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阳光透过客厅的落地窗,洒在江家的每一个角落,暖融融的氛围里,藏着最寻常也最动人的日常——江哲系着围裙站在厨房水槽前洗碗,水流轻轻冲刷着瓷碗,发出清脆的声响;林晚星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职业规划指南》,时不时用笔在书页上标注重点;江逸晨趴在餐桌旁,对着平板电脑上的设计稿反复修改,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时不时皱着眉调整线条比例;江念初则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上是未剪辑完的“性别平等校园行”视频片段,她戴着耳机,偶尔抬手喝一口手边的温水。
“念熙,妇联的宣传活动脚本你再核对下,别漏了细节。”林晚星抬头看向正在调试手机支架的江念熙,语气里满是温柔的提醒。这次市妇联发起“我家的平等小事”短视频征集活动,特意邀请江念熙以“家庭性别平等宣传小顾问”的身份参与,希望她用镜头记录自家的日常,为更多家庭提供参考。
江念熙点点头,手里的手机支架已经调整到合适的角度,镜头正好能覆盖客厅的大部分区域。她看着眼前这幅温馨的画面,忽然觉得不需要刻意设计脚本——爸爸洗碗、妈妈规划职业、哥哥改设计稿、姐姐剪视频,这些最真实的日常,就是“家庭平等”最好的证明。
“爸,您洗碗的动作能不能自然点?不用特意放慢速度。”江念熙走到厨房门口,对着江哲轻声说道。江哲笑着擦了擦手上的水:“爸平时怎么洗,现在就怎么洗,保证真实!”说完,他拿起一块抹布,继续认真地擦拭着碗碟,动作娴熟又自然,显然不是第一次做家务。
林晚星放下手里的书,看着镜头方向,轻声问道:“念熙,我看书的样子会不会太严肃?要不要换个更轻松的姿势?”江念熙摇摇头:“妈,您平时怎么看书就怎么来,这样才真实。妇联的活动就是要展现‘平等在日常’,不用刻意摆拍。”
一切准备就绪后,江念熙按下了手机的录制键。镜头里,江哲洗完碗,顺手擦干净水槽,然后走到客厅,拿起林晚星放在茶几上的水杯,转身去厨房接了杯温水递过去:“看了这么久,喝点水休息下。”林晚星抬头接过水杯,笑着说了声“谢谢”,然后继续低头看书,偶尔和江哲小声讨论几句职业规划的内容。
餐桌旁的江逸晨,改完一版设计稿后,伸了个懒腰,正好看到江念初对着电脑皱眉,便起身走过去:“姐,要不要我帮你看看视频剪辑的节奏?我之前学过一点剪辑技巧。”江念初摘下耳机,笑着把电脑转向他:“好啊!我总觉得这段‘校园行’的互动片段,节奏还能再紧凑点。”两人凑在一起,对着屏幕小声讨论起来,时不时传来轻松的笑声。
江念熙举着手机,悄悄调整镜头,把这些细节一一记录下来。她没有刻意引导家人做什么,只是安静地捕捉着日常里的每一个瞬间——林晚星看完书后,主动起身收拾茶几上的杂物;江哲帮江逸晨整理好散落的设计图纸;江念初给大家每人倒了一杯温水;江逸晨则在休息时,主动承担了倒垃圾的任务。
“好了,录制完成!”一个小时后,江念熙按下停止键,看着手机里的视频素材,心里满是欢喜。视频里没有华丽的台词,没有刻意的表演,只有家人之间自然的互动,却处处透着“性别平等”的理念——没有“家务就该女人做”的刻板印象,没有“男人不用管家庭”的偏见,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参与家庭生活,追求个人成长。
接下来的时间,江念熙坐在书桌前,开始剪辑视频。她没有添加复杂的特效,只是简单地配上了一段轻柔的背景音乐,在视频开头加上“我家的平等小事”的标题,结尾附上“平等不是口号,是藏在每一个日常里的温柔”的字幕。剪辑完成后,她把视频发给妇联的王姐审核,王姐很快就回复:“念熙,这段视频太真实了!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完全符合活动主题,直接发就行!”
得到肯定后,江念熙在妇联的官方短视频账号上发布了这段视频,还附带了一段文字:“我家的日常,没有‘谁该做什么’的规定,只有‘谁有空就做什么’的默契。爸爸会洗碗,妈妈会规划职业,哥哥会做设计,姐姐会剪视频,我会参与妇联的宣传活动——每个人都能自由追求自己
“念熙,妇联的宣传活动脚本你再核对下,别漏了细节。”林晚星抬头看向正在调试手机支架的江念熙,语气里满是温柔的提醒。这次市妇联发起“我家的平等小事”短视频征集活动,特意邀请江念熙以“家庭性别平等宣传小顾问”的身份参与,希望她用镜头记录自家的日常,为更多家庭提供参考。
江念熙点点头,手里的手机支架已经调整到合适的角度,镜头正好能覆盖客厅的大部分区域。她看着眼前这幅温馨的画面,忽然觉得不需要刻意设计脚本——爸爸洗碗、妈妈规划职业、哥哥改设计稿、姐姐剪视频,这些最真实的日常,就是“家庭平等”最好的证明。
“爸,您洗碗的动作能不能自然点?不用特意放慢速度。”江念熙走到厨房门口,对着江哲轻声说道。江哲笑着擦了擦手上的水:“爸平时怎么洗,现在就怎么洗,保证真实!”说完,他拿起一块抹布,继续认真地擦拭着碗碟,动作娴熟又自然,显然不是第一次做家务。
林晚星放下手里的书,看着镜头方向,轻声问道:“念熙,我看书的样子会不会太严肃?要不要换个更轻松的姿势?”江念熙摇摇头:“妈,您平时怎么看书就怎么来,这样才真实。妇联的活动就是要展现‘平等在日常’,不用刻意摆拍。”
一切准备就绪后,江念熙按下了手机的录制键。镜头里,江哲洗完碗,顺手擦干净水槽,然后走到客厅,拿起林晚星放在茶几上的水杯,转身去厨房接了杯温水递过去:“看了这么久,喝点水休息下。”林晚星抬头接过水杯,笑着说了声“谢谢”,然后继续低头看书,偶尔和江哲小声讨论几句职业规划的内容。
餐桌旁的江逸晨,改完一版设计稿后,伸了个懒腰,正好看到江念初对着电脑皱眉,便起身走过去:“姐,要不要我帮你看看视频剪辑的节奏?我之前学过一点剪辑技巧。”江念初摘下耳机,笑着把电脑转向他:“好啊!我总觉得这段‘校园行’的互动片段,节奏还能再紧凑点。”两人凑在一起,对着屏幕小声讨论起来,时不时传来轻松的笑声。
江念熙举着手机,悄悄调整镜头,把这些细节一一记录下来。她没有刻意引导家人做什么,只是安静地捕捉着日常里的每一个瞬间——林晚星看完书后,主动起身收拾茶几上的杂物;江哲帮江逸晨整理好散落的设计图纸;江念初给大家每人倒了一杯温水;江逸晨则在休息时,主动承担了倒垃圾的任务。
“好了,录制完成!”一个小时后,江念熙按下停止键,看着手机里的视频素材,心里满是欢喜。视频里没有华丽的台词,没有刻意的表演,只有家人之间自然的互动,却处处透着“性别平等”的理念——没有“家务就该女人做”的刻板印象,没有“男人不用管家庭”的偏见,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参与家庭生活,追求个人成长。
接下来的时间,江念熙坐在书桌前,开始剪辑视频。她没有添加复杂的特效,只是简单地配上了一段轻柔的背景音乐,在视频开头加上“我家的平等小事”的标题,结尾附上“平等不是口号,是藏在每一个日常里的温柔”的字幕。剪辑完成后,她把视频发给妇联的王姐审核,王姐很快就回复:“念熙,这段视频太真实了!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完全符合活动主题,直接发就行!”
得到肯定后,江念熙在妇联的官方短视频账号上发布了这段视频,还附带了一段文字:“我家的日常,没有‘谁该做什么’的规定,只有‘谁有空就做什么’的默契。爸爸会洗碗,妈妈会规划职业,哥哥会做设计,姐姐会剪视频,我会参与妇联的宣传活动——每个人都能自由追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