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鱼儿上钩-《刚穿七零被离婚,我掏出亿万物资》

  李胜利的笑容,有那么一瞬间的凝滞,虽然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还是被一直暗中观察他的高山捕捉到了。

  “应该的,应该的。”张建国连忙点头,“我这就带您过去。”

  一行人正准备动身,发电站门口又传来一阵汽车的引擎声。

  一辆吉普车停下,贺严沉着脸从车上走了下来。

  “参谋长!”众人立刻立正敬礼。

  “嗯。”贺严摆了摆手,径直朝着苏晴走过来,脸上带着点不耐烦和刻意压制的火气。

  他走到苏晴身边,像是没看到周围还有其他人一样,压低了声音抱怨道:“苏顾问,你那个新项目的设备,我已经让人送到废弃泵房了,一个排的兵力看着,绝对安全!”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离得最近的几个人,包括不远处的李胜利,听得清清楚楚。

  “就是动静太大了点,”贺严皱着眉,压低声音,但语气里的烦躁却故意让周围人都能感觉到,“光是那几个大箱子,就引来不少人探头探脑。我警告你,这事要是走漏半点风声,别说你,连我都得跟着吃挂落!下面的人都在议论,说是不是有什么大宝贝运上岛了,保密工作太难做了!”

  苏晴配合地露出一丝无奈:“没办法,贺叔,那些东西太金贵,也太重要了,必须万无一失。”

  李胜利的耳朵,几乎是在一瞬间就竖了起来。

  新项目?废弃泵房?一个排的兵力看守?大宝贝?

  每一个词,都像钩子一样,勾着他的神经。

  贺严似乎抱怨上瘾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像是在核对什么,嘴里继续念叨:“是啊,我看了清单,复杂得很。”他故意让纸的一角露出来,上面隐约有“设备清单”和几个模糊的铅字,然后迅速塞回去,继续说道:“还要搞什么……‘分子筛’?还有那个叫……‘反渗透膜’?光听名字就头大。这些金贵玩意儿,你给我盯死了,绝对不能出任何岔子!”

  分子筛!

  反渗透膜!

  当这两个词钻进李胜利的耳朵里时,他正在擦拭调度台的手,猛地顿住了。

  虽然他完全不懂这些词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技术名词!这听起来,就充满了某种尖端和机密的味道。

  他迅速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动作,掩饰自己瞬间的失态。但他的心,已经像被投进了一块巨石的湖面,掀起了滔天巨浪。

  海水淡化!

  他背后的那个人,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守备师一直在寻求更高效的海水淡化技术,以摆脱对大陆补给的依赖。这,是岛上防御的唯一“软肋”。

  难道……难道他们真的找到了什么革命性的技术?

  一个年轻的女技术顾问,一来就被师部如此看重,直接负责一个需要一个排兵力来看守的绝密项目……

  所有的线索,在李胜利的脑中,瞬间串联了起来!

  这个情报,太重要了!

  重要到他必须立刻,马上,想办法传递出去!

  “行了,我不跟你啰嗦了。”贺严像是终于发泄完了,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我就是过来跟你说一声。你自己注意保密纪律!我还要去军港那边开会。”

  说完,他看也没看其他人,转身就上了车,吉普车发出一声轰鸣,绝尘而去。

  整场戏,从头到尾,不超过三分钟。

  自然,流畅,毫无破绽。

  苏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转头对已经有些呆住的张建国说:“张组长,我们继续吧,去看线路。”

  “哦,哦,好,苏顾问这边请。”张建国回过神来,连忙在前面引路。

  苏晴跟了上去,在经过调度台时,她的视线若有若无地从李胜利的头顶扫过。

  她看到,他依旧低着头,很认真地在记录着什么。

  但他的手,却在微微发抖。

  鱼,上钩了。

  苏晴领着高山,跟着维修组长张建国,沿着锈迹斑斑的铁梯爬上了厂房的二层平台。

  这里是线路的总调度区,一排排老旧的电闸和仪表盘嗡嗡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机油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从这里分出去的,就是三号线,专供龙湾码头和军港的。”张建国指着其中一条最粗的电缆。

  苏晴点了点头,没说话,只是沿着线路走走停停,时不时地用手里的万用表在一些接头处测一下电压。

  她的动作不快,但每一步都目的明确,眼神专注得让旁边的维修工人们大气都不敢喘。

  高山沉默地跟在她身后半步远的位置,看似在警戒四周,实际上眼角的余光一直锁定在不远处的李胜利身上。

  李胜利也在忙碌,他正拿着记录板,核对着仪表盘上的数据,嘴里还念念有词,看起来比谁都认真。

  但他握着笔的手,指节却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他低头记录数据,却把二号发电机的功率抄到了三号机组的栏里,直到笔尖划出格子才猛然惊觉,赶紧用笔尖重重地划掉,动作间的急躁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个接线盒有问题。”苏晴忽然停下脚步,指着一个挂在墙壁上的铁盒子,“绝缘层老化得太厉害了,而且你们看这里,有被水汽腐蚀的痕迹。”

  张建国凑过去一看,脸色也变了。

  这个位置很刁钻,平时根本没人注意,可一旦短路,影响的就是整条三号线!

  “苏顾问,您真是火眼金睛!”张建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要是出了事,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现在发现就不晚。”苏晴的语气很平静,“把备用的绝缘胶带和防水罩拿来,现在就换掉。”

  “哎,好!”张建国连忙回头喊,“小王,去工具室把A-3号柜里的东西拿过来!”

  “哎,好!”张建国连忙回头喊,“小王,去工具室把A-3号柜……”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这记性!上回抢修管道,柜里那点备用件就用光了,新的申请还没批下来。这下麻烦,得去备用仓库跑一趟了。”

  他正要派人去,一直沉默的李胜利却主动开口了。

  “组长,我去吧。”他放下记录板,脸上带着一贯热情的笑容,“备用仓库那边我熟,正好我还要去核对一下上个季度的柴油库存。”

  这个理由找得天衣无缝。

  张建国不疑有他,立刻点头:“行,那辛苦你了,老李!快去快回!”

  “好嘞。”李胜利应了一声,转身就走。

  在他转身的瞬间,苏晴和高山交换了一个眼神。

  鱼,离水了。

  李胜利快步走下铁梯,穿过轰鸣的厂房,没有直接走向备用仓库,而是拐了个弯,朝着发电站的后院走去。

  后院堆放着一些废弃的零件和煤渣,最里面是一排临时搭建的工具棚。

  他一边走,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工人们都在厂房里忙活,这个时间点,后院空无一人,只有发电机沉闷的轰鸣声掩盖了一切。

  他走进最角落的一个工具棚,这里面堆满了生锈的管材,光线昏暗。

  他没有开灯,只是熟练地走到最里面的货架前,从一堆废铁里抽出一根半米长的钢管。

  钢管的一头,用油布塞着。

  他拔出油布,从里面倒出一只小巧的金属圆筒。

  他拧开圆筒,里面是一卷极细的纸和一支炭笔芯。

  他趴在满是灰尘的窗台上,借着外面透进来的微光,飞快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分子筛”、“反渗透膜”、“废弃泵房”、“一排兵力”……

  每一个字,都像是千斤重担,写下时,他连呼吸都屏住了。

  这个情报的价值太大了,大到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写完后,他小心地将纸条重新卷好,塞回金属圆筒,拧紧。

  然后,他将圆筒揣进内侧的口袋,把那根空心钢管若无其事地扔回废铁堆里,快步走了出去。

  他没有回厂房,而是绕到了发电站的侧面。

  这里是通往龙湾码头那条供电线路的必经之路,一根根巨大的水泥电线杆,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坳里。

  他的目标,是第三根电线杆。

  那根电线杆的基座上,有一个不起眼的裂缝,是他早就选好的死信箱。

  只要把东西放进去,今天下午,就会有“渔夫”过来检查线路,顺理成章地将情报取走。

  他走得不快,甚至还像模像样地检查了一下前两根电线杆的基座,做出认真工作的样子。

  周围很安静,只有风吹过电线的呜呜声。

  他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手心里全是汗。

  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紧张。

  终于,他走到了第三根电线杆下。

  他蹲下身,装作检查螺栓的样子,手悄悄伸向了那道裂缝。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把那个金属圆筒塞进去的瞬间——

  “李胜利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