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暗流初现-《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

  龙腾科技的人离开后,实验室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真空感。之前的紧张和陌生人的气息被抽走,留下的是过度清洁后的化学品味和服务器重新占据主导的低沉嗡鸣。学生们松懈下来,肢体语言重新变得随意,王胖子甚至夸张地揉着腮帮子,抱怨刚才笑得脸都僵了。

  “感觉……有戏?”眼镜妹小声说,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计划书的一角,纸张发出细微的脆响。

  李栋没说话,只是看向陈默。高个男生则已经重新蹲回他的“祝融”旁边,拿着检测仪开始例行检查,仿佛刚才的评估从未发生。

  陈默的视线从窗外收回,楼下早已空无一人。他走到主控台前,屏幕还停留在那份对外公开的技术架构图上。

  “刚才那个戴眼镜的,看的是这个冗余模块接口?”他忽然开口,声音平稳,手指点向架构图的一个角落。

  李栋愣了一下,立刻凑近:“是,他问了几句并行处理的效率问题。”

  “回答得保守了。”陈默调出底层代码界面,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几行命令符跳跃而出,“这里的容错机制实际吞吐量比纸面数据高百分之十五左右。下次可以直接说。”

  李栋瞳孔微缩,迅速记下。王胖子和其他人也围拢过来。

  陈默没有停顿,目光扫过另外几人:“胖子,人家问你项目管理,你扯什么团队氛围?直接说我们用敏捷开发,迭代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还有你,”他看向高个男生,“人家摸‘祝融’外壳不是看它脏不脏,是在估测散热设计。你该直接把负载下的风道流量和温控曲线调出来。”

  他语速不快,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将刚才一小时里每一个细微的交锋点破、剖析、修正。没有指责,只是陈述,却让几个学生后背微微发紧,方才那点松懈和自得瞬间蒸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看穿后的凛然,以及更深的专注。

  他们这才意识到,刚才那场看似顺利的评估,在老师眼里处处是未臻完美的细节。

  “都记住了?”陈默停下敲击,看向他们。

  几人连忙点头。

  “嗯。”他关掉界面,“下午的数字电路课,别迟到。”

  学生们一怔,这才想起今天还有繁重的课程。巨大的项目前景和基础的课堂作业之间那巨大的落差感,让刚刚经历过“大场面”的他们产生了一瞬间的恍惚。

  但没人提出异议。只是默默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转移战场。

  陈默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一条新短信,来自一个没有署名的本地号码。内容很短:「张下午去了行政楼,见了刘副院长。聊了半小时。」

  他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了半秒,拇指滑动,删除了短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他拿起教案和那个磨损的保温杯,率先走向门口。

  ……

  下午的《数字电路原理》课,气氛有些微妙。

  讲台下,不少学生还在偷偷刷着手机,校园论坛和几个私下的小群里,已经隐约有“龙腾科技大佬去了陈默老师实验室”的消息在流传,附带几张模糊的远景照片,引发了各种猜测和惊叹。

  坐在前排的李栋、眼镜妹等人显得格外认真,甚至比平时更专注,笔记记得密密麻麻。他们刚刚从那个充满未来感的实验室回来,再听这些基础的逻辑门、触发器原理,感受截然不同。那些曾经觉得枯燥的公式和波形图,此刻仿佛都拥有了具体的、可触摸的重量和延伸可能。

  陈默在讲台上,依旧是不急不缓的语速,写着板书。粉笔划过黑板,发出稳定的沙沙声。他讲解了一个关于时序逻辑的经典难题,拆解得清晰透彻。

  讲解完毕,他放下粉笔,目光扫过课堂:“这个问题,去年企业招聘笔试的出题率很高。”

  底下立刻响起一阵翻书和记录的窸窣声。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但真正能卡住人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对底层时钟信号稳定性的忽视。差之毫厘,结果谬以千里。”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在一些人的心里荡开涟漪。

  下课铃响,学生们涌出教室。

  陈默在整理讲台,系里的教学秘书匆匆跑来:“陈老师,正好!刘副院长让你现在去他办公室一趟。”

  秘书的表情有点微妙,像是混合着同情和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陈默动作没停,将最后一只粉笔放回粉笔盒,盖好保温杯的盖子:“什么事?”

  “没说,就让你赶紧去一趟。”秘书传达完毕,转身走了。

  几个还没离开的学生听到了对话,有些担忧地看过来。李栋脚步放缓。

  陈默面色如常,将教案夹在腋下:“你们先回实验室。昨天的故障数据还没分析完。”

  他走出教室,步伐节奏没有丝毫改变。穿过长长的走廊,阳光从另一侧的窗户斜射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行政楼的氛围与教学楼截然不同,更安静,空气里漂浮着打印纸和盆栽植物的味道。

  刘副院长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陈默敲了敲,里面传来一个略带严肃的声音:“进。”

  刘副院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正在看一份文件。张主任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端着茶杯,吹着水面上的茶叶,看到陈默进来,掀了掀眼皮,没说话,嘴角却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刘院长,您找我?”陈默站在办公桌前。

  刘副院长放下文件,摘掉老花镜,揉了揉眉心,一副操劳的样子:“陈默啊,坐。”

  陈默没坐。

  刘副院长也没强求,叹了口气:“听说上午,龙腾科技的人去你实验室了?”

  “嗯,技术交流。”

  “交流是好事啊!校企合作,一直是学校鼓励的方向。”刘副院长语气温和,话锋却随即一转,“不过啊,陈默,咱们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企业的资源可以借力,但心态不能浮躁。尤其是对学生,还是要以打好基础为重,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嗯,把学生当成单纯的劳动力,过早卷入商业项目里。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不利,影响也不好。”

  他说话时,张主任在一旁慢悠悠地喝着茶,偶尔点头附和:“是啊,老刘考虑得周到。学生嘛,心性不定,容易被人画的大饼忽悠。咱们做老师的,得把好关。”

  字字句句,看似关心学生,冠冕堂皇,却像软刀子一样,从四面八方暗暗递过来。

  陈默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直到两人说完。

  办公室里有一瞬间的安静。

  窗外的阳光移动,照亮空气中浮动的微小尘埃。

  “院长,主任,”陈默开口,声音依旧平稳,“他们的《数字电路》期中考试,平均分比年级平均高了十二点三。上周的课程设计答辩,优秀率百分之四十。”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果这算基础不牢,拔苗助长。那什么样的成绩,才算符合标准?”

  刘副院长和张主任的表情同时一僵。

  陈默没再看他们,目光转向窗外:“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学生的作业还没批。”

  他微微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门轻轻合上。

  办公室里,刘副院长和张主任对视一眼,脸色都不太好看。桌上那杯茶,热气袅袅,却仿佛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