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沈清弦的脸上,却没能驱散她眉宇间的寒意。
她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捏着那枚从信鸽腿上取下的竹管,久久未动。
太子的密信。
内容很短,却字字千金:
“猎场之事,朕已知悉。爱卿受惊,朕心甚慰。然刺客身份蹊跷,暗卫令牌现世,朝中已有非议。望卿暂避风头,静观其变。国子监诸生,尤以珩儿为首,还需卿多加约束,勿使其卷入是非。”
落款是太子的私印。
沈清弦指尖微微用力,那张薄薄的纸条在她指间蜷缩、变形。
“朕心甚慰”?
“暂避风头”?
她几乎能想象出太子写下这些话时,那副看似关切、实则敲打的虚伪面孔。
猎场刺杀,死了那么多人,连他亲儿子都差点交代在那里,最后就换来一句轻飘飘的“朕心甚慰”?
还有这令牌……
她下意识摸了摸怀中那两枚冰冷坚硬的物件。
太子知道令牌的事。
他不仅知道,还在提醒她——或者说,警告她——这件事已经引起了朝堂注意。而他希望她“静观其变”,把嘴巴闭紧,顺便看好萧景珩那群小子,别让他们瞎掺和。
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蛛网般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呵。”一声极轻的、带着自嘲的冷笑从她唇边溢出。
这就是她曾经效忠的主上。
这就是她如今必须面对的棋局。
她点燃火折子,将那张纸条付之一炬。看着跳跃的火苗吞噬掉那些冠冕堂皇的字句,她的眼神重新变得冰冷而坚定。
避?如何避?
风雨欲来,她早已身在局中。
---
国子监,博士厅。
沈清弦踏入厅内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监生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她身上。
有敬畏,有好奇,有探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猎场发生的事情,显然已经以各种版本在监内流传开来。
“沈博士。”林婉儿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眼神里带着担忧。
苏月明也跟着站起来,小声补充:“博士,您……您没事吧?”
沈清弦目光扫过她们,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她的视线随即落在后排那个空着的位置上——那是萧景珩的座位。
“萧景珩呢?”她问,声音听不出情绪。
王虎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回答:“回博士,世子他……他腿伤未愈,靖王府派人来告了假。”
沈清弦眸光微闪,没说什么,转身开始授课。
今天的课是《刑律》,她讲得比以往更加条分缕析,也更加冰冷无情。每一个案例,每一条律法,从她淡色的唇瓣中吐出,都带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寒气。
台下众人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感觉到了,今天的“女阎王”,似乎比猎场遇险之前,更冷了。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
课至中途,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侍卫劝阻的声音。
“让开!小爷我要上课!谁敢拦我?!”
一个熟悉又嚣张的声音响起,带着点气急败坏。
厅内众人精神一振,齐刷刷望向门口。
只见萧景珩拄着一根做工精巧的紫檀木拐杖,正单脚站着,试图突破侍卫的阻拦闯进来。他脸色还有些苍白,但那双桃花眼里燃烧着不服输的火焰,活像只被惹毛了的小豹子。
沈清弦放下书卷,目光平静地看向门口。
“让他进来。”
侍卫这才放行。
萧景珩立刻拄着拐杖,“哒、哒、哒”地蹦了进来,动作有些滑稽,但速度不慢。他径直蹦到自己的座位旁,把拐杖往旁边一靠,一屁股坐下,然后扬起下巴,带着点挑衅又有点委屈的眼神看向讲台上的沈清弦。
仿佛在说:看,小爷我来了!伤没好也来了!
沈清弦与他对视了一秒,随即漠然移开目光,继续讲课,仿佛他只是个迟到的普通监生。
萧景珩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
他今天天没亮就醒了,闹着要来国子监。母妃和父王轮番上阵都劝不住,最后他几乎是挂着拐杖跳上马车的。一路上,他脑子里想了无数种沈清弦见到他时可能的表情——惊讶?感动?至少……至少不该是这种无视吧?
他憋着一股劲,听得格外“认真”,眼睛几乎黏在沈清弦身上,试图从她那张冰封的脸上找出一点裂痕。
可惜,没有。
她甚至连眼风都没再扫过来一个。
直到下课钟响。
沈清弦合上书卷,一句“散学”刚出口,萧景珩就立刻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动作快得差点带倒椅子。
“沈博士!”他喊住正要离开的她。
沈清弦脚步顿住,侧身看他。
其他监生见状,互相使了个眼色,默契地加快脚步溜了出去,连林婉儿和苏月明都被王虎半推半请地拉走了。顷刻间,博士厅里就只剩下他们两人。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萧景珩拄着拐杖,蹦到沈清弦面前,因为动作急切,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你……”他张了张嘴,看着近在咫尺的、这张让他这几天魂牵梦萦又气得牙痒痒的脸,原本准备好的质问和抱怨突然卡了壳,最后冒出来的竟是一句,“你的伤……好了没?”
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些,带着点别扭的关心。
沈清弦的目光在他打着夹板的左腿上扫过,淡淡道:“世子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萧景珩被噎了一下,有些恼:“小爷我好着呢!用不着你操心!”他顿了顿,眼神执拗地盯着她,“倒是你!那天……那天在马车上……”
他话没说完,耳根却先红了。
他看见了。
他看见她哭了。
虽然只有一瞬间,虽然她立刻就把脸转开了,但他确信自己看见了。
那滴眼泪,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这几天坐立难安。
沈清弦的眼神骤然一冷,周身的气息都仿佛降低了温度。
“世子看错了。”她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若是无事,便回去好生休养。伤好之前,不必来上课了。”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沈清弦!”萧景珩急了,下意识伸手想去拉她的衣袖。
沈清弦脚步一错,轻巧地避开。
萧景珩抓了个空,身体因失衡晃了一下,拐杖差点脱手。
沈清弦眉头微蹙,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伸手扶住了他的胳膊。
她的指尖微凉,隔着薄薄的春衫,触碰到他手臂的皮肤。
萧景珩身体一僵,只觉得被她碰到的地方像是过电一样,酥麻感瞬间窜遍全身。他抬头,撞进她近在咫尺的眼眸里。那双眼,依旧清冷如寒潭,但此刻因为距离太近,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有些慌乱的倒影。
“你……”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心跳如擂鼓。
沈清弦迅速收回手,仿佛被烫到一般。她后退半步,重新拉开距离,语气恢复了之前的疏离:“站稳。”
萧景珩拄着拐杖,看着她迅速退开的身影,心里空落落的,那股莫名的委屈感又涌了上来。
“你就非要这样吗?”他声音闷闷的,“在猎场的时候……我们不是……”
“猎场是猎场,国子监是国子监。”沈清弦再次打断他,声音冷硬,“世子,请记住你的身份,也记住我的身份。”
她的身份?
她是什么身份?是博士?还是……那个藏着秘密、连哭都不能让人看见的沈清弦?
萧景珩看着她冰冷的侧脸,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沈清弦不再看他,径直朝门外走去。
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孤零零地映在冰冷的地面上。
萧景珩站在原地,看着她决绝离开的背影,拄着拐杖的手用力到指节泛白。
他不懂。
为什么明明一起经历过生死,她却好像离他更远了?
那股将他排斥在外的无形之墙,似乎比以前更厚、更冷了。
他抬起刚才被她扶过的手臂,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凉的触感。
心里又酸又胀,还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
“沈清弦……”他盯着空荡荡的门口,咬着牙,低声自语,“你等着……小爷我偏要看看,你心里到底藏着什么!”
而已经走出博士厅的沈清弦,在拐过回廊的瞬间,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她微微侧首,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后那座寂静的厅堂。
阳光下,少年拄着拐杖的倔强身影,在她眼底一掠而过。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里面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她握紧了袖中的那两枚令牌。
冰冷的触感,时刻提醒着她前方的荆棘与深渊。
有些路,注定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风雨,她也必须独自去扛。
她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捏着那枚从信鸽腿上取下的竹管,久久未动。
太子的密信。
内容很短,却字字千金:
“猎场之事,朕已知悉。爱卿受惊,朕心甚慰。然刺客身份蹊跷,暗卫令牌现世,朝中已有非议。望卿暂避风头,静观其变。国子监诸生,尤以珩儿为首,还需卿多加约束,勿使其卷入是非。”
落款是太子的私印。
沈清弦指尖微微用力,那张薄薄的纸条在她指间蜷缩、变形。
“朕心甚慰”?
“暂避风头”?
她几乎能想象出太子写下这些话时,那副看似关切、实则敲打的虚伪面孔。
猎场刺杀,死了那么多人,连他亲儿子都差点交代在那里,最后就换来一句轻飘飘的“朕心甚慰”?
还有这令牌……
她下意识摸了摸怀中那两枚冰冷坚硬的物件。
太子知道令牌的事。
他不仅知道,还在提醒她——或者说,警告她——这件事已经引起了朝堂注意。而他希望她“静观其变”,把嘴巴闭紧,顺便看好萧景珩那群小子,别让他们瞎掺和。
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蛛网般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呵。”一声极轻的、带着自嘲的冷笑从她唇边溢出。
这就是她曾经效忠的主上。
这就是她如今必须面对的棋局。
她点燃火折子,将那张纸条付之一炬。看着跳跃的火苗吞噬掉那些冠冕堂皇的字句,她的眼神重新变得冰冷而坚定。
避?如何避?
风雨欲来,她早已身在局中。
---
国子监,博士厅。
沈清弦踏入厅内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监生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她身上。
有敬畏,有好奇,有探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猎场发生的事情,显然已经以各种版本在监内流传开来。
“沈博士。”林婉儿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眼神里带着担忧。
苏月明也跟着站起来,小声补充:“博士,您……您没事吧?”
沈清弦目光扫过她们,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她的视线随即落在后排那个空着的位置上——那是萧景珩的座位。
“萧景珩呢?”她问,声音听不出情绪。
王虎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回答:“回博士,世子他……他腿伤未愈,靖王府派人来告了假。”
沈清弦眸光微闪,没说什么,转身开始授课。
今天的课是《刑律》,她讲得比以往更加条分缕析,也更加冰冷无情。每一个案例,每一条律法,从她淡色的唇瓣中吐出,都带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寒气。
台下众人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感觉到了,今天的“女阎王”,似乎比猎场遇险之前,更冷了。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
课至中途,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侍卫劝阻的声音。
“让开!小爷我要上课!谁敢拦我?!”
一个熟悉又嚣张的声音响起,带着点气急败坏。
厅内众人精神一振,齐刷刷望向门口。
只见萧景珩拄着一根做工精巧的紫檀木拐杖,正单脚站着,试图突破侍卫的阻拦闯进来。他脸色还有些苍白,但那双桃花眼里燃烧着不服输的火焰,活像只被惹毛了的小豹子。
沈清弦放下书卷,目光平静地看向门口。
“让他进来。”
侍卫这才放行。
萧景珩立刻拄着拐杖,“哒、哒、哒”地蹦了进来,动作有些滑稽,但速度不慢。他径直蹦到自己的座位旁,把拐杖往旁边一靠,一屁股坐下,然后扬起下巴,带着点挑衅又有点委屈的眼神看向讲台上的沈清弦。
仿佛在说:看,小爷我来了!伤没好也来了!
沈清弦与他对视了一秒,随即漠然移开目光,继续讲课,仿佛他只是个迟到的普通监生。
萧景珩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
他今天天没亮就醒了,闹着要来国子监。母妃和父王轮番上阵都劝不住,最后他几乎是挂着拐杖跳上马车的。一路上,他脑子里想了无数种沈清弦见到他时可能的表情——惊讶?感动?至少……至少不该是这种无视吧?
他憋着一股劲,听得格外“认真”,眼睛几乎黏在沈清弦身上,试图从她那张冰封的脸上找出一点裂痕。
可惜,没有。
她甚至连眼风都没再扫过来一个。
直到下课钟响。
沈清弦合上书卷,一句“散学”刚出口,萧景珩就立刻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动作快得差点带倒椅子。
“沈博士!”他喊住正要离开的她。
沈清弦脚步顿住,侧身看他。
其他监生见状,互相使了个眼色,默契地加快脚步溜了出去,连林婉儿和苏月明都被王虎半推半请地拉走了。顷刻间,博士厅里就只剩下他们两人。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萧景珩拄着拐杖,蹦到沈清弦面前,因为动作急切,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你……”他张了张嘴,看着近在咫尺的、这张让他这几天魂牵梦萦又气得牙痒痒的脸,原本准备好的质问和抱怨突然卡了壳,最后冒出来的竟是一句,“你的伤……好了没?”
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些,带着点别扭的关心。
沈清弦的目光在他打着夹板的左腿上扫过,淡淡道:“世子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萧景珩被噎了一下,有些恼:“小爷我好着呢!用不着你操心!”他顿了顿,眼神执拗地盯着她,“倒是你!那天……那天在马车上……”
他话没说完,耳根却先红了。
他看见了。
他看见她哭了。
虽然只有一瞬间,虽然她立刻就把脸转开了,但他确信自己看见了。
那滴眼泪,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这几天坐立难安。
沈清弦的眼神骤然一冷,周身的气息都仿佛降低了温度。
“世子看错了。”她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若是无事,便回去好生休养。伤好之前,不必来上课了。”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沈清弦!”萧景珩急了,下意识伸手想去拉她的衣袖。
沈清弦脚步一错,轻巧地避开。
萧景珩抓了个空,身体因失衡晃了一下,拐杖差点脱手。
沈清弦眉头微蹙,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伸手扶住了他的胳膊。
她的指尖微凉,隔着薄薄的春衫,触碰到他手臂的皮肤。
萧景珩身体一僵,只觉得被她碰到的地方像是过电一样,酥麻感瞬间窜遍全身。他抬头,撞进她近在咫尺的眼眸里。那双眼,依旧清冷如寒潭,但此刻因为距离太近,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有些慌乱的倒影。
“你……”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心跳如擂鼓。
沈清弦迅速收回手,仿佛被烫到一般。她后退半步,重新拉开距离,语气恢复了之前的疏离:“站稳。”
萧景珩拄着拐杖,看着她迅速退开的身影,心里空落落的,那股莫名的委屈感又涌了上来。
“你就非要这样吗?”他声音闷闷的,“在猎场的时候……我们不是……”
“猎场是猎场,国子监是国子监。”沈清弦再次打断他,声音冷硬,“世子,请记住你的身份,也记住我的身份。”
她的身份?
她是什么身份?是博士?还是……那个藏着秘密、连哭都不能让人看见的沈清弦?
萧景珩看着她冰冷的侧脸,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沈清弦不再看他,径直朝门外走去。
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孤零零地映在冰冷的地面上。
萧景珩站在原地,看着她决绝离开的背影,拄着拐杖的手用力到指节泛白。
他不懂。
为什么明明一起经历过生死,她却好像离他更远了?
那股将他排斥在外的无形之墙,似乎比以前更厚、更冷了。
他抬起刚才被她扶过的手臂,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凉的触感。
心里又酸又胀,还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
“沈清弦……”他盯着空荡荡的门口,咬着牙,低声自语,“你等着……小爷我偏要看看,你心里到底藏着什么!”
而已经走出博士厅的沈清弦,在拐过回廊的瞬间,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她微微侧首,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后那座寂静的厅堂。
阳光下,少年拄着拐杖的倔强身影,在她眼底一掠而过。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里面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她握紧了袖中的那两枚令牌。
冰冷的触感,时刻提醒着她前方的荆棘与深渊。
有些路,注定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风雨,她也必须独自去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