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众望所归,陆远增补为市委常委!
周怀安递来的那支烟,在陆远指间燃尽,烟灰跌落,像一声无声的叹息。
市委书记已经离开,露台上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散了最后一点烟味,却吹不散周怀安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也要有更广阔的舞台,才能更好地施展拳脚。”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陆远的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他不是不解风情的愣头青,自然明白这句看似随意的感慨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份量。
从东林区到金海区,他一手主导了旧城区的“织补重生”,一手撕开了经济强区的“数据遮羞布”。一破一立,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对称戏剧,将他的能力、魄力与政治智慧,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展现在了星海市所有关键人物的面前。
如今,李泰康黯然落马,金海区百废待兴,而东林区的绿色发展模式又被中Y督察组立为标杆。这一切的交汇点,都指向了他——陆远。
时势造英雄。他知道,自己等待的那个“更广阔的舞台”,已经不远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陆远成了星海市政坛最忙碌的人。
他的办公室,一半时间在东林,一半时间在金海。上午还在东林区研究“百工坊”文旅项目的二期规划,下午就已经坐在金海区区委那间曾经属于李泰康的办公室里,主持着干部思想动态分析会。
金海区的官场,像一个被巨石砸过的蚁巢,秩序崩坏,人心惶惶。李泰康经营多年,盘根错节,他的倒台,带倒了一批人,也让更多与他有牵连的干部如惊弓之鸟,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局面,陆远没有搞人人过关式的清算,那只会加剧恐慌,导致整个行政体系的瘫痪。他激活了新的角色卡——【冷静的外科医生】。
他只做两件事:切除和缝合。
对于那些在蓝天化工事件中,证据确凿、深度牵涉的干部,他配合市纪委的调查,坚决予以“切除”,毫不手软。这既是清理脓疮,也是对其他人的震慑。
而对于大多数只是被动卷入、问题不大的干部,他则采取“缝合”的策略。他一个一个地谈话,不问过去,只谈未来。他要的不是检讨和效忠,而是工作思路和解决方案。
“以前金海区怎么发展的,那页已经翻过去了。现在,我只想知道,没有了高污染的GDP,你们的‘米’从哪里来?你们分管的领域,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这是他在干部谈话中,问得最多的问题。
起初,那些习惯了唯唯诺no、看领导脸色的干部还试图揣摩他的心思,说些空话套话。但在被陆远用精准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连续问得哑口无言几次后,他们终于明白,这位年轻得过分的代理书记,不需要颂歌,他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恐慌的气氛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整个金海区的干部队伍,就像一群被设定了新程序的机器人,开始围绕着“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疯狂运转。
一个月的时间,金海区乱局初定,新的工作秩序正在建立。而陆远的名字,也从一个“过江龙”式的挂职干部,真正成为了金海区干部群众心中可以依赖的主心骨。
这一切,市委书记周怀安都看在眼里。他知道,火候到了。
……
十一月中旬,星海市召开了本年度第四次市委全会。
深秋的阳光透过市委大礼堂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全市两百多名市委委员、候补委员齐聚一堂,会场庄严肃穆,空气中流动着权力特有的、安静而厚重的气息。
陆远坐在区县一把手的席位区,腰背挺直,目光平视着主席台。他今天穿了一身深色的西装,白衬衫的领口扣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沉稳而内敛。
他能感觉到,从他走进会场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也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这一个月,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稳住了金海区这艘差点倾覆的大船,这份成绩单,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会议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学习文件,听取报告。冗长的议程进行到下午,当所有人都略显疲惫时,主持人、市委书记周怀安清了清嗓子,原本有些松弛的会场气氛,瞬间再次绷紧。
所有人都知道,正戏要来了。
“同志们,接下来,我们进行今天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周怀安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鉴于我市当前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特别是面临着产业转型和新区建设的繁重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委的集体领导力量,经省委组织部考察批准,市委常委会研究提议,增补一名同志为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增补常委!
这是市级权力核心的一次重要调整。尽管很多人心中已有预感,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那种亲历历史的庄重感,还是让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谁?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若有若无地,瞟向了陆远所在的方向。
周怀安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陆远的身上。
“经市委常委会提名,建议增补陆远同志为中共星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现在,请工作人员宣读陆远同志的基本情况和推荐理由。”
市委秘书长陈良站起身,用平稳的语调开始宣读:
“陆远,男,汉族,现年二十九岁,中员,现任星海市东林区区委书记,金海区代理区委书记……”
履历很短,但分量极重。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在担任东林区区委书记期间,面对复杂的旧城改造难题,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织补’理念,成功发行全国首支城市更新专项债券,探索出了一条兼顾历史文脉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路,‘东林模式’受到中Y环保督察组的高度肯定,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样板。”
“在金海区出现重大环保事件和班子问题的危急时刻,该同志临危受命,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极短时间内稳控了复杂局面,安抚了干部群众,为后续的调查处理和恢复重建工作,创造了稳定环境。其表现出的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敢于碰硬的斗争精神,得到了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鉴于陆远同志在多个重要岗位上表现出的出色能力和突出政绩,市委常委会一致认为,该同志是增补为市委常委的合适人选。现提请市委全会审议,并进行表决。”
宣读完毕,会场里依旧安静。
这份推荐理由,字字千钧,每一句评价都建立在实打实的政绩之上,无懈可击。
“下面,进行无记名投票。”周怀安宣布。
红色的投票箱被工作人员抬到了主席台前。委员们开始依次起身,走向投票箱,投下自己手中那张分量不轻的选票。
陆远坐在座位上,没有动。作为被选举人,他需要回避。
他的目光平静地看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一个个从他面前走过,走向那个红色的箱子。他看到市公安局长朝他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看到几个兄弟区县的书记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也看到一些平日里没什么交集的老资格委员,表情严肃,看不出任何情绪。
【系统提示:S级剧本《权力的阶梯》最终章:登堂入室】
【当前角色卡:【不动如山的观察者】】
【演出目标:以平静、谦逊的姿态,接受权力的加冕。】
陆远的内心,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波澜壮阔。他能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跳动声,那是兴奋,是期待,也是对未来更大挑战的渴望。从一个濒临被发配的乡镇小科员,到今天,即将步入一个地级市的最高权力核心,这条路,他走了不过短短数年。
而这背后,是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演出”。
投票结束,计票开始。
整个会场,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得很长。
终于,市委秘书长陈良拿着计票结果,走回了主席台,递给了周怀安。
周怀安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拿起麦克风,声音洪亮而清晰:
“现在,我宣布投票结果。”
“本次会议应到委员215人,实到213人。发出选票213张,收回213张,选举有效。”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陆远,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
“同意,21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我宣布,陆远同志,全票当选为中共星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哗——”
寂静的会场,瞬间被热烈的掌声淹没。
这掌声,不是敷衍,不是客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个结果,是真正的众望所归。陆远用无可挑剔的政绩,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认可。
在如雷的掌声中,陆远站起身,先是朝着主席台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又转向台下的所有委员,再次鞠躬。他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和谦逊,眼神里,满是诚挚的感激。
“谢谢,谢谢同志们的信任。我一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期望。”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会议结束。
陆远瞬间被包围了。
“恭喜啊,陆常委!”
“陆常委,年轻有为,我们星海市的未来就看你们年轻人的了!”
“陆书记……哦不,陆常委,以后可要多多指导我们的工作啊!”
一张张笑脸,一双双热情的手,一句句滚烫的祝贺。陆远微笑着,与每一个人握手,从容应对。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东林区或者金海区的“陆书记”,他是整个星海市的“陆常委”。
他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前方的舞台,不再是一个区,而是拥有近千万人口的整个星海市。
当他终于从人群中脱身,走出大礼堂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将整座城市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
他站在台阶上,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和远方鳞次栉比的高楼,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在胸中激荡。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一看,屏幕上跳出几行冰冷的系统文字。
【主线任务:《权力的阶梯》已完成。】
【成就解锁:【最年轻的常委】(地市级)】
【声望值 】
【系统评语:这是一次毫无悬念的加冕。你的政绩是最好的剧本,你的能力是最好的演技。但请记住,更高的位置,意味着更复杂的力场,更危险的对手。欢迎来到真正的牌桌。】
陆远收起手机,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是星海市独有的,带着海洋气息的味道。
一辆黑色的奥迪A6悄无声息地滑到他面前,司机快步下车,为他拉开车门,恭敬地低声道:“陆常委,请上车。”
陆常委。
三个字,从别人口中说出,感觉是如此不同。
他坐进车里,靠在柔软的后座上。车子平稳地启动,汇入晚高峰的车流。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系统已经为他生成了下一幕的剧本提要。
【新剧本开启:《常委山的攀登者》】
【场景:市委常委会会议室】
【主要人物: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以及……你。】
【剧情概要:看不见的硝烟,无声的站队。在这座城市的最高权力牌桌上,找到你的位置,或者,创造你的位置。】
周怀安递来的那支烟,在陆远指间燃尽,烟灰跌落,像一声无声的叹息。
市委书记已经离开,露台上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散了最后一点烟味,却吹不散周怀安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也要有更广阔的舞台,才能更好地施展拳脚。”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陆远的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他不是不解风情的愣头青,自然明白这句看似随意的感慨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份量。
从东林区到金海区,他一手主导了旧城区的“织补重生”,一手撕开了经济强区的“数据遮羞布”。一破一立,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对称戏剧,将他的能力、魄力与政治智慧,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展现在了星海市所有关键人物的面前。
如今,李泰康黯然落马,金海区百废待兴,而东林区的绿色发展模式又被中Y督察组立为标杆。这一切的交汇点,都指向了他——陆远。
时势造英雄。他知道,自己等待的那个“更广阔的舞台”,已经不远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陆远成了星海市政坛最忙碌的人。
他的办公室,一半时间在东林,一半时间在金海。上午还在东林区研究“百工坊”文旅项目的二期规划,下午就已经坐在金海区区委那间曾经属于李泰康的办公室里,主持着干部思想动态分析会。
金海区的官场,像一个被巨石砸过的蚁巢,秩序崩坏,人心惶惶。李泰康经营多年,盘根错节,他的倒台,带倒了一批人,也让更多与他有牵连的干部如惊弓之鸟,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局面,陆远没有搞人人过关式的清算,那只会加剧恐慌,导致整个行政体系的瘫痪。他激活了新的角色卡——【冷静的外科医生】。
他只做两件事:切除和缝合。
对于那些在蓝天化工事件中,证据确凿、深度牵涉的干部,他配合市纪委的调查,坚决予以“切除”,毫不手软。这既是清理脓疮,也是对其他人的震慑。
而对于大多数只是被动卷入、问题不大的干部,他则采取“缝合”的策略。他一个一个地谈话,不问过去,只谈未来。他要的不是检讨和效忠,而是工作思路和解决方案。
“以前金海区怎么发展的,那页已经翻过去了。现在,我只想知道,没有了高污染的GDP,你们的‘米’从哪里来?你们分管的领域,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这是他在干部谈话中,问得最多的问题。
起初,那些习惯了唯唯诺no、看领导脸色的干部还试图揣摩他的心思,说些空话套话。但在被陆远用精准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连续问得哑口无言几次后,他们终于明白,这位年轻得过分的代理书记,不需要颂歌,他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恐慌的气氛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整个金海区的干部队伍,就像一群被设定了新程序的机器人,开始围绕着“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疯狂运转。
一个月的时间,金海区乱局初定,新的工作秩序正在建立。而陆远的名字,也从一个“过江龙”式的挂职干部,真正成为了金海区干部群众心中可以依赖的主心骨。
这一切,市委书记周怀安都看在眼里。他知道,火候到了。
……
十一月中旬,星海市召开了本年度第四次市委全会。
深秋的阳光透过市委大礼堂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全市两百多名市委委员、候补委员齐聚一堂,会场庄严肃穆,空气中流动着权力特有的、安静而厚重的气息。
陆远坐在区县一把手的席位区,腰背挺直,目光平视着主席台。他今天穿了一身深色的西装,白衬衫的领口扣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沉稳而内敛。
他能感觉到,从他走进会场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敬畏,也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这一个月,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稳住了金海区这艘差点倾覆的大船,这份成绩单,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会议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学习文件,听取报告。冗长的议程进行到下午,当所有人都略显疲惫时,主持人、市委书记周怀安清了清嗓子,原本有些松弛的会场气氛,瞬间再次绷紧。
所有人都知道,正戏要来了。
“同志们,接下来,我们进行今天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周怀安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鉴于我市当前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特别是面临着产业转型和新区建设的繁重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委的集体领导力量,经省委组织部考察批准,市委常委会研究提议,增补一名同志为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增补常委!
这是市级权力核心的一次重要调整。尽管很多人心中已有预感,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那种亲历历史的庄重感,还是让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谁?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若有若无地,瞟向了陆远所在的方向。
周怀安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陆远的身上。
“经市委常委会提名,建议增补陆远同志为中共星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现在,请工作人员宣读陆远同志的基本情况和推荐理由。”
市委秘书长陈良站起身,用平稳的语调开始宣读:
“陆远,男,汉族,现年二十九岁,中员,现任星海市东林区区委书记,金海区代理区委书记……”
履历很短,但分量极重。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在担任东林区区委书记期间,面对复杂的旧城改造难题,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织补’理念,成功发行全国首支城市更新专项债券,探索出了一条兼顾历史文脉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路,‘东林模式’受到中Y环保督察组的高度肯定,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样板。”
“在金海区出现重大环保事件和班子问题的危急时刻,该同志临危受命,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极短时间内稳控了复杂局面,安抚了干部群众,为后续的调查处理和恢复重建工作,创造了稳定环境。其表现出的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敢于碰硬的斗争精神,得到了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鉴于陆远同志在多个重要岗位上表现出的出色能力和突出政绩,市委常委会一致认为,该同志是增补为市委常委的合适人选。现提请市委全会审议,并进行表决。”
宣读完毕,会场里依旧安静。
这份推荐理由,字字千钧,每一句评价都建立在实打实的政绩之上,无懈可击。
“下面,进行无记名投票。”周怀安宣布。
红色的投票箱被工作人员抬到了主席台前。委员们开始依次起身,走向投票箱,投下自己手中那张分量不轻的选票。
陆远坐在座位上,没有动。作为被选举人,他需要回避。
他的目光平静地看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一个个从他面前走过,走向那个红色的箱子。他看到市公安局长朝他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看到几个兄弟区县的书记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也看到一些平日里没什么交集的老资格委员,表情严肃,看不出任何情绪。
【系统提示:S级剧本《权力的阶梯》最终章:登堂入室】
【当前角色卡:【不动如山的观察者】】
【演出目标:以平静、谦逊的姿态,接受权力的加冕。】
陆远的内心,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波澜壮阔。他能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跳动声,那是兴奋,是期待,也是对未来更大挑战的渴望。从一个濒临被发配的乡镇小科员,到今天,即将步入一个地级市的最高权力核心,这条路,他走了不过短短数年。
而这背后,是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演出”。
投票结束,计票开始。
整个会场,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得很长。
终于,市委秘书长陈良拿着计票结果,走回了主席台,递给了周怀安。
周怀安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拿起麦克风,声音洪亮而清晰:
“现在,我宣布投票结果。”
“本次会议应到委员215人,实到213人。发出选票213张,收回213张,选举有效。”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陆远,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
“同意,21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我宣布,陆远同志,全票当选为中共星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哗——”
寂静的会场,瞬间被热烈的掌声淹没。
这掌声,不是敷衍,不是客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个结果,是真正的众望所归。陆远用无可挑剔的政绩,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认可。
在如雷的掌声中,陆远站起身,先是朝着主席台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又转向台下的所有委员,再次鞠躬。他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和谦逊,眼神里,满是诚挚的感激。
“谢谢,谢谢同志们的信任。我一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期望。”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会议结束。
陆远瞬间被包围了。
“恭喜啊,陆常委!”
“陆常委,年轻有为,我们星海市的未来就看你们年轻人的了!”
“陆书记……哦不,陆常委,以后可要多多指导我们的工作啊!”
一张张笑脸,一双双热情的手,一句句滚烫的祝贺。陆远微笑着,与每一个人握手,从容应对。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东林区或者金海区的“陆书记”,他是整个星海市的“陆常委”。
他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前方的舞台,不再是一个区,而是拥有近千万人口的整个星海市。
当他终于从人群中脱身,走出大礼堂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将整座城市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
他站在台阶上,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和远方鳞次栉比的高楼,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在胸中激荡。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一看,屏幕上跳出几行冰冷的系统文字。
【主线任务:《权力的阶梯》已完成。】
【成就解锁:【最年轻的常委】(地市级)】
【声望值 】
【系统评语:这是一次毫无悬念的加冕。你的政绩是最好的剧本,你的能力是最好的演技。但请记住,更高的位置,意味着更复杂的力场,更危险的对手。欢迎来到真正的牌桌。】
陆远收起手机,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是星海市独有的,带着海洋气息的味道。
一辆黑色的奥迪A6悄无声息地滑到他面前,司机快步下车,为他拉开车门,恭敬地低声道:“陆常委,请上车。”
陆常委。
三个字,从别人口中说出,感觉是如此不同。
他坐进车里,靠在柔软的后座上。车子平稳地启动,汇入晚高峰的车流。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系统已经为他生成了下一幕的剧本提要。
【新剧本开启:《常委山的攀登者》】
【场景:市委常委会会议室】
【主要人物: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以及……你。】
【剧情概要:看不见的硝烟,无声的站队。在这座城市的最高权力牌桌上,找到你的位置,或者,创造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