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岛。
第二天,《触不可及》的首映礼。
现场早已人头攒动。
聚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与翘首以盼的媒体记者。
耀眼的镁光灯,在红毯两侧闪烁,试图捕捉每一位到场嘉宾的身影。
陈汉一身青年装,身姿挺拔地站在门口。
“嘿,陈,那位就是。”杰瑞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陈汉的肩膀,压低声音,目光投向一位刚刚走下礼宾车,满头银发、气度不凡的老者。
陈汉顺着他的视线望去,那是一位精神矍铄的外国人。
“约翰·伯尔曼。”杰瑞的语气中带着敬畏,“这次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我们的电影能否拿奖,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陈汉微微颔首,目光平静。
杰瑞又指了指跟在伯尔曼身后的几人,继续介绍道:“那位戴着标志性黑框眼镜的,是斯派克·李,米国的着名导演,他的作品一向犀利。
他旁边那个……我想就不用我给你介绍了吧?”
陈汉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视线落在了一位金发碧眼、风情万种的女星身上。
她穿着一条晚礼服,将姣好的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正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星——斯嘉丽·约翰讯。
“当然,我认识。”陈汉轻声回应。
就在这时,一位面容清瘦、气质独特的亚洲女人随着人流走了过来。
陈汉对他有些陌生,但还是礼貌性地相互点了点头,算作打了招呼。
然而,站在陈汉身旁的巩莉,看到来人后,脸上却绽放出笑容,主动迎了上去,用熟稔的语气和对方亲切地聊了起来。
陈汉没有去打探对方的身份,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红毯上。
当他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时,脸上的笑容变得真挚了许多。
“贾科长!”陈汉主动上前一步,伸出了手。
来人正是龙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贾樟科,以及赵韬。
“陈汉导演!”贾樟柯用力地握了握陈汉的手。
看了一眼周围这盛大的场面,几乎半个欧洲的电影圈名流都汇聚于此,眼中不由得流露出几分真实的羡慕,“你这阵仗可真不小啊!
不知道明天我的《世界》放映时,能不能有你这一半的人气。”
这是一句带着自嘲的恭维,陈汉一时间有些不好接话。他总不能说“一定会的”,那显得太过虚伪。
幸好,一旁的赵韬及时解了围。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大方地伸出手:“陈导你好,我叫赵韬。
之前总在家里听老贾提起你,说你是咱们龙国年轻导演胆子最大的一个。”
“涛姐你好,贾导过誉了。”陈汉与她轻轻一握,谦虚地回应。
三人正寒暄着,爱丽丝快步走了过来,在他耳边低语道:“boss,里面已经准备就绪了,宾客也基本都入场了。”
“好。”陈汉点了点头,随即对贾樟科和赵韬发出了邀请,“贾导,涛姐,我们一起进去吧。”
他亲自带着两人进入了放映厅,在预留好的最佳观影位置坐下。
陈汉的身边,一边是仪态万方的巩莉,另一边则是难掩兴奋的杰瑞。
随着放映厅的灯光缓缓暗下,巨大的银幕亮起,《触不可及》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序幕。
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时而让观众捧腹大笑,时而又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影厅内,观众的情绪被剧情牢牢牵引,
从最初的安静,
到逐渐响起的笑声,
再到影片后半段压抑的抽泣声。
最后,当德瑞斯为菲利普安排了一场滑翔伞体验,两个男人在蓝天白云间尽情呼喊时,整个影厅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当片尾字幕升起,主题曲缓缓流淌而出时,
全场先是静默了几秒。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炸响,经久不息。
所有观众自发起立,向着主创席的方向,致以最热烈的敬意。
放映结束后的酒会上,这部来自东方的年轻导演执导的珐国故事,成为了所有人讨论的焦点。
许多知名的导演和影评人,毫不吝啬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表达着他们的赞美。
来自不列颠的导演迈克·李,端着一杯香槟,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明明不是一部刻意煽情的励志片,却拥有着极大的力量,能让人在观影后心情瞬间好起来。
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富豪的秘书、管家、厨师,甚至那个抛弃了富豪女儿的前男友,看起来也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
这部片子里的每个人都那么善良,充满活力,却没有让人觉得虚假,反而无比真实……”
南韩国的导演金基德则对演员的表演赞不绝口:“最后那一段,菲利普的表情处理得真是太棒了!
你能看到他内心感动到想哭,虽然在强行压抑,但嘴唇还是不住地颤抖,深邃的眼睛微微向上看,仿佛是怕被德瑞斯看到眼中的泪花。
那种克制下的情感爆发,实在是影帝级的表演!”
当然,也有提出不同见解的。
评审团主席约翰·伯尔曼的观点就显得更加冷静和哲学化,他沉吟片刻,对记者说:“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太理想化了。
真实事件题材,它究竟提取了百分之百的真实,还是仅仅百分之一?
保守地说,这部电影有点天真。
不过,看完电影引申出来的感觉很有趣,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分裂出的两种人格:菲利普代表了大部分人保守内敛、渴望偶尔寻找刺激却又被现实束缚的样子;
而德瑞斯则代表了那种奔放粗野、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冲动。
感性与理性,冲动与稳重,这两种极端的情绪共存于一个故事中,非常巧妙。”
陈汉就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听着这些评价。
不得不承认,这些顶级导演的解读角度确实刁钻而深刻。
这时,刚刚采访完约翰·伯尔曼的记者眼尖,看到了贾樟科,立刻将话筒递了过去:“贾科长,您作为陈汉导演的朋友,对于这部电影,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贾樟柯看了一眼身旁的陈汉,真诚地说道:“它不像个电影,倒像是个纪录片。
你会感觉这些故事就好像是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一样。
虽然没有传统商业片那种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也绝不是平淡乏味的流水账。
整个观影过程让人非常放松,心情舒畅,这在当下的电影市场里,太难得了。”
……
第二天,《触不可及》的首映礼。
现场早已人头攒动。
聚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与翘首以盼的媒体记者。
耀眼的镁光灯,在红毯两侧闪烁,试图捕捉每一位到场嘉宾的身影。
陈汉一身青年装,身姿挺拔地站在门口。
“嘿,陈,那位就是。”杰瑞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陈汉的肩膀,压低声音,目光投向一位刚刚走下礼宾车,满头银发、气度不凡的老者。
陈汉顺着他的视线望去,那是一位精神矍铄的外国人。
“约翰·伯尔曼。”杰瑞的语气中带着敬畏,“这次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我们的电影能否拿奖,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陈汉微微颔首,目光平静。
杰瑞又指了指跟在伯尔曼身后的几人,继续介绍道:“那位戴着标志性黑框眼镜的,是斯派克·李,米国的着名导演,他的作品一向犀利。
他旁边那个……我想就不用我给你介绍了吧?”
陈汉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视线落在了一位金发碧眼、风情万种的女星身上。
她穿着一条晚礼服,将姣好的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正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新星——斯嘉丽·约翰讯。
“当然,我认识。”陈汉轻声回应。
就在这时,一位面容清瘦、气质独特的亚洲女人随着人流走了过来。
陈汉对他有些陌生,但还是礼貌性地相互点了点头,算作打了招呼。
然而,站在陈汉身旁的巩莉,看到来人后,脸上却绽放出笑容,主动迎了上去,用熟稔的语气和对方亲切地聊了起来。
陈汉没有去打探对方的身份,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红毯上。
当他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时,脸上的笑容变得真挚了许多。
“贾科长!”陈汉主动上前一步,伸出了手。
来人正是龙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贾樟科,以及赵韬。
“陈汉导演!”贾樟柯用力地握了握陈汉的手。
看了一眼周围这盛大的场面,几乎半个欧洲的电影圈名流都汇聚于此,眼中不由得流露出几分真实的羡慕,“你这阵仗可真不小啊!
不知道明天我的《世界》放映时,能不能有你这一半的人气。”
这是一句带着自嘲的恭维,陈汉一时间有些不好接话。他总不能说“一定会的”,那显得太过虚伪。
幸好,一旁的赵韬及时解了围。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大方地伸出手:“陈导你好,我叫赵韬。
之前总在家里听老贾提起你,说你是咱们龙国年轻导演胆子最大的一个。”
“涛姐你好,贾导过誉了。”陈汉与她轻轻一握,谦虚地回应。
三人正寒暄着,爱丽丝快步走了过来,在他耳边低语道:“boss,里面已经准备就绪了,宾客也基本都入场了。”
“好。”陈汉点了点头,随即对贾樟科和赵韬发出了邀请,“贾导,涛姐,我们一起进去吧。”
他亲自带着两人进入了放映厅,在预留好的最佳观影位置坐下。
陈汉的身边,一边是仪态万方的巩莉,另一边则是难掩兴奋的杰瑞。
随着放映厅的灯光缓缓暗下,巨大的银幕亮起,《触不可及》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序幕。
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时而让观众捧腹大笑,时而又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影厅内,观众的情绪被剧情牢牢牵引,
从最初的安静,
到逐渐响起的笑声,
再到影片后半段压抑的抽泣声。
最后,当德瑞斯为菲利普安排了一场滑翔伞体验,两个男人在蓝天白云间尽情呼喊时,整个影厅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当片尾字幕升起,主题曲缓缓流淌而出时,
全场先是静默了几秒。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炸响,经久不息。
所有观众自发起立,向着主创席的方向,致以最热烈的敬意。
放映结束后的酒会上,这部来自东方的年轻导演执导的珐国故事,成为了所有人讨论的焦点。
许多知名的导演和影评人,毫不吝啬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表达着他们的赞美。
来自不列颠的导演迈克·李,端着一杯香槟,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明明不是一部刻意煽情的励志片,却拥有着极大的力量,能让人在观影后心情瞬间好起来。
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富豪的秘书、管家、厨师,甚至那个抛弃了富豪女儿的前男友,看起来也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
这部片子里的每个人都那么善良,充满活力,却没有让人觉得虚假,反而无比真实……”
南韩国的导演金基德则对演员的表演赞不绝口:“最后那一段,菲利普的表情处理得真是太棒了!
你能看到他内心感动到想哭,虽然在强行压抑,但嘴唇还是不住地颤抖,深邃的眼睛微微向上看,仿佛是怕被德瑞斯看到眼中的泪花。
那种克制下的情感爆发,实在是影帝级的表演!”
当然,也有提出不同见解的。
评审团主席约翰·伯尔曼的观点就显得更加冷静和哲学化,他沉吟片刻,对记者说:“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太理想化了。
真实事件题材,它究竟提取了百分之百的真实,还是仅仅百分之一?
保守地说,这部电影有点天真。
不过,看完电影引申出来的感觉很有趣,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分裂出的两种人格:菲利普代表了大部分人保守内敛、渴望偶尔寻找刺激却又被现实束缚的样子;
而德瑞斯则代表了那种奔放粗野、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冲动。
感性与理性,冲动与稳重,这两种极端的情绪共存于一个故事中,非常巧妙。”
陈汉就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听着这些评价。
不得不承认,这些顶级导演的解读角度确实刁钻而深刻。
这时,刚刚采访完约翰·伯尔曼的记者眼尖,看到了贾樟科,立刻将话筒递了过去:“贾科长,您作为陈汉导演的朋友,对于这部电影,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贾樟柯看了一眼身旁的陈汉,真诚地说道:“它不像个电影,倒像是个纪录片。
你会感觉这些故事就好像是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一样。
虽然没有传统商业片那种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也绝不是平淡乏味的流水账。
整个观影过程让人非常放松,心情舒畅,这在当下的电影市场里,太难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