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苏姐姐要生了!-《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李恪虽然在终南山清修,却从未疏忽程莹莹。

  时常会派遣分身前往程府探望,陪莹莹说说话,散散步,没有冷落她。

  听到这话,程咬金彻底放下心来,用力一拍大腿,带着几分得意和憧憬:

  “好!好!有殿下这句话,俺老程在这美洲砍树劈石头,浑身都是劲儿!”

  他抓起旁边的酒碗猛灌了一口,哈哈大笑道:

  “等俺老程把这边收拾利索了,等莹莹给俺生个大胖外孙或者外孙女!”

  “到时候,咱就风风光光地给把大婚办了!”

  “哈哈,到了那时候,殿下你可得叫俺一声岳父大人喽!哇哈哈哈……”

  他程咬金嫁女,肯定要风风光光嫁出去的。

  殿下也承诺,莹莹去了秦王府,就是侧妃,虽不是正妃,地位丝毫不低。

  李恪见他得意忘形的样子,也不由得失笑:“程叔叔,何必等到那时?”

  “若是您想听,小侄现在叫一声‘岳父大人’,似乎……也不算早吧?”

  程咬金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洪亮的狂笑声:

  “哇哈哈哈……好!俺老程爱听!以后没外人的时候,殿下就这么叫!”

  李世民、李靖等人见状,也不由莞尔。

  李靖忍不住笑骂道:“程老匹夫,在秦王殿下面前,休得放肆!”

  “某是真搞不懂,你程知节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竟能与殿下结亲?”

  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等人闻言,深以为然。

  现在整个大唐,谁不想把自家闺女嫁给秦王?

  但真正如愿的有几个?

  目前除了宋国公府,也就卢国公府了!

  羡慕不来!

  众人享用完充满野趣的午餐,稍事休息,重新登上黑龙战船,继续巡视。

  接下来三天,依次巡视了秦琼、段志玄、侯君集等将领负责的区域。

  所见景象。

  无不令人振奋!

  或是攻打土着部落,或是修建营寨,或是开垦荒地,或是押送俘虏……

  都是一派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的景象。

  攻伐、建设、垦殖……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蔓延。

  李世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满怀期待。

  三日巡视转瞬即过。

  众人重新登上黑龙战船,在李靖、程咬金等将领的恭送下离开了。

  战船并未返回大唐,而是根据预定计划,飞抵了两千老农所在的区域。

  战船降落。

  司农司官员立刻迎了上来,身后还跟着两千老农。

  “拜见陛下!”

  一行人躬身行礼。

  李世民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直接问道:“情况如何?”

  戴胄也看向为首的司农司官员:“快!向陛下禀报这三日的采摘成果!”

  司农司官员连忙上前,手中捧着一卷刚刚统计好的竹简,恭敬回答道:

  “启禀陛下,卑职等奉命,于此红薯生长繁盛之区,连续采摘三日。”

  “三日来,共计采摘红薯种藤八万六千余捆!”

  “每捆皆以粗壮、叶片肥厚者为上,且都依照殿下吩咐,妥善保湿存放!”

  八万六千捆种藤!

  听到这个数字。

  戴胄飞快地捻动手指,心中默算起来。

  片刻后。

  双眼放光,语速极快地向李世民解释道:

  “陛下,大喜啊!”

  “这些种藤,若以扦插之法,精心培育,假以时日……其所能种植之面积,至少能达五千余亩!”

  李世民龙颜大悦:“好!好!诸位辛苦了,为我大唐立下一桩大功!”

  “回到长安之后,朕必定不吝赏赐!”

  “谢陛下隆恩!”

  ……

  两个时辰后。

  黑龙战船回到长安,降落在长安城外的大营。

  李恪将李世民、戴胄等一众大臣放下,告辞后,回了终南山太和宫。

  接下来的事情,如红薯种藤的分配、试验田的规划、司农司种植等等……

  自有李世民和一班能臣干吏去操持落实,无需他这位秦王再多加插手。

  接下来几天,李恪没有急着修炼,而是在太和宫陪伴着妻妾们。

  这一日。

  午后阳光正好,太和宫的书房内,墨香袅袅。

  李恪躺在软榻上,缓缓口述着《资治通鉴·汉纪》的最后一个段落。

  萧文心端坐于书案后,凝神静气,纤纤玉指握着紫毫笔,运笔如飞。

  吐出最后一个字,李恪起身,看着案几上那厚厚一沓墨迹未干的手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走到萧文心身边,轻轻握住她有些冰凉的手,柔声道:“爱妃辛苦了!”

  “《周纪》、《秦纪》、《汉纪》,这前三纪,总算是大功告成。”

  “接下来,爱妃你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不必再如此劳神费心了。”

  萧文心放下毛笔,抬起螓首,温婉动人的脸上,没有丝毫倦怠之色。

  反而泛着动人的红晕,美眸之中流光溢彩,充斥着近乎崇拜的光芒。

  “殿下!臣妾不辛苦!一点都辛苦!能亲手为您记录下这等煌煌巨着,是臣妾几世修来的福分!”

  说着,萧文心望向那堆积如小山般的手稿,眼中满是震撼与钦佩:

  “《周纪》辨兴亡!”

  “《秦纪》析得失!”

  “《汉纪》明统绪!”

  “殿下之史才、史识、史胆,当真旷古烁今!”

  “此书若成,必如殿下所言,可为‘后世之鉴’,光照千秋!”

  “与殿下这部心血之作相比,臣妾区区笔墨之劳,又算得了什么?”

  萧文心越说越激动:“殿下放心,臣妾这就安排最得力可靠之人,将这些手稿仔细校对,编纂成册!”

  “然后立刻送到我们自家的印书坊,以最好的纸张,最精良的工艺,尽快将其印刷成书!”

  “定要让这部《资治通鉴》早日问世,泽被天下学子!”

  殿下诗才惊世,但作诗终究是“佐欢遣兴”的消遣之物,只能算小道。

  着书立作,释经编撰,才是真正的大道!

  萧文心相信,此书一旦问世,必定能震惊大唐。

  到那时,殿下在大唐文坛的地位,将大幅提升!

  看着萧文心比自己还要上心、自豪的模样,李恪不由得莞尔一笑。

  突然!

  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略显惊慌的脚步声。

  “殿下!王妃!不好了!妙卿姐姐的胎衣破了!怕是……怕是要生了!”

  李恪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一凝。

  萧文心猛地站起身,脸上写满紧张与关切。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