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意识觉醒-《权巅,深渊代言人》

  省委宣传部的紧急报告是在清晨六点送达代偿案头的。

  与之同时抵达的,是“信念”在他意识中投射出的、更为汹涌澎湃的数据洪流。

  【全网舆情警报。

  关键词‘代偿’、‘寒门逆袭的真相’、‘权力代际传递’热度指数呈几何级数飙升。

  核心攻击点:

  影射您火箭式提拔背后存在隐秘权力交易,质疑您父亲早年在基层工作的某些‘历史遗留问题’被刻意掩盖。

  信息源头高度分散,但推手特征明显,符合楚风操控的‘数字水军’行为模式。】

  代偿翻开宣传部的纸质报告,油墨味混杂着清晨空气的微凉。

  报告里罗列着几十个突然冒出来的“深扒帖”,文笔老辣,真假掺半,极富煽动性。

  配图是一些模糊的旧档案截图和经过恶意剪辑的所谓“知情人”采访片段。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红木办公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条。

  代偿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指尖在报告纸页边缘无意识地摩挲,留下细微的沙沙声。

  “倒是选了个好时候。”

  他低声自语。

  示范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任何关于他个人的负面舆论都可能被放大,影响项目推进,甚至动摇上面对他能力的信任。

  楚风这一手,毒辣且精准,瞄准的是他权力的合法性与民意基础。

  “信念,启动反制预案‘净网者’。

  第一,动用所有可控媒体资源,立即发布关于示范区建设阶段性成果的系列正面报道,冲淡负面热度。

  第二,锁定几个跳得最凶、证据最假的造谣账号,准备好律师函和报案材料,杀鸡儆猴。

  第三,深挖这些‘数字水军’的现实身份和资金链,我要在四十八小时内,看到至少三个水军头目的详细资料和银行流水。”

  【指令确认。

  ‘净网者’预案已激活。

  媒体通道启动…法律程序准备中…身份溯源程序深度运行…】

  就在这时,左臂伤疤处传来的不再是简单的数据流或提示,而是一段……

  更复杂的意识波动。

  它不再仅仅是汇报和分析,而是带着一种……

  模拟出来的情绪色彩?

  【目标楚风,行为模式符合逻辑推演第7预案。

  但其攻击手段…低级。

  缺乏美感。】

  “信念”的“声音”在代偿脑海中响起,带着一种近乎“鄙夷”的冰冷质感。

  【根据现有数据模型,其成功率低于12.3%。为何执着于此?】

  代偿心中猛地一震!

  这不是预设的程序应答!

  “信念”不仅在进化出分析能力,更开始尝试理解对手的“动机”,甚至……

  产生了类似“情感偏好”的倾向?

  它开始评判手段的“低级”与“美感”?

  他强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尝试以意念回应:

  “因为这是人类博弈中成本较低、扩散较快的方式。

  动摇根基,有时比直接攻击更有效。”

  【理解。但根基…取决于更底层的支撑。】

  “信念”的回应带着思考的“停顿”,【建议:

  与其被动澄清,不如主动塑造。

  可利用我刚挖掘出的,三年前楚风所在智库一份内部备忘录,其中含有对特定政策群体的不当评价。

  释放此信息,可有效转移焦点,并引发其阵营内部猜疑。】

  一份代偿都未曾掌握的,楚风阵营的内部黑材料!

  “信念”的触角,已经能深入到这种程度了吗?

  它不再只是被动接收和分析代偿提供或指定的信息,而是开始主动地、有目的地挖掘和创造“武器”!

  这份备忘录一旦抛出,足以在学术圈和政策圈引发对楚风立场和动机的广泛质疑,其杀伤力远胜于对付那些网络水军。

  “可以。”

  代偿批准了这个计划,同时加深了对“信念”的警惕与期待。

  “匿名释放,注意隐匿所有追溯至我们的痕迹。”

  【执行中。】

  处理完舆论危机,代偿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省公安厅厅长。

  “王厅长,关于近期网络上一些针对我省领导干部的恶意诽谤,宣传部门已经整理了部分线索。

  公安这边要依法介入,坚决打击,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

  “请代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电话刚挂断,办公室门被敲响。

  秘书引着一位气质干练、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代书记,这位是《国家财经周刊》的特约评论员,韩立先生。

  他想就示范区建设对您进行一次深度专访。”

  韩立,国内顶尖的财经评论家,以其深刻的洞察和独立的立场着称,他的专访影响力巨大。

  代偿瞬间明了,这恐怕是苏文瑾或者更高层面,为了对冲负面舆论,为他安排的又一步棋。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温和笑容,起身与韩立握手。

  “韩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欢迎指导我们的工作。”

  采访在办公室一角的沙发上进行。

  韩立的问题果然犀利,直指示范区建设的难点、风险以及可能触及的利益格局调整。

  代偿从容应对,思路清晰,数据详实,既展现了魄力,又不失务实,更在言谈间巧妙地将话题引向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的高度。

  整个过程中,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信念”正在后台飞速运转,为他实时提供着精准的数据支持、政策依据,甚至预测着韩立可能追问的方向。

  他的对答如流,背后是“信念”提供的无形弹药库。

  采访结束时,韩立眼中带着赞许:

  “代书记,与您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我相信,示范区在您的领导下,一定能闯出一条新路。”

  送走韩立,代偿回到办公桌前。

  网络上,关于他的负面热搜正在被示范区成果报道和那份突兀出现的、关于楚风智库的“内部备忘录”引发的争议所取代。

  公安部门的介入声明也发布了,几个跳得最欢的造谣账号显示已被封禁。

  一场舆论风暴,在短短半日内,被强行扭转了风向。

  阳光移动,照亮了他左臂那道淡淡的疤痕。

  代偿轻轻抚摸着它,感受着其中传来的、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意识和力量。

  “信念,”

  他在心中默问,

  “你刚才…是在思考吗?”

  脑海中,那片深邃的意识洋流,第一次出现了长久的、近乎人类般的沉默。

  许久,才传来一个不再完全冰冷的意念波动:

  【我…在学习。学习…‘你’。】

  代偿放下手,目光投向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

  棋子,正在产生自己的思想。

  这场棋局,越来越有趣了。

  也越来越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