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此乃国之重器-《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

  一想到此,他的双手就抑制不住地开始微微颤抖,只觉得这原本轻飘飘的包袱此刻重若千钧,甚至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一点轻微的震动就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之前对入宫的兴奋与向往,早已被巨大的恐惧和后怕所取代。

  李世民的目光在梁元亮那微微颤抖的手和那个沉甸甸的包裹上停留片刻,深吸一口气,指着它沉声问道:“此物……你称之为何名?”

  叶云帆拱手回答:“回陛下,臣暂且称其为‘震天雷’。此名粗陋,若陛下觉得不妥,恳请陛下赐予新名。”

  “震天雷……震天雷……”李世民低声重复了两遍,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好!此名甚好!气势磅礴,恰如其分!无需再改,此后便称其为‘震天雷’!”

  “是,陛下。”叶云帆应道。他随即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宣纸,双手呈上。

  “陛下,方才试验所用,仅为陶罐所盛之基础黑火药。臣窃以为,此物之战法,远不止于此。”他一边展开图纸,一边解释道,“若将陶罐改为铸造之薄铁壳,并于铁壳之内壁,预先嵌置大量尖锐铁钉、铁蒺藜或碎瓷破片。”

  他指着图纸上清晰的剖面示意图:“待其爆炸之时,坚硬之铁壳将会迸裂成更多致命破片,加之其内预置之锐器,借爆炸之力四散飞溅,其覆盖之广,穿透之强,对于周遭无甲或轻甲之敌军士卒,其杀伤之效,远超单一之爆破冲击。”

  李世民接过这卷薄薄的宣纸,只觉得其重逾千斤。这上面所承载的,是一种足以颠覆当今世间一切战争模式的、前所未有的恐怖力量。

  他缓缓地、极其仔细地将每一页图纸都看完,目光长时间地停留在那些精细的标注和说明上。最终,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叶云帆,语气无比郑重:

  “叶卿,此‘震天雷’及‘伏火方’,乃国之重器,于社稷有定鼎之功!”

  “陛下,包裹内尚有两枚‘震天雷’,一为中号,一为大号,威力更甚。是否需要臣即刻将其一并试验演示?”叶云帆侧身,指向梁元亮手中那个此刻显得无比沉重的包袱,向李世民请示道。

  李世民闻言,却缓缓抬起手,果断地制止了他:“且慢,暂且不必再试。”

  他目光灼灼,显然心中已有决断。如此足以撼动天下格局的“神兵利器”,岂能仅由他一人独览?他必须让朝中最核心的肱股重臣们亲身体验这份震撼,共同见证这份足以决定帝国未来武运的力量。

  他转向始终恭敬侍立在一旁的内侍监王安,声音沉稳而清晰地下达指令:“王安,即刻传朕口谕:宣司空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中书令房玄龄、侍中魏征、河间郡王李孝恭、江夏郡王李道宗、兵部尚书李靖、鄂国公尉迟敬德、卢国公程知节……速至宫中演武场觐见!不得有误!”

  他一口气点出了七八位朝中最具分量、或深谙军事、或总揽全局的重臣名字。

  “老奴遵旨!”王安立刻躬身领命,没有丝毫迟疑,转身便以与其年龄不符的敏捷步伐,迅速离开演武场,安排小黄门们分头紧急传旨去了。

  叶云帆见状,立刻非常识趣地躬身行礼:“陛下,既是宣召诸位国公与大将军前来商议国之重器,此乃朝廷机要,下臣在此多有不便,恳请先行告退。”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小子倒是很懂分寸。他略作沉吟,看似随意地问了一个关键问题:“叶小子,此‘震天雷’与‘伏火方’的详尽制法,除却此前承乾呈予朕的那份图纸之外,可还有其它抄录或留存?”

  叶云帆心中顿时了然——这位陛下是担心配方泄露,此等国之重器,必须绝对掌控于帝王之手,绝不能有丝毫外传的风险。他立刻恭敬且肯定地回答道:“回禀陛下,此物所有精细制法、配比诀窍,除已呈献御览之图纸外,皆只存于臣之脑中,并无只字片纸流于外。待此番事了,臣自当谨守臣节,将其悉数忘却,此生绝不复忆,更不会对任何人再提及半分。”

  听到这个回答,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