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主持全面工作,真正的东林区一把手!-《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齐刷刷地从陆远身上,转向了那个站起来的身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高建民。

  高建民,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常年挂着一副和煦的笑容。他是东林区的“老土地”,在孙德海倒台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市里要找一个稳住局面的人,高建民是不二人选。

  可市委的任命,像一记耳光,抽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此刻,他站出来,脸上依旧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镜片后的眼睛里,却闪烁着谁也看不懂的光。

  “陆书记,请留步。”

  这一声“陆书记”,叫得字正腔圆,却比叫“陆区长”更让人觉得刺耳。这是在提醒所有人,也像是在提醒陆远,你这个“书记”,只是临时的,名不正言不顺。

  陆远停下脚步,转过身,平静地看着他。没有开口,只是用眼神示意他继续。

  高建民推了推眼镜,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整个会议室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陆书记,您刚才说的稳定压倒一切,我们都赞同。但是,现在区里有个火,已经烧到眉毛了。不知道您打算怎么灭?”

  他这是在发难。

  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了陆远一军。

  你不是要主持全面工作吗?好,先接我一招。接不住,你这个“一把手”就是个笑话;接住了,也得脱层皮。

  台下,那些刚刚被陆远气场镇住的干部们,心思又活络了起来。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像一群等着看斗鸡的看客,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哦?什么火?”陆远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喜怒。

  “就在我们开会的时候,‘东林之光’商业广场项目的几百个工人,已经把区政府南门给堵了。”高建民慢条斯理地说道,仿佛在说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他们说,开发商拖欠了他们半年工钱,总共大概……三千多万吧。开发商的老板,是孙德海的一个远房亲戚,现在已经联系不上了。工人们说了,今天拿不到钱,他们就睡在区政府门口不走了。”

  “嘶——”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东林之光”项目,在座的都清楚,那是孙德海亲自拍板的重点工程,也是他捞钱的重要渠道。现在孙德海倒了,这个项目立刻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几百个情绪激动的工人,三千多万的欠款,联系不上的开发商。这三者加在一起,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高建民说完,好整以暇地看着陆远,等着他出丑。他料定,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对这种棘手的群体性事件,除了打官腔、和稀泥,说一些“正在研究”、“马上协调”的废话,不可能有任何办法。

  只要陆远露出一丝一毫的犹豫和退缩,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威信,就会立刻土崩瓦解。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陆远身上。

  这一次,目光里充满了审视和怀疑。

  陆远没有看别人,他的目光,落在了高建民身上。他忽然笑了。

  “高区长。”

  “哎,在。”

  “‘东林之光’这个项目,我记得没错的话,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孙德海,常务副组长,是你吧?”陆远问道。

  高建民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是……是我。”

  “开发商跑路,工人拿不到钱,这件事,你应该比我更早知道吧?”陆远又问。

  “我也是刚刚才得到汇报……”高建民的语气有些发虚。

  “是吗?”陆远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刘主任,你告诉高区长,城建局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向区政府报告‘东林之光’项目存在薪资拖欠风险的?”

  一直站在旁边的办公室主任刘光明,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吓得一个激灵。他看了一眼陆远,又看了一眼脸色已经开始变化的高建民,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回答:“报告陆书记,根据收文记录,城建局最早在……在一个月前,就以书面形式,向高区长的办公室报送过相关情况的专报。”

  哗!

  全场一片哗然。

  所有看向高建民的眼神,都变了。

  一个月前就知道,却一直捂着不说,偏偏等到新领导上任的第一天,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个炸弹扔出来。这是什么居心,昭然若揭!

  高建民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怎么也没想到,陆远的反击会如此迅猛,而且直接打在了他的七寸上。他更没想到,一向在他面前唯唯诺诺的刘光明,居然敢当众捅他一刀。

  “我……我工作忙,可能……可能没注意到……”高建民语无伦次地辩解着。

  陆远却没再理他,仿佛他已经是个无足轻重的人。

  他环视全场,目光从一张张惊疑不定的脸上扫过。

  “同志们,高区长刚才提的问题,很好。它告诉我们,孙德海留下的烂摊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还要烂。也告诉我们,有些人,屁股是坐在老百姓的对立面的!”

  这句话,说得极重。高建民的身体晃了一下,几乎站立不稳。

  陆远不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开启了“一把手”模式。

  他的目光转向坐在角落的区财政局局长,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看起来有些懦弱的中年男人。

  “陈局长。”

  “到!”财政局长像被电击一样站了起来。

  “我问你,现在区财政的账上,还能动用的机动资金,有多少?”

  陈局长扶了扶眼镜,脸色发苦:“陆……陆书记,孙……孙书记之前为了几个项目,把财政的钱都……都挪用了,现在账上,能动的钱,恐怕……恐怕不到一百万。”

  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沉。一百万,对于三千多万的窟窿,杯水车薪。

  高建民的嘴角,又勾起了一丝冷笑。没钱,看你怎么收场!

  陆远却像是没听到这个坏消息一样,点了点头,又转向另一边的区城建局局长。

  “王局长。”

  “在!”

  “你,立刻去一趟区政府南门。告诉工人们,让他们选出五个说话管用的代表。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来,我亲自跟他们谈。”

  “是!”

  陆远再次转向高建民,后者正因为被无视而脸色铁青。

  “高区长。”

  “……”

  “你,作为项目的常务副组长,现在跟我一起,去现场。”陆远的声音不容置疑,“你去安抚工人的情绪,我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一句话,高下立判。

  高建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想拒绝,但在陆远那双锐利如刀的眼神逼视下,一个“不”字堵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最后,陆远的目光落在了公安分局那位临时负责的副局长身上。

  “赵局,调集警力,去南门维持秩序。记住,我说的,是维持秩序,保护工人的安全,也保护我们干部的安全。不许跟群众发生任何冲突,谁敢动手,我第一个处理他!”

  “明白!”

  短短几分钟,陆-远发出了四道指令。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环环相扣。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丝犹豫。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陆远这套雷厉风行的组合拳给打蒙了。

  他们原以为会看到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或者是一场手足无措的推诿。却没想到,看到的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处理。

  这个年轻人,根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愣头青。

  他的手腕,比孙德海还要硬!他的气场,比孙德海还要强!

  陆远说完,不再看任何人,转身大步流星地向门外走去。

  “散会!”

  两个字,掷地有声。

  直到陆远的身影消失在门口,会议室里的人才如梦初醒,面面相觑,眼神里只剩下敬畏和恐惧。

  高建民像个斗败的公鸡,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他知道,自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他不仅没能给陆远一个下马威,反而成了陆远立威的垫脚石。

  从今天起,东林区,姓陆了。

  ……

  区政府南门。

  数百名工人头戴安全帽,手持着各种横幅,将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还我血汗钱!”

  “无良政府,勾结奸商!”

  口号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的情绪激动,与外围的保安发生了几次推搡,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就在这时,几辆警车开了过来,但下来的警察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手持警械,而是拉起了警戒线,开始疏导交通,劝说围观的群众离开。

  紧接着,陆远在一众区领导的簇拥下,出现在了现场。

  他没有躲在人群后面,而是直接走到了最前面,与情绪激动的工人们,只隔着一道薄薄的铁栅栏。

  “我是陆远,东林区新来的负责人。”

  他没有用话筒,但他的声音,却盖过了现场的嘈杂。

  “大家的问题,我都知道了。我今天来,不是来跟你们讲大道理的,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工人们的叫骂声小了一些,无数双怀疑的、愤怒的眼睛,都盯着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领导”。

  “你们的血汗钱,一分都不会少。这是区政府欠你们的,我陆远,认这笔账!”

  人群中一阵骚动。

  一个看起来是工头的中年汉子,扯着嗓子喊道:“你认账?你拿什么还?三千多万,不是三千多块!你们当官的,就会说空话!”

  “就是!别想骗我们!”

  “今天不给钱,我们就不走了!”

  工人们的情绪,再次被点燃。

  陆远抬起手,往下压了压。

  他看着那个工头,朗声说道:“你说得对。说空话谁都会。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个承诺,也请你们,给我一点时间。”

  他顿了顿,声音传遍了整个广场。

  “三天。我只要三天时间。三天之内,所有拖欠的工资,会一分不少地打到你们每个人的卡上。如果三天后,你们没拿到钱……”

  陆远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干部都心惊肉跳的话。

  “我这个区长,不当了。我亲自到这门口,陪你们一起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