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档案馆的幽灵-《权巅,深渊代言人》

  周末,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市档案馆相比平日更加安静,只有寥寥几个研究人员在阅览室里伏案疾书。

  代偿穿着一件普通的夹克,背着帆布包,以“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历史市政资料”为由,很容易就办理了查阅手续。

  他的目标明确——B区,201X年,第73号档案盒。

  在管理员指引下,他在密集架深处找到了目标。

  那是一个标准的蓝色档案盒,边缘有些磨损,看起来与其他盒子并无二致。

  但代偿拿起它时,却感觉手心微微发烫,仿佛里面藏着一团火。

  他抱着盒子来到指定的阅览座位,深吸一口气,打开了盒盖。

  里面是厚厚一摞关于某个旧区改造项目的批复文件、会议纪要和相关图纸。

  他按照系统提示,仔细翻阅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部分文件都看似正常。

  就在他几乎要怀疑系统提示的准确性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份《关于XX地块规划微调的专家论证意见》的附件上。

  这份附件是复印件,装订线有些松散。

  当代偿轻轻捻开装订线时,一张对折的、略显发黄的便签纸从里面滑落出来。

  他的心猛地一跳!

  迅速环顾四周,无人注意。

  他展开便签纸,上面是几行手写的字迹,墨水是蓝色的,笔迹略显潦草,但内容却触目惊心:

  “张司:NH-07地块原规划为绿地,变更为商住,恐有不妥。

  鼎鑫方面承诺的‘补偿’是否过于模糊?建议暂缓,需更稳妥方案。

  赵 201X.XX.XX”

  便签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全名,只有姓氏。

  但“张司”显然是指当时分管城建的张建国(司长级),“赵”很可能是当时规划方面的专家或相关负责人。

  内容直接点出了地块性质违规变更的核心问题,以及鼎鑫实业涉及的“补偿”(这显然是利益输送的隐晦说法)!

  这张便签,就像一把钥匙,直接指向了张建国与鼎鑫实业之间可能存在违规操作的证据!

  它之所以被隐藏在这里,很可能是当时有人想留下后手,或者是在内部博弈中未能阻止项目而留下的“保险”。

  【暗影账簿系统】发出一阵微弱的震动,界面上【NH-201X-07】项目的状态提示变成了【关键证据获取:便签(赵)】。

  代偿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迅速用手机的高清像素,从不同角度将这张便签拍了下来。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便签原样折好,塞回那份附件的夹层中,恢复装订线的原状,将档案盒放回原处。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幽灵,在历史的尘埃中,取走了一颗足以引爆现实的炸弹。

  走出档案馆,雨已经停了,空气清新。

  代偿却感觉背上的帆布包重若千钧。

  这里面装着的,不仅仅是几张照片,更是通往权力核心斗争场的入场券,也是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何使用它,成了一个比获取它更棘手的问题。

  直接交给苏文瑾?

  风险太大。

  苏文瑾会如何利用这份证据难以预料,自己也可能被卷入漩涡中心,甚至被当成弃子。

  交给纪委?

  那个发送神秘短信的人是否可靠?

  会不会打草惊蛇?

  他需要更谨慎的渠道,或者,一个能让这份证据价值最大化的时机。

  回到简陋的出租屋,代偿反复研究着手机里的照片。

  那个落款的“赵”字,让他很在意。

  他凭借前世记忆和近期查阅的档案,将当时可能与这个项目相关的、姓赵的人员在脑中过了一遍。

  最终,一个名字浮现出来:

  赵立春,当时市规划局的一位资深专家,以耿直敢言着称,但在项目过后不久就提前病退了。

  前世,他似乎一直郁郁寡欢。

  也许……

  可以从这位赵专家身上,找到更多的线索,或者,将他变成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枪”?

  正当他沉思时,手机再次震动。

  这一次,不是短信,而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固定电话号码。

  代偿犹豫了一下,接通。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但不容置疑的老者声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

  “是代偿小友吗?

  我姓陈。

  听说你最近,对城南的老故事很感兴趣?

  有没有兴趣,明天下午三点,到‘静心茶舍’来喝杯茶,聊一聊?”

  姓陈?!

  代偿的脑海中瞬间闪过面见苏文瑾之前,那个来自市委大院的神秘邀请!

  元老陈老!

  他终于……

  主动现身了!

  代偿握紧手机,沉声回答:

  “陈老您好,我是代偿。

  明天下午三点,静心茶舍,我一定准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