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尉迟恭初见显憨直!-《隋唐:从护隋到万界称帝》

  瓦岗城头,免战牌高悬。

  城下,隋军鸣金收兵,缓缓退回大营。

  肃杀的战场,暂时恢复了诡异的平静。

  夜。

  隋军大营,中军帅帐之内,灯火通明。

  靠山王杨林高坐帅位,新文礼、新月娥兄妹二人立于帐下,甲胄未卸。

  “末将无能!”

  新文礼单膝跪地,满脸羞愧地抱拳。

  “非但未能阵斩贼将,反而让那李密小儿使出下三滥的手段,逼退我军。”

  “辜负了王爷的厚望,请王爷责罚!”

  杨林闻言,却是哈哈一笑,亲自走下帅位,将他扶起。

  “文礼,你何罪之有?”

  “今日之战,你以一敌三,力挫瓦岗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三员大将,打出了我大隋的军威!”

  “若非李密无耻,暗箭伤人,那三人的首级,早已被你斩落马下!”

  他拍了拍新文礼坚实的臂膀,眼中满是欣赏。

  “本王征战一生,阅人无数,似你这般的猛将,实乃生平罕见!”

  新文礼脸上闪过一丝感动,但旋即又化为对瓦岗的鄙夷。

  “末将之前还以为,瓦岗群雄,也算是一方英雄好汉。”

  “今日一见,方知不过是一群只会用阴谋诡计的无耻小人!”

  杨林点了点头,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抹复杂。

  他缓缓踱步,沉声道。

  “文礼啊,似你这般的人才,只在虹霓关做一守将,岂不是明珠蒙尘,埋没了你的盖世武勇?”

  新文礼闻言一怔,不明所以。

  “王爷的意思是?”

  杨林转过身,一双虎目灼灼地盯着他。

  “本王问你,你可愿去镇北王麾下,入那镇北军中效力?”

  此言一出,新文礼魁梧的身躯猛地一震,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

  镇北王!

  秦牧!

  那个以弱冠之龄,于辽水之畔大破高句丽数十万大军,如今更是克灭一国,威震天下的不世军神!

  天下武将,谁不向往之?

  “王爷……末将……”

  新文礼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末将……真的能去镇北王麾下吗?”

  他满脸的渴望,但又带着一丝担忧。

  “这……这会不会让王爷您为难?”

  “哈哈哈!”

  杨林见他这副模样,不由得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豪迈与自信。

  “有何为难?!”

  他一摆手,傲然道。

  “那镇北王秦牧,是本王的女婿!”

  “本王这个岳丈,亲自送他一员盖世虎将过去,他高兴还来不及,敢说半个不字?”

  “再说了,我大隋能有今日的安稳,全赖镇北军在北境威慑四方。你这等猛将加入,只会如虎添翼,他怎么可能不收?!”

  新文礼心中的顾虑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狂喜!

  他“噗通”一声再次单膝跪地,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王爷大恩!末将没齿难忘!”

  他抬起头,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有些犹豫地开口。

  “只是……王爷,末将还有一个妹妹……”

  杨林目光转向一旁英姿飒爽的新月娥,笑意更浓。

  “哈哈哈,本王知道!”

  “你妹妹新月娥,今日那一手飞刀绝技,于万军之中精准拦截毒箭,其眼力、腕力、胆识,皆是上上之选!真乃女中豪杰!”

  他赞许地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兄妹二人,皆是将才!”

  “便一同去吧!到了镇北王麾下,兄妹也好有个照应!”

  “多谢王爷成全!”

  新文礼与新月娥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与向往,齐齐躬身拜谢。

  此时辽州,镇北城,镇北王府。

  议事大厅之内,秦牧高坐主位,下方两侧,冉闵、岳云、罗成、刘伯温等一众文武核心,悉数在列。

  只是,在武将之末,多了一张陌生的面孔。

  那是一个面如黑炭,身材魁梧如铁塔的黑脸汉子,正襟危坐,一双环眼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显得有些局促。

  秦牧目光扫过众人,淡淡开口。

  “诸位,刚收到锦衣卫从大兴传来的情报。”

  “我那位岳父大人,靠山王杨林,已亲率十万精兵,兵临瓦岗城下。”

  话音刚落,那黑脸汉子便猛地站了起来,瓮声瓮气地说道。

  “王爷!”

  “靠山王是您的岳父,那不就是自家人吗?”

  “如今自家岳父在前线打仗,咱们要不要也派兵去中原帮一把场子?”

  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只是话语间透着一股子憨直。

  此人,正是秦牧命锦衣卫寻觅数月,昨日才刚刚抵达辽州的猛将,尉迟恭!

  当初锦衣卫青龙带人找到正在打铁的他,只报出“镇北王秦牧”的名号,这家伙便二话不说,扔下铁锤,背上双鞭,屁颠屁颠地跟着来了辽东。

  罗成见他这副急不可耐的模样,不由得轻笑一声。

  “好你个尉迟恭,我看你是手痒了,想回中原打仗去了吧!”

  尉迟恭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上竟露出一丝委屈。

  “那可不咋地!”

  “俺追随王爷最晚,好不容易听了王爷的大名跑来辽东,结果……仗都打完了!”

  他看向秦牧,眼中满是真诚与急切。

  “王爷您不嫌弃俺老尉迟出身铁匠,封俺为将,俺……俺也想为您立点功劳不是?总不能白吃您的粮饷啊!”

  大厅内众人闻言,皆是善意地笑了起来。

  秦牧也是莞尔一笑,抬手虚按。

  “敬德之心,本王明白。”

  “只是,此战,我们不必插手。”

  不等尉迟恭再问,一旁的军师刘伯温便微笑着开口。

  “尉迟将军稍安勿躁。”

  “依伯温看,靠山王此行,必败无疑。”

  尉迟恭一愣。

  “军师何出此言?靠山王可是大隋的战神,还有十万精兵呢!”

  刘伯温淡然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其一,瓦岗如今兵强马壮,不说别的,光是那之前裴仁基投降过去的十万大军,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靠山王仅带十万兵马,想要强攻一座有二十万大军防守的坚城,兵力上,并无优势。”

  “其二,瓦岗寨中,尚有银锤太保裴元庆这等少年猛将。论勇武,恐怕不在那阵前扬威的新文礼之下。”

  “有此人守城,杨林想破城,难如登天。”

  尉迟恭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有些不甘心。

  “那……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王爷的岳父吃亏啊……”

  秦牧看着他这副憨直的模样,心中甚是满意。

  他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放心,我那岳父大人精明着呢,打了几天打不下来,他自己就会退兵的。”

  他看向尉迟恭,目光深邃。

  “敬德,莫要心急。”

  “属于你的仗,在后头呢,你跑不了。”

  “好了,此事不必再议。”

  秦牧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

  “再有一个月,便是年关了。”

  “传令下去,全军上下,都好好准备准备。”

  “今年,咱们在辽州,过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