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圳的春日晨光,总带着股揉碎的温柔。木棉花瓣落在阳台的晾衣绳上,沾着清晨的露水,像给浅蓝的床单缀了几颗淡红的星子。44岁的林晚星是被厨房传来的声响唤醒的,她翻了个身,指尖触到身旁微凉的被褥——江哲向来起得早,今天大抵又在为孩子们准备早餐。
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身,身上还裹着印有小太阳图案的棉质睡衣,那是去年龙凤胎在她生日时挑的,说“妈妈穿上像揣了个小暖炉”。走到卧室门口,就看见江哲系着围裙的背影,他正站在灶台前煎蛋,阳光从厨房的玻璃窗斜切进来,给他的发梢镀了层浅金,连围裙上沾着的面粉,都像撒了把细碎的光。
“醒了?再等十分钟,早餐就好。”江哲听见脚步声,回头笑了笑,眼底还带着刚睡醒的柔和,“逸晨和念熙说今天要吃草莓酱配吐司,我刚把昨天买的草莓熬上了,你闻,香味都飘出来了。”
林晚星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温热的衬衫上。衬衫料子是她去年给江哲挑的纯棉款,吸汗又柔软,此刻裹着他身体的温度,还混着淡淡的雪松洗衣液味,和锅里草莓酱的甜香缠在一起,像把她整个人裹进了温暖的茧里。“昨天累到你了,”她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指尖轻轻蹭过他腰间的布料——那里还留着他常年系皮带的浅痕,“回来那么晚,今天还起这么早。”
江哲握住她环在自己腰上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掌心。那里还留着常年握笔的薄茧,指腹划过的时候,能清晰摸到茧子边缘的柔软,不像年轻时那样粗糙,却比任何时候都让他心安。“跟你比不算什么,”他把火调小些,转过身来,低头看着她,“你熬了三个晚上改稿子,昨天又陪念初整理调查报告到半夜,眼底都有青影了,该多歇会儿的。”
他的目光落在她眼角的细纹上,那是岁月留下的温柔印记,笑的时候会浅浅弯起,像藏着无数个温暖的日子。江哲伸手,指腹轻轻拂过那道细纹,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都44岁了,还总把自己绷那么紧,”他的声音低了些,带着藏不住的心疼,“以后稿子的事不用急,我跟出版社张编辑打过招呼,他们愿意多等几天。念初的调查有文学社的同学帮忙,你也别总熬夜陪着,累坏了我心疼。”
林晚星仰头看着他,晨光落在江哲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把他眼底的温柔衬得愈发清晰。她忍不住笑了,伸手勾住他的脖子,指尖轻轻蹭过他颈后的碎发:“知道啦,江先生。不过念初昨天跟我说,市教育局想把她们的调查报告印成小册子,发给全市的中学,她拿着样册跟我说话的时候,眼睛亮得像星星,我陪着她整理,也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我知道你疼孩子,”江哲低头,鼻尖轻轻蹭过她的额头,呼吸里带着草莓酱的甜意,“但你也得顾着自己。昨天看你揉肩膀,是不是又落枕了?一会儿吃完饭,我给你按按,上次学的推拿手法,正好给你试试。”
他的气息落在她的脸上,温温热热的,带着熟悉的味道。林晚星踮了踮脚,额头轻轻抵着他的下巴,忽然觉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软乎乎的,想再靠近他一点。江哲像是察觉到她的心意,手臂轻轻环住她的腰,把她往自己怀里带了带。两人的距离瞬间拉近,她能清晰听到他胸腔里的心跳声,沉稳有力,和她的心跳慢慢叠在一起,节奏越来越近。
窗外传来早起的鸟鸣声,锅里的草莓酱还在轻轻冒泡,发出“咕嘟咕嘟”的软响。江哲低头,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2000年第一次见她时的模样——19岁的林晚星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布衬衫,攥着录取通知书站在迎新点,耳尖也是这样红红的,却偏偏睁着倔强的眼睛。如今25年过去,她在他怀里,还是会像当年一样害羞,却比当年多了份安心的依赖。
他没忍住,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接着是她的鼻尖,最后落在她的唇上。那是个很轻的吻,带着草莓酱的甜意,像怕惊扰了什么。林晚星微微睁着眼,能看到江哲眼底的自己,还有他睫毛上颤动的晨光。她轻轻闭上眼,抬手按住他的后颈,把这个吻慢慢加深。
江哲的手臂收得更紧了,把她完完全全抱在怀里。他的吻不像年轻时那样热烈,却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唇齿间缠着彼此的气息,把那些没说出口的心疼、依赖和爱意,都揉进了这个晨光里的吻里。林晚星的指尖轻轻抓着他的衬衫,身体贴在他的怀里,能清晰感受到他心脏的跳动,和他身上的温度,像要把这25年的时光,都浓缩在这一刻的拥抱里。
“咳咳——”楼梯口忽然传来轻轻的咳嗽声,两人猛地分开,转头就看见16岁的江念初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叠好的校服,耳尖红红的,“那个……我、我就是下来拿点东西,你们继续,继续。”说完,她转身就往楼上跑,脚步快得像怕打扰了什么。
林晚星的脸瞬间红透,埋在江哲的怀里,耳朵烫得厉害。江哲忍不住笑了,低头在她发间轻轻吻了吻:“都怪我,没注意孩子。”
“还说呢,”林晚星捶了他一下,却没推开他,“快看看锅里的草莓酱,别糊了。”
江哲笑着转身,把草莓酱盛到玻璃罐里,果然刚要冒糊边,他赶紧关火,回头冲林晚星眨了眨眼:“还好有你提醒,不然孩子们的早餐就毁了。”
正说着,楼梯又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10岁的江逸晨穿着蓝色恐龙睡衣跑下来,后面跟着扎着双马尾的江念熙:“爸!妈!早餐好了吗?我在楼上就闻到草莓酱的香味啦!”
江念熙扑到林晚星身边,抱着她的腿仰头看,眼睛亮晶晶的:“妈,今天上学我能把调查报告的小册子带去吗?同桌小雨说想看看,还有班长,她也想加入我们的助学计划呢!”
“当然可以,”林晚星弯腰摸了摸女儿的头,把脸上的热意压下去,“昨天我跟你爸把小册子整理好了,就放在客厅的书架上,一会儿让你爸帮你装到书包里,再给小雨带一本。”
江逸晨凑到灶台前,踮着脚看盘子里的煎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爸,今天能给我煎两个蛋吗?我昨天跟小明说,我爸煎的蛋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蛋黄流心的时候最香!”
江哲笑着点头:“没问题,不过得先去洗手,不然细菌会跑到蛋里的。”他转身把煎好的蛋盛到盘子里,又把吐司片放到烤面包机里,“念初呢?刚不是下来了吗?”
“姐说今天要早点去学校,跟文学社的同学商量助学计划的事,”江念熙一边拉着江逸晨去洗手,一边说,“她凌晨就起来改方案了,还说要跟公益组织的姐姐对接,帮乡村的姐姐们争取更多助学名额,让我别打扰她。”
林晚星心里一暖,想起昨天深夜,她路过江念初的房间,还看见门缝里漏出的灯光,映着女儿趴在书桌上写方案的影子。16岁的女儿,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坚持和担当,像极了当年那个在夜校里熬夜苦读的自己,却比当年的自己多了更多的底气——因为她知道,身后永远有家人的支持。
早餐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吐司抹着酸甜的草莓酱,咬一口能尝到果肉的颗粒感;煎蛋外焦里嫩,用筷子戳开蛋黄,橙黄的蛋液会慢慢流出来,裹着吐司吃格外香;牛奶冒着淡淡的热气,杯壁上还留着龙凤胎昨天画的小太阳。江念初匆匆洗漱完坐下,嘴里还咬着半片吐司,手里拿着叠好的对接方案:“妈,昨天你帮我整理的公益组织对接清单,我放在书包里了,今天跟李姐姐见面,我就能跟她谈资助名额的事了。”
“别着急,慢慢吃,”林晚星给女儿递了杯牛奶,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叮嘱,“跟人家沟通的时候,不用紧张,把咱们想帮乡村女孩的想法说清楚就好。要是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别硬扛,给我或者你爸打电话。”
江哲也补充道:“我跟李姐姐打过招呼了,她知道你是学生,会耐心跟你沟通的。对了,你们计划下周去乡村学校走访,我已经在网上订好了车票和民宿,那边山路不好走,到时候我开车送你们过去,顺便帮你们搬文具。”
江念初眼睛一亮,嘴里的吐司还没咽下去,就含糊着说:“真的吗?谢谢爸!我还在担心怎么把文具运过去呢,文学社的同学说要带五十多本《掌心的刺》,还有好多文具,靠我们几个肯定搬不动。”
“跟爸爸客气什么,”江哲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指尖蹭过她马尾辫上的淡紫色发绳——那是林晚星2000年考上大学后买的第一根发绳,如今成了母女俩的小纪念,“你们能有这份心,爸爸特别骄傲。不过去的时候要穿舒服点的鞋子,那边的路可能会有泥。”
吃完早餐,江哲送孩子们上学,林晚星留在家里整理书房。她把《掌心的刺》续篇的手稿仔细收好,放进那个老木盒里——木盒里还放着她当年的夜校课本,封面上写着“林晚星”三个字,字迹还带着年轻时的青涩;还有2000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边角已经泛黄;孩子们的奖状叠得整整齐齐,最上面是江念初昨天拿回来的“校园公益之星”奖状,烫金的字迹格外亮眼。
整理完手稿,她又把江念初的调查报告小册子拿出来,一页页翻看。册子上印着孩子们收集到的故事,有个来自贵州的同学写“表姐考上高中却被家里逼着打工”,旁边配着江念熙画的漫画——扎羊角辫的女孩抱着课本,眼里含着泪,却有只手伸过来,递给她一本崭新的书。扉页上写着“每个女孩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是江念初亲笔写的,字迹工整又有力,像她眼里的光。
忽然,手机响了,是王叔叔打来的。林晚星赶紧接起:“王叔叔,您身体还好吗?上次说的膝盖疼,现在怎么样了?”
“好着呢,晚星啊,”电话那头传来王叔叔爽朗的笑声,像小时候听惯了的老钟,“我听你妈说,念初这孩子发起了助学计划,还帮乡村女孩争取名额,真是个好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样,心里装着别人。”
林晚星笑了,靠在书桌边,指尖轻轻摸着小册子的封面:“都是孩子自己愿意做,我们也就是帮衬着点。对了,您上次说膝盖疼,我跟江哲买了点钙片,这周末去看您,顺便给您带过去。”
“不用不用,我这老毛病了,吃了药好多了,”王叔叔说,“你们忙你们的,别总惦记我。我就是想跟你说,要是你们的助学计划需要帮忙,比如联系乡村的学校,我认识几个老伙计,都在昭通那边教书,能帮你们把申请表发下去。”
“那太谢谢您了,王叔叔,”林晚星心里一热,想起16岁那年,自己拖着破旧的行李箱在深圳火车站迷路,是王叔叔把她带回餐馆,给她端了碗热姜汤,说“丫头,别害怕”,“我让念初跟您联系,到时候麻烦您多费心。”
挂了电话,林晚星走到阳台,春风拂过,木棉花瓣轻轻飘落,落在草坪上,像铺了层淡红的地毯。远处的小学传来上课铃,清脆的铃声裹着春风飘过来,让她想起当年在夜校上课的日子,煤油灯的光、课本的墨香,还有王叔叔偶尔送来的热包子,都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如今,念初也在做着帮助别人的事,这份善意,像接力棒一样,在一代代人手里传递着。
中午的时候,江哲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牛皮纸包裹。“这是公益组织寄来的助学申请表,”他把包裹递给林晚星,指尖碰了碰她的手背,“李姐姐说,要是有乡村女孩想申请资助,填好表寄过去就行,审核通过后,不仅能拿到学费,还能有生活费。我想着,咱们可以把申请表寄给王叔叔,让他帮忙在乡村学校分发,这样能帮到更多孩子。”
林晚星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的一叠申请表,淡蓝色的纸页上印着“乡村女孩助学申请”几个字,旁边还有详细的填写说明。她抬头看着江哲,眼里满是笑意:“太好了,我下午就跟王叔叔联系,把申请表寄过去。对了,念初刚才给我发消息,说跟李姐姐聊得很顺利,她们愿意跟学校合作,下周三在校园里搞助学宣传活动,还让咱们去当志愿者呢。”
江哲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呼吸落在她的颈间,温温热热的:“你看,咱们一家人一起努力,就能帮到更多人。”他的手臂收紧些,把她抱得更紧,“昨天跟你说的,给你按肩膀,现在有空吗?书房的沙发够软,正好给你按。”
林晚星点点头,靠在他怀里,闭上眼睛。江哲牵着她走到书房,让她坐在沙发上,自己蹲在她身后,指尖轻轻按在她的肩膀上。他的力道刚刚好,能精准摸到她僵硬的肌肉,揉的时候还会轻轻问“这里疼不疼”,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你这手艺,比外面的按摩师还好,”林晚星舒服地叹了口气,转头看着他,“当年是谁说,自己连拧瓶盖都费劲的?”
江哲笑了,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肩膀,眼底满是温柔:“还不是为了你,当年你怀念初的时候,总说腰酸背痛,我特意跟公司的老中医学的推拿手法,练了好几天才敢给你按,就怕弄疼你。”
林晚星心里一暖,想起2009年怀江念初的时候,自己还在出版社做编辑,每天对着电脑改稿子,到了晚上腰就酸得直不起来。江哲每天下班回来,不管多累,都会先给她揉腰,还会煮红枣枸杞汤,端到她面前,看着她喝完才放心。那些细碎的时光,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他们25年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却满是踏实的温暖。
“对了,下周念初她们去乡村学校走访,咱们要不要准备点礼物?”林晚星忽然想起,转身抓住江哲的手,“比如给孩子们带些文具和书籍,还有念熙画的漫画册,孩子们肯定
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身,身上还裹着印有小太阳图案的棉质睡衣,那是去年龙凤胎在她生日时挑的,说“妈妈穿上像揣了个小暖炉”。走到卧室门口,就看见江哲系着围裙的背影,他正站在灶台前煎蛋,阳光从厨房的玻璃窗斜切进来,给他的发梢镀了层浅金,连围裙上沾着的面粉,都像撒了把细碎的光。
“醒了?再等十分钟,早餐就好。”江哲听见脚步声,回头笑了笑,眼底还带着刚睡醒的柔和,“逸晨和念熙说今天要吃草莓酱配吐司,我刚把昨天买的草莓熬上了,你闻,香味都飘出来了。”
林晚星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温热的衬衫上。衬衫料子是她去年给江哲挑的纯棉款,吸汗又柔软,此刻裹着他身体的温度,还混着淡淡的雪松洗衣液味,和锅里草莓酱的甜香缠在一起,像把她整个人裹进了温暖的茧里。“昨天累到你了,”她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指尖轻轻蹭过他腰间的布料——那里还留着他常年系皮带的浅痕,“回来那么晚,今天还起这么早。”
江哲握住她环在自己腰上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掌心。那里还留着常年握笔的薄茧,指腹划过的时候,能清晰摸到茧子边缘的柔软,不像年轻时那样粗糙,却比任何时候都让他心安。“跟你比不算什么,”他把火调小些,转过身来,低头看着她,“你熬了三个晚上改稿子,昨天又陪念初整理调查报告到半夜,眼底都有青影了,该多歇会儿的。”
他的目光落在她眼角的细纹上,那是岁月留下的温柔印记,笑的时候会浅浅弯起,像藏着无数个温暖的日子。江哲伸手,指腹轻轻拂过那道细纹,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都44岁了,还总把自己绷那么紧,”他的声音低了些,带着藏不住的心疼,“以后稿子的事不用急,我跟出版社张编辑打过招呼,他们愿意多等几天。念初的调查有文学社的同学帮忙,你也别总熬夜陪着,累坏了我心疼。”
林晚星仰头看着他,晨光落在江哲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把他眼底的温柔衬得愈发清晰。她忍不住笑了,伸手勾住他的脖子,指尖轻轻蹭过他颈后的碎发:“知道啦,江先生。不过念初昨天跟我说,市教育局想把她们的调查报告印成小册子,发给全市的中学,她拿着样册跟我说话的时候,眼睛亮得像星星,我陪着她整理,也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我知道你疼孩子,”江哲低头,鼻尖轻轻蹭过她的额头,呼吸里带着草莓酱的甜意,“但你也得顾着自己。昨天看你揉肩膀,是不是又落枕了?一会儿吃完饭,我给你按按,上次学的推拿手法,正好给你试试。”
他的气息落在她的脸上,温温热热的,带着熟悉的味道。林晚星踮了踮脚,额头轻轻抵着他的下巴,忽然觉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软乎乎的,想再靠近他一点。江哲像是察觉到她的心意,手臂轻轻环住她的腰,把她往自己怀里带了带。两人的距离瞬间拉近,她能清晰听到他胸腔里的心跳声,沉稳有力,和她的心跳慢慢叠在一起,节奏越来越近。
窗外传来早起的鸟鸣声,锅里的草莓酱还在轻轻冒泡,发出“咕嘟咕嘟”的软响。江哲低头,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2000年第一次见她时的模样——19岁的林晚星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布衬衫,攥着录取通知书站在迎新点,耳尖也是这样红红的,却偏偏睁着倔强的眼睛。如今25年过去,她在他怀里,还是会像当年一样害羞,却比当年多了份安心的依赖。
他没忍住,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接着是她的鼻尖,最后落在她的唇上。那是个很轻的吻,带着草莓酱的甜意,像怕惊扰了什么。林晚星微微睁着眼,能看到江哲眼底的自己,还有他睫毛上颤动的晨光。她轻轻闭上眼,抬手按住他的后颈,把这个吻慢慢加深。
江哲的手臂收得更紧了,把她完完全全抱在怀里。他的吻不像年轻时那样热烈,却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唇齿间缠着彼此的气息,把那些没说出口的心疼、依赖和爱意,都揉进了这个晨光里的吻里。林晚星的指尖轻轻抓着他的衬衫,身体贴在他的怀里,能清晰感受到他心脏的跳动,和他身上的温度,像要把这25年的时光,都浓缩在这一刻的拥抱里。
“咳咳——”楼梯口忽然传来轻轻的咳嗽声,两人猛地分开,转头就看见16岁的江念初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叠好的校服,耳尖红红的,“那个……我、我就是下来拿点东西,你们继续,继续。”说完,她转身就往楼上跑,脚步快得像怕打扰了什么。
林晚星的脸瞬间红透,埋在江哲的怀里,耳朵烫得厉害。江哲忍不住笑了,低头在她发间轻轻吻了吻:“都怪我,没注意孩子。”
“还说呢,”林晚星捶了他一下,却没推开他,“快看看锅里的草莓酱,别糊了。”
江哲笑着转身,把草莓酱盛到玻璃罐里,果然刚要冒糊边,他赶紧关火,回头冲林晚星眨了眨眼:“还好有你提醒,不然孩子们的早餐就毁了。”
正说着,楼梯又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10岁的江逸晨穿着蓝色恐龙睡衣跑下来,后面跟着扎着双马尾的江念熙:“爸!妈!早餐好了吗?我在楼上就闻到草莓酱的香味啦!”
江念熙扑到林晚星身边,抱着她的腿仰头看,眼睛亮晶晶的:“妈,今天上学我能把调查报告的小册子带去吗?同桌小雨说想看看,还有班长,她也想加入我们的助学计划呢!”
“当然可以,”林晚星弯腰摸了摸女儿的头,把脸上的热意压下去,“昨天我跟你爸把小册子整理好了,就放在客厅的书架上,一会儿让你爸帮你装到书包里,再给小雨带一本。”
江逸晨凑到灶台前,踮着脚看盘子里的煎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爸,今天能给我煎两个蛋吗?我昨天跟小明说,我爸煎的蛋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蛋黄流心的时候最香!”
江哲笑着点头:“没问题,不过得先去洗手,不然细菌会跑到蛋里的。”他转身把煎好的蛋盛到盘子里,又把吐司片放到烤面包机里,“念初呢?刚不是下来了吗?”
“姐说今天要早点去学校,跟文学社的同学商量助学计划的事,”江念熙一边拉着江逸晨去洗手,一边说,“她凌晨就起来改方案了,还说要跟公益组织的姐姐对接,帮乡村的姐姐们争取更多助学名额,让我别打扰她。”
林晚星心里一暖,想起昨天深夜,她路过江念初的房间,还看见门缝里漏出的灯光,映着女儿趴在书桌上写方案的影子。16岁的女儿,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坚持和担当,像极了当年那个在夜校里熬夜苦读的自己,却比当年的自己多了更多的底气——因为她知道,身后永远有家人的支持。
早餐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吐司抹着酸甜的草莓酱,咬一口能尝到果肉的颗粒感;煎蛋外焦里嫩,用筷子戳开蛋黄,橙黄的蛋液会慢慢流出来,裹着吐司吃格外香;牛奶冒着淡淡的热气,杯壁上还留着龙凤胎昨天画的小太阳。江念初匆匆洗漱完坐下,嘴里还咬着半片吐司,手里拿着叠好的对接方案:“妈,昨天你帮我整理的公益组织对接清单,我放在书包里了,今天跟李姐姐见面,我就能跟她谈资助名额的事了。”
“别着急,慢慢吃,”林晚星给女儿递了杯牛奶,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叮嘱,“跟人家沟通的时候,不用紧张,把咱们想帮乡村女孩的想法说清楚就好。要是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别硬扛,给我或者你爸打电话。”
江哲也补充道:“我跟李姐姐打过招呼了,她知道你是学生,会耐心跟你沟通的。对了,你们计划下周去乡村学校走访,我已经在网上订好了车票和民宿,那边山路不好走,到时候我开车送你们过去,顺便帮你们搬文具。”
江念初眼睛一亮,嘴里的吐司还没咽下去,就含糊着说:“真的吗?谢谢爸!我还在担心怎么把文具运过去呢,文学社的同学说要带五十多本《掌心的刺》,还有好多文具,靠我们几个肯定搬不动。”
“跟爸爸客气什么,”江哲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指尖蹭过她马尾辫上的淡紫色发绳——那是林晚星2000年考上大学后买的第一根发绳,如今成了母女俩的小纪念,“你们能有这份心,爸爸特别骄傲。不过去的时候要穿舒服点的鞋子,那边的路可能会有泥。”
吃完早餐,江哲送孩子们上学,林晚星留在家里整理书房。她把《掌心的刺》续篇的手稿仔细收好,放进那个老木盒里——木盒里还放着她当年的夜校课本,封面上写着“林晚星”三个字,字迹还带着年轻时的青涩;还有2000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边角已经泛黄;孩子们的奖状叠得整整齐齐,最上面是江念初昨天拿回来的“校园公益之星”奖状,烫金的字迹格外亮眼。
整理完手稿,她又把江念初的调查报告小册子拿出来,一页页翻看。册子上印着孩子们收集到的故事,有个来自贵州的同学写“表姐考上高中却被家里逼着打工”,旁边配着江念熙画的漫画——扎羊角辫的女孩抱着课本,眼里含着泪,却有只手伸过来,递给她一本崭新的书。扉页上写着“每个女孩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是江念初亲笔写的,字迹工整又有力,像她眼里的光。
忽然,手机响了,是王叔叔打来的。林晚星赶紧接起:“王叔叔,您身体还好吗?上次说的膝盖疼,现在怎么样了?”
“好着呢,晚星啊,”电话那头传来王叔叔爽朗的笑声,像小时候听惯了的老钟,“我听你妈说,念初这孩子发起了助学计划,还帮乡村女孩争取名额,真是个好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样,心里装着别人。”
林晚星笑了,靠在书桌边,指尖轻轻摸着小册子的封面:“都是孩子自己愿意做,我们也就是帮衬着点。对了,您上次说膝盖疼,我跟江哲买了点钙片,这周末去看您,顺便给您带过去。”
“不用不用,我这老毛病了,吃了药好多了,”王叔叔说,“你们忙你们的,别总惦记我。我就是想跟你说,要是你们的助学计划需要帮忙,比如联系乡村的学校,我认识几个老伙计,都在昭通那边教书,能帮你们把申请表发下去。”
“那太谢谢您了,王叔叔,”林晚星心里一热,想起16岁那年,自己拖着破旧的行李箱在深圳火车站迷路,是王叔叔把她带回餐馆,给她端了碗热姜汤,说“丫头,别害怕”,“我让念初跟您联系,到时候麻烦您多费心。”
挂了电话,林晚星走到阳台,春风拂过,木棉花瓣轻轻飘落,落在草坪上,像铺了层淡红的地毯。远处的小学传来上课铃,清脆的铃声裹着春风飘过来,让她想起当年在夜校上课的日子,煤油灯的光、课本的墨香,还有王叔叔偶尔送来的热包子,都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如今,念初也在做着帮助别人的事,这份善意,像接力棒一样,在一代代人手里传递着。
中午的时候,江哲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牛皮纸包裹。“这是公益组织寄来的助学申请表,”他把包裹递给林晚星,指尖碰了碰她的手背,“李姐姐说,要是有乡村女孩想申请资助,填好表寄过去就行,审核通过后,不仅能拿到学费,还能有生活费。我想着,咱们可以把申请表寄给王叔叔,让他帮忙在乡村学校分发,这样能帮到更多孩子。”
林晚星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的一叠申请表,淡蓝色的纸页上印着“乡村女孩助学申请”几个字,旁边还有详细的填写说明。她抬头看着江哲,眼里满是笑意:“太好了,我下午就跟王叔叔联系,把申请表寄过去。对了,念初刚才给我发消息,说跟李姐姐聊得很顺利,她们愿意跟学校合作,下周三在校园里搞助学宣传活动,还让咱们去当志愿者呢。”
江哲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呼吸落在她的颈间,温温热热的:“你看,咱们一家人一起努力,就能帮到更多人。”他的手臂收紧些,把她抱得更紧,“昨天跟你说的,给你按肩膀,现在有空吗?书房的沙发够软,正好给你按。”
林晚星点点头,靠在他怀里,闭上眼睛。江哲牵着她走到书房,让她坐在沙发上,自己蹲在她身后,指尖轻轻按在她的肩膀上。他的力道刚刚好,能精准摸到她僵硬的肌肉,揉的时候还会轻轻问“这里疼不疼”,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你这手艺,比外面的按摩师还好,”林晚星舒服地叹了口气,转头看着他,“当年是谁说,自己连拧瓶盖都费劲的?”
江哲笑了,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肩膀,眼底满是温柔:“还不是为了你,当年你怀念初的时候,总说腰酸背痛,我特意跟公司的老中医学的推拿手法,练了好几天才敢给你按,就怕弄疼你。”
林晚星心里一暖,想起2009年怀江念初的时候,自己还在出版社做编辑,每天对着电脑改稿子,到了晚上腰就酸得直不起来。江哲每天下班回来,不管多累,都会先给她揉腰,还会煮红枣枸杞汤,端到她面前,看着她喝完才放心。那些细碎的时光,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他们25年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却满是踏实的温暖。
“对了,下周念初她们去乡村学校走访,咱们要不要准备点礼物?”林晚星忽然想起,转身抓住江哲的手,“比如给孩子们带些文具和书籍,还有念熙画的漫画册,孩子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