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良玉之诫-《从少爷到皇帝》

  百姓们面色红润,衣着虽非华丽,却也整洁厚实,几乎看不到面有菜色的饥民。

  这种蓬勃的生机与繁华,是他在北方许多大城市都未曾见过的,他带着家丁,如同普通客商般在城中漫无目的地走着,听着本地百姓的闲聊,话语间提及大王、官府时,大多带着自然而然的信服与感激。

  “掌柜的,咱成都哪家馆子味道最正?”曹变蛟向一个摊贩打听。

  那摊贩热情地指着方向:“客官您这可问对人了!要说咱成都第一,那肯定是蜀香阁!虽说价钱贵些,但那味道,绝了!听说那可是……大王家的产业呢!”

  曹变蛟心中一动,谢过摊贩,便带着人往蜀香阁而去。

  正值饭点,蜀香阁内宾客满座,曹变蛟一行人好不容易才在角落寻到一张空桌。

  他点了几个招牌川菜,一边品尝着这从未体验过的麻辣鲜香,一边竖耳倾听周围食客的交谈。

  邻桌几位看似士绅模样的人,正在低声讨论着近日城中最大的话题——大王的选妃事宜,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投机之色。

  正当他听得入神之际,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只见两名女子在一众护卫和侍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为首的老夫人英气内敛,不怒自威,曹变蛟一眼便认出了那是曾名震天下的忠贞侯秦良玉!

  而她身旁那位明艳大气、顾盼神飞的年轻女子,他虽不认识,但看其排场气度,心知必定身份尊贵。

  就在曹变蛟下意识想低头回避时,秦良玉的目光却恰好扫了过来,瞬间定格在他脸上。

  老太太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

  秦良玉对身旁的年轻女子低声说了句什么,那女子也好奇地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曹变蛟,随后落落大方地朝着他微微点头示意,便带着侍女率先上楼去了。

  曹变蛟被那年轻女子明亮坦荡的目光看得一怔,心中莫名生出一丝好感,也下意识地拱手回了一礼。

  待那女子上楼,秦良玉才缓步走到曹变蛟桌旁,淡淡道:“曹将军,别来无恙。”

  曹变蛟心中剧震,知道已被认出,只得苦笑着起身拱手:“秦夫人……许久不见,您……不会将末将在此之事,上报给大夏官府吧?”

  秦良玉神色平淡,摇了摇头:“曹将军多虑了,老身如今已是一介布衣,在大夏闲居养老罢了。

  对于朝廷纷争、军情谍报,早已没了兴趣,不知将军为何甘冒奇险来到这成都,但也对此不感兴趣,将军请自便就好。”

  听到秦良玉承诺不告发,曹变蛟稍稍安心,但心中的疑问却如鲠在喉。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秦夫人,末将有一言,不知当问不当问?”

  “将军但说无妨,老身知无不言。”

  曹变蛟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夫人一族,世受皇恩,更被朝廷封侯,尊荣至极。

  末将实难理解,夫人为何……为何会选择背弃大明,归顺这……这张行?”他终究还是问出了这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

  秦良玉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反问道:“世受皇恩?曹将军,你我皆是带兵之人,不妨说些实在话。

  这皇恩究竟是什么?它难道不是从天下百姓身上压榨出来的血汗钱粮吗?”

  她不等曹变蛟回答,语气转沉,带着一丝悲凉:“我石砫马家,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流血牺牲,可换来了什么?

  多少次,我麾下儿郎在前线拼命,却连最基本的粮饷都得不到保证,饿着肚子打仗!

  而那些高坐京师的公卿士绅、皇亲国戚呢?他们依旧夜夜笙歌,挥霍无度!朝廷每一次加饷加赋,受苦的是谁?是天下早已不堪重负的穷苦百姓!

  而得利的又是谁?是那些蛀空国家的硕鼠,甚至……也包括能从中分润一杯羹的军头将门!”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曹变蛟:“曹将军从陕西一路行来,这大夏治下的四川,与你我所熟悉的陕西、与你我所效忠的大明其他地方相比,如何?

  百姓是面有菜色,还是安居乐业?市面是萧条冷清,还是繁荣兴旺?你所见所闻,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曹变蛟被问得哑口无言,一路上的见闻如同画面般在他脑海中闪过,与陕西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景象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秦良玉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至于忠君之事……曹将军,华夏几千年,王朝更替如四季轮回,何曾有过万世一系的朝廷?

  谁能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过上安生日子,谁就值得坐那江山!明廷气数已尽,非人力可挽回,老身不过是顺应天命民心罢了。”

  她最后深深看了曹变蛟一眼,语重心长道:“曹将军,恕老身多言,明廷已是日薄西山,覆亡只在早晚。

  大夏如今暂未大举进攻陕西,非不能也,实乃陕西连年大旱,民生凋敝,骤然取之,恐难以养活数百万饥民,反成拖累。

  这与朝廷衮衮诸公所想的贼军无力北顾,绝非一回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良禽择木而栖。

  曹家现在亦是山西大族,关乎一族之未来,将军还需……好好思量,言尽于此,曹将军,告辞了。”

  说完,秦良玉不再多言,转身缓缓向楼上走去,留下曹变蛟一人呆立在原地,心中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波澜狂涌,久久无法平静。

  秦良玉的一番话,结合他一路的亲眼所见,对他固守多年的信念,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以至于之后桌上的那些精美菜肴是何滋味,他已是食不知味,如同嚼蜡。

  直到同桌的家丁小心提醒,他才发现大堂内的食客已然散去大半,窗外天色渐暗。

  他定了定神,示意家丁结账,就在等待掌柜算账的间隙,楼梯上传来说笑声。

  只见秦良玉与那位明艳大方的年轻女子并肩走了下来,两人言谈甚欢,神情轻松自如,丝毫不见寻常高门女子外出时那种刻意的避讳与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