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错误的信号-《沉溺月光疯批霸总的蚀骨独占》

  自那晚与林曼在麻布十番分别后,又过了几日。林曼提及的关于藤原家的潜在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江浸月始终心神不宁。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感受到,依附于殷夜沉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林曼那句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你自身无可替代的价值,像一句箴言,反复在她脑海中回响。

  她迫切需要做点什么,来证明江浸月本身的价值,来为自己构筑一道独立的防线。这种渴望焦灼着她的内心,让她在日常工作中都难以集中精神。

  就在这种焦虑积蓄到极点时,她的工作邮箱收到了一封措辞严谨的英文邮件。发件人赫然是《视觉边界》国际版编辑部的官方邮箱。

  邮件正文简洁而专业:

  主题:专访邀约 - 《视觉边界》国际版年度特刊

  尊敬的江浸月女士:

  《视觉边界》国际版编辑部谨向您致意。

  我们持续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杰出艺术创作,您的作品《虚宇生花》及其展现出的独特美学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其中对东西方美学元素的创造性融合,以及对当代科技社会中个体情感状态的深刻描绘,与我们即将推出的年度特刊破界·新生的主题高度契合。

  经过编辑部内部多轮评审,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本次年度特刊的深度专访,探讨您的创作理念与艺术实践。我们相信,您的艺术见解将为我们的读者带来宝贵的启发。

  为确保访谈内容的独家性与深度,我们需要在专访正式进行前,与您进行一次初步沟通,以确认双方的合作意向及访谈方向。本次沟通将由亚洲区主编凯瑟琳·李女士亲自进行。

  初步沟通安排:

  · 时间: [具体日期与时间]

  · 地点: [六本木某知名媒体俱乐部详细地址]

  · 形式: 一对一交流

  · 保密要求: 为确保访谈内容的新鲜度与独家性,在双方正式确认合作前,请对此次沟通内容予以保密。

  随信附上本次年度特刊的企划概要及保密协议,供您参考。如您有意向,请于24小时内确认出席。

  期待您的回复。

  诚挚,

  《视觉边界》国际版编辑部

  这封邮件来得如此突然,又如此“意外”。

  江浸月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视觉边界》国际版!这是多少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认可。而且,邮件中明确表示,是她的和美学理念引起了编辑部的注意,这正符合她想要凭借自身才华获得认可的渴望。

  她仔细阅读了附件的企划概要,其中对独立艺术精神的强调,对打破文化边界的推崇,每一句都像是在回应她内心深处的呼唤。而保密要求,在媒体行业中也并非不合理——独家报道的价值正在于此。

  更重要的是,这个机会来得正是时候。在她最需要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在她最渴望摆脱殷夜沉附属品标签的时候。这仿佛是天意,是命运给她的一次自救的机会。

  她快速在网络上核实了邮件来源和《视觉边界》的相关信息,一切看起来都无懈可击。那个媒体俱乐部的地址也是真实存在的知名场所。

  所有的疑虑,都在那份强烈的需要被认可的渴望面前,变得微不足道。她太需要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了,太需要这个能够让她独立站上国际舞台的跳板。

  在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江浸月回复了确认邮件。她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避开了周屿的陪同,在约定的时间独自前往那个位于六本木的媒体俱乐部。

  俱乐部内部装修典雅而专业,前台在核实她的身份后,礼貌地将她引至一个私密的会客室。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合乎逻辑。

  然而,当她推开会客室的门,看到的却不是预期中的主编团队,而是两个面色冷峻的男子时,她才猛然意识到——那封看似专业的邀约,那个她以为能够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实际上是一个为她量身定制的、精心伪装的陷阱。

  那份对独立价值的渴望,最终成为了捕获她最有效的诱饵。她以为自己在奔向证明自我的道路,实则正主动步入敌人精心布置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