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波涛未能洗去河东郡的伤痕,曹仁的虎豹骑虽因偏师覆没和西凉乱局而暂缓了攻势,却依旧像跗骨之蛆,牢牢钉在占领的区域内,清剿残余,加固据点,将并州南部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并州军主力被袁绍和曹仁先后消耗,疲敝不堪,短时间内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反攻,战局陷入了令人焦灼的僵持。
壶关城头,郭嘉裹着厚厚的裘衣,远眺南方,寒风吹动他略显散乱的发丝,苍白的脸上不见喜怒,只有眼底深处一抹挥之不去的疲惫与思索。连日殚精竭虑,甚至不惜以身作饵,虽成功逼退袁绍,暂时拖住了曹操,但并州的虚弱也已暴露无遗。曹仁不退,如鲠在喉。
“先生,曹仁那厮缩在王屋山脚下的几个坞堡里,跟个铁王八似的,啃不动啊!”熊山提着斧头,烦躁地走来走去,“咱们的粮草可不多了,侯吉那厮天天来信哭穷,再耗下去,不用曹仁打,咱们自己就先饿死了!”
李堪也是一脸忧色:“郭先生,曹军据险而守,强攻损失太大。是否……向主公求援?”他说出这话时,自己都有些底气不足。西线至今消息全无,主公是生是
死尚且未知。
郭嘉缓缓摇头,声音因风寒而有些沙哑:“主公那边,必有大事牵绊。我等不能事事倚仗主公。”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麾下诸将,“曹仁自恃勇力,又新挫于西凉,必急于找回颜面。其据守坞堡,看似稳妥,实则……亦是画地为牢。”
他走到简陋的沙盘前,手指点着曹军占据的那几个互为犄角的坞堡:“坚城不可下,便引蛇出洞。蛇不出洞……便逼其出洞,甚至……让其自以为主动出洞。”
众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冰冷而狡黠的光芒,开始下达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
“第一,令各部,即日起,分批秘密向王屋山以北的山区撤退。撤退时,可故意遗弃部分破损旌旗、老旧军械,甚至……散落一些‘抱怨粮尽’、‘思念家乡’的竹简书信。”
“第二,从俘虏和当地百姓中,挑选机灵胆大者,许以重金,令其‘逃’往曹军据点,散布流言:便说并州军因久战兵疲,粮草不济,更兼主公西线失利,军心涣散,郭嘉已重病不起,无法理事,各部将领争权,溃散在即。”
“第三,”郭嘉看向熊山,“熊都尉,你性子最躁,由你来做这最后一步。待我军撤退两日后,你率本部兵马,大张旗鼓前往曹军寨前搦战,骂得越难听越好。但只许败,不许胜,许败不许胜!败退时要显得慌乱,甚至可弃些甲胄辎重。”
熊山眼睛瞪得溜圆:“啊?让俺老熊诈败?还……还得丢东西?这……这多丢人啊!”
“就是要丢人。”郭嘉淡淡道,“你熊山都败得如此狼狈,弃甲曳兵而走,曹仁才会相信,并州军是真的山穷水尽了,才会放心大胆地倾巢而出,来追歼你这支‘溃军’。”
李堪恍然大悟:“先生是要诱敌深入,设伏歼之?”
“不止。”郭嘉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王屋山以北,地势复杂,山谷交错,正是设伏良地。但曹仁并非蠢材,寻常伏兵,他未必肯全力追入。”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说出了一条毒计:“我要你们,在预设的伏击山谷两侧,不仅埋伏弓弩手,更要大量堆积干柴火油,并秘密开挖沟渠,将附近溪流之水,悄悄引向他处……”
众将倒吸一口凉气,已然明白了郭嘉的意图。这不是简单的伏击,这是要……火攻!要将曹仁的主力引入绝地,一把火烧个干净!
“此计……是否太过……”李堪有些迟疑,火攻虽猛,但亦有伤天和,且极易失控。
“毒计方对恶客。”郭嘉咳嗽了几声,眼神却锐利如刀,“曹孟德遣虎豹骑屠我村庄,掠我百姓时,可曾手软?非常之时,当用非常手段。并州流了太多血,必须尽快结束此僵局,否则,一旦袁绍缓过气来,或是西凉有变,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决心感染了众人。熊山把斧头往地上一顿,吼道:“娘的!干了!只要能宰了曹仁那厮,俺老熊丢点人算什么!”
计策既定,并州军这台疲惫的战争机器再次悄然运转起来。撤退、散布流言、布置火场……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
曹军大营。
曹仁看着案上几份“缴获”的竹简,上面写着并州士卒思乡厌战的词句,又听着几名刚刚“逃”回来的“百姓”和“降卒”哭诉并州军内粮尽援绝、将领失和的惨状,眉头紧锁,心中疑窦丛生。
“将军,此必是郭嘉诱敌之计!”部将牛金提醒道,“郭奉孝诡计多端,不可不防。”
曹仁沉吟道:“某自然知晓。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并州军与我等和袁绍连番血战,损失惨重,缺粮少饷乃是实情。刘昊久无音讯,西凉局势不明,其军心浮动,亦在情理之中。”
正犹豫间,营外突然传来震天的骂声,竟是熊山率军前来搦战,言语粗鄙不
堪,将曹仁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曹仁勃然大怒,正要点兵出战,却被牛金劝住:“将军息怒!小心中计!”
曹仁强压怒火,下令坚守不出。熊山骂了半日,见曹军不出,竟似乎更加焦躁,命令士卒下马歇息,队形散乱,甚至有人脱下盔甲,显得毫无戒备。
曹仁在寨墙上看得分明,心中疑云更甚。这熊山虽莽,但并非完全无脑,今日行为着实反常。
又过了两日,斥候回报,并州军营地越发空虚,夜间灯火稀疏,似有大规模撤离迹象。那几名“逃卒”又带来“最新消息”,言郭嘉病情加重,已陷入昏迷,军中无人主事,各部已准备各自撤兵回防。
就在曹仁将信将疑之际,熊山又来了!这次他不再骂阵,而是直接率军发起了攻击,但攻势疲软无力,被曹军一阵箭雨便射退,败退之时,队伍混乱,旗帜歪倒,甚至真的遗弃了不少辎重。
曹仁亲眼看到熊山那副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模样,最后一丝疑虑终于被打消了!
“天赐良机!并州军果真是溃了!”曹仁猛地一拍城墙,“郭嘉病重,军无战心,此时不追,更待何时?牛金,点齐骑兵,随某出营追击!定要擒杀熊山,一举击溃并州军主力!”
“将军!谨防有诈啊!”牛金再次劝阻。
“诈?拿主将重病、全军溃退来诈?”曹仁冷笑,“他郭嘉就算真敢如此,某也要叫他弄假成真!全军出击!”
营门洞开,蓄势已久的虎豹骑如同黑色洪流,汹涌而出,朝着“溃败”的熊山部猛追过去!曹仁一马当先,誓要雪前耻、立大功!
熊山一边“狼狈”奔逃,一边回头看着越追越近的曹军,尤其是那面“曹”字大旗,咧开大嘴,露出一丝计谋得逞的狞笑,低声对副将道:“快!给郭先生发信号!肥鱼咬钩了!让咱们的人准备好‘烤鱼’的火!”
他引着曹仁大军,且战且退,一步步向着王屋山北麓那条草木茂盛、地势险峻的盘蛇谷退去。
而就在盘蛇谷两侧的山林深处,无数并州军士正屏息凝神,他们的身边,是堆积如山的干柴和密封的火油罐。弓弩手箭镞上缠着浸油的布条,目光冷冽地望着谷口方向。
郭嘉在一处高地上,远远望着谷中的动静,寒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他轻轻咳嗽着,手中握着一支令箭,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一场精心策划的毁灭,即将降临。
然而,就在此时,一匹快马疯狂地从太原方向奔来,信使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嘶声喊道:
“先生!太原急报!主公……主公从西线传回消息了!”
郭嘉猛地转头。
信使喘着粗气,脸上却带着极度震惊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声音都变了调:
“主公……主公他……不仅救回了蔡大家,更……更阵斩了西凉大将阎行!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郭嘉急问。
“而且主公信中说……他或许……找到了‘十二铜人’的真正线索!但……但情况极其复杂,涉及……涉及西域于阗国!令先生您……速速处理完河东战事,前往太原商议!”
郭嘉握着令箭的手,猛然一紧。
西线大胜!阎行被斩!蔡琰救回!十二铜人线索!于阗国!
一个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几乎冲垮了他的思绪。
而就在他心神激荡的这一刹那——
谷中,曹仁的先头部队,已经大部分涌入了盘蛇谷!熊山正在谷底“艰难”地抵抗着。
时机稍纵即逝!
郭嘉眼中瞬间恢复清明,再无犹豫,将那支令箭狠狠掷下!
“点火!”
壶关城头,郭嘉裹着厚厚的裘衣,远眺南方,寒风吹动他略显散乱的发丝,苍白的脸上不见喜怒,只有眼底深处一抹挥之不去的疲惫与思索。连日殚精竭虑,甚至不惜以身作饵,虽成功逼退袁绍,暂时拖住了曹操,但并州的虚弱也已暴露无遗。曹仁不退,如鲠在喉。
“先生,曹仁那厮缩在王屋山脚下的几个坞堡里,跟个铁王八似的,啃不动啊!”熊山提着斧头,烦躁地走来走去,“咱们的粮草可不多了,侯吉那厮天天来信哭穷,再耗下去,不用曹仁打,咱们自己就先饿死了!”
李堪也是一脸忧色:“郭先生,曹军据险而守,强攻损失太大。是否……向主公求援?”他说出这话时,自己都有些底气不足。西线至今消息全无,主公是生是
死尚且未知。
郭嘉缓缓摇头,声音因风寒而有些沙哑:“主公那边,必有大事牵绊。我等不能事事倚仗主公。”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麾下诸将,“曹仁自恃勇力,又新挫于西凉,必急于找回颜面。其据守坞堡,看似稳妥,实则……亦是画地为牢。”
他走到简陋的沙盘前,手指点着曹军占据的那几个互为犄角的坞堡:“坚城不可下,便引蛇出洞。蛇不出洞……便逼其出洞,甚至……让其自以为主动出洞。”
众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冰冷而狡黠的光芒,开始下达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
“第一,令各部,即日起,分批秘密向王屋山以北的山区撤退。撤退时,可故意遗弃部分破损旌旗、老旧军械,甚至……散落一些‘抱怨粮尽’、‘思念家乡’的竹简书信。”
“第二,从俘虏和当地百姓中,挑选机灵胆大者,许以重金,令其‘逃’往曹军据点,散布流言:便说并州军因久战兵疲,粮草不济,更兼主公西线失利,军心涣散,郭嘉已重病不起,无法理事,各部将领争权,溃散在即。”
“第三,”郭嘉看向熊山,“熊都尉,你性子最躁,由你来做这最后一步。待我军撤退两日后,你率本部兵马,大张旗鼓前往曹军寨前搦战,骂得越难听越好。但只许败,不许胜,许败不许胜!败退时要显得慌乱,甚至可弃些甲胄辎重。”
熊山眼睛瞪得溜圆:“啊?让俺老熊诈败?还……还得丢东西?这……这多丢人啊!”
“就是要丢人。”郭嘉淡淡道,“你熊山都败得如此狼狈,弃甲曳兵而走,曹仁才会相信,并州军是真的山穷水尽了,才会放心大胆地倾巢而出,来追歼你这支‘溃军’。”
李堪恍然大悟:“先生是要诱敌深入,设伏歼之?”
“不止。”郭嘉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王屋山以北,地势复杂,山谷交错,正是设伏良地。但曹仁并非蠢材,寻常伏兵,他未必肯全力追入。”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说出了一条毒计:“我要你们,在预设的伏击山谷两侧,不仅埋伏弓弩手,更要大量堆积干柴火油,并秘密开挖沟渠,将附近溪流之水,悄悄引向他处……”
众将倒吸一口凉气,已然明白了郭嘉的意图。这不是简单的伏击,这是要……火攻!要将曹仁的主力引入绝地,一把火烧个干净!
“此计……是否太过……”李堪有些迟疑,火攻虽猛,但亦有伤天和,且极易失控。
“毒计方对恶客。”郭嘉咳嗽了几声,眼神却锐利如刀,“曹孟德遣虎豹骑屠我村庄,掠我百姓时,可曾手软?非常之时,当用非常手段。并州流了太多血,必须尽快结束此僵局,否则,一旦袁绍缓过气来,或是西凉有变,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决心感染了众人。熊山把斧头往地上一顿,吼道:“娘的!干了!只要能宰了曹仁那厮,俺老熊丢点人算什么!”
计策既定,并州军这台疲惫的战争机器再次悄然运转起来。撤退、散布流言、布置火场……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
曹军大营。
曹仁看着案上几份“缴获”的竹简,上面写着并州士卒思乡厌战的词句,又听着几名刚刚“逃”回来的“百姓”和“降卒”哭诉并州军内粮尽援绝、将领失和的惨状,眉头紧锁,心中疑窦丛生。
“将军,此必是郭嘉诱敌之计!”部将牛金提醒道,“郭奉孝诡计多端,不可不防。”
曹仁沉吟道:“某自然知晓。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并州军与我等和袁绍连番血战,损失惨重,缺粮少饷乃是实情。刘昊久无音讯,西凉局势不明,其军心浮动,亦在情理之中。”
正犹豫间,营外突然传来震天的骂声,竟是熊山率军前来搦战,言语粗鄙不
堪,将曹仁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曹仁勃然大怒,正要点兵出战,却被牛金劝住:“将军息怒!小心中计!”
曹仁强压怒火,下令坚守不出。熊山骂了半日,见曹军不出,竟似乎更加焦躁,命令士卒下马歇息,队形散乱,甚至有人脱下盔甲,显得毫无戒备。
曹仁在寨墙上看得分明,心中疑云更甚。这熊山虽莽,但并非完全无脑,今日行为着实反常。
又过了两日,斥候回报,并州军营地越发空虚,夜间灯火稀疏,似有大规模撤离迹象。那几名“逃卒”又带来“最新消息”,言郭嘉病情加重,已陷入昏迷,军中无人主事,各部已准备各自撤兵回防。
就在曹仁将信将疑之际,熊山又来了!这次他不再骂阵,而是直接率军发起了攻击,但攻势疲软无力,被曹军一阵箭雨便射退,败退之时,队伍混乱,旗帜歪倒,甚至真的遗弃了不少辎重。
曹仁亲眼看到熊山那副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模样,最后一丝疑虑终于被打消了!
“天赐良机!并州军果真是溃了!”曹仁猛地一拍城墙,“郭嘉病重,军无战心,此时不追,更待何时?牛金,点齐骑兵,随某出营追击!定要擒杀熊山,一举击溃并州军主力!”
“将军!谨防有诈啊!”牛金再次劝阻。
“诈?拿主将重病、全军溃退来诈?”曹仁冷笑,“他郭嘉就算真敢如此,某也要叫他弄假成真!全军出击!”
营门洞开,蓄势已久的虎豹骑如同黑色洪流,汹涌而出,朝着“溃败”的熊山部猛追过去!曹仁一马当先,誓要雪前耻、立大功!
熊山一边“狼狈”奔逃,一边回头看着越追越近的曹军,尤其是那面“曹”字大旗,咧开大嘴,露出一丝计谋得逞的狞笑,低声对副将道:“快!给郭先生发信号!肥鱼咬钩了!让咱们的人准备好‘烤鱼’的火!”
他引着曹仁大军,且战且退,一步步向着王屋山北麓那条草木茂盛、地势险峻的盘蛇谷退去。
而就在盘蛇谷两侧的山林深处,无数并州军士正屏息凝神,他们的身边,是堆积如山的干柴和密封的火油罐。弓弩手箭镞上缠着浸油的布条,目光冷冽地望着谷口方向。
郭嘉在一处高地上,远远望着谷中的动静,寒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他轻轻咳嗽着,手中握着一支令箭,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一场精心策划的毁灭,即将降临。
然而,就在此时,一匹快马疯狂地从太原方向奔来,信使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嘶声喊道:
“先生!太原急报!主公……主公从西线传回消息了!”
郭嘉猛地转头。
信使喘着粗气,脸上却带着极度震惊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声音都变了调:
“主公……主公他……不仅救回了蔡大家,更……更阵斩了西凉大将阎行!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郭嘉急问。
“而且主公信中说……他或许……找到了‘十二铜人’的真正线索!但……但情况极其复杂,涉及……涉及西域于阗国!令先生您……速速处理完河东战事,前往太原商议!”
郭嘉握着令箭的手,猛然一紧。
西线大胜!阎行被斩!蔡琰救回!十二铜人线索!于阗国!
一个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几乎冲垮了他的思绪。
而就在他心神激荡的这一刹那——
谷中,曹仁的先头部队,已经大部分涌入了盘蛇谷!熊山正在谷底“艰难”地抵抗着。
时机稍纵即逝!
郭嘉眼中瞬间恢复清明,再无犹豫,将那支令箭狠狠掷下!
“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