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第三次满月,将清冷的光辉洒在滚滚江面上,映出万点银鳞。魏军水寨中,却不见前两次临战前的喧嚣与躁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引而不发的肃杀。将士们默默检查着弓弩刀甲,将火油、硫磺等物小心安置在船上特定位置,动作麻利而沉默。连最耐不住性子的熊山,也只是抱着他那柄门板似的阔刃重剑,坐在岸边一块大石上,对着江对岸金陵城(建业)的模糊轮廓磨牙,像一头即将扑食的困兽。
刘昊一身玄甲,立于旗舰楼船之首,夜风拂动他猩红的披风。他没有看对岸,而是仰头望着那轮明月,目光深邃。“洞察之眼”之下,江面能量流动、对岸曹军营寨的灯火分布、甚至士兵巡逻的间隙,都如棋盘般清晰。上一次乌林渡的失败,是昂贵的学费,但也让这头北方的血狼,真正学会了如何审视这条南方巨蟒。
郭嘉裹着厚厚的披风,站在他身侧,低声道:“陛下,风向、水流皆已勘验无误,今夜乃最佳时机。据细作报,曹操近日病重,军政多委于曹仁、夏侯惇,金陵守军连月戒备,已有疲态。”
刘昊微微颔首:“曹操病重……消息可确实?”
“十之八九。城内太医频繁出入其府邸,药味浓重。若非如此,以曹操之能,我军水师初成,他必不会如此被动防守。”郭嘉分析道,“此乃天赐良机。”
刘昊收回目光,看向身后列阵的舰队。经过月余苦训,这支水师已脱胎换骨,船只在月光下排列成进攻阵型,鸦雀无声,只有江水拍打船身的轻响。“传令,子时三刻,按第二方案行动。告诉张辽、徐晃,朕要的不是击溃,是拿下金陵!”
“诺!”
子时三刻,月稍偏西。江面上薄雾渐起。魏军水寨闸门悄然打开,数十条快船如同离弦之箭,无声无息地滑入江心,并非直扑对岸,而是逆流向上游驶去。与此同时,下游方向,主力舰队在张辽、徐晃的指挥下,开始缓缓向江心移动,鼓噪声起,火把点亮,俨然一副主力强攻的架势。
对岸曹军立刻被惊动,烽燧燃起,警锣乱响,沿江营寨人影幢幢,弓箭手纷纷就位,准备迎接魏军的猛攻。曹仁站在金陵城头,眉头紧锁,望着江心那支声势浩大的魏军舰队,心中疑虑:“刘昊还敢正面强攻?莫非有诈?”但形势不容他多想,只能下令各寨严防死守。
然而,魏军主力舰队推进到江心后,并未急于靠岸,而是利用楼船上的投石机和强弩,与岸上曹军展开远程对射,牢牢吸引住了曹军的主要注意力。
就在下游打得热闹之时,上游那片薄雾弥漫的江面,魏军的奇兵——由精通水性的悍卒组成的突击队,在几名老船工的引导下,借助微弱的月光和江雾掩护,悄然靠近了一处名为“燕子矶”的险要之地。这里水流湍急,崖壁陡峭,曹军认为魏军绝无可能由此登陆,因此布防最为薄弱。
突击队队长是个黝黑精悍的校尉,他打了个手势,队员们口衔利刃,利用飞爪绳索,如同灵猿般悄无声息地攀上崖壁,迅速解决了寥寥无几的哨兵。随后,信号火起,隐藏在后方的大批运输船立刻靠岸,熊山一马当先,扛着巨剑跳下船,脚踏南岸土地,兴奋地低吼一声:“奶奶的,总算过来了!儿郎们,跟俺老熊杀进城去,活捉曹操!”
燕子矶的失守,如同在曹军防线上撕开了一道致命的口子。熊山率领的登陆部队如同猛虎下山,沿着预定路线直扑金陵城外郭。等曹仁接到急报,派兵增援时,为时已晚。魏军已经站稳脚跟,并且里应外合——早已混入城内的影卫和细作,趁乱在多处放火,制造混乱,甚至试图打开城门。
金陵城内,顿时火光四起,喊杀震天。百姓惊恐地关闭门户,街道上尽是奔跑的士兵和慌乱的市民。曹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
曹仁不愧为曹操麾下名将,临危不乱,一面指挥军队节节抵抗,一面收缩兵力,退守内城皇宫区域,企图凭借高大宫墙做最后挣扎。同时,他派出死士,试图向可能还在观望的江东孙氏求援。
激烈的巷战在金陵外城每一处街巷展开。魏军仗着出其不意和高昂士气,步步紧逼;曹军则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困兽之勇,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惨烈,血流成河。
熊山杀得兴起,巨剑挥舞之下,几乎没有一合之敌,浑身浴血,如同地狱杀神。他一边砍杀,一边瓮声瓮气地大吼:“曹操老儿躲到哪里去了?快出来与你熊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相比之下,张辽、徐晃等将的进攻则更有章法,分割包围,逐步清剿,不断压缩着曹军的生存空间。
刘昊在亲卫护卫下,也踏上了金陵的土地。他行走在满是断壁残垣和尸体的街道上,面色冷峻。传国玉玺在怀中持续散发着温热,越靠近内城皇宫,这股温热感就越发明显,甚至带着一丝轻微的牵引力。这金陵城下,果然有东西!
战至天明,金陵外城已基本落入魏军掌控。残存的曹军全部退入皇宫,凭借坚固的宫墙和充足的储备,做困兽之斗。魏军将皇宫团团围住,但宫墙高大,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刘昊在临时设立的行辕内(原金陵太守府),听着各路将领的汇报。
“陛下,皇宫内守军约还有五千,皆是曹军精锐,粮草器械充足。强攻不易。”张辽禀报道。
“曹操呢?”刘昊最关心这个。
“据俘虏供称,曹操确实病重,已多日未公开露面,眼下宫内事务由曹仁和几位近臣主持。”
郭嘉沉吟道:“陛下,皇宫已成孤城,援军无望。或可围而不攻,待其粮尽自乱。或可派人劝降,瓦解其军心。”
刘昊摇了摇头:“夜长梦多。江东孙氏态度不明,曹操虽病,其奸雄之志未泯,拖延下去,恐生变故。”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那巍峨的皇宫,“朕要亲自去见见这位老朋友。”
众将皆惊。熊山急忙道:“陛下不可!那宫里现在就是龙潭虎穴,万一有冷箭……”
刘昊淡淡道:“无妨。朕自有分寸。备马,朕要去宫门前喊话。”
片刻之后,刘昊在众将簇拥下,来到皇宫正门前。他示意旗牌官喊话:
“大魏皇帝陛下在此!请曹公出来答话!”
宫墙上出现一阵骚动,片刻后,一个身影出现在垛口后,并非曹操,而是大将曹仁。他面色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拱手道:“魏帝陛下,我家主公身体不适,无法相见。陛下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刘昊目光如电,扫过宫墙:“曹子孝,大势已去,何必让将士们做无谓牺牲?开城投降,朕可保曹氏一族性命,将士亦可得活路。”
曹仁沉默片刻,朗声道:“陛下好意,末将心领。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末将与麾下将士,唯有死战以报曹公知遇之恩!”
谈判破裂。气氛瞬间再次紧张起来。
就在刘昊考虑是否要下令准备攻城器械,发动最后总攻之时,一名影卫急匆匆赶来,递上一份刚从江北送来的、封着三道火漆的绝密情报。
刘昊拆开一看,脸色骤变!情报并非关于金陵战事,而是来自万里之外的西域!张辽派出的第二批深入精绝“魔窟”区域的探马,付出了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带回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他们在魔窟边缘,发现了疑似赵云副将的残破铠甲和兵器,旁边还有非人的巨大爪印!更可怕的是,他们远远看到,魔窟深处有诡异的绿光闪烁,似乎有巨大的、难以名状的阴影在活动!而“沙狐”和于阗国师的身影,也曾再次出现,他们似乎……在试图引导或者控制什么!
西域的局势,已经恶化到了如此地步!赵云生死未卜,魔窟异变加剧,“墟”的阴谋似乎正在接近成功!
刘昊猛地抬头,望向眼前这座负隅顽抗的皇宫,又想起怀中玉玺对金陵地下的异常感应,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曹操选择金陵作为最后的据点,难道仅仅是看中它的城池坚固?还是说……他也察觉到了这城下隐藏的秘密?甚至,他想利用这个秘密?
“传令!”刘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停止劝降,立刻打造攻城器械!最迟明日拂晓,朕要踏平这座皇宫!”
他必须尽快解决南方的战事,金陵城下的秘密和西域的危机,都容不得再拖延了!
刘昊一身玄甲,立于旗舰楼船之首,夜风拂动他猩红的披风。他没有看对岸,而是仰头望着那轮明月,目光深邃。“洞察之眼”之下,江面能量流动、对岸曹军营寨的灯火分布、甚至士兵巡逻的间隙,都如棋盘般清晰。上一次乌林渡的失败,是昂贵的学费,但也让这头北方的血狼,真正学会了如何审视这条南方巨蟒。
郭嘉裹着厚厚的披风,站在他身侧,低声道:“陛下,风向、水流皆已勘验无误,今夜乃最佳时机。据细作报,曹操近日病重,军政多委于曹仁、夏侯惇,金陵守军连月戒备,已有疲态。”
刘昊微微颔首:“曹操病重……消息可确实?”
“十之八九。城内太医频繁出入其府邸,药味浓重。若非如此,以曹操之能,我军水师初成,他必不会如此被动防守。”郭嘉分析道,“此乃天赐良机。”
刘昊收回目光,看向身后列阵的舰队。经过月余苦训,这支水师已脱胎换骨,船只在月光下排列成进攻阵型,鸦雀无声,只有江水拍打船身的轻响。“传令,子时三刻,按第二方案行动。告诉张辽、徐晃,朕要的不是击溃,是拿下金陵!”
“诺!”
子时三刻,月稍偏西。江面上薄雾渐起。魏军水寨闸门悄然打开,数十条快船如同离弦之箭,无声无息地滑入江心,并非直扑对岸,而是逆流向上游驶去。与此同时,下游方向,主力舰队在张辽、徐晃的指挥下,开始缓缓向江心移动,鼓噪声起,火把点亮,俨然一副主力强攻的架势。
对岸曹军立刻被惊动,烽燧燃起,警锣乱响,沿江营寨人影幢幢,弓箭手纷纷就位,准备迎接魏军的猛攻。曹仁站在金陵城头,眉头紧锁,望着江心那支声势浩大的魏军舰队,心中疑虑:“刘昊还敢正面强攻?莫非有诈?”但形势不容他多想,只能下令各寨严防死守。
然而,魏军主力舰队推进到江心后,并未急于靠岸,而是利用楼船上的投石机和强弩,与岸上曹军展开远程对射,牢牢吸引住了曹军的主要注意力。
就在下游打得热闹之时,上游那片薄雾弥漫的江面,魏军的奇兵——由精通水性的悍卒组成的突击队,在几名老船工的引导下,借助微弱的月光和江雾掩护,悄然靠近了一处名为“燕子矶”的险要之地。这里水流湍急,崖壁陡峭,曹军认为魏军绝无可能由此登陆,因此布防最为薄弱。
突击队队长是个黝黑精悍的校尉,他打了个手势,队员们口衔利刃,利用飞爪绳索,如同灵猿般悄无声息地攀上崖壁,迅速解决了寥寥无几的哨兵。随后,信号火起,隐藏在后方的大批运输船立刻靠岸,熊山一马当先,扛着巨剑跳下船,脚踏南岸土地,兴奋地低吼一声:“奶奶的,总算过来了!儿郎们,跟俺老熊杀进城去,活捉曹操!”
燕子矶的失守,如同在曹军防线上撕开了一道致命的口子。熊山率领的登陆部队如同猛虎下山,沿着预定路线直扑金陵城外郭。等曹仁接到急报,派兵增援时,为时已晚。魏军已经站稳脚跟,并且里应外合——早已混入城内的影卫和细作,趁乱在多处放火,制造混乱,甚至试图打开城门。
金陵城内,顿时火光四起,喊杀震天。百姓惊恐地关闭门户,街道上尽是奔跑的士兵和慌乱的市民。曹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
曹仁不愧为曹操麾下名将,临危不乱,一面指挥军队节节抵抗,一面收缩兵力,退守内城皇宫区域,企图凭借高大宫墙做最后挣扎。同时,他派出死士,试图向可能还在观望的江东孙氏求援。
激烈的巷战在金陵外城每一处街巷展开。魏军仗着出其不意和高昂士气,步步紧逼;曹军则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困兽之勇,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惨烈,血流成河。
熊山杀得兴起,巨剑挥舞之下,几乎没有一合之敌,浑身浴血,如同地狱杀神。他一边砍杀,一边瓮声瓮气地大吼:“曹操老儿躲到哪里去了?快出来与你熊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相比之下,张辽、徐晃等将的进攻则更有章法,分割包围,逐步清剿,不断压缩着曹军的生存空间。
刘昊在亲卫护卫下,也踏上了金陵的土地。他行走在满是断壁残垣和尸体的街道上,面色冷峻。传国玉玺在怀中持续散发着温热,越靠近内城皇宫,这股温热感就越发明显,甚至带着一丝轻微的牵引力。这金陵城下,果然有东西!
战至天明,金陵外城已基本落入魏军掌控。残存的曹军全部退入皇宫,凭借坚固的宫墙和充足的储备,做困兽之斗。魏军将皇宫团团围住,但宫墙高大,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刘昊在临时设立的行辕内(原金陵太守府),听着各路将领的汇报。
“陛下,皇宫内守军约还有五千,皆是曹军精锐,粮草器械充足。强攻不易。”张辽禀报道。
“曹操呢?”刘昊最关心这个。
“据俘虏供称,曹操确实病重,已多日未公开露面,眼下宫内事务由曹仁和几位近臣主持。”
郭嘉沉吟道:“陛下,皇宫已成孤城,援军无望。或可围而不攻,待其粮尽自乱。或可派人劝降,瓦解其军心。”
刘昊摇了摇头:“夜长梦多。江东孙氏态度不明,曹操虽病,其奸雄之志未泯,拖延下去,恐生变故。”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那巍峨的皇宫,“朕要亲自去见见这位老朋友。”
众将皆惊。熊山急忙道:“陛下不可!那宫里现在就是龙潭虎穴,万一有冷箭……”
刘昊淡淡道:“无妨。朕自有分寸。备马,朕要去宫门前喊话。”
片刻之后,刘昊在众将簇拥下,来到皇宫正门前。他示意旗牌官喊话:
“大魏皇帝陛下在此!请曹公出来答话!”
宫墙上出现一阵骚动,片刻后,一个身影出现在垛口后,并非曹操,而是大将曹仁。他面色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拱手道:“魏帝陛下,我家主公身体不适,无法相见。陛下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刘昊目光如电,扫过宫墙:“曹子孝,大势已去,何必让将士们做无谓牺牲?开城投降,朕可保曹氏一族性命,将士亦可得活路。”
曹仁沉默片刻,朗声道:“陛下好意,末将心领。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末将与麾下将士,唯有死战以报曹公知遇之恩!”
谈判破裂。气氛瞬间再次紧张起来。
就在刘昊考虑是否要下令准备攻城器械,发动最后总攻之时,一名影卫急匆匆赶来,递上一份刚从江北送来的、封着三道火漆的绝密情报。
刘昊拆开一看,脸色骤变!情报并非关于金陵战事,而是来自万里之外的西域!张辽派出的第二批深入精绝“魔窟”区域的探马,付出了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带回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他们在魔窟边缘,发现了疑似赵云副将的残破铠甲和兵器,旁边还有非人的巨大爪印!更可怕的是,他们远远看到,魔窟深处有诡异的绿光闪烁,似乎有巨大的、难以名状的阴影在活动!而“沙狐”和于阗国师的身影,也曾再次出现,他们似乎……在试图引导或者控制什么!
西域的局势,已经恶化到了如此地步!赵云生死未卜,魔窟异变加剧,“墟”的阴谋似乎正在接近成功!
刘昊猛地抬头,望向眼前这座负隅顽抗的皇宫,又想起怀中玉玺对金陵地下的异常感应,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曹操选择金陵作为最后的据点,难道仅仅是看中它的城池坚固?还是说……他也察觉到了这城下隐藏的秘密?甚至,他想利用这个秘密?
“传令!”刘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停止劝降,立刻打造攻城器械!最迟明日拂晓,朕要踏平这座皇宫!”
他必须尽快解决南方的战事,金陵城下的秘密和西域的危机,都容不得再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