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中央环保督察组和中纪委联合调查组,空降省里!-《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夜色中的京西宾馆,像一座巨大的孤岛。

  陆远走出房门,走廊里空无一人,地毯厚重得能吸走心跳。白天还对他笑脸相迎的代表团工作人员,此刻都像约好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他房间斜对面,多了两个靠墙站着的年轻人,穿着不合身的西装,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既像保镖,又像看守。

  从他的房间到赵立春的套房,不过百米之遥,陆远却感觉自己走在一片无形的真空中。空气是凝滞的,灯光是冰冷的,连墙上那些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此刻看起来也多了几分萧瑟。

  他知道,这是风暴来临前特有的宁静。他亲手点燃了那堆干柴,现在,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这火是会烧出一片新天地,还是会先将他自己化为灰烬。

  敲开赵立春套房的门,开门的依旧是省长秘书,但脸上的微笑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种公事公办的僵硬。

  客厅里,赵立春没有在摆弄他那套心爱的茶具。他换上了一身正装,坐在主位沙发上,身边还坐着一个人——省委书记,周正德。

  周书记年近六旬,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总是带着一种温和的、学者式的微笑,但此刻,那微笑里却看不出半分暖意。

  一个省的党政一把手,在深夜同时“约见”一个地级市的市长,这阵仗,已经不是“敲打”那么简单了。

  “陆远同志,坐吧。”周书记先开了口,声音温润,听不出情绪。

  陆远依言在他们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只坐了三分之一,腰背挺得像一杆标枪。他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两位领导,等待着审判。

  “今天在河南厅发生的事情,性质很严重。”周书记的目光落在陆远脸上,那目光看似温和,却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审视,“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市长,在那样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用那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公开本省的问题。你考虑过后果吗?考虑过对我们整个省的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吗?”

  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从省委书记口中说出,分量又重了千钧。

  陆远没有辩解,只是平静地回答:“周书记,赵省长,在考虑我们省的形象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三百二十一个逝去的生命,他们也是我们省的形象一部分。一个连自己人民的生命健康都无法保障的地区,经济数据再亮眼,形象又从何谈起?”

  “放肆!”赵立春终于忍不住了,他一拍沙发扶手,声音里压着怒火,“你这是在跟谁说话?是在指责省委省政府不作为吗?”

  “我不敢。”陆远微微垂下眼睑,“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像一颗毒瘤,长在了我们省的肌体上。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勇气用刀子把它剜掉,迟早会有人来帮我们剜。到那个时候,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周书记摆了摆手,制止了还想说话的赵立春。他看着陆远,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他没有像赵立春那样暴怒,反而问道:“你知不知道,你今天的行为,在组织程序上,是完全错误的?你绕过了市委,绕过了省委,直接把问题捅到了天上。你把组织纪律,置于何地?”

  这是比“破坏形象”更严重的指控。

  陆远沉默了片刻。

  “周书记,我承认,我的方式方法存在严重问题,我愿意接受组织的一切处分。”他抬起头,目光坦然,“但我别无选择。这些年,关于星钢的举报信,从市里到省里,堆积如山。如果正常的程序和渠道有用,就不会有今天的‘癌症村’,更不会有我今天的‘极端方式’。”

  他的话,像一记重拳,打在了两位大佬的软肋上。他们都知道,陆远说的是事实。星钢的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的、盘根错节的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谁都不愿去碰这个马蜂窝。

  客厅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周书记和赵立春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棘手。

  他们今天找陆远来,原本是想恩威并施,一方面严厉批评他的无组织无纪律,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控制舆论,把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可现在看来,这个年轻人,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他就像一块滚刀肉,认准了一个死理,谁也拉不回来。

  就在气氛僵持到冰点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震动声打破了宁静。是周书记的私人电话。

  周书记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随即起身走到了一旁的窗边,背对着他们接起了电话。

  “……嗯,是我……什么?”

  只听了不到十秒,周书记那一直保持着沉稳的身形,猛地一僵。他握着手机的手,青筋凸起。

  赵立春和陆远都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不同寻常的变化。

  周书记挂断电话,缓缓转过身来。他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那份属于省委书记的从容和镇定,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他没有看赵立春,而是死死地盯着陆远,眼神里充满了震惊、骇然,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恐惧。

  “你……”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赵立春心头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了上来。“老周,出什么事了?”

  周书记没有回答他,只是又拿起另一部加密的红色座机,迅速拨了一个号码。

  “……接省政府总值班室……我是周正德,立刻核实,是不是有一架来自京城的专机,刚刚降落在我们的机场?机上人员的身份,立刻查明!”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颤抖。

  赵立春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他知道,能让周正德如此失态的,绝不是小事。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自京城的专机……

  不到三分钟,周书记的秘书神色慌张地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传真件,纸都还是温的。他快步走到周书记身边,低语了几句。

  周书记接过那张纸,只看了一眼,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颓然地跌坐在沙发上。

  赵立春再也坐不住了,他一把抢过那张纸。

  纸上,是省政府办公厅发来的特急电报。内容很短,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狠狠地钉进了他的瞳孔里。

  “奉中央指示,由中纪委副书记高阳同志、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李海峰同志带队,中纪委、国家环保部、公安部、卫健委等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于今日22时30分抵达我省。请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于一小时内,到省委一号会议室,听候指示。”

  中纪委副书记!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

  联合调查组!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瞬间笼罩了整个房间。

  赵立春的脸,白了又青,青了又白。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周正德会用那种眼神看陆远。

  陆远捅破的,不是一个窟窿。

  他捅破的,是天!

  这不是省里能不能捂住的问题了,这是中央要亲自来揭盖子了!

  “你……你到底做了什么?”赵立春指着陆远,手指都在发抖。他以为陆远只是一个胆大包天的愣头青,现在才发现,这个年轻人背后,可能连接着他根本无法想象的力量。

  陆远摇了摇头,脸上没有得意,也没有轻松,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

  “我什么都没做。”他站起身,“我只是把一个人民代表该说的话,说了出来。”

  说完,他不再看那两位已经方寸大乱的省领导,转身走出了房间。

  当房门在他身后关上的那一刻,他听到了套房里传来赵立春压抑不住的咆哮,以及茶杯被狠狠摔碎的声音。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省城。

  夜空被几声尖锐的警笛划破。一个由十几辆黑色奥迪和考斯特组成的车队,在警车的引导下,如同一支黑色的利箭,从机场高速公路,直插省委大院。

  沿途所有的红绿灯,全部开启绿波模式。所有路口,都有交警提前清空了道路。

  省委大院门口,往日里威严的哨兵,此刻也换成了荷枪实弹的武警,气氛肃杀。

  车队没有丝毫停留,径直驶入大院深处,停在了省委一号办公楼的门前。

  车门打开。

  最先下来的,是一队队面容冷峻、身穿深色西装的年轻人。他们迅速散开,在办公楼门口拉起了一道无形的人墙。

  紧接着,两位中年人从中间的考斯特上走了下来。

  走在前面的一位,身形清瘦,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眼神锐利如刀。他就是中纪委副书记高阳。

  跟在他身后的,是环保部副部长李海峰,他的脸色,比这深沉的夜色还要难看。

  省委秘书长和省政府秘书长,早已等候在楼下,脸上堆着谦卑而惶恐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高书记,李部长,一路辛苦……”

  高阳没有跟他们握手,甚至没有看他们一眼,只是冷冷地吐出几个字:“会议室在哪?”

  “在……在三楼,一号会议室,周书记和赵省长正在从北京赶回来的路上,大概还需要……”

  “我们不等。”高阳打断了他,迈步就往楼里走,“让他们立刻封存星海钢铁集团成立至今所有的财务账目、排污记录、环保审批文件、以及与省市两级政府的所有往来函件。所有相关人员,就地隔离,禁止与外界进行任何联系。”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现在,立刻,马上。”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进了电梯。

  留下的两位秘书长,面面相觑,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他们知道,冀东省的天,从今夜起,要变了。

  而远在北京的陆远,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靠在门板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已经安全了。至少,暂时安全了。

  他赢了这场赌局,用一种最惨烈、最决绝的方式。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来自京城的座机号码。

  陆远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冷静,却带着一丝疲惫的男声。

  “是陆远同志吗?”

  “我是,请问您是?”

  “我叫李默。”

  陆远的心,猛地一跳。那个为他拍摄纪录片的年轻导演的名字。

  “你……”

  “陆市长,别紧张。”电话那头的李默笑了笑,那笑声里,却透着一股与他年龄不符的沧桑,“我真正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