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彦的“实验室邀请”如同一道催命符,悬在林默头顶。出租屋内的气氛一连几天都凝重得化不开。玄股仙气得天天对着水镜里的仙果林运气,云瑶则更加沉默,周身气息清冷,仿佛随时准备应对最坏的状况。
林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逃避和硬碰硬都不可取,必须找到一个既能打消顾彦疑虑,又能保全他们的方法。关键在于,要给那“异常能量”一个合理的、符合凡间认知的“科学解释”。
“我们需要一个故事。” 林默在又一次家庭会议中,沉声说道,“一个关于张磊那根能量棒为什么会发光,以及我的‘优化思路’来源的,听起来合情合理的故事。”
玄股仙吹胡子瞪眼:“编故事?吾等行事,何须向凡夫编造谎言!”
云瑶却若有所思:“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凡间亦重‘名正言顺’。若能以凡间之理,掩盖仙凡之实,或可暂渡难关。”
林默点头:“没错。顾彦是精英,是科学家思维,他相信数据和逻辑。我们必须用一个符合他认知框架的解释,去覆盖掉他那个‘超自然’的猜测。”
目标明确,接下来就是构思细节。
首先,是张磊的能量棒。那诡异的闪光必须有个说法。
“荧光粉之类的肯定不行,顾彦检测过了。”林默沉吟,“需要更前沿,更……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的。”
“可否说是某种……新型生物荧光蛋白?”云瑶忽然开口。她最近看的书很杂,似乎在某本科技杂志上瞥见过类似概念。“源自深海稀有菌群,提取困难,性质不稳定,所以只能偶然显现?”
林默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好!生物技术,前沿领域,性质不稳定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只闪了一下,而且难以复现!完美!
“就这么办!”林默拍板,“就说是张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不稳定的生物荧光材料,瞎猫碰上死耗子掺进去了。”
其次,也是更关键的,是他那份“超越常规”的优化思路来源。
这个解释必须足够有分量,既能体现其先进性,又要切断与他个人“异常”的关联。
“可以说……是借鉴了某种前沿的复杂系统理论?”林默思考着,“或者,是参考了某个海外顶尖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尚未公开发表?”
玄股仙在一旁听得直摇头:“弯弯绕绕,麻烦至极!”
云瑶却再次提供了关键思路:“汝可曾提及,曾受某位‘隐世’导师指点?此导师醉心学术,不慕名利,其思想超前,不为常人所理解。”
林默猛地看向云瑶,心中豁然开朗!
隐世导师!这个设定太棒了!
一位淡泊名利、思想超前的学者,可能是研究复杂系统、人工智能甚至哲学的高人,偶尔点拨了林默几句,给了他启发。这既能解释优化思路的来源,又因为导师“隐世”,无从查证,断绝了顾彦深究的路径。而且,这种世外高人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比一个凭空冒出的“超能力者”更容易被顾彦这种精英接受——他们更愿意相信是某种未被充分认知的智慧,而非玄学。
故事框架有了,但还需要“证据”和“表演”。
证据方面,林默连夜伪造了几封邮件往来(当然是单向的,来自“导师”的寥寥数语点拨),以及一些经过处理的、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学术资料片段,内容涉及混沌理论、群体智能等,与他优化方案中的逻辑隐隐呼应。
表演的重担,则落在了始作俑者张磊身上。
林默一个电话把张磊叫了过来,面色严肃地将目前的危机和编好的故事和盘托出。
张磊听完,脸都吓白了:“什……什么?顾总要把我们抓去切片研究?!”
“不想被切片,就按我说的做!”林默没好气地瞪着他,“记住,你的能量棒发光,是因为你无意中掺入了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深海神秘菌群提取物’,是你花大价钱从某个濒临倒闭的生物实验室淘来的废料!你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纯属意外!明白吗?”
张磊猛点头:“明白明白!意外!全是意外!”
“还有,”林默继续叮嘱,“如果顾总问起我优化思路的事,你就说……就说你隐约听我提过,好像是我大学时遇到过一位很厉害的老教授,给我了不少启发,但具体是谁我不肯细说。总之,把我塑造成一个受过隐世高人点拨的、有点运气和悟性的普通人,而不是什么怪胎!能做到吗?”
张磊拍着胸脯保证:“默哥你放心!别的我不行,编故事……呃,是灵活应变,我最在行了!”
一切准备就绪,林默主动约见了顾彦。
还是在那个压抑的办公室。林默将准备好的“证据”——那几封伪造的邮件和学术资料片段,连同签好字的、表示“个人原因无法参与实验室研究”的意向书(退回),一起放在了顾彦桌上。
顾彦拿起那些资料,快速地浏览着,眼神锐利如常。
林默按照准备好的说辞,开始表演。他语气诚恳,带着适当的遗憾和无奈:
“顾总,关于张磊那个能量棒,我已经仔细问过他了。他说那发光的东西,是他之前为了搞噱头,从一个经营不善的生物实验室低价收购的所谓‘深海神秘菌群提取物’,据说很不稳定,他也没当回事,胡乱加进去了,没想到真的会产生那种效果。他自己都吓了一跳,现在那点材料早就用完了,来源也断了。”
他顿了顿,观察着顾彦的表情,对方依旧没什么变化,只是手指在那些伪造的邮件上轻轻敲击。
“至于我那份优化方案……”林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真诚而带着一丝对往昔的追忆,“其实灵感并非完全来自我个人。是我大学期间,有幸聆听过一位老教授的讲座,后来还有过几次短暂的通信交流。这位教授……性情比较孤僻,专注于一些非常前沿的、甚至不被主流认可的理论研究。他的一些关于系统优化和动态平衡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方案里的某些思路,确实是借鉴了他的思想。”
他指了指那些邮件和资料片段:“这些是当时交流的一些零星记录和他分享的部分资料。很遗憾,教授后来似乎离开了学术界,我也与他失去了联系。他的具体身份,恕我不便透露,我答应过他。”
林默将一切都推给了那位“隐世导师”。一个无法查证、思想超前、行为古怪的学者形象,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顾彦静静地听着,目光在林默脸上和手中的资料之间来回移动。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他知道,顾彦在判断,在衡量他这番话的真伪。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顾彦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资料。他抬起眼,看着林默,眼神依旧深邃,但那股咄咄逼人的探究似乎收敛了一些。
“一位隐世的学者……”顾彦低声重复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看来,你的运气不错。”
他拿起林默退回的意向书,随手放到一边。
“既然你个人不愿意参与,我尊重你的选择。”顾彦的声音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冰冷,“不过,项目部的新方案试行效果不错,数据我看到了。继续保持,我要看到持续性的改善。”
他没有再提能量棒,没有再提异常能量,也没有再追问那位“导师”的详情。
林默心中狂喜,但面上不敢有丝毫表露,只是沉稳地点头:“是,顾总。我会努力的。”
从顾彦办公室出来,林默感觉像是打了一场胜仗,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但心底却涌动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成功了?至少暂时……似乎蒙混过关了?
回到出租屋,他将情况告知云瑶和玄股仙。玄股仙哼了一声,似乎对要向凡人编造谎言仍有些不忿。云瑶则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策,尚可。”
然而,林默心中那根弦并未完全放松。顾彦真的完全相信了吗?以他多疑的性格,恐怕未必。也许他只是暂时按下了疑虑,选择了观察。
危机并未解除,只是从明处转入了暗处。他们依然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但无论如何,他们总算在这惊涛骇浪中,找到了一块暂时的浮木。
林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逃避和硬碰硬都不可取,必须找到一个既能打消顾彦疑虑,又能保全他们的方法。关键在于,要给那“异常能量”一个合理的、符合凡间认知的“科学解释”。
“我们需要一个故事。” 林默在又一次家庭会议中,沉声说道,“一个关于张磊那根能量棒为什么会发光,以及我的‘优化思路’来源的,听起来合情合理的故事。”
玄股仙吹胡子瞪眼:“编故事?吾等行事,何须向凡夫编造谎言!”
云瑶却若有所思:“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凡间亦重‘名正言顺’。若能以凡间之理,掩盖仙凡之实,或可暂渡难关。”
林默点头:“没错。顾彦是精英,是科学家思维,他相信数据和逻辑。我们必须用一个符合他认知框架的解释,去覆盖掉他那个‘超自然’的猜测。”
目标明确,接下来就是构思细节。
首先,是张磊的能量棒。那诡异的闪光必须有个说法。
“荧光粉之类的肯定不行,顾彦检测过了。”林默沉吟,“需要更前沿,更……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的。”
“可否说是某种……新型生物荧光蛋白?”云瑶忽然开口。她最近看的书很杂,似乎在某本科技杂志上瞥见过类似概念。“源自深海稀有菌群,提取困难,性质不稳定,所以只能偶然显现?”
林默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好!生物技术,前沿领域,性质不稳定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只闪了一下,而且难以复现!完美!
“就这么办!”林默拍板,“就说是张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不稳定的生物荧光材料,瞎猫碰上死耗子掺进去了。”
其次,也是更关键的,是他那份“超越常规”的优化思路来源。
这个解释必须足够有分量,既能体现其先进性,又要切断与他个人“异常”的关联。
“可以说……是借鉴了某种前沿的复杂系统理论?”林默思考着,“或者,是参考了某个海外顶尖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尚未公开发表?”
玄股仙在一旁听得直摇头:“弯弯绕绕,麻烦至极!”
云瑶却再次提供了关键思路:“汝可曾提及,曾受某位‘隐世’导师指点?此导师醉心学术,不慕名利,其思想超前,不为常人所理解。”
林默猛地看向云瑶,心中豁然开朗!
隐世导师!这个设定太棒了!
一位淡泊名利、思想超前的学者,可能是研究复杂系统、人工智能甚至哲学的高人,偶尔点拨了林默几句,给了他启发。这既能解释优化思路的来源,又因为导师“隐世”,无从查证,断绝了顾彦深究的路径。而且,这种世外高人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比一个凭空冒出的“超能力者”更容易被顾彦这种精英接受——他们更愿意相信是某种未被充分认知的智慧,而非玄学。
故事框架有了,但还需要“证据”和“表演”。
证据方面,林默连夜伪造了几封邮件往来(当然是单向的,来自“导师”的寥寥数语点拨),以及一些经过处理的、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学术资料片段,内容涉及混沌理论、群体智能等,与他优化方案中的逻辑隐隐呼应。
表演的重担,则落在了始作俑者张磊身上。
林默一个电话把张磊叫了过来,面色严肃地将目前的危机和编好的故事和盘托出。
张磊听完,脸都吓白了:“什……什么?顾总要把我们抓去切片研究?!”
“不想被切片,就按我说的做!”林默没好气地瞪着他,“记住,你的能量棒发光,是因为你无意中掺入了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深海神秘菌群提取物’,是你花大价钱从某个濒临倒闭的生物实验室淘来的废料!你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纯属意外!明白吗?”
张磊猛点头:“明白明白!意外!全是意外!”
“还有,”林默继续叮嘱,“如果顾总问起我优化思路的事,你就说……就说你隐约听我提过,好像是我大学时遇到过一位很厉害的老教授,给我了不少启发,但具体是谁我不肯细说。总之,把我塑造成一个受过隐世高人点拨的、有点运气和悟性的普通人,而不是什么怪胎!能做到吗?”
张磊拍着胸脯保证:“默哥你放心!别的我不行,编故事……呃,是灵活应变,我最在行了!”
一切准备就绪,林默主动约见了顾彦。
还是在那个压抑的办公室。林默将准备好的“证据”——那几封伪造的邮件和学术资料片段,连同签好字的、表示“个人原因无法参与实验室研究”的意向书(退回),一起放在了顾彦桌上。
顾彦拿起那些资料,快速地浏览着,眼神锐利如常。
林默按照准备好的说辞,开始表演。他语气诚恳,带着适当的遗憾和无奈:
“顾总,关于张磊那个能量棒,我已经仔细问过他了。他说那发光的东西,是他之前为了搞噱头,从一个经营不善的生物实验室低价收购的所谓‘深海神秘菌群提取物’,据说很不稳定,他也没当回事,胡乱加进去了,没想到真的会产生那种效果。他自己都吓了一跳,现在那点材料早就用完了,来源也断了。”
他顿了顿,观察着顾彦的表情,对方依旧没什么变化,只是手指在那些伪造的邮件上轻轻敲击。
“至于我那份优化方案……”林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真诚而带着一丝对往昔的追忆,“其实灵感并非完全来自我个人。是我大学期间,有幸聆听过一位老教授的讲座,后来还有过几次短暂的通信交流。这位教授……性情比较孤僻,专注于一些非常前沿的、甚至不被主流认可的理论研究。他的一些关于系统优化和动态平衡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方案里的某些思路,确实是借鉴了他的思想。”
他指了指那些邮件和资料片段:“这些是当时交流的一些零星记录和他分享的部分资料。很遗憾,教授后来似乎离开了学术界,我也与他失去了联系。他的具体身份,恕我不便透露,我答应过他。”
林默将一切都推给了那位“隐世导师”。一个无法查证、思想超前、行为古怪的学者形象,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顾彦静静地听着,目光在林默脸上和手中的资料之间来回移动。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他知道,顾彦在判断,在衡量他这番话的真伪。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顾彦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资料。他抬起眼,看着林默,眼神依旧深邃,但那股咄咄逼人的探究似乎收敛了一些。
“一位隐世的学者……”顾彦低声重复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看来,你的运气不错。”
他拿起林默退回的意向书,随手放到一边。
“既然你个人不愿意参与,我尊重你的选择。”顾彦的声音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冰冷,“不过,项目部的新方案试行效果不错,数据我看到了。继续保持,我要看到持续性的改善。”
他没有再提能量棒,没有再提异常能量,也没有再追问那位“导师”的详情。
林默心中狂喜,但面上不敢有丝毫表露,只是沉稳地点头:“是,顾总。我会努力的。”
从顾彦办公室出来,林默感觉像是打了一场胜仗,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但心底却涌动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成功了?至少暂时……似乎蒙混过关了?
回到出租屋,他将情况告知云瑶和玄股仙。玄股仙哼了一声,似乎对要向凡人编造谎言仍有些不忿。云瑶则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策,尚可。”
然而,林默心中那根弦并未完全放松。顾彦真的完全相信了吗?以他多疑的性格,恐怕未必。也许他只是暂时按下了疑虑,选择了观察。
危机并未解除,只是从明处转入了暗处。他们依然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但无论如何,他们总算在这惊涛骇浪中,找到了一块暂时的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