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县长朋友圈的威力,全县干部都成了“卖瓜人”!-《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电话那头,死一般的寂静。

  钱福生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因为恐惧和屈辱而剧烈撞击胸腔的声音。

  陆远的声音很轻,很客气,像春风拂面,但听在钱福生的耳朵里,却比数九寒冬的冰凌还要刺骨。

  帮忙?

  这哪里是请他帮忙,这分明是在他被当众剥光了衣服之后,再客客气气地递上一面镜子,让他自己照照此刻的狼狈模样!

  去?去了就是自取其辱,在全镇干部和老百姓面前,给他陆远当陪衬,当小丑。

  不去?县长朋友圈的转发还赫然在目,交通局的工程车队恐怕已经在路上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谁敢不“支持”西瓜节,谁就是没有政治觉悟,就是公然跟县长的“指示”唱反调。那后果,比当众出丑要严重一万倍。

  陆远根本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

  “我……我这边……还有点工作……”钱福生喉咙干涩,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钱镇长,话不能这么说。”陆远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严肃”,“帮瓜农解决困难,就是我们镇政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相信,没有什么工作,比响应县长号召、为人民服务更重要了。您说对吗?”

  “响应县长号召”、“为人民服务”,两顶大帽子扣下来,钱福生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他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最后都化为一片空白的绝望。

  他知道,自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连内裤都没剩下。

  “……好,我……我马上过去。”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钱福生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挂断电话,他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办公室窗明几净,他却觉得一片昏暗。那个他一直视为愣头青、软柿子的年轻人,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而自己,就是那只被网住的、最可笑的飞蛾。

  ……

  同一时间,青阳县的官场,正上演着一出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剧。

  县交通局局长办公室。

  刘局长正对着电话那头的养护科科长咆哮,唾沫星子喷得满桌都是:“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挖也好,填也好,拿挖掘机给我铺平了也行!今天天黑之前,王家铺村那条路,必须能跑汽车!跑不了汽车,明天你就给我跑回家去!”

  养护科科长快哭了:“局长,那条路底子都坏了,按规程,至少要半个月……”

  “规程?”刘局长冷笑一声,“县长的朋友圈就是最大的规程!你现在马上给我滚到现场去!我告诉你,县电视台的摄像机可能比你还先到,你要是敢耽误了县里的‘政治任务’,你自己掂量掂量!”

  县农业局。

  周局长紧急召开了班子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如何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支持青阳镇的爱心西瓜节。

  “技术科,马上组织专家团队,去现场指导瓜农进行灾后生产自救,姿态要做足!”

  “市场科,立刻联系全县所有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给他们下‘倡议书’,让他们开辟‘青阳爱心西瓜’专柜!”

  “办公室,立刻起草一份文件,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本着自愿原则,积极采购爱心西瓜,为瓜农献爱心。注意,‘自愿’两个字,要用小四号字体,加粗!”

  县教育局。

  局长办公室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各大学校的校长手机上:“喂,王校长啊,你们学校食堂,最近是不是要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啊?我听说青阳镇的西瓜不错,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富含维生素,对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很有好处嘛!这件事,你要重视起来!”

  县人民医院。

  院长召集后勤科长,语重心长地说:“小李,最近天气热,我们一线的医护人员很辛苦。这样,你去采购一批西瓜,就买青阳镇的,送到各个科室,给大家解解暑。这是组织的关怀,一定要落实到位。”

  ……

  一时间,整个青阳县的权力体系,都像一台被按下了启动键的精密机器,围绕着“卖西瓜”这件事,疯狂地运转起来。

  无数的电话被打出去,无数的指令被下达。那些平日里在文件上旅行、在会议上沉睡的“精神”和“号召”,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执行力。

  各个单位的微信工作群里,县长那条朋友圈的截图被反复转发,下面跟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收到,坚决落实!”。

  没有人是傻子。

  大家心知肚明,买不买西瓜是小事,向县长表达自己的“看齐意识”和“政治站位”才是大事。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爱心助农活动,这是一场自上而下、席卷全县的“态度”大考。

  于是,青阳县的干部们,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身在何处,都在这一天,多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卖瓜人”。

  他们有的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为青阳镇的西瓜寻找买家。

  “喂,老同学,我可算求你一次啊,你们公司发福利,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县的爱心西瓜?”

  “李总,晚上一起吃饭?别别别,不去酒店,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青阳镇瓜田,现场摘瓜,体验生活,绝对够意思!”

  有的则更加直接,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或者单位的公车,带上现金,直奔青阳镇。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不仅仅是买瓜,更是要让领导的秘书,或者县电视台的镜头,“不经意”间看到自己亲临现场的身影。

  这场由陆远精心策划,由县长无意间引爆的官场狂欢,其能量之巨大,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而在风暴的中心,王家铺村。

  村民们最先感受到的,是来自大地的震动。

  上午十点左右,当村里人还在清理烂瓜时,一阵巨大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所有人停下手中的活计,惊愕地望向村口。

  只见七八辆黄色的巨型工程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像一群钢铁巨兽,气势汹汹地开了过来。车身上,“青阳交通”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村民们都懵了。

  农业站长老张更是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他指着那些工程车,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西瓜,结结巴巴地对身边的村支书说:“这……这……修路?不是说,要等明年才有指标吗?”

  村支书也傻了,他喃喃自语:“我……我没打报告啊……”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车门打开,一个戴着安全帽、满脸焦急的中年男人跳了下来,正是交通局养护科的科长。他看都没看村民一眼,直接拿出图纸,对着身后一群同样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声嘶力竭地吼道:“都别愣着了!测量组的,放线!挖掘组的,清表!两个小时内,我要看到路基!快!快!快!”

  工人们立刻散开,整个村口瞬间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

  村民们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仿佛在看一场电影。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干部下乡,见过领导视察,但从未见过如此阵仗。修一条路,比过年还热闹。

  “这……这是陆镇长叫来的?”一个年轻村民小声问。

  “除了陆镇长,还能有谁?”一个老农用无比肯定的语气回答,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崇拜的光芒,“咱们这位陆镇主,是真有本事的神仙啊!”

  “神仙”陆远此刻正站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他的手机已经因为发热而有些烫手了。

  一旁的王晨光,则拿着一个小本子,手忙脚乱地记录着。

  “喂,是陆镇长吗?我是县总工会,我们预订五百箱西瓜,作为职工福利。”

  “陆镇长您好,我是城建集团,我们需要一千箱,麻烦您给协调一下。”

  “陆镇长!我是宏发地产的!我们董事长说了,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钱不是问题!”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每一个电话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在县里响当当的单位或者企业。王晨光的手在抖,他感觉自己记录的不是西瓜的数量,而是一串串足以让人眩晕的权力符号。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就这一个小时不到的功夫,接到的订单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王家铺村,甚至整个青阳镇的西瓜总产量。

  “陆……陆镇长……”王晨光放下笔,声音都变了调,“订单……太多了,我们的瓜……根本不够卖啊!”

  陆远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谁说,我们只卖王家铺村的瓜了?”

  他转过身,眺望着远方,目光越过王家铺的瓜田,投向了青阳镇的其他村落。

  “小王,马上给其他几个种西瓜的村子打电话,让他们把最好的瓜,立刻、马上,全部运到王家铺来!”

  “告诉他们,这是青阳镇的西瓜节,不是王家铺的西瓜节。”

  “我们要让全县人民都知道,我们青阳镇,拧成一股绳,能办任何大事!”

  王晨光瞬间明白了,他激动得满脸通红,立刻跑去打电话。

  陆远则再次拿起了手机,拨通了方记者的电话。

  “方记者,可以发第二波宣传预热了。”

  “标题我都想好了。”

  “就叫——《全城告急!青阳镇西瓜已被预订一空,再不来,只能看别人吃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