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扮演【不忘初心的追梦人】,一场打动部长的汇报!-《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第228章:扮演【不忘初心的追梦人】,一场打动部长的汇报!

  省委宣传部长的办公室,与陆远想象中的威严肃穆截然不同。

  没有满墙的书法,没有巨大的红木办公桌。整个房间的色调是温和的米白,一组半旧的布艺沙发,一个原木色的书架占了整面墙,上面塞满了各类书籍,新旧交杂,许多书的侧页还贴着五颜六色的便签。阳光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窗,照在窗台一盆长势极好的君子兰上,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像一间大学老教授的书房。

  魏民亲自从一个铁皮茶叶罐里,抓了一撮茶叶放进玻璃杯,冲上开水,递给陆远。

  “尝尝,朋友从信阳带的毛尖,不是什么好茶,解渴。”

  他自己也泡了一杯,在主位的单人沙发上坐下,身体放松地靠着,做了一个“请开始”的手势。没有秘书记录,没有其他官员陪同,这不像一场工作汇报,更像一次私人谈话。

  越是这样,压力越大。

  陆远双手捧着温热的玻璃杯,没有喝,而是将其轻轻放在茶几上。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将决定百工坊的生死,甚至是他自己未来的走向。

  【系统提示:S级表演场景《伯乐的终极考验》已开启。】

  【可选角色卡:1.【数据狂人】(用无懈可击的逻辑说服对方);2.【画饼大师】(用宏伟的蓝图诱惑对方);3.【不忘初心的追梦人】(用真诚的情怀感染对方)。】

  陆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三张。

  在魏民这样阅人无数、早已对数据和蓝图免疫的领导面前,任何技巧都显得班门弄斧。唯一能穿透层层铠甲的,只有最质朴的真心。

  【角色卡【不忘初心的追梦人】已激活。被动技能“赤子之心”发动,您的眼神清澈度 30%,声音真诚度 40%。】

  陆远没有去拿那份厚厚的报告。他抬起头,目光迎上魏民审视的视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却和项目无关。

  “魏部长,您还记得我那篇内参里,提到的青阳镇信用社的老张主任吗?”

  魏民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显然没料到陆远会从这里开始。他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有点印象,那个一辈子扎在农村,死活不肯给不合规的企业放贷的老同志。”

  “对,就是他。”陆远的语速不快,像是在讲述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去年,他退休了。镇里给他开了个欢送会,没几个人去。我去送他,在他那间住了四十年的老屋里,他拉着我的手,反复说一句话:‘小陆啊,守住点东西,不容易。’ ”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轻响。

  “我当时不太懂这句话的分量。”陆远继续说,“直到我到了东林区,看到了百工坊。”

  他没有描述百工坊的破败,也没有渲染手艺人的窘迫,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我认识了一个捏面人的王婆婆,八十多岁了,还在街边摆摊。她的摊子前,总是围着一群孩子,可那些孩子,手里玩的都是奥特曼,是小猪佩奇。王婆婆捏的孙悟空、猪八戒,再也没人买了。她不难过,只是一个劲儿地念叨,说她捏的面人,当年是能上供桌的,是敬神仙的,金贵着呢。”

  “我还认识一个木匠,叫孙连海,祖上三代都是给大户人家做嫁妆的。他给我看他爷爷留下来的图纸,那上面的每一笔线条,每一个卯榫结构,都美得让人心颤。可他现在呢,只能接点给邻居打个柜子、修个桌腿的零活。他儿子,在城里送外卖,一个月挣得比他一年都多,说他守着这堆破木头,是老封建。”

  陆远的声音始终很平稳,没有刻意煽情,但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画面的,将在场唯一一位听众,拉进了那条被时代遗忘的老街。

  魏民一直静静地听着,他没有插话,只是原本靠在沙发上的身体,不知不觉间微微前倾,手中的茶杯也忘了喝,任由热气袅袅散尽。

  “部长,这样的故事,在百工坊里,有一百个。”陆远终于将话题拉了回来,“我在想,一座城市,到底是什么?是越来越高的楼,是越来越宽的路,是金融报表上越来越好看的数字吗?”

  “我想是的,但又不全是。如果一座城市,把王婆婆的孙悟空弄丢了,把孙师傅的卯榫结构弄丢了,把那些曾经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东西,都弄丢了,那我们和世界上任何一座钢筋水泥的城市,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建了那么多美术馆、音乐厅,却正在亲手拆掉我们身边‘活的博物馆’。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去引进国外的文化IP,却对我们自己脚下踩着的宝藏,视而不见。”

  “所以,当我看到那份要把百工坊夷为平地,建一座冰冷的金融中心综合体的规划时,我没忍住,在常委会上拍了桌子。”陆远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笑,“我知道这很蠢,不成熟,不符合官场的规矩。就像当年青阳镇的老张主任,守着那些信贷原则一样蠢。”

  “可是部长,总得有人来当这个‘蠢人’。总得有人在所有人都向前冲的时候,回头看一眼,替我们的子孙后代,守住点什么。”

  【系统提示:角色契合度95%!宿主已成功进入“人戏合一”状态。】

  【系统吐槽:警告!警告!情感投入过载!宿主,您这是在汇报工作,不是在参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请控制一下您那该死的、无处安放的理想主义情怀!】

  陆远没有理会系统。他终于拿起了那份报告,但没有翻开,只是将它放在茶几上,推向魏民。

  “部长,我知道,光有情怀吃不饱饭,更不能说服您和省委。所以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这份东西。”

  “我不想把百工坊变成一个需要政府不断输血的‘盆景’。恰恰相反,我认为它是我们星海市,乃至整个江南省,文化产业领域里一座没有被发掘的金矿。”

  “这份报告里,我论证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我们能不能不把它当成包袱,而是当成一个顶级的‘文化IP’来运营?我们能不能把那些濒临失传的匠人,包装成这个时代的‘明星’?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全新的消费场景,让我们的高净值人群,不再以去巴黎、米兰消费为荣,而是以能在百工坊定制一把独一无二的紫砂壶,体验一次古法造纸的乐趣为新的身份象征?”

  “报告里有详细的市场分析、财务模型和实施路径。我请了最专业的团队进行测算,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商业闭环,并且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我甚至……已经为这个项目,找到了愿意拿出超过十个亿真金白银的投资人。”

  当“十个亿”这个数字从陆远口中说出时,魏民的眼神终于出现了第一次明显的波动。

  他看了一眼陆远,又看了一眼桌上那份沉甸甸的报告,最终,他伸出手,将报告拿了过去。

  他没有从头看起,而是直接翻到了后面关于商业模式和投资方的部分。当他看到投资方一栏里,苏红棉的“红棉资本”和那份附在后面的、极具诚意的投资意向书时,他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敲了敲。

  “苏红棉……这个女同志我有点印象,这几年在省里商界很活跃,魄力很大。”魏民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她愿意为了你的‘情怀’,去得罪一位市里的常务副市长?”

  “她首先是为这份计划书里的利润而来。”陆远回答得坦然,“其次,她也是一个相信‘守住点东西,不容易’的‘蠢人’。”

  魏民笑了。

  他合上报告,靠回到沙发上,端起那杯已经凉了的茶,一饮而尽。

  “好一个‘蠢人’。”他看着陆远,眼神里充满了欣赏,甚至是一种长辈看待晚辈的温情,“你比我想象的,成长得更快。你不仅有情怀,有守住底线的执着,你还学会了用市场的逻辑,用资本的力量,去实现你的情怀。”

  “你没有像个愣头青一样,光着膀子就往上冲,而是穿上了一件刀枪不入的‘铠甲’。这件铠甲,叫‘专业’,叫‘趋势’。”

  魏民站起身,在不大的办公室里踱了几步。

  “星海市的常鸿同志,我看过他的履历,搞经济是一把好手,但眼光,确实只停留在了土地财政和金融杠杆的层面上。这不是他的错,是那个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但是,时代变了。当所有人都还在抢着‘吃肉’的时候,有个人已经开始想着怎么‘熬汤’了。这锅‘文化汤’,熬好了,比肉的价值要大得多。”

  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陆远,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陆远同志,你这份报告,以及你刚才的汇报,已经说服我了。”

  陆远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但是,”魏民的话锋一转,“光说服我,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