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华纳的巴里梅耶-《华娱:从毕业开始大导演生涯》

  盥洗室。

  陈汉嘴里含着满是泡沫的牙刷,眼神深邃。

  今天上午,他将与华纳公司的总裁巴里·梅耶见面,商谈《星际穿越》的合作事宜。

  这也是证明华人能够拍好商业片电影。

  “噗——”

  吐掉漱口水,用温热的毛巾擦了擦脸。

  陈汉心目中最理想的合作方式,是由他的“纵横影视”作为承制方,深度参与到电影的制作流程中。

  为此,准备让“纵横投资”拿出三千万美元注入项目。

  这样一来,他不仅是导演,更是制片人和投资人之一,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他单方面的设想。

  好莱坞的这群老狐狸个个精明,华纳愿不愿意接受这种在他们看来有些“出格”的合作模式,还是一个未知数。

  “加油,陈汉。”

  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低声给自己打气,眼神中的不确定被坚定所取代。

  走下旋转楼梯,爱丽丝早已等候在客厅。

  手中端着一杯刚刚冲泡好的咖啡,另一只手拿着电脑,显然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

  “早上好,boss。”爱丽丝递上咖啡,蓝色的眼眸里带着一丝笑意,“一切准备就绪,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辛苦了。”陈汉接过咖啡喝了一口,醇厚的苦涩瞬间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

  一辆黑色的凯迪拉克,平稳地汇入车流。

  当车辆驶入华纳兄弟影业那标志性的拱门时,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上午十一点。

  然而,事情并不像预想中那么顺利。

  “陈导演,爱丽丝女士,请在这里稍等片刻,梅耶先生还在会议。”

  一位金发碧眼的女性工作人员将他们领到一间会客室后,便微笑着退了出去。

  陈汉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浪琴,时针已经指向了十一点半。

  足足半个小时的等待,让陈汉心中积攒起不悦。

  他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了。

  连续两部作品全球票房大爆,在好莱坞,他绝对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新贵。

  可到了华纳这里,竟然还要坐冷板凳?

  就算做不到古时候曹操光脚相迎招揽贤才的礼遇,至少也应该准时吧?

  这种下马威式的手段,未免太落于俗套。

  他端起桌上的柠檬水喝了一口,压下心中的烦躁,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如水。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终于,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先前那位女工作人员探进头来:“陈导演,梅耶先生有请。”

  陈汉整理了一下西装下摆,与爱丽丝对视一眼,迈步走进办公室。

  门内,一个声音温和地响起:“请进。”

  办公室的装潢沉稳大气,扑面而来的是雪茄和咖啡混合的气息。

  一个头发金黄、身形微胖、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白人男子正坐在的办公桌后。

  他看到陈汉,立刻露出一个热情的笑容,主动绕过办公桌,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远远地就伸出了手。

  “陈!欢迎来到华纳!我可是期待今天很久了!”巴里·梅耶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梅耶先生,你好。”陈汉伸手与他用力一握,脸上也挂上了客套的笑容。

  简单的寒暄过后,三人分宾主落座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很快,就有工作人员送上了三杯香气四溢的蓝山咖啡。

  巴里·梅耶靠在沙发上,双手交叉放在腹部,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呷了一口咖啡,慢悠悠地开口了:“陈,很抱歉,让你多等了一会儿。

  刚才正在和几位高管开会,我们谈到了之前李按和吴雨森导演的例子……”

  他话音未落,陈汉端着咖啡杯的手在半空中停滞了一瞬,心中已然凉了半截。

  来了,好莱坞制片厂最擅长的敲打。

  华人导演在商业大片领域的失败案例,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一个后来者的身上。

  当初吴雨森的《谍影重重》之所以能成功,派拉蒙内部复盘时,普遍将功劳归于成熟的制片人制度和巨星汤姆·汉克斯的个人魅力,而非导演本身。

  陈汉心中念头飞转,但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他放下咖啡杯,平静地看着巴里·梅耶,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礼貌的微笑:“我相信,梅耶先生今天请我过来,应该不是为了跟我复盘这些陈年旧事的吧?”

  一句话,直接将对方抛来的皮球踢了回去。

  巴里·梅耶微微一愣,随即沉着的脸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笑容,仿佛刚才的试探从未发生过:“哈哈,当然不是!

  陈,你是个风趣的人。今天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星际穿越》!”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专注而热切:“说实话,你的剧本让整个华纳都为之疯狂。

  现在,介意让我看看你为它准备的前期计划和分镜图吗?”

  这才是正题。

  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的爱丽丝,适时地打开随身的公文包,将一叠资料放到了茶几上。

  一瞬间,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陈汉之所以有信心搞定派拉蒙,又有底气面对华纳,最大的依仗便来源于此。

  绝大多数导演都会聘请专业的分镜师来绘制分镜稿。

  因为那是一项极其繁琐且耗费心神的工作。

  但陈汉不同,得益于脑海中前世的记忆,解说过的电影都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脑中。

  因此,他亲手绘制的分镜稿,其构图、光影、景别、运动轨迹,几乎就等同于电影成片的截图,只不过一个是绘画版,一个是影像版。

  巴里·梅耶的表情随着翻页的动作而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审视,到惊讶,再到震撼。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部划时代的科幻史诗正在纸上崛起!

  不知过了多久,巴里·梅耶才舒了一口气,他合上最后一页分镜稿。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取出了两支高希霸雪茄,递了一支给陈汉。

  当初派拉蒙的托尼和格雷也是这样,难道好莱坞都对这玩意儿情有独钟?陈汉心里腹诽着,接过了雪茄。

  巴里·梅耶亲自为他点上,两人默默地抽着,烟雾缭绕中,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陈。”巴里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如果想要完美地实现分镜稿上的效果,你觉得需要多少预算?”

  “一点三亿美元。”陈汉吐出一口烟圈,报出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数字。

  巴里·梅耶的眉毛挑了一下,但没有第一时间反驳,

  手指在沙发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迅速盘算起来:“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至少要达到接近四亿美元,我们才能开始盈利。”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的宣发、拷贝、院线分成等成本加起来,往往需要三倍于制作成本的票房才能回本。

  陈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静静地等待着对方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