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指尖的温度,心里的光-《掌心的刺》

  深圳的十一月总爱缠缠绵绵落雨,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语文课结束后,学生们背着书包涌出教室,喧闹声很快被雨声吞没。林晚星收拾好教案,抬头就看见李伟坐在最后一排,正慢吞吞地把课本往书包里塞——他的动作比平时慢了半拍,校服袖口沾着的墨水渍没洗干净,在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扎眼。

  “李伟,等一下。”林晚星走过去,把提前打印好的《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总结放在他桌上,纸页上还留着打印机刚吐出来的余温,“这是课堂上重点的内容,你回去可以对着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咱们今天可以聊聊。”

  李伟的手顿了顿,没抬头,也没碰那张纸,只是把书包拉链拉得“咔咔”响:“老师,我没事。”声音闷闷的,像蒙在棉花里,和上周课堂上故意找茬的语气判若两人。

  林晚星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窗外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来,落在窗台上积成小水洼。她想起周三下午王老师跟她说的话——“李伟爸妈离婚后,他爸把他送到奶奶家,老太太身体不好,管不住他,最近他总躲在房间里玩游戏,作业也不写”。原来那天办公室里他说的“爸不管我”,背后还有这么多没说出口的委屈。

  “我知道你最近不好受。”林晚星的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到窗边的雨,“我十三岁的时候,也偷偷跑出去玩水,被我妈骂过‘赔钱货’,那时候我也觉得特别委屈,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我。”

  李伟终于抬起头,眼里带着点惊讶,还有些没藏好的迷茫。他的睫毛很长,沾着点水汽,看起来比课堂上的叛逆模样软了不少。“老师也被骂过?”

  “当然了。”林晚星笑了笑,指尖轻轻敲了敲桌上的知识点总结,“那时候我跟你一样,遇到事就想躲,不想听大人说话,也不想干活。可后来我发现,躲是躲不过去的,只会让心里的疙瘩越来越大。你现在是不是也觉得,没人能懂你心里的难受?”

  李伟的嘴唇动了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我妈走的时候,说会回来接我,可她再也没回来。我爸总喝酒,一喝酒就骂我,说我是累赘。奶奶眼睛不好,连我的作业都看不清,我写不写都没人管。”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个字几乎要被雨声盖过去,“我觉得自己像个没人要的孩子。”

  林晚星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酸酸的。她想起自己十三岁那年在东北老家,被母亲拽着胳膊骂“赔钱货”时的委屈,可至少她还有父亲偷偷帮她摘豆角,有陈小梅跟她一起摸螃蟹。而李伟,连个能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你不是没人要的孩子。”林晚星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奶奶虽然眼睛不好,但她肯定很疼你,不然不会愿意照顾你。还有老师,我既然是你的语文老师,就不会不管你。你要是愿意,以后每周五下午放学后,咱们在教室待一个小时,我帮你补习语文,你也可以跟我说说心里的事,好不好?”

  李伟盯着桌上的知识点总结,手指无意识地蹭过纸边,过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好。”

  那之后的每个周五下午,雨停了又下,教室窗外的榕树叶子落了又长,林晚星和李伟的“约定”从来没断过。第一次补习时,林晚星发现李伟的语文基础很差,连拼音都有很多不会的,更别说阅读理解和作文了。她没急着给李伟讲难题,而是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拿着课本一个个教他认,遇到难读的音节,就拆开来慢慢教。

  “‘济南’的‘济’,在这里读三声,不是四声。你看,‘济’字右边是‘齐’,咱们可以记‘济南有座齐烟九点山’,这样就不会读错了。”林晚星拿着笔,在纸上把“济”字的拼音标得大大的,又给李伟举了个简单的例子。

  李伟盯着纸上的字,跟着读了一遍:“济(jǐ)南。”声音还是有点小,但比第一次说话时清楚多了。林晚星笑着点头:“对,就是这样!你看,只要用心记,其实一点都不难。”

  补习到一半,林晚星会给李伟递一瓶热牛奶——是江哲早上特意给她准备的,她总是留着给李伟。李伟刚开始还不好意思接,后来也慢慢习惯了,会小声说句“谢谢老师”。有一次,林晚星发现李伟的书包里装着半个干硬的馒头,问他是不是没吃晚饭,他才支支吾吾地说奶奶早上做的馒头,他没吃完,留着当晚饭。

  从那以后,林晚星每次补习都会多带一份三明治,是江哲早上起来用煎蛋和火腿做的,热乎乎的,用保温袋装着。“我早上做多了,吃不完,你帮老师分担点。”她总是这样说,怕伤到李伟的自尊心。李伟每次都会把三明治吃得干干净净,嘴角沾着面包屑也不在意,眼睛里会泛起一点亮闪闪的光。

  除了补习语文,林晚星还会跟李伟聊些别的。她会跟他说自己在深圳刚工作时的事——住月租两百的小单间,冬天裹着被子改教案,为了省一块钱绕路买馒头;也会听李伟说他和奶奶的事——奶奶虽然眼睛不好,但会摸着他的头问他冷不冷,会把好吃的留给他,自己舍不得吃。

  “我奶奶昨天给我煮了鸡蛋,说让我补补脑子。”有一次补习时,李伟突然说,语气里带着点小骄傲,“她说我最近放学回家都在写作业,肯定是好好学习了。”

  林晚星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暖暖的:“你奶奶真好,你要好好努力,以后考上好学校,让奶奶为你骄傲。”

  李伟点点头,拿起笔,在练习本上认真地写着字。林晚星看着他的侧脸,发现他最近变了很多——课堂上不再捣乱,会认真听她讲课,偶尔还会举手回答问题;校服袖口的墨水渍少了,头发也剪得整整齐齐,看起来精神了不少。

  有一次语文课上,林晚星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提问“大家觉得百草园里最有趣的是什么”,李伟竟然举手了。他站起来,声音比平时响亮了些:“我觉得覆盆子最有趣,因为老师说过,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特别可爱。我想知道它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班里的同学都很惊讶,连坐在他前排的张萌萌都回头看了他一眼。林晚星笑着鼓掌:“李伟说得特别好!覆盆子吃起来酸酸甜甜的,等你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尝尝。你能记住老师之前说的话,说明听得很认真,继续加油!”

  李伟的脸一下子红了,坐下后,腰板挺得更直了,听课也更认真了。林晚星看着他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耐心没有白费,李伟正在一点点变好。

  转眼到了期末考试,李伟的语文成绩从之前的四十分提到了六十五分。虽然不算特别好,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拿到成绩单那天,李伟特意跑到办公室找林晚星,手里攥着成绩单,眼里满是兴奋:“老师,我及格了!我真的及格了!”

  林晚星接过成绩单,看着上面的分数,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可以!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继续加油,咱们争取下次考到八十分,好不好?”

  “好!”李伟用力点头,声音响亮,“老师,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还是以前那个样子,上课捣乱,成绩也不好。”

  “不用谢我。”林晚星摸了摸他的头,“你要谢谢自己,是你愿意改变,愿意努力,才会有现在的进步。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放弃自己,知道吗?”

  李伟点点头,拿着成绩单,蹦蹦跳跳地跑出了办公室。林晚星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自己刚正式入职时,遇到李伟捣乱,心里又生气又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可现在,她用耐心和关爱,一点点打动了李伟,帮他走出了心里的阴影,看着他一点点变好——这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晚上回家,林晚星把李伟的事跟江哲说了,还拿出李伟的成绩单给江哲看。江哲看着成绩单,笑着说:“你真厉害,把一个调皮的学生教得这么好。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多跟他聊了聊,帮他补了补课。”林晚星靠在江哲肩上,轻声说,“我只是觉得,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关心,被理解。像李伟这样的孩子,他不是故意捣乱,只是心里太委屈,没人能懂他。只要我们多给他一点耐心,一点关爱,他就会慢慢变好。”

  江哲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格外安心:“你说得对。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支持你。你想帮李伟补习,我就帮你准备三明治和牛奶;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林晚星抬头看着江哲,眼里满是爱意。她知道,自己能在教学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离不开江哲的支持和陪伴。而她也会继续用耐心和关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像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那天晚上,林晚星做了个梦。梦里,她和李伟还有班里的其他学生一起,在操场上放风筝。李伟的风筝飞得很高,他笑着喊:“老师,你看,我的风筝飞得最高!”林晚星笑着点头,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满是温暖。

  她知道,这个梦很快就会实现。因为她会用自己的耐心和关爱,陪伴着这些孩子,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变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而她自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一个更温暖的人。

  深圳的雨还在下,可林晚星的心里,却充满了阳光。她知道,只要有耐心,有爱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动不了的心灵。而她,会带着这份信念,在教学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用指尖的温度,点亮孩子们心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