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妇联里的身影-《掌心的刺》

  初冬的清晨,薄雾还没散尽,江念熙就已经站在衣柜前,指尖轻轻拂过挂在最里面的一件浅灰色外套——那是江逸晨高中时设计的第一套中性校服,领口处还留着当年参加校园设计展时别过的徽章,虽然洗得有些发白,却依旧是她最珍视的衣服。

  “要不要再检查一遍报告?别漏了重要的案例。”林晚星端着热牛奶走进房间,看见女儿对着衣柜发呆,笑着把杯子递过去。她早就注意到女儿选了这件旧校服,心里既欣慰又心疼——知道这孩子是想借衣服传递“平等从细节开始”的理念,却也担心她第一次去妇联开会会紧张。

  江念熙接过牛奶,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紧张感消散了大半:“妈,报告我昨晚又过了三遍,案例都标红了,应该没问题。就是……我怕会上说不好‘家庭平等打卡活动’的设想。”她低头看着校服领口的徽章,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您说,大家会不会觉得我的想法太幼稚了?”

  林晚星走到女儿身边,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怎么会幼稚?你调研了50个家庭,收集了那么多真实故事,这些都是最有力量的东西。再说了,妈今天全程陪你去,要是真紧张,就看妈一眼,妈给你加油。”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穿这件校服特别好,逸晨知道了肯定开心,而且就像你说的,平等本来就藏在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家务这些小事里,这才是最接地气的表达。”

  有了母亲的鼓励,江念熙终于松了口气。她快速喝完牛奶,把报告和整理好的案例卡片放进背包,跟着林晚星走出家门。坐公交车时,林晚星怕女儿闷,主动提起她小学时的事:“还记得你小学时,因为不想穿裙子跟我闹脾气吗?那时候你就说‘女生也能穿裤子跑跳’,现在看看,你早就把这个想法变成行动了。”

  江念熙被勾起了回忆,忍不住笑了:“妈,您还记得啊?那时候我还哭着说‘要穿跟男生一样的校服’,没想到现在真的能带着弟弟设计的校服,去跟妇联的叔叔阿姨聊平等。”她拿出手机,翻出报告里的“家庭家务分工数据”给林晚星看,“您看,有70%的家庭都是妈妈做主要家务,我希望‘打卡活动’能慢慢改变这个情况。”

  林晚星仔细看着数据,轻声说:“会改变的。就像‘星光基金’刚开始资助女孩上学时,也有人说‘女生不用读太多书’,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们。你做的事跟妈妈一样,都是在一点点打破偏见,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公交车很快抵达市妇联大楼,林晚星牵着女儿的手走下车,指着楼前的横幅说:“你看,‘促进性别平等,构建和谐家庭’,这跟你的想法不正好契合吗?说明你走在正确的路上。”她帮江念熙理了理校服的衣领,又叮嘱道,“开会时不用急着说话,先听大家怎么说,要是有想法,就大胆讲出来,妈在外面等你,结束了咱们一起去吃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江念熙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进大楼。刚到门口,就遇见妇联的王姐,王姐笑着迎上来:“念熙,你来啦!张主席特意交代要好好跟你聊聊报告细节。”她注意到江念熙手里的背包,又补充道,“你妈妈也来了吧?我们在会议室旁边准备了休息室,让她在里面等你,放心,很舒服的。”

  原来林晚星早就跟王姐沟通过,怕女儿担心自己,特意安排了休息室。江念熙心里一暖,跟着王姐走进会议室前,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休息室的方向——透过玻璃门,她能看到母亲正坐在沙发上,对着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会议开始后,张主席先介绍了本次主题,随后特意提到江念熙的报告:“江念熙同学的报告里,‘家庭平等打卡活动’的建议很有新意,现在请她给大家详细讲讲。”江念熙站起身,目光下意识扫过休息室的方向,正好对上林晚星鼓励的眼神,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

  “我设想的‘打卡活动’,是让家庭成员每天记录自己做的家务,比如爸爸洗碗、妈妈修家电、孩子整理房间,然后在社区群里分享。”她边说边拿出案例卡片,“比如我调研过一个家庭,爸爸之前从不做家务,后来体验过一次做饭,才知道妈妈每天有多辛苦。现在他每天都会主动帮忙,家庭氛围比以前好多了。”

  台下的讨论声渐渐响起,社区办的李主任率先支持:“这个活动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们社区愿意试点!”市一中的王老师也跟着说:“我们可以让学生写‘家庭平等日记’,带动家长参与。”江念熙看着大家认可的样子,又想起母亲说的“真实案例最有力量”,心里满是成就感。

  会议中途休息时,江念熙立刻跑到休息室。林晚星早就泡好了菊花茶,递到她手里:“怎么样?我就说你能行!刚才我在外面都听到大家夸你想法好呢。”她帮女儿擦了擦额头的薄汗,又拿出准备好的小点心,“快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一会儿还要讨论细节呢。”

  江念熙咬了口点心,甜意从舌尖蔓延到心里:“妈,他们都同意试点活动了,还要让我当宣传小顾问!我还跟他们说,想让弟弟设计活动海报,他们也答应了。”她兴奋地把会议内容一股脑说出来,林晚星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还帮她梳理接下来要做的事:“那你接下来要跟逸晨沟通海报风格,还要跟社区、学校对接培训细节,别急,一步步来,妈帮你一起整理清单。”

  下半场会议讨论活动细节时,江念熙更加自信。当有人提出“担心家长参与度不高”时,她立刻回应:“我们可以先找几个愿意尝试的家庭做示范,比如社区里的‘模范家庭’,让他们分享打卡后的变化,再通过媒体宣传,慢慢带动更多人。”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张主席笑着说:“大学生的想法就是有活力,考虑得很周全。”

  散会后,张主席特意留下江念熙,拍着她的肩说:“以后有什么新想法,随时跟我们说。你妈妈也很支持你吧?刚才在休息室,她还跟我聊你做调研时的事,说你为了收集案例,跑了很多社区,特别认真。”

  江念熙惊讶地看向休息室——林晚星正站在门口,对着她笑。原来母亲在休息时,特意跟张主席聊了自己做调研的经历,就是想让大家更了解报告背后的努力。她走到母亲身边,挽住她的胳膊:“妈,您怎么还跟张主席说这个呀?”

  林晚星笑着说:“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我的女儿为了这件事付出了多少努力,你的想法值得被重视。”她拉着江念熙的手,跟张主席道别后,一起走出妇联大楼,“走,咱们去吃糖醋排骨,庆祝你第一次开会成功!”

  路上,江念熙收到江逸晨的消息,说已经开始构思海报设计。她兴奋地跟林晚星分享:“弟弟说要用水彩风格,画一家三口一起做家务的场景,没有刻板印象,特别好!”林晚星点点头:“你们姐弟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平等,妈妈真为你们骄傲。”

  到了餐厅,林晚星特意点了江念熙爱吃的糖醋排骨、清炒时蔬,还加了一份她最爱的甜品。吃饭时,江念熙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工作:“下周要去试点社区和学校做培训,我得准备PPT,还要整理打卡记录表。”林晚星放下筷子,拿出手机:“我帮你做打卡记录表吧,你负责PPT,咱们分工合作,肯定能做好。”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星全程陪着江念熙筹备。帮她设计打卡记录表时,特意加入“家庭感言”栏:“这样能让大家记录心情变化,更有意义。”陪她去社区对接时,还主动跟社区工作者聊“星光基金”的经历:“有时候改变需要耐心,慢慢引导,大家就会愿意尝试。”

  活动培训会议那天,林晚星依旧陪着江念熙来到妇联。培训前,她帮女儿检查PPT,还模拟提问:“要是有人问‘打卡坚持不下来怎么办’,你怎么回答?”江念熙想了想:“可以设置阶段性奖励,比如连续打卡一周给小礼品,慢慢培养习惯。”林晚星满意地点头:“对,这样既灵活又有效。”

  培训时,江念熙遇到一位社区阿姨的提问:“我家女婿总说‘男人不用做家务’,怎么让他参加活动啊?”江念熙一时没反应过来,林晚星在台下悄悄比了个“举案例”的手势。她立刻想起母亲之前说的“星光基金”案例,回应道:“可以先让他看其他家庭的打卡分享,比如有的爸爸打卡后,跟孩子的关系更好了,慢慢打动他。”阿姨听了,满意地坐了下来。

  培训结束后,江念熙抱着母亲的胳膊:“妈,刚才多亏了你提醒,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林晚星笑着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妈妈只是帮你搭个手。以后你会越来越厉害的,不用怕。”

  活动启动仪式那天,林晚星特意给江念熙搭配了一条新围巾,跟校服很配:“今天天气冷,别冻着了。”启动仪式上,江念熙作为代表发言,林晚星就站在台下最前面,手里拿着相机,认真记录下女儿的每一个瞬间。当江念熙说到“平等能让家庭更幸福”时,林晚星忍不住鼓掌,眼里满是骄傲的泪水。

  仪式结束后,很多居民围过来咨询,林晚星也主动帮忙:“这个打卡活动很简单,每天花几分钟记录就行,还能让家里更和谐。”她还跟一位年轻妈妈聊起育儿经:“我家三个孩子,从小就教他们一起做家务,现在他们都很懂事。”

  傍晚回家的路上,江念熙靠在母亲肩上:“妈,今天谢谢你陪我。要是没有你,我肯定做不好这些事。”林晚星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傻孩子,妈妈只是陪在你身边,真正努力的是你自己。你用自己的调研和行动,帮助了那么多家庭,妈妈为你骄傲。”

  月光洒在母女俩身上,拉长了她们的身影。江念熙看着母亲温柔的侧脸,忽然明白,所谓的勇气,不仅来自自己的坚持,更来自家人的陪伴。有母亲全程陪着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有底气去面对。而她也暗暗下定决心,要继续做好“家庭性别平等”的宣传,不辜负母亲的支持,也不辜负那些期待改变的家庭——因为她知道,每一点小小的努力,都能汇聚成打破偏见的力量,让更多家庭感受到平等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