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制作肥皂!-《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李恪让高瑾去买这些东西,当然不是钱多烧得慌。

  购买黄纸和朱砂,是为了实践刚刚得到的“下品符箓技艺传承”。

  符箓这种东西,无论防身、辅助,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必须尽快掌握。

  猪油和草木灰,目标更为明确——制作肥皂。

  这玩意儿的技术,已经烙印在李恪脑子里。

  工艺流程清晰,材料易得,成本低廉。

  最关键的是。

  一旦成功制作出来,其强大的去污能力,对目前还在使用皂角、澡豆的大唐来说,绝对是降维打击!

  这背后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商机。

  这么好赚的钱,不赚的话,心里实在难受。

  半个时辰后。

  高瑾带着几个小太监,抱着、抬着李恪要的东西,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大王,您要的朱砂、黄纸、猪油、草木灰,都……都买回来了!”

  高瑾指着那几个大包小包,恭敬说道。

  “很好!办事利索!”

  李恪满意点点头,指了指品相最好的朱砂和那叠厚厚的上等黄表纸:

  “把这些,送到寡人书房去,小心存放。”

  “是!”

  小太监上前,捧着朱砂和黄纸去了书房。

  李恪随即看向那瓮猪油,和几袋细腻的草木灰上,拍了拍高瑾的肩膀:

  “高瑾啊,接下来,寡人要教你一门点石成金的好手艺,你可得给寡人好好学,用心记!”

  “寡人以后能不能成为长安首富,就看你这手艺学得扎不扎实了!”

  高瑾闻言,脸上立刻堆起笑容,连连躬身:

  “大王说笑了,奴婢虽愚钝,但一定用心学,绝不敢误了大王的事!”

  长安首富?

  高瑾心里腹诽不已:大王您可真敢想!就靠这猪油和灶膛灰?闹呢!

  这玩意儿要是能变成金子,那长安城的百姓,早就富得流油了。

  虽然一万个不信,但作为奴才,职业准则就是无条件执行主子的命令。

  大王让学,那咱就学!大不了就是浪费一瓮猪油和一些灶膛灰嘛……

  “去!搬一口干净的大铁锅到后院空地上!”

  “再准备些干柴火,还有,找木匠按我说的尺寸,立刻做几个长方形的浅槽模具送来,要光滑的!”

  “是是是!”

  高瑾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带人忙活起来。

  很快,秦王府后院的一角,支起了一口大铁锅,干柴烧得噼啪作响。

  李恪屏退左右,留下几个亲信,然后指挥。

  “先取一部分草木灰过来,用清水浸泡,搅拌,然后静置澄清!”

  “取上面的清液备用……对,那就是碱水!”

  “猪油倒进锅里,小火加热,让它慢慢融化……”

  “把碱水倒进去!”

  “一边倒一边用棍子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搅拌……对!使劲搅!不能停!”

  “看!”

  “开始变色了!变稠了!这就是‘皂化’!”

  “继续搅!直到看起来像很稠的粥一样!”

  “好了!可以熄火了!把锅里这粘稠的东西,小心舀到模具里!”

  “然后抹平!”

  “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自己凝固变硬……”

  李恪一边口述步骤,关键地方亲自上手示范。

  高瑾像个认真的学徒,生怕漏掉一个字。

  手里还拿着小木牍,记录要点和火候观察。

  转眼。

  大半天过去了。

  几个长方形的木质模具里,盛满了浅黄色的,逐渐开始凝固的膏体。

  李恪看着这些半成品,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工具简陋,工艺粗糙,但基本步骤肯定是没错的,成功就在眼前!

  李恪看向高瑾,笑问:“高瑾,这制作流程,你看明白了吗?学会了吗?”

  高瑾连忙放下手里的木牍和搅棍,恭敬回答:

  “回大王,奴婢……奴婢大概看明白了!”

  “就是用草木灰水和猪油一起熬煮搅拌,变成这……这‘肥皂膏’,然后倒入模具冷却成型?”

  作为秦王府管事,高瑾的智商是毋庸置疑的。

  肥皂的制作过程又不难,他基本学会了。

  只是。

  他无法理解这坨看起来怪怪的东西,怎么能和“长安首富”扯上关系?

  “步骤记得没错!”

  李恪微微颔首,道:“但这只是第一步!”

  “等它彻底凝固硬化后,还要切割成块!”

  “然后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皂化’,品质才会稳定,去污效果也才会达到最佳。”

  说罢,李恪指着那些模具:“这些东西,给寡人看好了,谁也不准乱动。”

  “等完全硬了之后,高瑾你来负责切割。”

  “到时候,寡人再让你见识见识,这东西到底凭什么能点石成金!”

  “是!大王!”

  高瑾满肚子疑惑,但还是恭敬应承下来。

  这东西能不能点石成金不重要,大王的命令最重要,他遵命就是了!

  “找几个亲信,接下来就按照这个流程做,尽可能的熟练这门技艺!”

  “是!大王!”

  ……

  将肥皂的制作方法传授给高瑾后,李恪便暂时将这事儿抛在了脑后。

  肥皂的熟化需要四到六周时间,这段时间急不来,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李恪去做:

  画符!

  李恪回到寝殿,特意吩咐翠蝶,没有要紧事不得打扰。

  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上等的黄表纸,又将辰砂朱砂倒入小巧的白玉碟中。

  加入少量清水,手持一块小小的贡墨,顺着一个方向缓缓研磨起来。

  直到朱砂化作浓稠细腻,色泽饱满的朱墨,李恪这才停了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

  李恪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心神沉静下来。

  获得下品符箓技艺传承后,仅从理论上来说,李恪已是此道大家。

  但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不可混为一谈。

  “就从祛病符开始吧!”李恪闭目沉思。

  脑海中关于“祛病符”的符文结构、灵力运转路线、笔顺轻重缓急等细节一一浮现,清晰无比。

  良久!

  李恪提起符笔,饱蘸朱墨,笔尖悬于黄纸之上。

  落笔!

  笔尖触及纸面,李恪下意识运转体内灵力,试图通过笔尖,注入符文之中。

  然而……

  “嗤啦!”

  刚一发力,笔下的黄纸竟承受不住灵力,直接被撕裂开一道口子。

  朱墨也在瞬间晕染开一大团,彻底废了。

  “呃……”

  李恪动作一僵,看着报废的黄纸,有些尴尬。

  “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