”声。他,就是沙古拉。
初生的沙古拉,蜷缩在一团半凝固的、具有保护性的生物黏液之中。他的皮肤并非婴儿常见的粉嫩,而是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带着湿润光泽的黄绿色,仿佛某种剧毒苔藓的活体。遍布他幼小身躯的,并非柔滑的肌肤,而是密密麻麻、微微搏动着的圆形凸起。这些凸起大小不一,像是镶嵌在皮肉下的怪异卵石,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而坚韧的透明薄膜,隐约可见其内里蓄积的、色泽各异的粘稠液体。这是他种族特有的生物腺体,是与生俱来的、用于分泌、储存并中和万种毒素的器官,是他存在于此世的烙印,也是他未来命运的开端。
他的头部轮廓异于常类,多个圆形凸起不规则地分布其上,使得他的头颅看起来粗糙而怪异。眼部的黄色瞳孔在昏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两颗被遗弃在毒沼深处的、失去所有温度的劣质宝石,嵌在深色的、微微下陷的眼窝里,带着一种初生便已苍老的漠然。他的面部,覆盖着一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灰黑色物质,这并非后天佩戴的面罩,而是他种族天生的一部分,是帮助他在非母星极端环境中过滤无害空气、更重要的是防止自身无意识散发的毒息伤及同族或其它“无害”生物的生理结构。此刻,这天然的面罩随着他微弱的呼吸,极轻微地起伏着,过滤着对他而言已然过于“清新”的空气。
“陆地”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毒沼。浑浊的、色彩斑斓的液体缓慢地翻涌着,偶尔有巨大的、带着坚硬甲壳和狰狞口器的沼生毒虫破开水面,发出令人牙酸的嘶鸣,旋即又被更大的掠食者拖入深渊,只留下一串迅速消失的恶臭气泡。这里没有温情,没有呵护,只有最原始、最残酷的生存竞争。
沙古拉的“摇篮”,便是这片危机四伏的毒沼。他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在他的种族中,幼体一旦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便会被遗弃,独自面对自然的筛选。这是黑蟾星亘古不变的法则。他能依靠的,只有这具天生与毒共生的躯体,以及那尚未完全觉醒的本能。
饥饿感,如同沼泽底部最冰冷的暗流,很快席卷了他弱小的意识。他本能地伸出带着细小蹼状结构的手指,扒拉着身下硬化毒苔藓的边缘。一条仅有指节长短、通体碧绿、长着无数细脚的蠕虫,正沿着苔藓的缝隙爬行,试图寻找腐殖质。沙古拉的黄色瞳孔锁定了他。他没有像普通婴儿那样好奇地触摸,而是喉咙里再次发出低沉的“咕噜”声,皮肤上的一处微小凸起微微张开,渗出一滴几乎看不见的、无色透明的粘液。
那滴粘液精准地滴落在碧绿蠕虫的体表。瞬间,蠕虫剧烈地抽搐起来,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僵直,碧绿的颜色转为灰败,最后化为一小滩冒着微弱白气的粘稠物质。沙古拉伸出舌头——那是一条同样带着怪异色泽、前端分叉的舌头,小心翼翼地舔舐了那滩物质。一股带着强烈刺激性的、却又蕴含着他所需基本能量的感觉顺着喉咙滑下,暂时缓解了那噬骨的饥饿。
这便是他童年最早、也是最深刻的记忆——与毒物为伴,以毒物为食。这些在旁人看来触之即死的可怕生物,是他唯一的“交流”对象,也是他生存下去的基石。
日子,在黑蟾星几乎感觉不到流逝的、永恒不变的昏黄与恶臭中,缓慢地推移。沙古拉像一株寄生在毒沼中的怪异植物,顽强而孤独地生长着。
他学会了观察。黄色的瞳孔,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扫视着沼泽的每一个角落。他能分辨出哪种气泡破裂时带出的紫色瘴气具有强烈的神经麻痹效果,需要避开;哪种冒着红色蒸汽的泥潭下方,可能栖息着能喷射腐蚀性毒液的“喷酸蟾”;哪种看似无害的、散发着甜腻香气的荧光蘑菇,其孢子一旦吸入,会在数小时内引发内脏溶解。他观察着“棘背水虿”如何用带倒钩的节肢捕捉更小的浮游毒虫,观察着“腐囊巨蜥”如何潜伏在淤泥中,等待粗心的猎物靠近。
他更学会了利用。他的小手,逐渐变得有力,能够扒开坚硬的毒苔藓,挖掘出深藏在下面、富含矿物质的“结石根”。他懂得如何避开“缠绕毒藤”敏感的触须,采摘到它们顶端那蕴含着高浓缩能量的、剧毒却也最能果腹的“脓浆果”。他甚至学会了如何巧妙地激怒一种名为“哨兵毒蜂”的小型生物,让它们倾巢而出攻击路过的、体型比他大得多的“掘地腐兽”,他则趁机捡拾两者争斗后遗落的残骸。
有一次,他不小心被一种名为“影梭”的毒虫的尾刺划破了手臂。伤口瞬间变得乌黑,剧痛和麻痹感迅速蔓延。沙古拉没有惊慌——在这片沼泽,惊慌意味着死亡。他强忍着不适,拖着逐渐失去知觉的身体,爬向一片生长着不起眼的、边缘呈锯齿状的灰蓝色叶片的植物。他用牙齿艰难地啃咬下几片叶子,混合着身旁泥沼里富含特殊矿物质的污泥,胡乱地敷在伤口上。一股清凉感取代了灼痛,乌黑的色泽开始缓慢消退。他躺在那片污泥中,感受着身体与毒素的抗争,整整一天一夜,才勉强恢复了行动能力。这次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毒与解药,往往相伴相生。
他的“玩具”,是那些失去活力的毒虫甲壳,或是被风干的毒囊。他会用尖锐的石片,在这些坚硬的“玩具”上刻画,模仿着他观察到的生物形态,或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他自己能理解的纹路。他没有玩伴,唯一的“互动”,便是与那些试图将他视为猎物的沼泽生物之间的生死搏杀。每一次成功的狩猎或惊险的逃脱,都让他对“毒”的掌控和理解更深一层。
这种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近乎残酷的生存方式,塑造了他孤僻、谨慎且极度不擅言辞的性格。他习惯了寂静,习惯了独自思考,习惯了用行动而非声音来表达一切。他的世界,只有色彩斑斓的毒瘴,只有翻涌不息的泥沼,只有永无止境的生存挑战。他如同毒沼本身,沉默,危险,内里却蕴含着外人无法想象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法则与生命力。
然而,命运的丝线,并不会永远让他局限于这片腐臭的摇篮。在他大约相当于阿瑞斯星标准时间六、七个周期轮转的年纪时,一场意外,或者说,一次必然的“接触”,到来了。
那是一个与往常并无二致的“日子”。天空依旧是昏黄与暗紫的混合体,毒瘴如常翻涌。沙古拉正潜伏在一片相对清澈的、冒着咕嘟气泡的酸性水潭边,等待着一种名为“银线水蛇”的生物出现。它的毒腺,对于正在成长的他来说,是极佳的补品。
突然,天空的色泽被某种外来之物强行改变了。一阵低沉、压抑,完全不同于风声或雷暴的轰鸣,穿透了厚重的大气层。紧接着,一道粗壮的、带着金属质感银灰色的光柱,如同天神掷下的长矛,粗暴地撕裂了斑斓的毒瘴帷幕,笔直地照射在距离沙古拉藏身处不远的一片高地上。光柱所及之处的毒瘴,如同被灼烧般剧烈翻滚、退散,连泥沼都似乎在这陌生的能量下微微震颤。
沙古拉立刻蜷缩起身子,将自己完全埋入身旁一丛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恶臭蕨”之下,只留下一双黄色的瞳孔,警惕地透过蕨叶的缝隙,望向那异常的光源。
光柱中,一个梭形的、泛着冷硬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缓缓降下,最终稳稳地悬浮在离地数米的高度。它与他所知的任何沼泽生物都截然不同,没有生命的气息,只有一种令他不适的、纯粹的机械感与能量波动。舱门无声滑开,几个身影走了出来。
他们穿着完全包裹全身的、银灰色与深蓝色相间的密闭防护服,头盔上的目镜闪烁着幽光。他们的体型匀称,动作协调而高效,与黑蟾星上一切生物的扭曲、怪异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手中持握着发出低鸣的仪器,似乎在扫描、探测着周围的环境。
沙古拉从未见过这样的“生物”。他们身上没有毒素的气息,没有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怪异器官,只有一种……“整洁”到令他不安的感觉。他们似乎完全不受周围致命毒瘴的影响,那层防护服将他们与这个世界彻底隔绝开来。
其中一个探索者,似乎注意到了水潭边那丛不自然地微微颤动着的“恶臭蕨”。他调整了一下手中的仪器,朝着沙古拉藏身的方向走了过来。靴子踩在硬化苔藓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嗒、嗒”声,这声音在沙古拉听来,比毒蟾的咆哮更令人心悸。
沙古拉屏住了呼吸,全身的毒腺都不自觉地微微收缩。他能感觉到那个探索者的目光,隔着蕨叶和防护面罩,落在了自己身上。那是一种好奇的、审视的、带着某种研究意味的目光,与他平日被掠食者盯上时的感觉完全不同,却同样让他感到致命的威胁。
探索者在距离蕨丛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蹲下身,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他甚至伸出了一只戴着厚重手套的手,想要拨开蕨叶。
就在那只手即将触碰到蕨叶的瞬间,沙古拉动了!不是攻击,而是逃离!他像一只受惊的沼地蜥蜴,猛地从蕨丛中弹射而出,带着一身泥浆和浓烈的毒腥气,头也不回地扎进了旁边更加浓密、色彩也更加诡异的毒雾深处。他的动作迅捷而无声,充分利用了地形和对毒雾的适应性,几个起伏便消失在了探索者的视野和仪器探测范围之内。
那名探索者愣了一下,收回手,看着仪器上快速消失的生命信号和骤然飙升的局部毒素指数,面罩下的脸上或许露出了一丝惊讶。他通过内置通讯器汇报:“报告,发现一名本地原生幼体,生命体征特殊,对高浓度毒瘴环境表现出完美适应性,并且……似乎具备初步的毒素操控或分泌能力。请求指示,是否进行捕获研究?”
短暂的沉默后,通讯器传来回复:“暂不进行接触。继续环境样本采集和数据记录。该幼体已被标记,其潜在价值已上报阿瑞斯星‘特殊环境应对部门’。等待后续评估。”
探索者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沙古拉消失的方向,那浓稠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毒雾。他摇了摇头,转身回到了同伴身边。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一个有待评估的“资源”。而对于沙古拉,这次短暂的、未曾真正接触的“窥视”,却像一颗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他那封闭而孤寂的世界里,漾开了第一圈预示着剧变的涟漪。
他逃离了那些陌生的“生物”,躲藏在一处由巨大兽骨和腐烂藤蔓构成的、散发着浓烈氨气味的巢穴深处。他蜷缩着身体,黄色的瞳孔在黑暗中剧烈地闪烁。恐惧、疑惑,还有一丝被冒犯的愤怒,交织在他简单的心灵中。那些“整洁”的、不受毒素影响的生物,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像其他的沼泽掠食者一样,最终成为他必须面对、必须躲避,或者必须消灭的“威胁”吗?
他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他那原本只有毒沼、饥饿和生存的世界,从这一刻起,被强行撕开了一道缝隙,透进来了一丝来自遥远星空的、冰冷而陌生的光芒。他依旧孤独,但这份孤独中,开始掺杂进了一种名为“被排斥”与“被觊觎”的、更加复杂的滋味。他抚摸着身上那些微微搏动的毒腺凸起,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他之所以能在这里生存,他所依仗的这一切,在外面的世界看来,或许并非恩赐,而是……原罪。
毒沼依旧翻涌,瘴气依旧升腾。但沙古拉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依旧是那个毒沼中的孤雏,但他的命运轨迹,已然被那艘来自星海的金属造物,悄然拨动。
就在这片生命的绝对禁区,在一处相对“稳定”的、由硬化毒苔藓堆积而成的“陆地”边缘,伴随着一阵微弱而奇异的黏腻蠕动声,一个新的生命降临了。他没有响亮的啼哭,只有喉咙里发出的、类似沼泽气泡破裂般的“咕噜”声。他,就是沙古拉。
初生的沙古拉,蜷缩在一团半凝固的、具有保护性的生物黏液之中。他的皮肤并非婴儿常见的粉嫩,而是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带着湿润光泽的黄绿色,仿佛某种剧毒苔藓的活体。遍布他幼小身躯的,并非柔滑的肌肤,而是密密麻麻、微微搏动着的圆形凸起。这些凸起大小不一,像是镶嵌在皮肉下的怪异卵石,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而坚韧的透明薄膜,隐约可见其内里蓄积的、色泽各异的粘稠液体。这是他种族特有的生物腺体,是与生俱来的、用于分泌、储存并中和万种毒素的器官,是他存在于此世的烙印,也是他未来命运的开端。
他的头部轮廓异于常类,多个圆形凸起不规则地分布其上,使得他的头颅看起来粗糙而怪异。眼部的黄色瞳孔在昏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两颗被遗弃在毒沼深处的、失去所有温度的劣质宝石,嵌在深色的、微微下陷的眼窝里,带着一种初生便已苍老的漠然。他的面部,覆盖着一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灰黑色物质,这并非后天佩戴的面罩,而是他种族天生的一部分,是帮助他在非母星极端环境中过滤无害空气、更重要的是防止自身无意识散发的毒息伤及同族或其它“无害”生物的生理结构。此刻,这天然的面罩随着他微弱的呼吸,极轻微地起伏着,过滤着对他而言已然过于“清新”的空气。
“陆地”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毒沼。浑浊的、色彩斑斓的液体缓慢地翻涌着,偶尔有巨大的、带着坚硬甲壳和狰狞口器的沼生毒虫破开水面,发出令人牙酸的嘶鸣,旋即又被更大的掠食者拖入深渊,只留下一串迅速消失的恶臭气泡。这里没有温情,没有呵护,只有最原始、最残酷的生存竞争。
沙古拉的“摇篮”,便是这片危机四伏的毒沼。他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在他的种族中,幼体一旦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便会被遗弃,独自面对自然的筛选。这是黑蟾星亘古不变的法则。他能依靠的,只有这具天生与毒共生的躯体,以及那尚未完全觉醒的本能。
饥饿感,如同沼泽底部最冰冷的暗流,很快席卷了他弱小的意识。他本能地伸出带着细小蹼状结构的手指,扒拉着身下硬化毒苔藓的边缘。一条仅有指节长短、通体碧绿、长着无数细脚的蠕虫,正沿着苔藓的缝隙爬行,试图寻找腐殖质。沙古拉的黄色瞳孔锁定了他。他没有像普通婴儿那样好奇地触摸,而是喉咙里再次发出低沉的“咕噜”声,皮肤上的一处微小凸起微微张开,渗出一滴几乎看不见的、无色透明的粘液。
那滴粘液精准地滴落在碧绿蠕虫的体表。瞬间,蠕虫剧烈地抽搐起来,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僵直,碧绿的颜色转为灰败,最后化为一小滩冒着微弱白气的粘稠物质。沙古拉伸出舌头——那是一条同样带着怪异色泽、前端分叉的舌头,小心翼翼地舔舐了那滩物质。一股带着强烈刺激性的、却又蕴含着他所需基本能量的感觉顺着喉咙滑下,暂时缓解了那噬骨的饥饿。
这便是他童年最早、也是最深刻的记忆——与毒物为伴,以毒物为食。这些在旁人看来触之即死的可怕生物,是他唯一的“交流”对象,也是他生存下去的基石。
日子,在黑蟾星几乎感觉不到流逝的、永恒不变的昏黄与恶臭中,缓慢地推移。沙古拉像一株寄生在毒沼中的怪异植物,顽强而孤独地生长着。
他学会了观察。黄色的瞳孔,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扫视着沼泽的每一个角落。他能分辨出哪种气泡破裂时带出的紫色瘴气具有强烈的神经麻痹效果,需要避开;哪种冒着红色蒸汽的泥潭下方,可能栖息着能喷射腐蚀性毒液的“喷酸蟾”;哪种看似无害的、散发着甜腻香气的荧光蘑菇,其孢子一旦吸入,会在数小时内引发内脏溶解。他观察着“棘背水虿”如何用带倒钩的节肢捕捉更小的浮游毒虫,观察着“腐囊巨蜥”如何潜伏在淤泥中,等待粗心的猎物靠近。
他更学会了利用。他的小手,逐渐变得有力,能够扒开坚硬的毒苔藓,挖掘出深藏在下面、富含矿物质的“结石根”。他懂得如何避开“缠绕毒藤”敏感的触须,采摘到它们顶端那蕴含着高浓缩能量的、剧毒却也最能果腹的“脓浆果”。他甚至学会了如何巧妙地激怒一种名为“哨兵毒蜂”的小型生物,让它们倾巢而出攻击路过的、体型比他大得多的“掘地腐兽”,他则趁机捡拾两者争斗后遗落的残骸。
有一次,他不小心被一种名为“影梭”的毒虫的尾刺划破了手臂。伤口瞬间变得乌黑,剧痛和麻痹感迅速蔓延。沙古拉没有惊慌——在这片沼泽,惊慌意味着死亡。他强忍着不适,拖着逐渐失去知觉的身体,爬向一片生长着不起眼的、边缘呈锯齿状的灰蓝色叶片的植物。他用牙齿艰难地啃咬下几片叶子,混合着身旁泥沼里富含特殊矿物质的污泥,胡乱地敷在伤口上。一股清凉感取代了灼痛,乌黑的色泽开始缓慢消退。他躺在那片污泥中,感受着身体与毒素的抗争,整整一天一夜,才勉强恢复了行动能力。这次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毒与解药,往往相伴相生。
他的“玩具”,是那些失去活力的毒虫甲壳,或是被风干的毒囊。他会用尖锐的石片,在这些坚硬的“玩具”上刻画,模仿着他观察到的生物形态,或是毫无意义的、只有他自己能理解的纹路。他没有玩伴,唯一的“互动”,便是与那些试图将他视为猎物的沼泽生物之间的生死搏杀。每一次成功的狩猎或惊险的逃脱,都让他对“毒”的掌控和理解更深一层。
这种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近乎残酷的生存方式,塑造了他孤僻、谨慎且极度不擅言辞的性格。他习惯了寂静,习惯了独自思考,习惯了用行动而非声音来表达一切。他的世界,只有色彩斑斓的毒瘴,只有翻涌不息的泥沼,只有永无止境的生存挑战。他如同毒沼本身,沉默,危险,内里却蕴含着外人无法想象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法则与生命力。
然而,命运的丝线,并不会永远让他局限于这片腐臭的摇篮。在他大约相当于阿瑞斯星标准时间六、七个周期轮转的年纪时,一场意外,或者说,一次必然的“接触”,到来了。
那是一个与往常并无二致的“日子”。天空依旧是昏黄与暗紫的混合体,毒瘴如常翻涌。沙古拉正潜伏在一片相对清澈的、冒着咕嘟气泡的酸性水潭边,等待着一种名为“银线水蛇”的生物出现。它的毒腺,对于正在成长的他来说,是极佳的补品。
突然,天空的色泽被某种外来之物强行改变了。一阵低沉、压抑,完全不同于风声或雷暴的轰鸣,穿透了厚重的大气层。紧接着,一道粗壮的、带着金属质感银灰色的光柱,如同天神掷下的长矛,粗暴地撕裂了斑斓的毒瘴帷幕,笔直地照射在距离沙古拉藏身处不远的一片高地上。光柱所及之处的毒瘴,如同被灼烧般剧烈翻滚、退散,连泥沼都似乎在这陌生的能量下微微震颤。
沙古拉立刻蜷缩起身子,将自己完全埋入身旁一丛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恶臭蕨”之下,只留下一双黄色的瞳孔,警惕地透过蕨叶的缝隙,望向那异常的光源。
光柱中,一个梭形的、泛着冷硬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缓缓降下,最终稳稳地悬浮在离地数米的高度。它与他所知的任何沼泽生物都截然不同,没有生命的气息,只有一种令他不适的、纯粹的机械感与能量波动。舱门无声滑开,几个身影走了出来。
他们穿着完全包裹全身的、银灰色与深蓝色相间的密闭防护服,头盔上的目镜闪烁着幽光。他们的体型匀称,动作协调而高效,与黑蟾星上一切生物的扭曲、怪异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手中持握着发出低鸣的仪器,似乎在扫描、探测着周围的环境。
沙古拉从未见过这样的“生物”。他们身上没有毒素的气息,没有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怪异器官,只有一种……“整洁”到令他不安的感觉。他们似乎完全不受周围致命毒瘴的影响,那层防护服将他们与这个世界彻底隔绝开来。
其中一个探索者,似乎注意到了水潭边那丛不自然地微微颤动着的“恶臭蕨”。他调整了一下手中的仪器,朝着沙古拉藏身的方向走了过来。靴子踩在硬化苔藓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嗒、嗒”声,这声音在沙古拉听来,比毒蟾的咆哮更令人心悸。
沙古拉屏住了呼吸,全身的毒腺都不自觉地微微收缩。他能感觉到那个探索者的目光,隔着蕨叶和防护面罩,落在了自己身上。那是一种好奇的、审视的、带着某种研究意味的目光,与他平日被掠食者盯上时的感觉完全不同,却同样让他感到致命的威胁。
探索者在距离蕨丛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蹲下身,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他甚至伸出了一只戴着厚重手套的手,想要拨开蕨叶。
就在那只手即将触碰到蕨叶的瞬间,沙古拉动了!不是攻击,而是逃离!他像一只受惊的沼地蜥蜴,猛地从蕨丛中弹射而出,带着一身泥浆和浓烈的毒腥气,头也不回地扎进了旁边更加浓密、色彩也更加诡异的毒雾深处。他的动作迅捷而无声,充分利用了地形和对毒雾的适应性,几个起伏便消失在了探索者的视野和仪器探测范围之内。
那名探索者愣了一下,收回手,看着仪器上快速消失的生命信号和骤然飙升的局部毒素指数,面罩下的脸上或许露出了一丝惊讶。他通过内置通讯器汇报:“报告,发现一名本地原生幼体,生命体征特殊,对高浓度毒瘴环境表现出完美适应性,并且……似乎具备初步的毒素操控或分泌能力。请求指示,是否进行捕获研究?”
短暂的沉默后,通讯器传来回复:“暂不进行接触。继续环境样本采集和数据记录。该幼体已被标记,其潜在价值已上报阿瑞斯星‘特殊环境应对部门’。等待后续评估。”
探索者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沙古拉消失的方向,那浓稠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毒雾。他摇了摇头,转身回到了同伴身边。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一个有待评估的“资源”。而对于沙古拉,这次短暂的、未曾真正接触的“窥视”,却像一颗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他那封闭而孤寂的世界里,漾开了第一圈预示着剧变的涟漪。
他逃离了那些陌生的“生物”,躲藏在一处由巨大兽骨和腐烂藤蔓构成的、散发着浓烈氨气味的巢穴深处。他蜷缩着身体,黄色的瞳孔在黑暗中剧烈地闪烁。恐惧、疑惑,还有一丝被冒犯的愤怒,交织在他简单的心灵中。那些“整洁”的、不受毒素影响的生物,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像其他的沼泽掠食者一样,最终成为他必须面对、必须躲避,或者必须消灭的“威胁”吗?
他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他那原本只有毒沼、饥饿和生存的世界,从这一刻起,被强行撕开了一道缝隙,透进来了一丝来自遥远星空的、冰冷而陌生的光芒。他依旧孤独,但这份孤独中,开始掺杂进了一种名为“被排斥”与“被觊觎”的、更加复杂的滋味。他抚摸着身上那些微微搏动的毒腺凸起,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他之所以能在这里生存,他所依仗的这一切,在外面的世界看来,或许并非恩赐,而是……原罪。
毒沼依旧翻涌,瘴气依旧升腾。但沙古拉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依旧是那个毒沼中的孤雏,但他的命运轨迹,已然被那艘来自星海的金属造物,悄然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