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往生路的迷雾-《执念当铺》

  鬼婴在梦中的摇篮曲里安然消散,那份纯粹的满足感仿佛还在空气中荡漾。

  夜色愈发深沉,忘川巷万籁俱寂。

  然而,这份寂静并未持续到天明。

  接近破晓时分,当铺外忽然传来一阵细微、杂乱、充满不安的骚动,如同秋风吹过枯叶,又似潮水漫过浅滩。

  风铃没有发出清脆的鸣响,而是持续不断地、低沉地嗡鸣着,仿佛承受着某种无形的压力。

  我走到窗边,向外望去。

  只见忘川巷口,原本空无一物的空地上,不知何时,影影绰绰地聚集了一大片半透明的、形态模糊的新魂。

  他们数量众多,男女老幼皆有,个个面带惶恐,眼神迷茫,步履蹒跚地挤在一起。

  却不敢靠近当铺散发出的温暖光芒,只是在巷口的迷雾边缘徘徊、张望,发出无声的啜泣和恐惧的低语。

  他们是刚离人世的新鬼,本该由鬼差引路,踏上通往幽冥的往生路。

  但此刻,他们显然迷失了方向,被浓重的迷雾所困,对未知的前路充满了巨大的恐惧。

  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老教书先生模样的鬼魂,似乎是这群新鬼中稍微镇定些的,他被其他鬼魂推举出来。

  小心翼翼地飘到当铺门前,却不敢进来,只是隔着门槛,对着我深深作揖,声音带着集体性的哀求和颤抖:

  “请……请掌柜慈悲!我等……我等皆是新死之魂,本该前往地府,奈何……奈何那往生路上迷雾重重,鬼差大人亦不见踪影……前路茫茫,心中恐惧万分!我等……愿集体典当这‘恐惧’之心,只求……只求能得一丝指引,看清前路,安然往生!”

  他们的执念,并非个人的恩怨情仇,而是群体性的、对未知死亡的天然恐惧。

  这份恐惧如同厚重的迷雾,不仅遮蔽了他们的去路,也可能让他们在迷茫中魂飞魄散,或化为厉鬼。

  我看着门外那黑压压一片、惶惶不可终日的灵魂,心中了然。

  往生路出现异常,鬼差失职(或许正与之前那位抱怨KpI的鬼差所在体系的混乱有关),导致这些新魂滞留阳间边界,若不及时疏导,恐生变故。

  “尔等恐惧,源于未知。前路虽幽,并非绝路。”我沉声道,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新魂的耳中,让他们骚动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

  我转向内堂:“苏挽,灶王爷。”

  苏挽早已准备好她的药箱,闻言立刻走出。

  她看着门外聚集的新魂,眼中流露出悲悯。

  她取出那套散发着淡淡金光的渡厄金针,对我和门外的新魂们说道:“往生路通道不稳,迷雾障目,我可暂以金针之力,稳固通道,驱散近处的迷障,令尔等魂魄得以安然通行。”

  话音未落,她指尖轻弹,数道细如牛毛的金光激射而出,并非射向鬼魂,而是没入巷口前方的虚空之中。

  顿时,那浓得化不开的迷雾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拨开,显现出一条朦胧却相对稳定的、通往幽深之处的光路轮廓。

  新魂们见状,发出一阵低低的、带着希望的惊呼。

  然而,光路虽显,但其尽头依旧遥远而未知,恐惧并未完全消除。

  这时,灶王爷也捋着胡须走了出来,他手中托着的,不是法宝,而是那本记录着万家烟火的“云平安”册。

  他笑呵呵地对新魂们说:“莫怕,莫怕。前路虽远,但有灯火指引。

  老头子我别的不行,就是认得千家万户的灶火味儿!”

  他翻开册子,口中念念有词,只见册页上浮现出无数细小温暖的光点,那是人间百姓家中灶台里升起的、带着祈愿与平安气息的烟火。

  灶王爷轻轻一吹,那些细小的光点便从册中飞出,如同无数只微小的萤火虫,汇聚成一条闪烁着温暖光芒的星河。

  轻盈地飘向苏挽金针开辟出的那条光路,如同路标一般,为迷茫的新魂们指引着方向。

  “瞧见没?”灶王爷指着那条“灯火星河”,“顺着这烟火气走,就是回家的路,也是往生的路。心里想着家的温暖,就不怕了。”

  新魂们看着那条被金针稳固、被灯火照亮的通道,脸上的恐惧渐渐被希望和安宁所取代。

  他们互相看了看,最终,由那位老教书先生带头,纷纷朝着我和苏挽、灶王爷的方向深深一拜。

  然后排成并不整齐的队伍,带着对“家”的最后一丝眷恋,踏上了那条通往安息的、不再可怕的道路。

  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光路的尽头,而那条由万家灯火汇聚的星河,也渐渐隐去。

  苏挽收回金针,灶王爷合上册子。

  当铺外,迷雾依旧,但那份惶惶不安的集体恐惧,已然消散。

  东方天际,已露出第一缕曙光。

  我回到柜台后,账册上墨迹流转,记录下这集体性的救渡:

  “收,新逝群鬼典当之物:‘往生之惧’。苏挽以金针定路,灶王爷以烟火为引。迷雾虽重,难挡医者仁心;前路虽遥,自有万家灯暖。”

  这笔特殊的典当,安抚了众多彷徨的心灵。

  执念驿灯的光芒在晨曦中显得愈发温暖,它不仅照亮忘川巷,也曾在子夜时分,为迷途的魂灵,点亮了一条通往安宁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