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此为红薯!-《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父皇请看!”

  “此方天地,金气极盛,锋芒暗藏。”

  “这连绵山脉,望之便觉有龙蟠虎踞之势!”

  “其山体之内,怕是蕴藏着难以计数的金脉,如巨龙血脉,遍布山腹!”

  “至于河中那些狗头金,不过是岁月流转,山石风化,又或是偶遇山体滑坡、地龙翻身等!”

  “导致这些蕴藏山腹的黄金暴露出来,随雨水冲刷,汇入河中!”

  “经年累月,搬运沉积于此,遂形成了我们方才所见的‘狗头金’。”

  李世民顺着李恪的指引,目光死死盯着瀑布奔流而出的山崖断面。

  仿佛要穿透岩石,看到内里蕴藏的辉煌。

  他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粗重,眼中炽热的光芒几乎要喷射出来,激动道:

  “这河中狗头金竟能多到随处可见的地步?那这山脉之中的金矿得多大?”

  “金矿?!”

  这两个字如同有着魔力,瞬间让旁边的房玄龄、戴胄等人浑身一震,血液仿佛都加速流动起来。

  金矿!

  这可是金矿啊!

  戴胄扒着船舷,半个身子都探了出去,喃喃道:

  “若真如此……天啊!如此矿藏,能铸多少开元通宝?能充多少国库?”

  “我大唐……我大唐将再无钱荒之虑矣!”

  房玄龄亦是心潮澎湃:“《管子·地数》有云: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然观此山川气象,金气之盛,直冲霄汉,恐非寻常矿脉可比!”

  “陛下,若此矿为真,其储量老臣不敢想象!”

  杜如晦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闪烁,沉声道:

  “殿下感知定然无错。若此矿真如殿下所言,其意义……远超攻灭一国!”

  “乃是足可奠定我大唐万世基业之根基!”

  李恪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不由一阵好笑,黄金这东西,真是人人爱啊。

  “父皇明鉴。儿臣可断言,此地蕴藏的黄金矿藏之丰富,规模之庞大……”

  李恪斩钉截铁道:“怕是远非我大唐境内任何一座金矿,所能比拟!”

  “此处,便是一座流淌着黄金的巨龙之巢!”

  李世民听得双眼赤红:“朕……朕真想立刻就派人,将这山给围起来!谁敢靠近,朕就砍了他!”

  “这金子,都是朕的!都是我们大唐的!”

  李世民眼中的贪婪,与占有欲毫不掩饰。

  显而易见。

  在一座金矿面前,即便是李世民这个富有四海的天可汗,也难以平静。

  李恪适时开口,将话题引回正轨,正色道:

  “正因如此,父皇,诸位叔伯,我们才更不能将美洲土着赶尽杀绝。”

  “需得以威服之,将他们收编为己用,为我大唐开矿、耕种、劳作!”

  “唯有如此!”

  “这山腹中沉睡的亿万黄金,这遍地的沃野,才能真正、高效地,转化为我大唐国力强盛的基石!”

  “屠戮殆尽,不过一时痛快,失了长远大利。”

  在这个时代,人口是最最最最宝贵的资源。

  21世纪经常把人比作牛马,但说句不好听的,牛马……哪有人好使啊?

  会挖矿,会挖煤,会耕地,会收割,会劳作……

  牛马能跟人比?

  众人闻言,从对黄金的狂热中稍稍冷静下来,细想之下,确实如此。

  驱使土着为奴工!

  远比将他们杀光,然后自己亲自下矿要划算得多,也更能快速将资源变现。

  随后,李世民、戴胄等人才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山脉。

  黑龙战船继续巡游。

  飞行至另一处水草丰美的平原地带时,李恪目光一凝,再次降下战船。

  这一次,他并未去抓取什么金光闪闪之物。

  而是随手拔起了几株植物,带回了甲板。

  那植物枝叶枯黄,根部带着一串串沾满泥土,鹅卵石大小的块茎果实。

  “这是……土豆?”

  李世民等人定睛一看,都有些惊讶。

  大唐小范围试种土豆,他们自然认得此物。

  李恪微笑颔首,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土豆串:“土豆本就原产于美洲!”

  “而在此地,虽未精耕细作,却几乎随处可见,如同野草般蓬勃生长。”

  “正因为如此,生活在此地的土着,即便不懂农事,仅靠采集这些野生的土豆,也几乎能获得数之不尽、唾手可得的粮食!”

  “暴殄天物!真是暴殄天物!”

  戴胄闻言,气不打一处来,看着那一个个饱满的块茎,忍不住愤愤道:

  “如此高产之作物,若能早早引入我大唐,精心耕作,定能活人无数!”

  “可在这帮野人手中,任其野生野长,无人打理,坐拥宝山而不知啊!”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纷纷摇头,脸上露出痛心疾首,不甘等神色。

  这么高产的作物,却落在一群野人手中,当真是暴殄天物,明珠蒙尘!

  战船再次启程。

  接下来,李恪又陆续发现了成片生长的玉米、鲜红的辣椒,还有棉花。

  一个时辰后。

  战船又降落在一片土质疏松的坡地上。

  李恪凌空一抓,法力包裹着几株植物,连同根部大团泥土,一起带回甲板。

  只见那植物的根部,结出了一串串纺锤形的块根,与土豆的形态颇有几分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恪儿,此乃何物?也是如土豆一般的吃食?”

  李世民好奇蹲下身,打量着这新奇的作物。

  房玄龄、戴胄等人也围拢过来,面露探究。

  “宝贝!父皇,此物乃是真正的宝贝!”

  李恪笑着道。

  “宝贝?”

  众人一听,好奇心瞬间被提到了顶点。

  能被秦王殿下称为宝贝,甚至语气更胜黄金,此物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李恪也不卖关子,拿起一个沾着泥土的红薯:

  “此物名为‘红薯’,又名甘薯、地瓜!其亩产之巨,更在土豆之上!”

  “产量比土豆还高?”

  众人大吃一惊。

  土豆是他们目前所知,产量最高的粮食。

  去年试种的100亩土豆,平均亩产40石。

  这已经足够惊人了!

  结果此红薯的产量,居然比土豆还要高?

  李恪环视众人,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数字:

  “在理想的水土与耕作条件下,此物一亩之地,产量可达……七八十石!”

  “什么?!”

  “七……七八十石?”

  “这怎么可能?”

  “嘶!”

  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和难以置信的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