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文人风骨-《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寿春城,在经历了破城、屠戮、授田、新政之后,像一头被驯服的巨兽,收起了獠牙,低下了头颅,开始学着在新主人的意志下呼吸。

  御书房的决议,如同天雷引动的山洪,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了西楚大地。

  一本本由荀彧连夜督造、紧急印刷的《大夏启蒙千字文》,被送往了每一个新成立的“新政推行司”。

  其上的文字,正是苏毅钦定的小篆简化体,笔画删繁就简,结构清晰明了,学习的门槛被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度。

  同时,由鲁班亲手铸造的“大夏标准尺”与“大夏标准升”的母版,也已快马加鞭送至各地工坊,开始大规模复制。

  整个西楚,变成了一个巨大而喧嚣的工地。

  然而,变革的洪流之下,永远不缺试图筑坝的顽石。

  寿春城,文庙。

  这里曾是西楚士子心中的圣地。

  此刻,数十名身着广袖儒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聚集于此,他们神情悲愤,捶胸顿足,仿佛天塌地陷。

  为首的,是前西楚的祭酒,大儒孔颖达的后人——孔安。

  他手中捧着一本刚刚颁发的《大夏启蒙千字文》,枯瘦的手指因愤怒而剧烈颤抖。

  “妖书!此乃毁我文脉之妖书!”

  孔安老泪纵横,声嘶力竭地哭喊着。

  “圣人所创之文字,传承千年,字字皆有其形、其意、其神!此书将文字简化至此,形神俱失,与那蛮夷的鬼画符有何区别!”

  “暴君!那苏毅名为统一,实为灭文!他这是要断我等读书人的根啊!”

  “我等世世代代研习古文,传承经典,方有今日之地位。如今,一个贩夫走卒,只需识得这区区千字,便能阅读官府文书,我等与他们,还有何异?!”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番极具煽动性的哭诉,瞬间点燃了所有旧学派儒生的怒火与恐惧。

  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对知识的垄断。

  而苏毅这一手“书同文”,配合那简单粗暴的《千字文》,无异于将他们高高在上的知识壁垒,一锤子砸了个稀巴烂!

  “烧了它!烧了这妖书!”

  “我等饱读圣贤之书,岂能与此等鄙陋之物为伍!”

  “请孔老带头,我等,向那暴君死谏!以证文道之不朽!”

  在狂热的气氛中,一个火盆被搬了上来。

  孔安颤抖着,将那本《千字文》高高举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便要将其投入火中。

  就在此时。

  “踏、踏、踏……”

  一阵整齐而又冰冷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文庙之外,大批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东厂番役,如同一片乌云,悄无声息地包围了这里。

  为首一人,正是刚刚领了“三轨同风”总督办重任的当朝左相,张居正。

  他没有骑马,没有坐轿,就这么一步步,走到了文庙门口。

  他的脸色沉静如水,那双睿智的眼眸里,没有愤怒,没有劝诫,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冷漠。

  “孔安。”

  张居正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人的鼓噪。

  “本相,只问你一句,你可知罪?”

  孔安看到张居正,先是一愣,随即昂起头,摆出一副为真理献身的悲壮姿态。

  “张相!你亦是读书人出身,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文脉断绝,坐视那暴君倒行逆施吗?”

  “我等今日之举,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天下文道存续!何罪之有!”

  “何罪之有?”

  张居正的嘴角,牵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他没有与孔安辩论文道,也没有解释新政的利弊。

  他只是从袖中,缓缓抽出了一卷黄绸圣旨。

  “廷尉商鞅,新修《大夏律·三轨同风铁律》。”

  张居正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如同机器般宣读。

  “国策颁行之后,凡抵制新文、私造旧轨、私用旧衡者,以叛国罪论处!”

  “罪首,斩立决!”

  “从者,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还乡!”

  “凡其族人,三代之内,不得为官,不得经商!”

  “一人犯法,邻里知情不报者,同罪连坐!”

  轰!

  这每一个字,都像一柄千钧重锤,狠狠砸在在场所有儒生的心头!

  叛国罪!

  斩立决!

  全族连坐!

  他们脸上的悲愤与狂热,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恐惧与骇然。

  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场文人之间的“道争”,最多不过是被斥责、罢官。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竟是如此酷烈无情,不留半点余地的……天条铁律!

  “你……你……”

  孔安指着张居正,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手中的那本《千字文》,再也拿捏不住,“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张居正看都未看他一眼,只是冷漠地收起圣旨。

  “现在,本相再问你一遍。”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瞬间变得惨白如纸的脸。

  “你等,可知罪了?”

  “扑通!”

  一个年轻的儒生再也承受不住这股压力,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知罪了!学生知罪了!学生再也不敢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顷刻之间,方才还慷慨激昂的数十名大儒,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的野狗,齐刷刷跪倒一片,磕头如捣蒜,哭喊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只有孔安还僵立在原地,面如死灰,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十岁。

  他败了。

  败得一塌糊涂。

  他不是败给了张居正,而是败给了那道写着“叛国罪”的律法,败给了那位根本不屑于与他们辩经的、高坐于九天之上的年轻帝王。

  在对方那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宏图霸业面前,他们所坚守的所谓“文道”,脆弱得就像一个笑话。

  张居正的眼中,没有一丝怜悯。

  他只是对着身后的东厂番役,轻轻一挥手。

  “全部带走。”

  “按律,严惩。”

  冰冷的四个字,宣判了这些旧时代最后顽石的结局。

  御书房内。

  苏毅静静地听完贾诩的汇报,神色不起丝毫波澜。

  这一切,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看向系统界面。

  【叮!检测到宿主铁腕推行‘书同文’国策,强力扫清文化障碍,帝国根基进一步稳固,人皇气运大幅增长!】

  【当前人皇气运:8800点!】

  短短半月,气运暴涨。

  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这些微不足道的阻碍。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回荡。

  “文和,传朕旨意。”

  “命荀彧,在西楚十三郡,每一郡,建立一所‘大夏官学’。”

  “凡我大夏子民,无论出身,皆可入学。”

  “凡在官学之中,成绩优异者……”

  苏毅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足以让天下所有读书人为之疯狂的灼热光芒。

  “可入京,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