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古之大修士-《符咒古族》

  三战之约定下之后,道域修士明显收敛了动作,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土亘阵营中,有人放声大笑,声音如雷:“哈哈,道域怕了!怕了我们三场之约,这就是你们所谓的风骨?!”

  “怕什么?怕输?还是怕死?”

  另一位血气滔天的修士冷笑:“此域,不过如此。”

  言语如钉,钉入人心,道域阵中有人低头,拳头紧握,有人咬牙切齿,却无一人出手。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平静响起,却叫在场所有人心头微震:

  “你们吵够了吗?”

  人群让开,一名青年缓步走出,身着灰衣,腰束玉带,神色清冷,双目如镜。

  “九玄宫,张鉴衣。”

  他看向土亘方向,声音清晰:“天罡后期,未入榜,无名之辈,可敢一战?”

  此言落下,风云激荡,天穹瞬息变色。

  这是立下三战之约后,第一位主动请战之人!

  土亘阵营先是一愣,继而哄笑:“又来一个送死的?未入榜也敢叫板我土亘,怕是脑子有问题。”

  有人跳出,为焚天血战者鸣不平,声称要用他人头洗剑。

  张鉴衣不语,只是抬手,轻轻一拂。

  一招,便将那名土亘修士打得骨断筋裂,横飞百丈,生死不知。

  全场一静。

  他眼皮未抬,只冷淡问道:“第二个,谁?”

  第二位应战者明显谨慎许多,是土亘的一位战阵修士,擅长元磁遁杀,一身战甲铮然作响,刀光如潮而起。

  张鉴衣没有兵刃灵宝,只以掌对敌。

  十息之后,第二位修士被一掌震碎护体罡气,口吐血雾,倒地不起,气息奄奄。

  张鉴衣身形未动半分,负手立于原地。

  “你们土亘的同阶修士,就这般不堪?”

  他终于抬头,语气淡然,眼神却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来一位大修吧。不必与我同阶一战。”

  『大修』,在当世,特指天罡巅峰境界修士。

  为何独有天罡巅峰会被世人称作大修士?

  若将目光投向更久远的岁月,在太古时期,大修士,并非如今这般泛泛。

  那时的大修士,仅指那些能将道种凝聚至极限之人。

  有古籍言:

  夫大修者,非境界所名,乃道之极也。

  天罡有巅,不可逾越;然有逆天命者,潜修经年,凝道种于灵海,至九十九枚者,可名大修士。

  非止于力,乃通乎道。

  故古人有言:‘见大修士者,虽融天三重,亦当拱手而拜。’

  其人一息通玄,两目窥道;未至果境,而果已成于心。此乃大修士也。

  倘十种而称修,徒为境界奴尔,非吾道也!

  ——《太古道录》卷五·大修士篇

  其文大意是:

  真正的大修士,并非由境界决定,而是由道的极致所定义。

  天罡虽有巅峰,但若有修士能逆天而行,在灵海之中凝聚九十九枚道种者,方可称『大修士』。

  大修士,不止强于力量,更贵在通悟大道。

  故而古时有言:哪怕你已踏入融天三重,但在遇到真正的大修士时,也需拱手、躬身一拜。

  此类人物,一息之间可引动玄奥,两目之中映照法则。

  他们虽未成道果,心中之道果却早已圆满。

  若仅以凝聚十枚道种而自称“大修士”,不过是被境界所奴役,实非大道之所允。

  众所周知,天罡修士已经可以凝聚道种,蕴于灵海。

  天罡境修士是否能在灵海中孕育『道种』,极依赖个人天资。

  天资卓绝者,或能孕出多枚道种;而资质平庸者,则连一枚也难以成形。

  但当修士踏入天罡巅峰,便几乎不再由天赋决定,道种将自然而然诞生,最少十枚。

  这些道种,正是未来跨过『融天境』,晋入『明心道果境』时的根基。

  道种之多寡、纯度与稳固程度,将直接影响道果的品质,乃至修士未来的潜力上限。

  因此,天罡境是修行路上的分水岭,不少真正的妖孽之人,会主动压制修为,不急于突破,而是潜修淬炼,反复打磨己身,只为凝聚更多的道种。

  一旦突破融天,便可遥遥领先于同阶。

  这一境界,不是过渡,而是奠基。

  只是随着岁月流逝,血脉稀薄,传承断裂,今日的大修之名,早已变得稀松平常。

  凡是踏入天罡巅峰者,皆可自称一声“大修”,仿佛只因体内孕出十枚道种,便足以与古人比肩。

  然世间仍有清醒者,读古籍,寻古意,知晓真正的大修士之意——

  那是走在极限之路上的修士,是天命的逆行者,是能让一域俯首的存在。

  回到战场,张鉴衣主动邀战大修的话一出,道域修士如山岳压胸般的沉默终于破裂,有人狠狠拍掌,大笑:

  “爽!就该有人这样!”

  “九玄宫不愧是老底蕴顶尖大宗!”

  “张鉴衣!张鉴衣!”

  那些沉默太久的愤怒、耻辱、憋屈,终于在这一刻找到出口!

  土亘阵营中,有人沉下脸色,不再轻视,终于,一名修至天罡巅峰的修士缓步踏出,目光冷冽:

  “口气不小,那就让我来试试,你的‘狂’值不值一个位置。”

  张鉴衣微微点头:“好。”

  第三战,震撼爆发!

  这一次,他也谨慎对待,背后九枚穴窍开始缓缓发光,周身气息猛然内敛。

  那位大修皱眉,在他眼中,此人就如同凡人,没有一丁点气息散出。

  “战。”

  张鉴衣话落,未见动作,脚下虚空却蓦然塌陷,如重锤砸地!

  轰!

  九枚穴窍之光,陡然暴涨,化作九轮圆月般的符印悬于背后。

  每一道,都在微微震颤,如九口古钟,荡出沉重低鸣,震得虚空浮动。

  九宫秘术,乃逆伐极限之古法,可不断开拓、深挖道胎潜能,逼出修士极境之力,霸道无匹。

  与剑宗的归一剑法和天裂教的天裂术并肩,是一种早已闻名星空的秘术。

  那位大修神色微凝,一眼看出这并非寻常法门。

  他不敢轻视,手指翻动,周身道种浮现,十五枚光点腾空,环绕而舞。

  “道种十五枚......”

  张鉴衣低声呢喃,眼中却无畏意,反倒露出几分兴奋,“正好练拳。”

  他动了。

  第一拳,九极开!

  那是一记再普通不过的直拳,拳风甚至未曾形成爆鸣,可就是这么一拳,让那大修瞳孔骤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