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洪荒:开局绑定人形系统》

  姜明函仰首端详,少顷突然发出惊叹,继而向两位道人坦言:在下目不识丁。

  ......两位道长一时语塞,右侧的道人追问:那你方才为何惊呼?

  姜明函摸着后脑笑道:这些字金光璀璨,令人叹为观止。

  两位道人相视摇头。左侧的道士随即指向山门左联吟诵:长生不老神仙府。

  右侧的道士指着右联接道:与天同寿道人家。

  最后二人齐声诵念上方匾额:五庄观。

  姜明函震惊不已:此处竟是五庄观?!

  自小坎村遭遇后,他心中将五庄观想象成阴森恐怖之地,未料竟是这般祥云缭绕的仙境。

  两位道人含笑确认:正是五庄观。

  虽感意外,姜明函内心却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虽不知机缘为何物,更不敢奢望厚报,仅为践行誓言而来......

  此刻他热泪盈眶,双膝跪地泣不成声:整整十四个月......跋涉万余里......我终于......终于到了!

  姜明函被引入大殿,抬头望见镇元子手持拂尘端坐莲台,周身清气缭绕,仙姿超凡脱俗。

  他急忙上前行礼:晚辈姜明函,拜见镇元观主。

  镇元子轻挥拂尘,平地升起清风将姜明函扶起。

  你如何识得贫道?镇元子笑问。

  姜明函恭敬答道:晚辈在家乡遇见一位老魂,其消散前托付一物,嘱我送至五庄观交予观主。

  镇元子闻言略显诧异,掐指推算却不得要领。

  遂问道:那老魂托付何物与你?

  姜明函连忙解下包袱,取出檀木匣双手奉上:便是此物。

  清风上前接过木匣呈予镇元子。观主指尖轻点,匣盖自启。

  霎时间霞光万道,殿内流转着精纯的乙木灵气,令镇元子也为之动容。

  只见一条生满根须的古老灵根自匣中飞出,静静悬浮空中。

  众人皆惊,明月忍不住问道:师尊,此乃何物?

  镇元子凝视许久未能辨识,伸手欲取。

  就在触及灵根的刹那,天机顿现。

  红尘仙根?镇元子稍显讶异,待明悟其来历后更显震惊,原是灵台真君所化。

  片刻后,观主朗笑收根入袖,对姜明函道:你所遇非鬼,乃天上灵台真君显圣之身。

  灵台真君?姜明函面露疑惑,显然未曾听闻过这个名号。

  镇元子继续问道:灵台真君可还对你说了些什么?

  姜明函迟疑片刻,答道:他说只要将此物交给观主,便能获得一场大机缘,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都不在话下。

  镇元子含笑点头:既如此,我便赐你这场造化,收你为第四十九位 ,你可愿拜入我门下?

  姜明函喜出望外,方才目睹种种神奇景象,深知眼前这位观主乃是真仙。能拜仙人为师,实乃千载难逢的机缘。

  他立即俯身行礼: 姜明函,愿拜观主为师。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三拜。说罢恭敬地叩首三次。

  镇元子笑道:既入我门,当斩断尘缘,这俗家姓名便不必再用了。

  姜明函再次叩首:恳请师父赐名。

  镇元子抚须道:你自南瞻部洲远道而来,历经寒暑风雨,跋涉万里仍不忘初心。这份坚毅之心,当以字为名,今后便唤你吧。

  师父,是哪两个字? 不识字。姜明函问道。

  镇元子轻挥拂尘:伸出右手。志笃二字浮现于姜明函掌心。

  姜明函越看越欢喜,叩首道: 志笃谢师父赐名!

  待志笃起身,镇元子对清风、明月吩咐道:明日开始,由你们教授志笃识字诵经,习画符咒。

  二人躬身应诺。

  交代完毕,镇元子来到人参果园中。他将红尘仙根取出,抛向果树。仙根落地即生六十九道仙光,根须迅速与果树主根相连。

  随着一阵清鸣,仙根完全融入地下。刹那间,人参果树绽放万道霞光,新芽萌发,转瞬便完成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枝头挂满九十九枚果实。

  镇元子抚须微笑,唤道:松涧。

  一位面容黝黑的中年道人应声而入:师父有何吩咐?

  你看。镇元子指向果树。

  松涧抬头望去,不禁惊呼:师父,宝树怎会结出如此多的仙果?

  镇元子抚须笑道:你那小师弟志笃原是受灵台真君指引而来,专为送那仙根与我宝树相融。如今仙根入树,每熟可结九十九枚仙果,此乃初次结果。

  松涧细数后果,果然见九十九枚果子挂满枝头,不禁喜形于色:师父,往后这果树仍是九千年一熟么?

  镇元子微微颔首:正是如此。

  说罢吩咐道:去唤几位师弟持金击子来,打下四十九枚果子,每人分食一枚。

  松涧喜不自胜,躬身应道: 遵命,这就去办。

  目送松涧雀跃而去,镇元子含笑自语:灵台真君当真仁义。

  自食人参果后,志笃只觉身轻如燕,寒暑不惧,体内浊气尽消,肌肤生香,神思清明。

  听闻师兄言道,此果可增寿四万七千载。志笃初闻难以置信,继而欣喜若狂。凡人求百岁尚不可得,而今自己竟得如此长寿,实乃天大机缘。想起灵台真君恩德,顿觉万里跋涉皆值得。

  这些时日,志笃随清风、明月二位师兄习文练字,画符诵经,又得师父传授道法。转眼月余,已筑就道基,精元化五气,踏入炼精化气之境。

  这日修炼毕,志笃沐春风而立,忽念起一事,遂入观寻得正在练剑的清风、明月。

  二位师兄剑法精妙。志笃驻足赞叹。

  明月收势问道:妙在何处?

  志笃赧然道:处处皆妙。

  清风朗声笑道:师弟此言,分明是奉承之语。

  明月还剑入鞘,打趣道:不会奉承便莫要勉强,当心弄巧成拙。

  志笃挠头笑道:师兄见谅, 学识浅薄,难出妙语。

  清风笑问:今日功课可完成了?

  已运转周天一百零八回。志笃答道。

  明月点头:寻我二人有何要事?

  志笃遂将女妖小坎指路之恩道来。清风明月相视而笑,清风道:虽是妖类,于你有恩,前去答谢也是应当。

  明月接道:世人未必皆善,妖类未必皆恶。既要报恩,我二人自当相助。

  志笃连忙躬身行礼:“多谢两位师兄成全。”

  “举手之劳。”清风含笑收剑,袖袍轻扬间一朵祥云自脚下升起,“都上来吧。”

  明月朗笑着拎起志笃跃上云端,清风心念微动,云团倏忽拔地而起,直冲九霄。

  “可是要去紫罗山?”清风问道。

  志笃应声答道:“正是紫罗山。”

  “走。”清风颔首,驾云直奔目的地。

  志笃站在云端,俯瞰脚下飞速后退的万里山河,心头涌起前所未有的雀跃,这份欣喜竟比得知自己寿元绵长更为浓烈。

  紫罗山千藤崖下。

  小坎跌坐在地,脸颊印着猩红的掌痕。施暴的妖艳妇人正居高临下瞪着她。

  “废物! 男人不行,采药也不成,莫非连端茶递水都不会?”妇人厉声呵斥。

  小坎揉着 辣的脸颊辩解:“母亲明鉴,从无人教孩儿辨识药草。况且女儿没有狐族天赋,实在不懂 之术。”

  “还敢顶嘴!”妇人反手又是一记耳光,“真是晦气,狐族怎会养出你这种孽障!”

  她揪住小坎发髻厉声道:“鎏犀大王何等尊贵,要你侍奉是抬举。横竖不过是躺下张腿的勾当,有何为难?”

  “可那鎏犀大王体型......”小坎话音未落就被打断。

  “蠢货!只要大王肯收你兄弟为徒,纵是赔上性命也值当!”妇人说得理直气壮。

  小坎浑身发冷:“母亲,那些侍妾都活不过......”

  “能为兄弟前程赴死,是你的福分!”妇人满脸不耐,突然暴起将小坎踹倒在地。

  拳脚如雨点落下,小坎抱头蜷缩。待妇人打累了,拽着她头发拖行:“现在就去伺候大王,若敢怠慢——”

  轰隆!

  洞府突然炸裂,火舌裹着鎏金碎片喷涌而出。一道血影摔落在母女跟前,竟是名脖颈扭曲、胸口透亮的俊秀男子。

  待看清那具渐渐化作灰狐的 ,妇人

  小坎猛然惊醒,望着妇人怀中的灰狐失声喊道:

  洞门轰然炸裂,鎏金光芒中走出个独角巨妖,浑身金芒闪烁,手中拎着两个啼哭的孩童。

  废物!连个女人都带不回来。鎏犀大王拎着小坎的两个弟弟,眼中喷火,不如把你媳妇献给本王享用。

  妇人抬头见爱子被擒,慌忙放下丈夫上前哀求:求大王开恩,饶过小儿性命。

  鎏犀大王俯身狞笑:夫人风韵犹存,不如伺候本王?

  妇人咬牙应道:只要放过孩子,妾身任凭差遣。

  哈哈哈!鎏犀大王将孩童掷于地上,小坎急忙搂住惊魂未定的弟弟们。

  妖王打量着小坎,邪笑道:狐妖的种倒有几分姿色。今夜你们母女同来伺候,若让本王尽兴,便留你们性命。

  妇人抹泪应承:定让大王尽兴。说罢突然扬手掴向小坎,厉声道:孽障!害死你爹还要连累全家?随我去伺候大王!

  小坎望向弟弟们,不再挣扎,任由母亲拽着长发走向山洞。

  忽然天降仙霞,清越嗓音破空而来:小坎姑娘?

  三道仙姿飘然而落,为首的正是志笃。小坎先是一喜,随即低头不语。

  妇人恍然大悟,厉声咒骂:难怪不会伺候男人,原来勾搭了野汉子!

  休要辱没姜公子!小坎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