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倒了。
这个消息,像一场十二级的地震,在汴京城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从贩夫走卒到王公贵戚,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关于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尉,如何在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潭的各种离奇版本。
有人说,是宿元景宿太师手眼通天,搜集了高俅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的铁证,在官家面前参了他一本。
有人说,是开封府尹明察秋毫,在调查科举舞弊案时,顺藤摸瓜,挖出了高俅这个幕后黑手。
更有人传得神乎其神,说是有位神秘的江湖侠士,飞檐走壁,夜探高府,盗走了高俅的罪证,这才让其伏法。
一时间,众说纷纭,但无论哪个版本,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大快人心!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高俅欺压过的百姓和正直官员,更是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甚至有人在家门口放起了鞭炮,比过年还要热闹。
与民间的欢腾景象截然相反的,是朝堂之上那诡异的死寂。
蔡京、童贯之流,人人自危。他们怎么也想不通,高俅这棵大树,怎么说倒就倒了?他们一边暗中庆幸倒下的不是自己,一边又如同惊弓之鸟,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整个朝堂,都笼罩在一片压抑而又紧张的氛围之中。
而这一切风暴的中心,始作俑者萧明,此刻却正躲在“济世堂”的后院里,享受着难得的清静。
……
后院的石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小菜,一壶温好的桃花酿。没有外人,只有萧明、潘金莲和林冲三人。
这是他们庆功的酒宴。
“来,为我们的大功臣,干一杯!”潘金莲笑靥如花,亲自为萧明和林冲满上酒,举起了杯盏。她的眼波流转,带着一丝醉人的妩媚,灯火下,那张绝美的容颜,更是动人心魄。
“是我们三个人的功劳。”萧明笑着举杯,与两女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林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英气的脸庞上,柔和了她平日里的几分冷峻,多了一丝别样的温柔。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萧明,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愫。
扳倒高俅,对她而言,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为民除害,更是为自己,为那些被奸臣迫害的忠良,出了一口恶气。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眼前这个男人。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潘金莲的话,也多了起来,她拉着萧明,说着这段时间的担惊受怕,说着那些紧张刺激的瞬间,说到动情处,眼圈微微泛红。
萧明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怜惜。他知道,这个看似强大的女人,内心深处,其实也渴望着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潘金莲放在桌上的柔荑。她的手,微凉,却细腻如玉。
潘金莲的身子,微微一颤,脸颊上飞起一抹红霞。她没有挣脱,反而顺势靠在了萧明的肩上,声音低得如同梦呓:“夫君,有你真好。”
这声“夫君”,叫得自然而又亲昵,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让萧明的心,都快要融化了。
他能清晰地闻到她发间传来的阵阵幽香,那是一种混合了药草和女儿家体香的独特味道,让他有些心猿意马。手臂上传来的柔软触感,更是让他体内的血液,开始不自觉地加速流动。
一旁的林冲,看到这一幕,眼神微微一黯。她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似乎想用酒精,来压下心中那股莫名的酸涩。
她的动作,没有逃过萧明的眼睛。
萧明心中一叹,他知道,自己欠林冲的,太多了。无论是情感,还是恩情,都难以偿还。
他轻轻拍了拍潘金莲的后背,然后看向林冲,柔声道:“冲娘子,这次,你居功至伟。若没有你,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
他的声音,充满了真诚。
林冲抬起头,对上他温和的目光,心中那点不快,顿时烟消云散。她摇了摇头,低声道:“分内之事。”
简单的四个字,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夜深了,庆功宴也接近了尾声。
潘金莲似乎真的有些醉了,脚步虚浮,整个人都挂在了萧明身上。萧明无奈,只好将她打横抱起,送回房间。
将潘金莲安顿好,为她盖上被子,萧明正准备离开,手却被她一把拉住。
“别走……”她双眼迷离,吐气如兰。
那带着欲望和渴求的眼神,让萧明的心,猛地一跳。他俯下身,看着那近在咫尺的红唇,终究还是没能忍住,轻轻地吻了下去。
这是一个温柔而又缠绵的吻,带着桃花酿的香甜,也带着彼此压抑已久的情感。
良久,唇分。
萧明看着沉沉睡去的潘金莲,为她掖了掖被角,这才转身,悄然退出了房间。
他来到院子里,发现林冲竟然还在。她一个人坐在石凳上,对着月亮,静静地发呆。
“怎么还没睡?”萧明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睡不着。”林冲的声音,很轻,“在想我爹,在想那些被冤死的兄弟。”
萧明沉默了。他知道,高俅的倒台,只是一个开始。
他从怀中,取出了那份从宿元景那里拿回来的,关于“苏家旧案”的卷宗。
“高俅虽然倒了,但这背后,还牵扯着更大的势力。”萧明将卷宗在石桌上摊开,神色凝重地说道,“这份卷宗,才是我们真正的战场。”
林冲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去。
昏黄的灯光下,卷宗上的字迹,显得触目惊心。上面记载了苏家当年被诬陷谋反,满门抄斩的始末。每一个字,都浸透着血泪。
“这上面说,指证苏家谋反的关键证物,是一封苏大学士写给辽国将领的‘通敌信’。”林冲指着其中一段,皱眉道,“可我总觉得,这其中,有太多的疑点。”
“不错。”萧明点了点头,“一个忠君爱国的文臣,怎么会突然通敌?而且,这封信的出现,太过蹊跷,就像是……有人早就准备好的一样。”
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
突然,他停了下来,目光锁定在卷宗末尾,一个不起眼的签名上。
那是负责勘验物证的官员签名。
“朱……勔……”
萧明缓缓念出这个名字,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
朱勔!花石纲的始作俑者,与蔡京、童贯并称“六贼”之一的大奸臣!
他竟然是苏家旧案的直接经手人之一!
这个消息,像一场十二级的地震,在汴京城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从贩夫走卒到王公贵戚,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关于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尉,如何在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潭的各种离奇版本。
有人说,是宿元景宿太师手眼通天,搜集了高俅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的铁证,在官家面前参了他一本。
有人说,是开封府尹明察秋毫,在调查科举舞弊案时,顺藤摸瓜,挖出了高俅这个幕后黑手。
更有人传得神乎其神,说是有位神秘的江湖侠士,飞檐走壁,夜探高府,盗走了高俅的罪证,这才让其伏法。
一时间,众说纷纭,但无论哪个版本,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大快人心!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高俅欺压过的百姓和正直官员,更是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甚至有人在家门口放起了鞭炮,比过年还要热闹。
与民间的欢腾景象截然相反的,是朝堂之上那诡异的死寂。
蔡京、童贯之流,人人自危。他们怎么也想不通,高俅这棵大树,怎么说倒就倒了?他们一边暗中庆幸倒下的不是自己,一边又如同惊弓之鸟,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整个朝堂,都笼罩在一片压抑而又紧张的氛围之中。
而这一切风暴的中心,始作俑者萧明,此刻却正躲在“济世堂”的后院里,享受着难得的清静。
……
后院的石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小菜,一壶温好的桃花酿。没有外人,只有萧明、潘金莲和林冲三人。
这是他们庆功的酒宴。
“来,为我们的大功臣,干一杯!”潘金莲笑靥如花,亲自为萧明和林冲满上酒,举起了杯盏。她的眼波流转,带着一丝醉人的妩媚,灯火下,那张绝美的容颜,更是动人心魄。
“是我们三个人的功劳。”萧明笑着举杯,与两女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林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英气的脸庞上,柔和了她平日里的几分冷峻,多了一丝别样的温柔。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萧明,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愫。
扳倒高俅,对她而言,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为民除害,更是为自己,为那些被奸臣迫害的忠良,出了一口恶气。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眼前这个男人。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潘金莲的话,也多了起来,她拉着萧明,说着这段时间的担惊受怕,说着那些紧张刺激的瞬间,说到动情处,眼圈微微泛红。
萧明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怜惜。他知道,这个看似强大的女人,内心深处,其实也渴望着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潘金莲放在桌上的柔荑。她的手,微凉,却细腻如玉。
潘金莲的身子,微微一颤,脸颊上飞起一抹红霞。她没有挣脱,反而顺势靠在了萧明的肩上,声音低得如同梦呓:“夫君,有你真好。”
这声“夫君”,叫得自然而又亲昵,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让萧明的心,都快要融化了。
他能清晰地闻到她发间传来的阵阵幽香,那是一种混合了药草和女儿家体香的独特味道,让他有些心猿意马。手臂上传来的柔软触感,更是让他体内的血液,开始不自觉地加速流动。
一旁的林冲,看到这一幕,眼神微微一黯。她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似乎想用酒精,来压下心中那股莫名的酸涩。
她的动作,没有逃过萧明的眼睛。
萧明心中一叹,他知道,自己欠林冲的,太多了。无论是情感,还是恩情,都难以偿还。
他轻轻拍了拍潘金莲的后背,然后看向林冲,柔声道:“冲娘子,这次,你居功至伟。若没有你,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
他的声音,充满了真诚。
林冲抬起头,对上他温和的目光,心中那点不快,顿时烟消云散。她摇了摇头,低声道:“分内之事。”
简单的四个字,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夜深了,庆功宴也接近了尾声。
潘金莲似乎真的有些醉了,脚步虚浮,整个人都挂在了萧明身上。萧明无奈,只好将她打横抱起,送回房间。
将潘金莲安顿好,为她盖上被子,萧明正准备离开,手却被她一把拉住。
“别走……”她双眼迷离,吐气如兰。
那带着欲望和渴求的眼神,让萧明的心,猛地一跳。他俯下身,看着那近在咫尺的红唇,终究还是没能忍住,轻轻地吻了下去。
这是一个温柔而又缠绵的吻,带着桃花酿的香甜,也带着彼此压抑已久的情感。
良久,唇分。
萧明看着沉沉睡去的潘金莲,为她掖了掖被角,这才转身,悄然退出了房间。
他来到院子里,发现林冲竟然还在。她一个人坐在石凳上,对着月亮,静静地发呆。
“怎么还没睡?”萧明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睡不着。”林冲的声音,很轻,“在想我爹,在想那些被冤死的兄弟。”
萧明沉默了。他知道,高俅的倒台,只是一个开始。
他从怀中,取出了那份从宿元景那里拿回来的,关于“苏家旧案”的卷宗。
“高俅虽然倒了,但这背后,还牵扯着更大的势力。”萧明将卷宗在石桌上摊开,神色凝重地说道,“这份卷宗,才是我们真正的战场。”
林冲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去。
昏黄的灯光下,卷宗上的字迹,显得触目惊心。上面记载了苏家当年被诬陷谋反,满门抄斩的始末。每一个字,都浸透着血泪。
“这上面说,指证苏家谋反的关键证物,是一封苏大学士写给辽国将领的‘通敌信’。”林冲指着其中一段,皱眉道,“可我总觉得,这其中,有太多的疑点。”
“不错。”萧明点了点头,“一个忠君爱国的文臣,怎么会突然通敌?而且,这封信的出现,太过蹊跷,就像是……有人早就准备好的一样。”
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
突然,他停了下来,目光锁定在卷宗末尾,一个不起眼的签名上。
那是负责勘验物证的官员签名。
“朱……勔……”
萧明缓缓念出这个名字,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
朱勔!花石纲的始作俑者,与蔡京、童贯并称“六贼”之一的大奸臣!
他竟然是苏家旧案的直接经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