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西域都护府战意骤起 姜维欲登陆渤海郡-《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蜀汉延熙十五年(公元252年) 新春 成都。

  汉都——成都宫阙之内外,街巷闾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爆竹声阵阵,年味正浓。

  汉皇刘禅于承乾殿大宴群臣,共贺新年瑞春。

  席间丝竹盈耳,众人觥筹交错,一派升平景象。

  酒酣耳热之际,群臣眉宇间皆喜色——开春在即,洛阳前线捷报如雪片般飞来:丞相诸葛亮、骠骑将军赵云统率之北伐大军,其前锋精锐已悄然逼近魏国腹心,洛阳距邺城不过五百里之遥;晋阳守将一日数惊,急报称汉军铁骑已饮马汾水,魏国上下为之震动。

  汉皇刘禅自料魏国太傅司马懿一死,曹魏瞬间损失擎天一柱,其势力不过苟延残喘,东吴又早降矣,不出三年即可一统河山!

  正当君臣欢宴,大肆朵颐山珍海味时,内侍忽捧一羽书疾步入殿,乃是西域都护长使、西凉牧、镇西将军马岱自疏勒发来的六百里加急。

  汉皇刘禅览信未毕,面色陡然沉下,重重一掌击在御案之上:“贵霜此国,竟敢如此!”

  原来盘踞中亚之贵霜帝国(大月氏人所建),正遭西方新兴之萨珊波斯举国猛攻。

  国王迦腻色伽三世连战连败,丧师失地,王庭岌岌可危。值此存亡之秋,迦腻色伽三世不思全力抗敌,竟悍然遣其先锋三万,越葱岭天险,屯兵乌孜别里山口外,扬言欲“借道”疏勒城(今喀什一带),实则觊觎西域沃土,欲东侵西域“找补”疆土!

  “镇西将军马岱处现有多少可用之兵?”刘禅声音急切。

  侍中躬身回禀:“陛下,西域都护府本部精兵约两万,西域鄯善、于阗、龟兹等盟国可集兵马两万余,合计约五万之众。

  然诸军分驻各处要隘、疏勒、于阗等城,直面山口之兵,恐不足万余。”

  七日后,马岱再报:贵霜使者已抵疏勒,带来迦腻色伽三世之“通牒”——愿献上贵霜金币10万枚,邀大汉合兵共抗波斯,事成则中分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地;如若不然,则视大汉默许其“重整”西域秩序,兵锋将直指疏勒!字里行间,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成都大殿之上,顿时如沸水开锅。

  光禄大夫谯周拄杖出班:

  “陛下!西域悬远,贵霜与波斯相争,实乃域外胡虏之斗,与我大汉何干?今令马岱谨守乌孜别里山口关塞,深沟高垒,闭关自固。待其两虎相争,元气大伤,贵霜之兵自然退去,何须劳师远征?”

  史官陈寿却持笏上前,朗声道:

  “谯公此言恐失远虑!萨珊波斯雄主辈出,其志非小。若坐视其吞并贵霜,则波斯之患必东移于西域。

  今若应贵霜之请,出兵共拒波斯,一则可解西域燃眉之急,二则可借机将都护府之威名远播于葱岭以西,在药杀水(今锡尔河)、乌浒水(今阿姆河)之间立稳根基。

  此乃开疆拓土、为后世经营中亚奠定万世之基的良机!”

  将军陈祗按剑抗声道:

  “陈史官好大志向!然我军首要之务乃克复中原,一统华夏!今丞相大军压邺城,姜伯约跨海击青州,关中、陇右、荆襄处处需兵。此时分兵万里之外,与强横之波斯交恶,岂非自陷两线作战之危局?

  若波斯果真灭了贵霜,其兵锋东指,视我大汉为敌,则西域永无宁日!依末将之见,当严词斥责贵霜使者,申明大汉西域疆界不容侵犯。

  同时急调凉州精骑增援马岱,固守疏勒、于阗,绝其东进之念!”

  言罢,其手指重重划过舆图上的葱岭位置。

  阶下众臣议论纷纷,或附谯周,或和陈寿,或赞陈祗,嘈嘈切切,莫衷一是。

  刘禅望着殿外纷扬的残雪,念及卧病在床、不能视事的侍中董允——这位总以“亲贤臣,远小人”相谏的老臣若在,当能剖析利害。

  此刻,他只觉得脑中纷乱如麻,权衡再三,终是下旨:“速传诏西域:命镇西将军马岱,加固乌孜别里山口及疏勒各处关隘,广布烽燧斥候,日夜警备。对贵霜使者,以礼相待,好言周旋,言朕正与群臣详议,需些时日,务必将其稳住。

  另,以八百里加急将此间情状,飞报洛阳丞相府,请丞相定夺!”

  东线 ,魏国青州(今山东半岛)海岸。

  几乎在西域烽烟骤起的同时,帝国东方的海面上,已扬起大汉的战旗!镇东将军姜维、安汉将军王平、右车骑将军廖化,统帅巨型楼船百艘(高五丈,分三层)、迅捷艨艟三百、坚固斗舰四百,满载五万精锐甲士,携带无数辎重粮草,自建业港浩荡出师,劈波斩浪,直扑魏国青州海岸。

  孟获、霍弋、张嶷、费祎等将则领新兵6万余分守于江夏、武昌、柴桑、建业等城。

  舰队船帆如乌云蔽日,瞬息即至琅琊郡日照港(三国时期日照属琅琊郡,是重要海港)。魏军水师见汉军船阵遮天,胆气先沮,皆因王濬、王凌让魏军水师主力尽丧之故。

  只见汉军楼船以拍竿击碎魏军哨船,王平亲率死士乘走舸飞舟抢滩登岸。魏港守将鲁芝见大势已去,竟弃港而逃,汉兵兵不血刃,夺占此要津。

  王平登岸立定,即传将令:

  “参军马谡,汝速率本部两万兵马,沿济水西进,先取东安平(今山东青州北),再图临淄(青州核心重镇)!务必切断青州魏军南北联系!”

  马谡领命而去。王平转而对廖化道:“廖将军,你我率余下三万主力,即刻登船,扬帆北上,目标——渤海郡海津戍(塘沽古称之一,为渤海湾重要河口据点)!

  与卫将军赵统所部会师!若能克此要地,则邺城之侧翼洞开,可与丞相主力大军南北夹击,毕其功于一役!”

  呜咽的海风裹挟着震天的战鼓与将士的呐喊,在青州海岸线上回荡。汉军庞大的舰队再次升帆,如移动的山岳,向北驶向决定性的战场。

  而此刻深居成都宫阙的刘禅,料到这场跨海远征的惊涛骇浪,他的目光仍紧紧锁在案头那封来自万里黄沙之外的羽书上。

  西极葱岭山口的风雪中,贵霜帝国人马是战是和?马岱的烽燧能否守住国门?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