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喜良谢了陈掌柜,转身往外走,刚走到门口,又停住脚 ,他想起孟姜发间总空着,想起她穿海棠罗裙时的模样,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
“陈掌柜,”
他回头问。
“镇上哪里有卖,卖簪子的地方?”
陈掌柜愣了愣,随即笑了.
“是要给内人买?去‘玲珑斋’吧,就在东街,虽贵些,却都是好东西。”
范喜良脸一红,含糊应了声,快步往东街走。
“玲珑斋” 的门脸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柜台后摆着个木架,上面搁着些金簪银簪,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铺里的小二正用布巾擦柜台,见范喜良进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旧布衫,补丁鞋,手里攥着个布包,不像买得起首饰的样子,便懒洋洋地问。
“先生要买什么?”
“看看簪子。” 范
喜良没看他,目光往木架上扫。他想起孟姜穿海棠罗裙时的样子,那样雅致的人,不该戴这些。
“先生要什么样的?”
小二见他不像是来买的,语气更淡了,指了指角落里的木簪。
“那些便宜,五个半两就能拿一支。”
范喜良没动,目光落在柜台最里层的一个锦盒上。
盒里放着支琉璃簪,簪身是淡粉色的,雕成了海棠缠枝的样子,枝桠间还缀着颗小小的珍珠,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泛着柔和的光 ,像极了她笑时眼尾的弧度。
“那个多少钱?” 他指着琉璃簪问。
小二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先是一愣,随即 “嗤” 地笑了。
“先生说笑呢?那稀罕物,可要十两。”
十两银子。范喜良的心猛地一沉。
秦朝的度量里,一两银子约合二十四铢,一枚秦半两重十二铢,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要抵两枚秦半两,十两便是二百枚。他手里只有三十五枚,连零头都不够。
他攥着布包的手紧了紧,指尖发白,却没走 ,他想要这个簪子,想亲手给她戴上,想告诉她,就算他穷,就算他是逃役的,也想护着她。
“我,我先定下,”
他咬了咬牙,从布包里拿出那三十五枚秦半两,一股脑放在柜台上。
“这些先押着,余下的我会尽快补上。”
小二瞥了眼桌上的秦半两,又翻了个白眼。
“先生还是别耽误生意了,十两银子,你攒到明年也攒不够。”
“小二,不得无礼。”
正这时,铺主从后堂出来,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他看了眼范喜良,又看了看桌上的钱,忽然道。
“你是秀楼村教书的范先生吧?”
范喜良一愣。
“掌柜认识我?”
“犬子在你那儿念书,叫小石头。”
铺主笑了笑,指了指柜台后的琉璃簪。
“先生是要买给内人?”
范喜良脸一红,点了点头。
铺主沉吟片刻,拿起那支琉璃簪,放在手里掂了掂。
“这簪子确实是好货,进价就不便宜。不过。”
他看了眼范喜良。
“先生若真想要,也不是不行。先付定金,余下的钱,先生什么时候凑齐了什么时候来补,簪子你收着。”
范喜良又惊又喜。
“真的?多谢掌柜/”
“无妨。” 铺主摆摆手,让小二把簪子包好。
“小石头总说先生教得好,这点忙还是该帮的。”
范喜良接过包着簪子的木盒,指尖都在抖。
他又看了看柜台边的胭脂盒,拿起一盒最浅的粉色 。
他见过村里姑娘用,抹在颊上淡淡的,像桃花瓣,他觉得孟姜用肯定好看。
“这个也拿一盒。” 他道。
小二包了胭脂,递给他。
范喜良付了五个半两,把木盒揣进怀里,紧紧抱着,像是抱着什么稀世珍宝。
“陈掌柜,”
他回头问。
“镇上哪里有卖,卖簪子的地方?”
陈掌柜愣了愣,随即笑了.
“是要给内人买?去‘玲珑斋’吧,就在东街,虽贵些,却都是好东西。”
范喜良脸一红,含糊应了声,快步往东街走。
“玲珑斋” 的门脸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柜台后摆着个木架,上面搁着些金簪银簪,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铺里的小二正用布巾擦柜台,见范喜良进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旧布衫,补丁鞋,手里攥着个布包,不像买得起首饰的样子,便懒洋洋地问。
“先生要买什么?”
“看看簪子。” 范
喜良没看他,目光往木架上扫。他想起孟姜穿海棠罗裙时的样子,那样雅致的人,不该戴这些。
“先生要什么样的?”
小二见他不像是来买的,语气更淡了,指了指角落里的木簪。
“那些便宜,五个半两就能拿一支。”
范喜良没动,目光落在柜台最里层的一个锦盒上。
盒里放着支琉璃簪,簪身是淡粉色的,雕成了海棠缠枝的样子,枝桠间还缀着颗小小的珍珠,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泛着柔和的光 ,像极了她笑时眼尾的弧度。
“那个多少钱?” 他指着琉璃簪问。
小二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先是一愣,随即 “嗤” 地笑了。
“先生说笑呢?那稀罕物,可要十两。”
十两银子。范喜良的心猛地一沉。
秦朝的度量里,一两银子约合二十四铢,一枚秦半两重十二铢,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要抵两枚秦半两,十两便是二百枚。他手里只有三十五枚,连零头都不够。
他攥着布包的手紧了紧,指尖发白,却没走 ,他想要这个簪子,想亲手给她戴上,想告诉她,就算他穷,就算他是逃役的,也想护着她。
“我,我先定下,”
他咬了咬牙,从布包里拿出那三十五枚秦半两,一股脑放在柜台上。
“这些先押着,余下的我会尽快补上。”
小二瞥了眼桌上的秦半两,又翻了个白眼。
“先生还是别耽误生意了,十两银子,你攒到明年也攒不够。”
“小二,不得无礼。”
正这时,铺主从后堂出来,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他看了眼范喜良,又看了看桌上的钱,忽然道。
“你是秀楼村教书的范先生吧?”
范喜良一愣。
“掌柜认识我?”
“犬子在你那儿念书,叫小石头。”
铺主笑了笑,指了指柜台后的琉璃簪。
“先生是要买给内人?”
范喜良脸一红,点了点头。
铺主沉吟片刻,拿起那支琉璃簪,放在手里掂了掂。
“这簪子确实是好货,进价就不便宜。不过。”
他看了眼范喜良。
“先生若真想要,也不是不行。先付定金,余下的钱,先生什么时候凑齐了什么时候来补,簪子你收着。”
范喜良又惊又喜。
“真的?多谢掌柜/”
“无妨。” 铺主摆摆手,让小二把簪子包好。
“小石头总说先生教得好,这点忙还是该帮的。”
范喜良接过包着簪子的木盒,指尖都在抖。
他又看了看柜台边的胭脂盒,拿起一盒最浅的粉色 。
他见过村里姑娘用,抹在颊上淡淡的,像桃花瓣,他觉得孟姜用肯定好看。
“这个也拿一盒。” 他道。
小二包了胭脂,递给他。
范喜良付了五个半两,把木盒揣进怀里,紧紧抱着,像是抱着什么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