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调研启幕与无声惊雷-《权巅,深渊代言人》

  省委大院门口,红旗轿车缓缓驶入。京城联合调研组的到来,让整个大院笼罩在无形的压力中。

  组长韩为民司长与副组长周淮安所长带领的七人团队,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被引入会议室进行首次座谈。

  代偿作为主汇报人,从容不迫地阐述了基金的设立初衷、运作构想与战略考量。

  他特别强调了基金“服务战略、兼顾多元”的定位,将技术工具定位为“辅助”而非“主导”。

  周淮安果然率先发难,推了推眼镜,言辞犀利:

  “秘书长构想宏大,但现代治理需要量化支撑。

  贵方方案在风险定价、动态优化等核心环节缺乏算法深度嵌入,这可能导致决策科学性不足。”

  “周所长的意见很有启发性。”

  代偿沉稳接招,

  “我们正计划引入合适的模型工具。但必须明确,任何工具都要服务于‘为何发展’这个根本问题。

  有些目标——比如区域协调、民生保障——

  很难被单一模型量化,但这正是政府调控的价值所在。”

  他巧妙地将“技术应用”与“价值导向”的关系抛出,既展现了开放态度,又牢牢守住政治红线。

  周淮安还想反驳,被韩司长以“后续深入探讨”打断。首轮交锋,代偿未失分。

  座谈结束后的查阅资料环节,一切按部就班。

  但代偿刚回到办公室,林晚的紧急通讯就接了进来:

  “偿哥,监测到异常!

  有一股高度隐蔽的‘镜像’信号,在座谈会期间试图渗透会议室电子设备,目标疑似指向您!

  信号被我们预设的屏障干扰,未能深入,但特征分析显示,其编码方式与楚风关联极高!”

  代偿眼神一凛。楚风果然按捺不住,在首次接触中就动用手段!

  “信号源?”

  “无法精确定位,但强度分析表明,发射源就在省委大院内部,极可能隐藏在调研组的随行设备中!”

  就在此时,办公厅主任匆匆敲门而入,面色凝重:

  “秘书长,刚接到医院通知,郑国涛副主任……

  半小时前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了。”

  代偿心头一震!

  郑国涛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死亡?

  “医院初步判断是应激性心肌梗死,但……”

  主任压低声音,

  “监护仪数据在事发前一刻有异常波动,院方觉得有些蹊跷,已封存相关资料。”

  郑国涛的死,是“镜像”技术反噬?

  还是楚风在灭口?

  抑或是……

  “烛龙”在清理痕迹?

  接连两记重击——

  针对他本人的渗透尝试,以及关键证人郑国涛的离奇死亡——

  让代偿清晰感受到对手的狠辣与急切。

  他立刻下令:

  以组织名义妥善处理郑国涛后事,秘密接管所有医疗记录和现场物证,交由林晚团队分析。

  启动“清道夫”预案,对调研组下榻宾馆及活动区域进行全方位电子静默与反监控布防。

  加强所有核心人员的随身防护措施。

  同时,他想起顾倾城那条关于“清心阁”的信息。

  楚风已然出手,他不能只守不攻。

  他唤来绝对亲信,低声吩咐:

  “安排接触‘清心阁’,不要用我们的人,通过……

  顾倾城的渠道递话,就说‘茶凉伤身,盼有热源’。”

  他要看看,顾倾城所谓的“续茶”,究竟能引出什么。

  也要借此,将博弈的火焰,引向“镜中人”可能的要害之一!

  布置完一切,代偿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

  调研组的车辆还停在下方的停车场,看似平静。

  左臂的伤疤传来隐隐刺痛。

  郑国涛死了,楚风的黑手已经伸到他面前,而“烛龙”的阴影似乎也更加迫近。

  但,他的网也已撒开——林晚的技术防御、对“清心阁”的试探、即将深入分析的陈景安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