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常鸿的反击,从东林区下手!-《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208章:常鸿的反击,从东林区下手!

  奥迪A6平稳地行驶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车厢内静谧无声。陆远靠在后座,闭目养神,脑海中还在反复推演着常委会上的每一处细节,罗正信与方文博的示好,像两枚在棋盘关键位置落下的棋子,为他撕开的口子提供了支撑。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私人手机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他拿出来,屏幕上亮着一条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

  短信很短,只有一句话。

  “陆书记,我是赵芬芳。东林区老城改造的项目,出事了。”

  赵芬芳。

  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陆远一段尘封不久的记忆。从青阳镇到东林区,这位坚韧的女企业家,是自己“城市织补”理念最关键的执行者,也是“百工坊”项目从图纸走向现实的基石。

  她的项目,怎么会出事?

  而且,恰恰是在这个自己刚刚与常鸿在常委会上正面交锋的节骨眼上。

  一种不祥的预感,像一滴冰水,从陆远的脊椎骨一路滑下。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按下了回拨键。

  电话响了很久,在陆远以为无人接听时,终于被接通了。

  听筒里传来赵芬芳沙哑、疲惫,且极力压抑着颤抖的声音,背景音嘈杂不堪,隐约能听到人群的争吵声和机器的轰鸣声。

  “陆书记……您,您现在方便说话吗?”她的声音里,是那种濒临绝境的无助。

  “你说,我听着。”陆远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他看了一眼前排的司机和秘书,身体微微侧转,将手机更贴近耳边。

  这份平静,似乎给了电话那头的赵芬芳一丝力量。她深吸了一口气,语速极快地说道:“今天下午,市里突然下来一个联合检查组,说是常务副市长常鸿亲自批示的,直奔我们东林区老城改造项目部。”

  常鸿!

  陆远的瞳孔骤然一缩。

  “他们……他们说接到举报,我们的项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违规审批’问题,二话不说,直接封了我们好几个正在施工的工地,连……连百工坊主街那边也贴了封条!”赵芬芳的声音开始哽咽,“更要命的是,他们还以‘配合调查’的名义,直接带走了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和两个项目经理!陆书记,现在整个项目都停了,工人们都炸了锅,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电话那头,赵芬芳已经泣不成声。

  陆远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任由那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升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最后汇聚于心口,凝结成一块坚冰。

  好快的刀。

  好准的刀。

  好狠的刀。

  上午的常委会硝烟未散,下午,常鸿的反击就已然出鞘。没有丝毫的缓冲与试探,一刀便精准地捅向了他最核心、最引以为傲的政绩工程——东林区老城改造。

  这不是敲山震虎,这是斩首示众。

  常鸿甚至懒得用任何迂回的手段,他就是要用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告诉陆远,也告诉星海市的所有人:在星海市,在经济领域,谁说了算。

  你陆远不是能提出“第三条路”吗?你不是能画出“数字经济”的美好蓝图吗?

  我先把你脚下最坚实的那块“样板田”给你掀了。

  我让你所有的理论和设想,都变成建立在违规和隐患之上的空中楼阁。

  陆远可以想象,此刻的东林区,必然是一片混乱。那些刚刚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老街坊,那些对“城市织补”充满信心的干部群众,在看到那一张张白色封条时,会是何等的错愕与失望。

  常鸿这一刀,砍的不仅仅是赵芬芳的公司,更是陆远在东林区,乃至在整个星海市,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府公信力。

  “陆书记……您还在听吗?”赵芬芳带着哭腔的询问,将陆远的思绪拉回现实。

  “我在。”陆远开口,声音依旧平静,“你先稳住工人的情绪,不要和检查组发生正面冲突。让公司的法务先介入,所有程序上的事情,都按规矩来。等我消息。”

  他没有给出任何承诺,只是下达了最理性的指令。

  挂断电话,陆远将手机放回口袋,车厢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前排的司机小张透过后视镜,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他看不清陆远脸上的表情,只能感觉到,从刚才那个电话开始,后座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温度骤降,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

  秘书小陈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他虽然不知道电话内容,但从“东林区”、“项目”、“出事了”这几个断断续续的词汇中,已经猜到了几分。他知道,一场狂风暴雨,已经来临。

  陆远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

  【系统警报:S级剧本《常委山的攀登者》遭遇突发事件。】

  【事件类型:政治报复(精确打击)】

  【对手:常鸿】

  【攻击目标:宿主核心政绩工程——“东林区城市更新模式”。】

  【攻击手段:利用职权(常务副市长),以“行政检查”为名,行“政治打压”之实。】

  【攻击效果分析:】

  【——短期:瘫痪项目,制造混乱,打击宿主威信。】

  【——中期:通过“调查”,将“东林样板”污名化为“豆腐渣工程”、“违规工程”,动摇宿主后续改革的合法性基础。】

  【——长期:彻底摧毁宿主提出的“第三条路”的实践根基,证明宿主只是一个夸夸其谈、基础不牢的“理论家”。】

  【系统建议:对方已将战场设定在行政规则领域,此为对方主场。正面冲突,胜算极低。建议启动“非对称反制”方案。】

  陆远没有去看系统建议的具体内容。

  他缓缓睁开眼,窗外的霓虹灯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拉出长长的光轨,却照不进那片冰封的海。

  他想笑。

  常鸿这一手,确实漂亮。

  他没有在常委会上和自己辩论,因为那是周怀安的主场。他选择了会后,在市政府的行政体系内动手,那是他的绝对主场。

  他就像一头经验丰富的老虎,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对一头闯入的雄狮。他不和雄狮比拼正面冲撞的力量,而是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设下了一个又一个陷阱。

  “重大安全隐患”、“违规审批”,这两个罪名,是官僚体系里最好用的两把钝刀。杀不死人,却能把你活活磨死。你要自证清白?可以。拿出所有的文件,走完所有的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对。这个过程,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项目就这么拖着,舆论早就把你判了死刑。

  等你好不容易证明自己清白了,黄花菜都凉了。赵芬芳的公司可能已经破产,东林区的改革锐气也早已被消磨殆尽,而他陆远,则会背上一个“好大喜功、监管不力”的标签。

  这就是阳谋。

  堂堂正正,让你无从辩驳。

  陆远甚至能猜到,如果自己此刻怒气冲冲地去找常鸿理论,对方会一脸无辜地摊开手:“陆远同志,我也是为了安全生产,为了对人民负责嘛。既然有举报,我们总不能视而不见吧?你放心,如果调查下来没问题,我们自然会还项目一个清白。”

  一句话,就能把你所有的话都堵回去。

  车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司机小张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有些僵硬了,他不知道该继续往前开,还是停在路边。

  就在这时,陆远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像一块石头投入死寂的湖面。

  “小张,掉头。”

  小张愣了一下,通过后视镜问道:“陆常委,回……回东林区吗?”

  在他看来,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东林区曾经的一把手,陆远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是理所应当的。

  “不。”陆…远吐出一个字。

  他的目光穿透车窗,望向远处那片灯火通明的市委大院建筑群,眼神里没有愤怒,没有焦急,只有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冷静。

  “回市委大院。”

  秘书小陈也忍不住回头,小心翼翼地问:“陆常委,这么晚了,是回办公室吗?需要我通知办公厅值班室……”

  “不用。”陆远打断了他。

  他靠在椅背上,调整了一个更舒适的姿态,仿佛刚才那个足以引爆星海官场的电话,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骚扰来电。

  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淡淡地说道:

  “我去找周书记,汇报一下今天常委会后的思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