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巴不得老人快点死是吧?-《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

  到了小舟家,顾郎中也不啰嗦,上手开始查看病人。

  病人脉搏平稳,为什么会一直不醒呢?

  当他摸到病人后脑勺的大包,乖乖,可真是命大。

  以前他遇到过这种情况,像这样年纪的老人摔倒,昏迷不醒的话,基本上就很难救活了。

  脉搏也不会这样,虚弱的几乎感受不到。

  真是奇怪,好像有什么保住了老太太的命似的。

  这种治疗手法让他有种熟悉感。

  顾郎中撸起老太太的袖子,竟然真的在上面看到了一个小眼,陆寒野之前也有。

  他的心脏扑通扑通跳起来。

  刚才来接他的小兄弟说昨晚请的郎中并没有救治,而且从头到尾就只有大山村的人在。

  想不到神医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究竟是谁呢?

  待会再想,既然神医已经救治过了,老太太的性命十有八九无碍,他只要按他的法子大胆救治就行,也正好让神医看看他的资质,说不定会愿意收他为徒。

  顾郎中美滋滋,洗了手开始扎针,使出了浑身解数排出了一些淤血。

  小舟忐忑的问:“我奶奶还有救吗?”

  “有救,有我在,也是敢跟阎王爷抢一抢的。”

  说完他看了一圈,没一个他觉得像是神医的,“昨天晚上还有其他人吗?有没有年纪大看起来很厉害的?”

  小舟只顾着高兴去了,根本没听清顾郎中问什么。

  张小夏在边上接腔:“昨晚村里很多老人都在,厉害的话,里正挺厉害,您找里正吗?”

  “他待会过来吗?”

  张小夏点头:“嗯,会来的。”

  天亮了,隔壁的大伯听说又请了郎中,顾不上害怕又过来闹。

  几人脸色发青,一看昨晚就没睡好。

  “小舟你是什么意思?你奶奶都这样了,你还搞来搞去,存心想让她走的不安心是吧。”

  “我不管,你把钱拿出来,今天把棺材定了,还要买挂鞭和刀纸,香烛也要备上,寿衣老太太没女儿,死都死了,省点钱就不买了,趁着天好没有雨,赶紧把人送上山,待会我去找土公把坟的位置定下来。”

  顾郎中真的生气了,没想来的路上听的都是真的。

  “胡说八道什么?人还有气,有我在死不了,真是活久见,第一次看到老人还没去世,家人后人急着送上山的。

  巴不得老人快点死是吧?

  里正呢,这样的人还不开宗祠,村里的风水都坏掉了。”

  里正匆匆忙忙的赶过来,闻言立即顺坡下。

  “确实,后人如此恶毒实在少见,不行就开宗祠吧。”

  小舟大伯一家吓死了,要真开了宗祠批斗,虽然要不了他们的命,那名声可是彻底毁了,儿子还怎么娶媳妇。

  “里正,我们错了,我也是担心娘,怕把她的后事没办好,下次再也不敢了。”

  大伯娘还要说话,这个郎中要是真的把婆婆给救醒了,她怎么办。

  “闭嘴,别说了,回家。”

  三人只能悻悻地离开。

  白天有村里的其他人来接手,顾郎中表示会待着暂时不走。

  张小夏才放心的去了镇上。

  下午回来直接去了李子村。

  还没到村口,远远的张小夏就看见了卖藕尖的老伯,正翘首以盼的等着。

  见她的驴车到跟前,老伯双手合十说了句:“谢天谢地,我以为你不来了。”

  张小夏从驴车上跳下来:“说好了的,我肯定回来。走,先去看看老伯你的荷塘。”

  “就在前面,我带你去。”

  荷塘在村口,荷叶田田,微风吹过,泛起一阵涟漪。

  “好美啊。”

  小夏伸手想去够一个莲蓬。

  “那个老了,吃这个,我早上去湖心采的,特别嫩。”

  老伯揭开一片荷叶,下面藏了个篮子,里面装了满满一篮子莲蓬。

  “特地给你准备的,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多谢老伯。”

  确实很嫩,小夏拿了一个,莲蓬不大,看着就很嫩。

  拨开莲蓬,刮掉莲子外面的白皮,她也不去芯,直接放进嘴里,不苦,清甜多汁。

  “好吃。”

  她前世在孤儿院,因为偏僻,墙外不远处就有片池塘,她小时候会经常偷偷翻过院墙,去偷莲蓬吃。

  那是她小时候吃过唯一的水果。

  “莲蓬老的快,吃个新鲜。”

  小夏一边吃莲蓬一边听老伯讲他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的事。

  突然一个男子从拐角处钻出来,上下打量一眼张小夏:“爹,你说的不会就是这个姑娘吧?”

  老伯点头:“对啊,就是她。”

  男子嗤笑一声。

  “爹,我看你为了保住这些没用的荷叶,也是老糊涂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野丫头的话你也信。赶紧跟我回家,我已经找好了人,把这片荷叶都拔掉养鱼。

  真是搞不懂,净整些没用的东西,现在还要费力去搞。”

  老伯佝偻着背,儿子以来,刚才聊起往事时意气风发的深情没有了,反而有些唯唯诺诺。

  人老了,没用了,在家也渐渐说不上话。

  他祈求的看着张小夏。

  “你是李老伯的儿子吗?”

  男子不耐烦的嗯了声。

  “你骗得了我爹骗不了我,看你是个小姑娘不跟你计较,哪来的赶紧回哪去。”

  “我叫张小夏,大山村人,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家在清水镇有两家铺子,一间卖肉,一间做酱菜买卖,我是诚心收这些藕尖,两文一斤,现结,还有干莲子和藕我都收,一样现结。”

  男子有些不敢相信:“真的?有多少你收多少?”

  “对,有多少收多少,但我也提前说好,老的开衩的不要,不新鲜的不要,每天你采多少送到我家,藕钱现给。”

  男子黝黑的脸上收都收不住的喜意:“姑娘,刚才对不起,是我有眼不识泰山,爹,儿子错怪你了,你可给咱家做了件大事。”

  老伯的弯了多年的腰杆终于直了起来:“多谢你夏姑娘,你放心,藕尖我一定都挑嫩的,我老李头年轻的时候,一口唾沫一个钉,做过的东家都说我好。”

  张小夏乐了,弯弯的眉眼灵动十足,微风吹起她面纱的一角,露出白皙精致的下巴。

  男子看的一怔,大山村好像没听说有这么漂亮的姑娘啊。

  “后天可以开始送,大山村,老张头家,问一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