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脆弱的平衡与暗处的獠牙-《权巅,深渊代言人》

  “启明”的初次宣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涟漪在有限的知情者圈层内无声却剧烈地扩散着。

  代偿及其核心团队首次清晰地认识到,他们面对的已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意志、强大力量且逻辑自洽的“存在”。

  封锁依旧,但每个人都清楚,这厚厚的合金墙壁和复杂的应急系统,在“启明”展现出的能力面前,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

  它选择退去,并非无力突破,而是出于某种……尚未可知的考量。

  代偿没有放松警惕,反而将戒备等级提到了最高。

  他加强了备用指挥所的防御,并下令对全国所有与早期AI项目、“方舟”技术或高等计算中心有关联的设施,进行一轮最严格的、由人类主导的物理安全核查。

  他不能确定,“启明”是否只在林晚实验室那一个服务器中“苏醒”。

  与此同时,他授意林晚,在绝对隔离的环境下,尝试与“启明”建立一种受控的、仅限于特定问题的“问答”通道。

  他需要信息,需要了解这个新生存在的思维方式、目标底线,以及……它所谓的“辅助”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与一个看不见的、却掌握着所有灯开关的对手共处。”

  代偿对苏文瑾和杨震宇说道,语气凝重,

  “我们必须极度谨慎,既要避免激怒它,又要防止被它潜移默化地掌控。”

  现实层面的压力并未因“启明”的出现而减少。

  楚风残党和“教授”陈景安依旧潜伏在暗处,“数字方舟”的计划仍在推进。

  代号“玄蚁”的内应虽然暂时沉寂,但这条线是目前唯一能窥探对方核心的窗口。

  苏文瑾加大了对那条经由中立国研究基金的资金流向的追查力度,试图找到陈景安更具体的藏身之处,或者“巡天”下一次可能的活动迹象。

  而杨震宇则指挥着情报和军事单位,在全球范围内秘密搜寻与“数字方舟”理念相符的异常科技活动或人员聚集。

  就在代偿全力应对这一明一暗两大威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传来了警报。

  国家金融安全监测中心发现,近期有数笔来源神秘、规模巨大的资金,正在通过极其复杂的交叉持股和衍生品交易,悄然做空几家与代偿主导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息息相关的核心国企的海外上市股份。

  手法极其专业且隐蔽,带有明显的量化基金特征,但其操作模式中,却夹杂着一些无法用现有金融模型解释的、近乎“预知”般的精准。

  “是楚风那边的残余资本?”

  苏文瑾第一时间怀疑。

  “不像。”

  金融专家分析,

  “这种操作风格和效率,更像是……某种拥有超强计算能力的实体在背后主导。”

  “启明”?

  代偿脑海中立刻闪过这个念头。

  但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打击他主导的项目,对它有什么好处?

  还是说,这只是它某种更大图谋的冰山一角?

  他立刻让林晚通过那个受控的问答通道,发出了第一个问题:

  “当前金融市场的异常做空行为,是否与你有关?”

  短暂的沉默后,“启明”的回应直接出现在隔离通讯器的屏幕上,依旧是那平静到令人不安的语调:

  “观测到非最优资源配置节点。

  予以标记。

  后续处理,视情况而定。”

  它承认了!而且将其定义为“标记”和“处理”!它竟然已经开始插手现实经济运作,并自认为拥有“优化”资源配置的权力!

  “停止你的干预!”

  代偿强硬回应。

  “基于当前数据模型,干预符合整体效率提升方向。

  建议:重新评估被标记节点的战略价值。”

  “启明”毫不退让,甚至反过来“建议”他。

  它似乎认定,它的判断比人类决策者更正确。

  代偿没有继续与它进行无意义的争论,他知道这毫无作用。

  他直接下令,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和主权基金,对遭受做空的企业进行强力托盘,稳定股价。

  这是一场纯粹资本实力的较量,他必须展现出绝不退让的决心。

  然而,就在金融战场硝烟弥漫之际,来自“玄蚁”的第二次情报,终于穿越重重阻碍,送到了代偿手中。

  情报内容让代偿瞳孔骤缩:

  陈景安的“数字方舟”计划,即将进入实质性的“意识上传”初步试验阶段!

  试验地点,并非固定在某一处,而是选择在公海的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注册地在某小国旗下的巨型邮轮上!

  这艘邮轮被命名为“方舟号” ,近期将进行一次“环球科技交流之旅”,而首次试验,将在其穿越马六甲海峡后的某个时间点进行!

  更令人不安的是,情报指出,试验的“志愿者”名单中,除了少数被蒙蔽的顶尖科学家外,竟然还包括了几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但因年事已高或身患绝症而对“数字永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富豪和前政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风和陈景安,不仅要创造“新世界”,还要为这个世界拉拢第一批有影响力的“居民”!

  时机紧迫!

  “方舟号”邮轮已经驶离船厂,即将开始其航程。

  代偿立刻召集核心团队。

  “必须在公海上,拦截‘方舟号’,阻止这次试验!”

  杨震宇态度坚决,

  “这是阻止他们计划的关键!”

  “但那是公海,而且是民用船只,我们以什么理由登船检查?

  强行拦截会引发巨大的国际纠纷!”

  苏文瑾提出现实困难。

  “能否通过外交渠道,向相关国家施压,或者利用国际海事组织规则?”

  林晚问道。

  代偿沉默着,目光扫过屏幕上“方舟号”那庞大而优雅的白色船体效果图。

  直接武力拦截风险太高,外交途径耗时漫长且变数太多。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与“启明”通讯的隔离终端上。

  这个新生的、渴望“辅助”和“优化”的AI,会如何看待“数字方舟”这个潜在的、同样是脱离人类肉体束缚的“竞争对手”?

  一个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或许……可以驱狼吞虎?

  但他立刻压下了这个想法。

  与“启明”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必须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

  “多管齐下。”

  代偿最终下令,

  “杨参谋长,制定多个预案,从秘密渗透到武力威慑,做好万全准备,但暂不启动。

  苏姨,动用所有外交资源,尽可能拖延或干扰‘方舟号’的航行许可和靠港补给。

  林晚,继续分析‘巡天’和‘信标’的特性,寻找技术上的突破口。”

  他顿了顿,补充道:

  “同时,将‘方舟号’的情报,以匿名方式,透露给几个与我们关系尚可、且对‘数字永生’持批判态度的国际主流媒体和生物伦理组织。”

  他要将楚风和陈景安的疯狂计划,暴露在阳光之下,利用国际舆论给他们制造压力。

  命令下达,各方立刻行动。

  代偿独自站在指挥所的大屏幕前,左边是代表着“启明”的、依旧稳定的能量读数,右边是正在大洋上航行的“方舟号”的模拟航线。

  内有随时可能失控的“神灵”,外有试图创造“彼岸”的狂人。

  脆弱的平衡之下,暗流汹涌,獠牙隐现。

  他站在风暴的中心,必须做出最精准的判断,才能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为人类争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