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的深圳,盛夏的热浪裹着潮湿的风漫过街道,梧桐树叶被晒得发亮,蝉鸣从枝叶间此起彼伏地涌出来,和街角冰室“冰镇酸梅汤”的叫卖声缠在一起,透着热烈又鲜活的气息。林晚星站在深圳第三中学的校门前,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实习介绍信,指尖因为紧张微微出汗——这是她拿到教师资格证后第一次正式实习,也是她第一次走进中学的校园,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林晚星同学是吗?”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晚星回头,看到一位穿着浅蓝色衬衫的女老师,胸前别着“李敏”的工作牌,手里还拿着一本教案。“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也是你的指导老师,叫我李老师就行。”李老师笑着伸出手,“咱们先去办公室,我跟你说说这学期的实习安排。”
跟着李老师走进教学楼,走廊里回荡着学生们的笑声,偶尔有抱着作业本的学生跑过,会停下来礼貌地喊“李老师好”。林晚星看着墙上贴满的“优秀班级”奖状和学生们的手抄报,心里悄悄期待起接下来的实习生活。
办公室里,李老师给她倒了杯凉白开,把一份实习计划表放在她面前:“你这次实习主要负责两个任务,一是协助我管理初二(3)班的日常,比如收发作业、组织班会;二是跟着我听语文课,熟悉中学课堂的教学节奏,后面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试着自己上几节课。”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咱们班有45个学生,大部分都很听话,就是有几个男生比较调皮,比如坐在最后一排的陈阳和王浩,上课爱开小差,你多留意就行。”
林晚星认真地把李老师的话记在笔记本上,还特意在“陈阳、王浩”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小圈。“谢谢李老师,我会好好跟您学习的。”她抬起头,眼里满是认真。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帮李老师整理初二(3)班的语文作业。她按照学号把作业分成两摞,一摞是按时交的,一摞是没交的,还在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旁标注了“需提醒”。李老师走进办公室时,看到整齐的作业,笑着说:“你倒是细心,比我当年实习时还认真。”
第一节课是李老师的语文课,讲的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林晚星坐在教室后排的空位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李老师的教学方法。李老师没有直接讲课文,而是先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特别
“林晚星同学是吗?”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晚星回头,看到一位穿着浅蓝色衬衫的女老师,胸前别着“李敏”的工作牌,手里还拿着一本教案。“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也是你的指导老师,叫我李老师就行。”李老师笑着伸出手,“咱们先去办公室,我跟你说说这学期的实习安排。”
跟着李老师走进教学楼,走廊里回荡着学生们的笑声,偶尔有抱着作业本的学生跑过,会停下来礼貌地喊“李老师好”。林晚星看着墙上贴满的“优秀班级”奖状和学生们的手抄报,心里悄悄期待起接下来的实习生活。
办公室里,李老师给她倒了杯凉白开,把一份实习计划表放在她面前:“你这次实习主要负责两个任务,一是协助我管理初二(3)班的日常,比如收发作业、组织班会;二是跟着我听语文课,熟悉中学课堂的教学节奏,后面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试着自己上几节课。”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咱们班有45个学生,大部分都很听话,就是有几个男生比较调皮,比如坐在最后一排的陈阳和王浩,上课爱开小差,你多留意就行。”
林晚星认真地把李老师的话记在笔记本上,还特意在“陈阳、王浩”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小圈。“谢谢李老师,我会好好跟您学习的。”她抬起头,眼里满是认真。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帮李老师整理初二(3)班的语文作业。她按照学号把作业分成两摞,一摞是按时交的,一摞是没交的,还在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旁标注了“需提醒”。李老师走进办公室时,看到整齐的作业,笑着说:“你倒是细心,比我当年实习时还认真。”
第一节课是李老师的语文课,讲的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林晚星坐在教室后排的空位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李老师的教学方法。李老师没有直接讲课文,而是先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