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着,他也是这么大声问了出来,语气急冲。
李相夷侧眸看向好友,眼神坚毅。
“连同各位兄弟一起,杀一个笛飞声,自然易如反掌,可是别忘了,他身后的金鸳盟哪一个都不是吃素的,尤其那角丽谯。”
“笛飞声如果在这里出事,她会做出什么,我们都无法预估。”
“何必为了逞一时之意气,平白增加许多麻烦和意外。”
“江湖现在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以戈止戈,终不是上上策。”
清朗的尾音消散在烈火中,至于众人听进去多少,又有多少人听进心中,李相夷也不知。
但是一番话,还是引得不少人附和点头。
这让本就心中不服、妒忌的肖紫衿和单孤刀更是愤恨不已。
不过碍于面子,也只能生生压抑在心底。
石水无暇顾及这么多,问道:“门主,可是已有应对之策?”
闻声,李相夷心中一梗,心虚划过。
他一直在想女罗刹的话中意,怎会有什么对策。
但是少年本性如此,只能避而不谈,高声呼道:“回四顾门!”
另一头,孟无忧早已七拐八拐的窜出了昭阳宗的地界,去往了小青峰最繁华的城镇。
并不知道,李相夷的一时嘴欠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给她的惬意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趁着天色未亮,孟无忧拔出银针恢复了本来的面貌,换了身衣服,轻轻地潜入一早备好的客栈房间。
静静等待黎明的降临。
更漏声停的刹那,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整个大熙国,无数橙红色的孔明灯已经飞至高空,一派璀璨夺目的盛大景象,壮观至极。
第一个看到此景的是守卫皇宫的御林卫,震惊过后,呼喊声惊醒了沉睡的皇城。
同一时刻,数万人走出了房门。
当众人都沉浸在此美景时,天空飘起了细小的雪粒子,映照着满天的孔明灯,如同一幅绝世的画卷。
忽然,半空中的孔明灯停滞一息后,骤然一黑,往下坠落。
与此同时,无数纷纷扬扬的纸片从孔明灯里飘落,似雪中飞舞的残叶。
皇城之上。
“这就是轩辕萧拾来的,请皇上过目。”
御前大太监福总管呈上一沓被雪水洇湿的信纸。
皇帝一目十行阅完过后,除却黑沉的眸色,心思无半点外泄。
“江湖。”
“朝廷。”
沉吟半晌过后。
“阿福。”皇帝平静道。
“老奴在。”
“这东西找齐了给朕放在案头上。”
“另,免去今日早朝,传令皇城司都知及六部,朕明早上朝时要看到龙案上,必须出现朕想看到的东西。”
“遮——”
青灰色的层云裂开蛛网状的光痕,远处护国寺的的钟声穿透薄雾,檐角铁马叮咚作响,送来第一缕刺破黑暗的晨光。
皇帝长舒一气,负手离去,两侧御林卫步履沉稳。
在城中蒙起第一声躁动时,孟无忧睁开了顾盼生辉的双眸,嘴角挑起一抹轻松的笑意。
直到此时此刻,她心中的一抹郁气才渐渐消散,能够毫无包袱全身心放松下来。
擦干净手心浸出的汗液,合衣躺在柔软的床榻上,不去听客栈外嘈杂的讨论。
在陷入沉睡前,她还在想——
如此,阿爹、阿娘和阿弟,还有孤鸿门的大家,应该都能安息了吧。
-
“这天上都是什么啊?纸吗?”
“你们看,这上面有字!写的好像是六年前孤鸿门灭门的事儿,有没有字识得全的,快给大家伙儿念念。”
一时间,屠夫大吼的声音盖过了哄闹的人群。
“我,我会——”
一位九楼的说书先生费力推开人群,凑上前发现是那个凶神恶煞,虎背熊腰的刘屠夫,心下生了退意。
“躲什么!上来吧你。”刘屠夫跟提溜鸡崽子似的,把人提上了木板搭的台子。
说书先生骑虎难下,但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于是顶着被围观的视线,低头看起了被塞在他怀里的一把纸。
“诶——?”
“怎么了,这纸有问题?”
围观的百姓仰首看着他,个把识字的恨不得把他薅下来,自己上。
“大家快找找,这纸上面还写了数,怕是不止这些。”书生惊道。
话落,人头攒动,弯腰捡纸。
台上人念一个数字,底下的百姓就找一张,足足凑齐了大拇指这么厚一沓。
瞅见内容时,说书先生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磨磨唧唧啥呢?快念快念!”
“哦哦哦!好好好。这就念这就念——”
“正名书:天地为鉴,日月昭昭。六年前孤鸿门蒙冤……”
“……”
等念完整整一本正名书,已是日上三竿,临近正午。
说书先生的嗓子也劈了叉,眼神无光,怕是未来有段时间是不愿意再说书了。
这不比听女罗刹杀人刺激?!
“你们说,这女罗刹有没有可能是这孤鸿门的遗孤……”
仅是一句无意识的发言,仿佛触发了什么机关。
自此——
[孤鸿门无罪]
[孤鸿门遗孤]
[女罗刹复仇传]
[与四顾门相爱相杀的那一年]
[前天下第一孟凌风和现天下第一李相夷]
[……]
人传人,越传越离谱。
不过消息也迅速流传至大江南北
在施行这一计划时,孟无忧就预料到了后果,不过她不在乎,目的达到了就行。
“没想到六年前孤鸿门灭门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果真是令人唏嘘。”刘如京摇头感叹,语气中尽是惋惜。
“想当初,孤鸿门“逢乱必出,以正江湖”的名声可是传遍了五湖四海,门内众人也是个顶个的高手。”
“那会儿行走江湖,只要你是孤鸿门的人,就是受人敬重的那一个。”
刘如京想起那位莫逆之交的兄弟,顿时觉得杯中的茶水都苦涩了许多。
议事堂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又有人道:“歪门邪道佯装名门正派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反过来还诬陷好人,若不是人证物证俱在,那这孤鸿门可真的就遗臭万年了。”
“只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这其中还牵扯出了通敌卖国。”
“他*的,一群牲口!!!”
“……”
李相夷侧眸看向好友,眼神坚毅。
“连同各位兄弟一起,杀一个笛飞声,自然易如反掌,可是别忘了,他身后的金鸳盟哪一个都不是吃素的,尤其那角丽谯。”
“笛飞声如果在这里出事,她会做出什么,我们都无法预估。”
“何必为了逞一时之意气,平白增加许多麻烦和意外。”
“江湖现在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以戈止戈,终不是上上策。”
清朗的尾音消散在烈火中,至于众人听进去多少,又有多少人听进心中,李相夷也不知。
但是一番话,还是引得不少人附和点头。
这让本就心中不服、妒忌的肖紫衿和单孤刀更是愤恨不已。
不过碍于面子,也只能生生压抑在心底。
石水无暇顾及这么多,问道:“门主,可是已有应对之策?”
闻声,李相夷心中一梗,心虚划过。
他一直在想女罗刹的话中意,怎会有什么对策。
但是少年本性如此,只能避而不谈,高声呼道:“回四顾门!”
另一头,孟无忧早已七拐八拐的窜出了昭阳宗的地界,去往了小青峰最繁华的城镇。
并不知道,李相夷的一时嘴欠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给她的惬意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趁着天色未亮,孟无忧拔出银针恢复了本来的面貌,换了身衣服,轻轻地潜入一早备好的客栈房间。
静静等待黎明的降临。
更漏声停的刹那,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整个大熙国,无数橙红色的孔明灯已经飞至高空,一派璀璨夺目的盛大景象,壮观至极。
第一个看到此景的是守卫皇宫的御林卫,震惊过后,呼喊声惊醒了沉睡的皇城。
同一时刻,数万人走出了房门。
当众人都沉浸在此美景时,天空飘起了细小的雪粒子,映照着满天的孔明灯,如同一幅绝世的画卷。
忽然,半空中的孔明灯停滞一息后,骤然一黑,往下坠落。
与此同时,无数纷纷扬扬的纸片从孔明灯里飘落,似雪中飞舞的残叶。
皇城之上。
“这就是轩辕萧拾来的,请皇上过目。”
御前大太监福总管呈上一沓被雪水洇湿的信纸。
皇帝一目十行阅完过后,除却黑沉的眸色,心思无半点外泄。
“江湖。”
“朝廷。”
沉吟半晌过后。
“阿福。”皇帝平静道。
“老奴在。”
“这东西找齐了给朕放在案头上。”
“另,免去今日早朝,传令皇城司都知及六部,朕明早上朝时要看到龙案上,必须出现朕想看到的东西。”
“遮——”
青灰色的层云裂开蛛网状的光痕,远处护国寺的的钟声穿透薄雾,檐角铁马叮咚作响,送来第一缕刺破黑暗的晨光。
皇帝长舒一气,负手离去,两侧御林卫步履沉稳。
在城中蒙起第一声躁动时,孟无忧睁开了顾盼生辉的双眸,嘴角挑起一抹轻松的笑意。
直到此时此刻,她心中的一抹郁气才渐渐消散,能够毫无包袱全身心放松下来。
擦干净手心浸出的汗液,合衣躺在柔软的床榻上,不去听客栈外嘈杂的讨论。
在陷入沉睡前,她还在想——
如此,阿爹、阿娘和阿弟,还有孤鸿门的大家,应该都能安息了吧。
-
“这天上都是什么啊?纸吗?”
“你们看,这上面有字!写的好像是六年前孤鸿门灭门的事儿,有没有字识得全的,快给大家伙儿念念。”
一时间,屠夫大吼的声音盖过了哄闹的人群。
“我,我会——”
一位九楼的说书先生费力推开人群,凑上前发现是那个凶神恶煞,虎背熊腰的刘屠夫,心下生了退意。
“躲什么!上来吧你。”刘屠夫跟提溜鸡崽子似的,把人提上了木板搭的台子。
说书先生骑虎难下,但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于是顶着被围观的视线,低头看起了被塞在他怀里的一把纸。
“诶——?”
“怎么了,这纸有问题?”
围观的百姓仰首看着他,个把识字的恨不得把他薅下来,自己上。
“大家快找找,这纸上面还写了数,怕是不止这些。”书生惊道。
话落,人头攒动,弯腰捡纸。
台上人念一个数字,底下的百姓就找一张,足足凑齐了大拇指这么厚一沓。
瞅见内容时,说书先生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磨磨唧唧啥呢?快念快念!”
“哦哦哦!好好好。这就念这就念——”
“正名书:天地为鉴,日月昭昭。六年前孤鸿门蒙冤……”
“……”
等念完整整一本正名书,已是日上三竿,临近正午。
说书先生的嗓子也劈了叉,眼神无光,怕是未来有段时间是不愿意再说书了。
这不比听女罗刹杀人刺激?!
“你们说,这女罗刹有没有可能是这孤鸿门的遗孤……”
仅是一句无意识的发言,仿佛触发了什么机关。
自此——
[孤鸿门无罪]
[孤鸿门遗孤]
[女罗刹复仇传]
[与四顾门相爱相杀的那一年]
[前天下第一孟凌风和现天下第一李相夷]
[……]
人传人,越传越离谱。
不过消息也迅速流传至大江南北
在施行这一计划时,孟无忧就预料到了后果,不过她不在乎,目的达到了就行。
“没想到六年前孤鸿门灭门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果真是令人唏嘘。”刘如京摇头感叹,语气中尽是惋惜。
“想当初,孤鸿门“逢乱必出,以正江湖”的名声可是传遍了五湖四海,门内众人也是个顶个的高手。”
“那会儿行走江湖,只要你是孤鸿门的人,就是受人敬重的那一个。”
刘如京想起那位莫逆之交的兄弟,顿时觉得杯中的茶水都苦涩了许多。
议事堂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又有人道:“歪门邪道佯装名门正派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反过来还诬陷好人,若不是人证物证俱在,那这孤鸿门可真的就遗臭万年了。”
“只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这其中还牵扯出了通敌卖国。”
“他*的,一群牲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