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夏蚕-《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明年又是一个乡试之年,秦夫子这次科举估计能上榜,真是不舍得他啊!”

  夜里,顾青荷一边擦拭着自己刚洗过的头发,一边暗自叹气,一个负责任的好夫子可不太好在。

  特别是秦夫子这种学识强因材施教,又不迂腐的夫子,真的太难得了。

  “等过完年,明年石头都十一了。这五年石头那孩子孩子跟着秦夫子启蒙读书,也算是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可要是秦夫子真中了科举,后面去了京城,孩子们又得重新找夫子。”

  可这合适的夫子哪有那么容易找呢?

  即便是秦夫子会推荐一两位夫子过来,但也不一定就有秦夫子的水平。

  正思虑间,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顾青荷警觉起来,轻轻放下手中的布巾,缓缓走到窗边。

  透过窗户缝隙,竟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落在窗台上,羽毛凌乱,翅膀还渗着血。顾青荷心生怜悯,打开窗户将小鸟捧了进来。

  她转身找来布条为小鸟处理伤口,嘴里还念叨着:“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家伙,怎么伤成这样了,跟雄鸟打架打的吗?”

  “我就是打架不好吧?来莫怕,姐姐给你包扎一下,等你伤好了就可以飞走啦。”

  三下五除二处理完小鸟的伤口,顾青荷又开始琢磨夫子的事儿。

  “不行,夫君。我们还得提前为孩子们做打算,明日就去打听打听府城还有没有合适的夫子,可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业。 ”

  “娘子,你头发都还未干呢!”

  看见娘子顶着一头湿发还在给小鸟包扎,宋书宴无奈的拿起一旁的干毛巾给她擦拭。

  柔软乌黑的发丝在他手中划过,宋书宴的心中不由的荡起了一丝涟漪。

  “我跟你说话呢!”顾青荷嘟囔着嘴伸着小脚踹了踹宋书宴,语气有些不满。

  虽然她家大儿子都十一了,但是她的年纪真不大,如今也不过二十九而已还不到三十,依旧还是年轻的小姑娘一枚。

  倒是宋书宴成熟了很多,身材高大结实,目光依旧很锐利,只是看向妻儿的眸光中带着一丝温和,并非冰冷无情之人。

  原本宋书宴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都三十好几的男人也该蓄胡须了,但是顾青荷死活不同意,说他那样子丑死了。

  还说什么不愿意亲他的时候直接亲到一口毛,那样她半夜会做噩梦吓死的。

  听到小媳妇的这话,宋书宴都快被气笑了,什么叫做一亲一口毛啊?

  简直太恶心,无奈之下,宋书宴最终还是决定听从媳妇的安排,不留胡须。

  不过话说回来,把脸上的胡须弄的干干净净的,整个人看起来倒是挺年轻的。

  跟韩生悯那个同龄人相比较,他简直就是年轻了十岁,这让他自信心爆棚。

  “娘子,夫子的事情你也别担心,我找人去府城多打听打听便是了,即便是找不到夫子,也可以将石头送去府城的书院读书。”

  “石头明年都十一二岁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送去书院读书,他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你也别担心了。”

  “快睡觉!”

  “我睡不着……”

  “那要么,我们做点有意思的事?”宋书宴低声诱哄道,随即漆黑的被窝里传来了一阵笑闹之声,声音娇俏又魅惑……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

  转眼间又到了蚕长大成熟结茧,该摘蚕茧卖蚕茧的日子了。

  这两日,顾青荷天天在家里守着,等着后院的蚕房,等所有的蚕茧都白了之后,这才开始安排人采摘蚕茧。

  另一边,文老板安排下乡收蚕茧的管事也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文老板的正室已经发现了文施瑞这个私生子外室的缘故。

  这次来的管事总是有意无意的在打听多方的消息,偶尔还透露出文老板正室夫人的娘家,其背景是何等的强大。

  顾青荷心里有些疑惑,这管事突然提及文老板正室娘家背景,莫不是有什么企图?

  她表面不动声色,笑着和管事周旋。

  采摘完蚕茧后,开始谈价格,管事却突然压价,说今年蚕茧市场不景气。

  原本春蚕是一斤三百文的,可对方却只愿意给一百八十文,少了将近一半。这个价格连夏季蚕茧都价格都不如。

  对此,顾青荷自然不肯,她清楚这管事是故意刁难,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

  文家那边又来了一个管事,这个管事正是文老板的账房,双方也算是熟人了。

  他皱着眉冷冷的看了一眼那管事,对顾青荷道:“顾娘子,莫要听他的,价格还是按之前说好的来。这是我们家老爷的意思。”

  管事有些慌了,嗫嚅道:“夫人那边……”

  账房冷声道:“何管事,这事不用你管,有什么事我自会和夫人说。”

  顾青荷简直松了口气,不管文家内部如何争权夺利,总之不要影响她就行。

  交易顺利完成,顾青荷望着装好蚕茧的马车远去,心想这文家的事还真是麻烦。

  宋书宴这两天去了府城,也不知道如何了?他应该知道一些文家的事情。

  顾青荷打算等宋书宴回来后在问一问,毕竟孟月乐可是跟文施瑞订婚了,他们家多少都是要跟文家有所牵扯的。

  第一批的春蚕,顾青荷家养了三百二十张蚕,四月结茧后卖了九千四百贯钱。

  第二批的春蚕,顾青荷家养了三百六十张蚕,结茧后卖了一万二千贯钱。

  第三批的夏蚕,顾青荷家养了三百张蚕,六月中旬结茧后总共卖了六千贯钱。

  今年是顾青荷第一次养夏季蚕,之所以她会养夏季蚕,一则是养蚕的经验丰富了,另一一个则是桑田的桑树长大了。

  等到时间进入六月后,桑叶长的十分茂盛,顾青荷实在是不舍得浪费了。

  夏季蚕的生丝价格不如春蚕,同样的夏季蚕的蚕茧价格也比春蚕的价格低。

  但这也不是就说夏季蚕就完全没有收益,实际上这里面的利润还是相当大的。

  当然了,养蚕的赋税也是很高的。

  差不多了占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去县衙登记赋税,缴纳税银的时候,那是一箱一箱的银子往里面搬,心疼的顾青荷直落泪。

  古代的税收用处,跟后世现代还不一样,后世用于国家发展跟建设,这个时代很大一部分税收是拿来维持皇室的开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