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顾冒巧施离间计-《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怎么会这么强?

  他是怎么发现我们的?

  白澄城,自逃回来后,解珲一直不说话,而是在反复琢磨这两个问题。

  老实说,从表面上看,是他被顾冒的真气阵一刀击飞,但实际上却是他为了卸力主动倒退,因此那一击的伤害并不大。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赵兴救他救错了,毕竟当时他们明显早已暴露,在对方有准备的情况下,两位宗师继续战下去未必能活。

  “解兄,你还好吧?”

  关切的声音传来,解珲定了定神答道:“问题不大,明日若魏王来攻,我定会出手助你。”

  赵兴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既然解珲愿意帮忙,那他就能与魏军周旋下去,直至周平把救兵搬来。

  “赵兄,你面对的魏军一直这么强的吗?”

  解珲开口问道,他急需一个熟悉魏军情况的人解惑。

  赵兴叹道:

  “昨夜还不是魏军的最强战力,我记得在秦州第一次与魏王交战时,他便摆出一万六千人的真气军阵,其威力已然有大宗师风范。”

  “仅仅两招,便让我的前线部队丧失抵抗的勇气,纷纷往后撤。”

  解珲听后不由倒吸一口冷气,问道:

  “倘若魏军再立一次这般级别的真气军阵,这白澄城焉能守住?”

  赵兴笑道:“解兄糊涂了,若真气阵是想立就能立起来的,世上懂得真气军阵岂会这么少?”

  解珲心中略松,然后像是想到什么一样瞪大双眼道:“我知道了,是真气军阵,魏王是通过真气军阵发现我们的。”

  赵兴闻言愣住,继而苦笑道:“我竟忘了真气军阵还有这等效用,今日失利,我责无旁贷。”

  解珲安慰道:“赵兄,若非你提及,我也不会想到,这种事怎么能怪你呢?”

  赵兴默然,心头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赵王,审先生求见。”

  就在赵兴与解珲怅然之际,亲卫声音突然响起。

  解珲不解道:“是秦州名士审伯圭吗,他怎么会在你军中?”

  赵兴情知他的猜疑病又起了,便故作大方道:“解兄且去屏风后躲避,待会自然明白。”

  不多时,审伯圭怒气冲冲地来到赵兴面前。

  他此前传完顾冒给赵兴的回应后便一直待在赵兴军中,如今听闻赵兴带人去刺杀顾冒,自然是大怒。

  “赵王,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你竟然敢公然违约去刺杀魏王,你这是在破坏我好不容易为秦州争取来的和平机会!”

  “究竟是谁怂恿你去刺杀魏王的,速速把此奸臣交出来,砍了他的头向魏王请罪,议和之事尚有挽回的余地。”

  眼看审伯圭越说越过分,赵兴不悦道:

  “审先生,兵者,诡道也。孤从未想过与魏王议和,之前种种不过是麻痹他罢了。”

  审伯圭闻言被气得口吐鲜血,指着赵兴的鼻子道:“你……你简直无可救药,秦州的百姓不知道多少会被你害死!”

  言罢,其人愤然转身离去,但行不过几步,其身形突然摇晃起来,紧接着竟晕倒在大门前。

  “来人!”

  赵兴声音陡然拔高,门外的亲卫快步进来候命。

  “把今夜发生的事传出去,就说魏王要屠杀秦州大半百姓以泄心头之恨。”

  “另外,审伯圭这人孤很不喜欢,你们把他带下去治疗,从今往后不要让他出现在孤的眼前。”

  “诺。”

  亲卫越听心越惊,到最后连忙道。

  另一边,陈青尧收到有四五千伪齐精兵袭营后大为吃惊,他实在没想到萧辉败了都不安分,竟跟他玩这一手。

  好在他的侄子素来谨慎,信奉带头冲杀的主将都是蠢货那一套,想来应该能保住性命。

  为防万一,陈青尧叫上文崇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但当他和文崇赶往现场,却惊讶地发现袭营的不是伪齐精兵,而是伪周的军队,而且韩栎也在现场。

  数量也不对,伪周的兵马绝对过万了。他们此刻正押送俘虏往北面走。

  很显然,此次袭营已接近尾声,他们来晚了。

  而见到来援的是两位宗师,萧辉和朱定军主动现身,站到韩栎身旁,与陈青尧文崇两人对峙起来。

  “陈贼,你来晚了,还是从哪来的回哪去吧!”

  萧辉戏谑开口,声音中带着调侃的意味。

  此前一战,他损失惨重,如今总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韩栎、萧辉,我只问一句话,我侄子去哪了?”

  陈青尧阴沉着脸,心中的怒火快要从眼中喷出。

  经此一战,纵使伪周伪齐退回河北江南他也无力插手秦州战事。

  “你问什么我们就回什么,那我们岂不是很没面子。”

  萧辉刚要言语,韩栎就抢先一步开口。

  此战过后,大齐就会退守江南,因此若能让陈青尧两人受点伤,那他退守河北就更稳妥了。

  “陈贼,这个问题的答案你还是去问别人吧。”

  萧辉附和道,既然韩栎不打算告诉陈青尧,那他也不能拆台。

  “我们走!”

  陈青尧深深看了三人一眼,无奈转身离去。

  今日之辱,他一定要讨回来。

  ……

  天刚刚亮,魏军便全体出动,将白澄城团团围住。

  顾冒披甲持戟,骑马跃众而出,高声道:

  “敢问昨夜袭我营寨的赵王、庆王何在,还请出来答话。”

  顾冒亲自开口相邀,赵兴解珲没有不应的道理,他们两人齐声道:

  “敢问魏王有何见教?”

  顾冒笑道:“昨夜一战,想必两位已经明白纵使联手,也无法取孤的性命。”

  “两位欲取孤的性命,孤本该愤恨,但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孤今日便可两位一个机会。”

  两人闻言非但不喜,反而警惕起来。以魏王如今的身份地位,岂会轻易放下此等仇恨。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听见顾冒继续道:

  “赵王,你若助孤取下庆王首级,孤愿意只取秦州的北原河西两郡、归还俘虏一万五,并保证三年之内不主动对赵国用兵。”

  “庆王,你若助孤取下赵王首级,孤愿意与你分分秦州并签订盟约,共同对抗大齐。”

  此言一出,解珲率先嘲讽道:“魏王,如此低劣的离间计,你以为孤和赵王会上当吗?”

  顾冒正色道:“是离间计,更是真心话。想必两位也知道,以孤现有的兵力,纵使攻下此城,也未必能留下你们二位。”

  “因此,该退一步时孤自然要退一步。”

  赵兴冷笑道:“说得好听,只怕谁若听了你的话,被你利用完了也难逃一死。”

  “君无戏言,孤岂是出尔反尔的人?”

  顾冒反问一句,而后补充道:

  “五日为限,城内之人除赵王与庆王外,任何从城内走出的人,孤一律既往不咎,择才任用。”

  “话已至此,尔等好好思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