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学子面对众人的指责,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挺直了腰板,眼神锐利,条理清晰地逐一反驳:
“王门主说扰民?试问,如今南陵府百姓夜不敢出户,家有适龄女子者终日惶惶,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扰民’?”
“重症需下猛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唯有以雷霆之势,方能震慑宵小,还百姓安宁!”
“漕帮担心商贸停滞?殊不知,若此案迟迟不破,商旅视为畏途,南陵府才将真正沦为死水一潭,长痛不如短痛!”
“李宗主言效率低下?恰恰相反!如此大规模搜查,看似笨拙,实则能最大程度压缩那贼人的藏匿空间,逼他露出马脚!”
“他若胆敢反抗,便是自投罗网,他若望风而逃,不再作案,岂不也算达成了目的?至少保得南陵府一方安宁!”
他语速不快,却字字铿锵,逻辑严密,竟将众人的反对意见一一顶了回去。
不得不说,他提出的方法确实很符合一些人的心思。
赵捕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在心中思量。
若是将这个提议上报上去,太守大人还真有可能如此行事。
只是这样大动干戈,南陵府势必会乱上一些时日。
而且凭那凶徒的伪装技巧,效果还不一定真的好。
顾达与萧月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虑。
这学子所言,看似大义凛然,实则处处透着一种刻意引导局势走向混乱的意味。
他似乎并不真正关心能否抓到采花贼,而是更倾向于将南陵府这潭水彻底搅浑。
阮安也是秀眉微蹙,她常年打理清音阁,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直觉告诉她这学子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却总有些不对劲。
她低声对身旁的宋怀书道,“查一下这个学子的底细。”
主位上,赵捕头沉吟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沉声道。
“这位公子的提议…虽有其道理,但牵连太广,还需从长计议。眼下,还是先以稳妥之法为主。”
他还是否决了这个动静太大的方案。
那学子见状,想要再说,却被同行的人制止住了,他拱手道,“既然赵大人已有决断,学生便不再多言。”
“只望诸位英雄早日擒获恶贼,还南陵府一个朗朗乾坤!”
说罢,他缓缓坐下,不再言语。
赵捕头目光转向顾达,语气带着几分期待,“顾先生来自移花宫,见识定然不凡。不知对此案,可有良策?”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顾达身上。
顾达起身,对赵捕头拱了拱手,又环视在场众人,朗声道,“赵大人,方才诸位所言都有道理,巡逻、设伏、查证,皆为擒贼之法。”
“然而,人力有时尽,若各自为战,难免事倍功半,甚至相互掣肘。”
他顿了顿,引入了一个众人稍感陌生却又能理解的观念。
“在下以为,当务之急,并非争论用何种方法,而是如何将现有的人力、各种方法有效地统筹起来,发挥最大效用。”
“统筹?”赵捕头若有所思。
“正是。”顾达点头,“譬如巡逻。如今城中江湖朋友众多,却如散沙。”
“不妨以南陵府街区划分为据,由官府协调,分配至各大门派及有实力的江湖团体,分片负责。”
“如此,划分清晰,既能覆盖全城,又可避免重复巡查或遗漏盲区。”
“各派亦可根据自身擅长,或明或暗,灵活布置。”
此言一出,不少人眼前一亮,这确实比一窝蜂乱窜要好得多。
但是要安排这么多江湖人并不是一件易事,必须要有德高望重的人带领。
“至于设伏引诱…”顾达继续道,“从前几次犯案来看,歹徒下手对象都是未出阁的姑娘。”
“所以挑选人选要注意,也要注意保护好她们的安全。”
“最后,我们要找出受害人的共同点,看歹徒究竟看准了什么,才会行如此恶事。”
顾达其实还有一些没有讲,比如他怀疑歹徒可能是其中一名或几名受害人的熟人。
“因此,查证之事至关重要。”顾达目光扫向南陵书院那边,刻意避开了刚才那位激进的学子。
“需请书院才俊与官府文书通力合作,细细梳理所有受害女子的卷宗。”
“不仅是生辰八字,还需包括她们的日常习惯、常去之处、交往之人、甚至家中近期是否发生过异常之事…任何细微的共通点,都可能是突破口。”
他这番话点明了调查方向,却并未将“熟人作案”的猜测公之于众,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赵捕头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振奋之色,“顾先生思虑周详,此法甚好!”
“分片巡查、精准设伏、细查卷宗,三管齐下,层层递进,远比盲目搜查来得有效!”
他此刻对顾达已是十分信服。
厅内众人纷纷附和,都觉得顾达的方案清晰可行,既有大局规划,又注重细节,顿时有了主心骨。
金刀门王猛拍着胸脯道,“赵捕头,俺老王没二话,分给俺金刀门哪块地方,保证连只可疑的苍蝇都飞不过去!”
伏虎拳宗李擎苍也沉稳道,“李某愿听从调遣。”
漕帮舵主则表示会吩咐手下弟兄,留意水道码头的一切异常。
眼见各方势力初步达成共识,赵捕头精神大振,当即起身,“好!既然如此,事不宜迟!”
“快去请江河镖局的马老镖头过来。”
阮安低声向顾达和萧月解释道,“这马老镖头姓马名正宏,江湖人称‘快马金刀’。”
“他是南陵府本地人,早年走镖江湖,仗义疏财,极有声望。”
“后来金盆洗手,在南陵府开了这家江河镖局,虽已不多亲自走镖,但府衙与江湖之间若有协调之事,常请他出面,两边都卖他面子。”
不一会儿,门外便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只见一位年约五旬,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的老者大步走了进来。
他虽鬓角微霜,但双目炯炯有神,腰板挺直,行走间自有龙虎之姿,果然是一派豪侠风范。
“王门主说扰民?试问,如今南陵府百姓夜不敢出户,家有适龄女子者终日惶惶,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扰民’?”
“重症需下猛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唯有以雷霆之势,方能震慑宵小,还百姓安宁!”
“漕帮担心商贸停滞?殊不知,若此案迟迟不破,商旅视为畏途,南陵府才将真正沦为死水一潭,长痛不如短痛!”
“李宗主言效率低下?恰恰相反!如此大规模搜查,看似笨拙,实则能最大程度压缩那贼人的藏匿空间,逼他露出马脚!”
“他若胆敢反抗,便是自投罗网,他若望风而逃,不再作案,岂不也算达成了目的?至少保得南陵府一方安宁!”
他语速不快,却字字铿锵,逻辑严密,竟将众人的反对意见一一顶了回去。
不得不说,他提出的方法确实很符合一些人的心思。
赵捕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在心中思量。
若是将这个提议上报上去,太守大人还真有可能如此行事。
只是这样大动干戈,南陵府势必会乱上一些时日。
而且凭那凶徒的伪装技巧,效果还不一定真的好。
顾达与萧月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虑。
这学子所言,看似大义凛然,实则处处透着一种刻意引导局势走向混乱的意味。
他似乎并不真正关心能否抓到采花贼,而是更倾向于将南陵府这潭水彻底搅浑。
阮安也是秀眉微蹙,她常年打理清音阁,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直觉告诉她这学子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却总有些不对劲。
她低声对身旁的宋怀书道,“查一下这个学子的底细。”
主位上,赵捕头沉吟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沉声道。
“这位公子的提议…虽有其道理,但牵连太广,还需从长计议。眼下,还是先以稳妥之法为主。”
他还是否决了这个动静太大的方案。
那学子见状,想要再说,却被同行的人制止住了,他拱手道,“既然赵大人已有决断,学生便不再多言。”
“只望诸位英雄早日擒获恶贼,还南陵府一个朗朗乾坤!”
说罢,他缓缓坐下,不再言语。
赵捕头目光转向顾达,语气带着几分期待,“顾先生来自移花宫,见识定然不凡。不知对此案,可有良策?”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顾达身上。
顾达起身,对赵捕头拱了拱手,又环视在场众人,朗声道,“赵大人,方才诸位所言都有道理,巡逻、设伏、查证,皆为擒贼之法。”
“然而,人力有时尽,若各自为战,难免事倍功半,甚至相互掣肘。”
他顿了顿,引入了一个众人稍感陌生却又能理解的观念。
“在下以为,当务之急,并非争论用何种方法,而是如何将现有的人力、各种方法有效地统筹起来,发挥最大效用。”
“统筹?”赵捕头若有所思。
“正是。”顾达点头,“譬如巡逻。如今城中江湖朋友众多,却如散沙。”
“不妨以南陵府街区划分为据,由官府协调,分配至各大门派及有实力的江湖团体,分片负责。”
“如此,划分清晰,既能覆盖全城,又可避免重复巡查或遗漏盲区。”
“各派亦可根据自身擅长,或明或暗,灵活布置。”
此言一出,不少人眼前一亮,这确实比一窝蜂乱窜要好得多。
但是要安排这么多江湖人并不是一件易事,必须要有德高望重的人带领。
“至于设伏引诱…”顾达继续道,“从前几次犯案来看,歹徒下手对象都是未出阁的姑娘。”
“所以挑选人选要注意,也要注意保护好她们的安全。”
“最后,我们要找出受害人的共同点,看歹徒究竟看准了什么,才会行如此恶事。”
顾达其实还有一些没有讲,比如他怀疑歹徒可能是其中一名或几名受害人的熟人。
“因此,查证之事至关重要。”顾达目光扫向南陵书院那边,刻意避开了刚才那位激进的学子。
“需请书院才俊与官府文书通力合作,细细梳理所有受害女子的卷宗。”
“不仅是生辰八字,还需包括她们的日常习惯、常去之处、交往之人、甚至家中近期是否发生过异常之事…任何细微的共通点,都可能是突破口。”
他这番话点明了调查方向,却并未将“熟人作案”的猜测公之于众,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赵捕头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振奋之色,“顾先生思虑周详,此法甚好!”
“分片巡查、精准设伏、细查卷宗,三管齐下,层层递进,远比盲目搜查来得有效!”
他此刻对顾达已是十分信服。
厅内众人纷纷附和,都觉得顾达的方案清晰可行,既有大局规划,又注重细节,顿时有了主心骨。
金刀门王猛拍着胸脯道,“赵捕头,俺老王没二话,分给俺金刀门哪块地方,保证连只可疑的苍蝇都飞不过去!”
伏虎拳宗李擎苍也沉稳道,“李某愿听从调遣。”
漕帮舵主则表示会吩咐手下弟兄,留意水道码头的一切异常。
眼见各方势力初步达成共识,赵捕头精神大振,当即起身,“好!既然如此,事不宜迟!”
“快去请江河镖局的马老镖头过来。”
阮安低声向顾达和萧月解释道,“这马老镖头姓马名正宏,江湖人称‘快马金刀’。”
“他是南陵府本地人,早年走镖江湖,仗义疏财,极有声望。”
“后来金盆洗手,在南陵府开了这家江河镖局,虽已不多亲自走镖,但府衙与江湖之间若有协调之事,常请他出面,两边都卖他面子。”
不一会儿,门外便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只见一位年约五旬,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的老者大步走了进来。
他虽鬓角微霜,但双目炯炯有神,腰板挺直,行走间自有龙虎之姿,果然是一派豪侠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