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董联盟的盟主大帐,与其说是一顶帐篷,不如说是一座临时的宫殿。巨大的牛皮与锦缎拼接而成,由数十根合抱粗的木柱撑起,足以容纳数百人。帐内地上铺着厚重的西域毛毡,踩上去悄无声息,四角立着青铜兽首香炉,升腾的袅袅青烟混杂着皮革、酒肉与男人们身上雄浑的气息,构成了一种属于权力与战争的独特味道。
此刻,大帐之内,泾渭分明。
盟主袁绍高坐于正北主位,身后的屏风上绣着猛虎下山图,他身披金丝滚边的明光铠,腰悬古玉,面带雍容微笑,四世三公的贵气几乎凝为实质。
其下,左右两侧分设长案,各路诸侯按官爵与名望依次落座。右侧为首的是后将军袁术,他几乎是斜躺在坐席上,神情倨傲,不时把玩着腰间的玉佩。左侧为首的,是冀州刺史韩馥,他神色拘谨,显得心事重重。再往下,便是孔伷、刘岱、王匡、张邈、曹操、孙坚……一个个在青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名字,此刻都化作了一个个鲜活的、呼吸着、盘算着的人。
气氛庄重,却又暗流涌动。每个人都在用眼角的余光,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其他人,像是在评估猎物,又像是在警惕天敌。
当李玄的身影出现在帐门口时,帐内原本的低语声,不约而同地停顿了一瞬。
他依旧是一身没有任何纹饰的玄黑劲装,外面罩着一件普通的武士袍,既没有华丽的铠甲,也没有繁复的配饰,与帐内这些非官即贵的诸侯们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他就那么平静地走进来,身后没有跟着大批的亲卫,只有张宁和王武,两人在帐门外便自觉停步,如两尊沉默的门神,肃立于外。
李玄的出现,像是一滴冰水,滴入了这锅看似热烈实则温吞的肉汤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有好奇,有审视,有不屑,也有深深的忌惮。葫芦谷一战,以两百破数千,救孙坚于危难,早已不是秘密。而那面青面獠牙的恶鬼大旗,更是成了各路诸侯营中私下里谈论最多的怪谈。
主位之上,袁绍的目光在李玄身上停留了片刻,那温和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轻慢一闪而逝。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为众人引荐,声音洪亮,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威。
“这位,是北平太守公孙瓒,伯珪将军麾下白马义从,天下闻名!”
公孙瓒起身,对着众人一抱拳,神色自矜。
“这位,是长沙太守孙坚,文台将军勇冠三军,江东猛虎,名不虚传!”
孙坚起身,朗声一笑,豪气干云。
袁绍不疾不徐,将帐内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一介绍,言语之中,或褒或贬,或亲或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尽显盟主风范。
终于,他的目光落到了李玄身上。
帐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位四世三公的盟主,会如何评价这个搅动风云的年轻人。
袁绍端起面前的酒盏,轻轻抿了一口,才慢悠悠地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随口一提:
“这位,是义士李玄。”
一句话,仅此而已。
没有提他的战绩,没有提他的兵马,甚至没有用“将军”或是“壮士”之类的称呼,只是一个轻飘飘的“义士”。
这个词,看似褒奖,实则是一种捧杀。它肯定了你的行为,却从根本上否定了你的身份地位。你只是个江湖人,一个偶然做了件好事的普通人,你没有资格,和我们这些朝廷命官、一方诸侯平起平坐。
帐内,一些原本对李玄心怀嫉妒的二三流诸侯,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袁术更是发出了一声清晰可闻的嗤笑,他端起酒杯,对着空气晃了晃,仿佛在说:看,不过如此。
曹操的眼神微微一动,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李玄,想看他会作何反应。是会愤怒,还是会屈辱?
孙坚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他张了张嘴,似乎想为李玄说些什么,但看了看主位上的袁绍,最终还是化为一声暗叹,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闷酒。
而坐在最靠近门口位置的刘备,则是向李玄投来了一道温和而又带着几分同情的目光。他自己身为汉室宗亲,尚且因为官职低微,只能屈居末座,自然能体会到这种被身份门第所压制的无奈。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
李玄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
他仿佛没有听出袁绍话语里的轻慢,也没有看到周围那些各色的眼神。他只是平静地对着袁绍微微躬身,行了一礼,动作从容,不卑不亢。
“盟主谬赞。”
说完,他便等着袁绍的下一步指示。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有如此城府。他原本以为,少年得志,必然心高气傲,稍一打压,便会原形毕露。
他放下了酒杯,随意地抬手,指向了帐内最末端,靠近门口的一个空位。那里,甚至已经脱离了核心的议事圈,通常是留给书记官或是传令兵的位置。
“李义士,请入座吧。”
这一下,连曹操的眉毛都挑了一下。
这已经不是轻视,而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李玄身上。这一次,他们想看到的,是这个年轻人脸上那张平静的面具,如何被撕得粉碎。
李玄顺着袁绍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他笑了。
那笑容很淡,却发自真心。
他再次对着袁绍一拱手,没有说一个字,转身便迈步走向那个最卑微的角落。他的步伐依旧沉稳,背脊挺得笔直,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心跳的鼓点上。
他走到那个位置,坦然落座,整理了一下衣袍,然后便好整以暇地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环视着这满帐的“英雄豪杰”。
那姿态,仿佛他不是被发配到了角落,而是主动选择了一个最佳的、可以看清全场所有演员表演的观众席。
这份宠辱不惊,这份从容淡定,让原本准备看笑话的几人,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他们感觉自己用尽全力打出的一拳,却砸在了一团棉花上,说不出的难受。
袁术重重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曹操看着李玄,眼神中的兴趣,变得愈发浓厚。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或许还是小看了这个年轻人。
李玄自然不会在乎这些人的想法。
在他的【洞察】视野里,整个大帐,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词条展览馆。
主位上的袁绍,头顶的金色词条【四世三公】光芒璀璨,几乎掩盖了下面那几条紫色的【好谋无断】、【外宽内忌】。李玄心中了然,这就是门第的力量,足以让一个能力并不顶尖的人,坐上盟主之位。
袁术头顶,那几条灰色的负面词条【嫉贤妒能】、【冢中枯骨】、【心胸狭隘】,此刻正因为他自己的情绪波动而闪烁不定,像几个接触不良的灯泡。
李玄的目光,甚至在那位看起来最为老实忠厚的冀州刺史韩馥头顶,看到了一个蓝色的词条——【暗通款曲】。
有意思。
李玄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他发现,这个角落的位置,其实很好。
在这里,他可以不被任何人注意,可以像一个真正的幽灵,冷眼旁观着这出即将上演的、名为“匡扶汉室”的滑稽剧。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人的词条,分析每一个人的性格,预判每一个人的行动。
这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棋手的诸侯,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堆数据早已写好、命运早已注定的程序罢了。
而他,是唯一的程序员。
“诸位!”
见人都已到齐,袁绍站起身,声音再次变得慷慨激昂。
“董贼残暴,废立君主,天下共击之!我等兴义兵,旨在匡扶社稷,拯救万民!今日,我等便要商议,如何进兵,直捣贼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下众人,沉声道:“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讨贼之事,刻不容缓!依我之见,当先遣一员大将,为联军先锋,直取汜水关,为我大军打开通往洛阳的门户!”
“不知哪位将军,愿为我联军,取此头功?”
话音落下,帐内一时安静下来。
汜水关乃洛阳门户,易守难攻,董卓麾下西凉兵更是骁勇善战。这先锋之职,既是泼天的功劳,也是九死的风险。
就在众人或迟疑、或盘算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某,愿往!”
孙坚霍然起身,他按着腰间的古锭刀,虎目圆睁,环视众人,身上散发出一股悍不畏死的锐气。
“若不能攻破汜水关,提华雄之头来见,我孙文台,愿受军法处置!”
此刻,大帐之内,泾渭分明。
盟主袁绍高坐于正北主位,身后的屏风上绣着猛虎下山图,他身披金丝滚边的明光铠,腰悬古玉,面带雍容微笑,四世三公的贵气几乎凝为实质。
其下,左右两侧分设长案,各路诸侯按官爵与名望依次落座。右侧为首的是后将军袁术,他几乎是斜躺在坐席上,神情倨傲,不时把玩着腰间的玉佩。左侧为首的,是冀州刺史韩馥,他神色拘谨,显得心事重重。再往下,便是孔伷、刘岱、王匡、张邈、曹操、孙坚……一个个在青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名字,此刻都化作了一个个鲜活的、呼吸着、盘算着的人。
气氛庄重,却又暗流涌动。每个人都在用眼角的余光,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其他人,像是在评估猎物,又像是在警惕天敌。
当李玄的身影出现在帐门口时,帐内原本的低语声,不约而同地停顿了一瞬。
他依旧是一身没有任何纹饰的玄黑劲装,外面罩着一件普通的武士袍,既没有华丽的铠甲,也没有繁复的配饰,与帐内这些非官即贵的诸侯们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他就那么平静地走进来,身后没有跟着大批的亲卫,只有张宁和王武,两人在帐门外便自觉停步,如两尊沉默的门神,肃立于外。
李玄的出现,像是一滴冰水,滴入了这锅看似热烈实则温吞的肉汤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有好奇,有审视,有不屑,也有深深的忌惮。葫芦谷一战,以两百破数千,救孙坚于危难,早已不是秘密。而那面青面獠牙的恶鬼大旗,更是成了各路诸侯营中私下里谈论最多的怪谈。
主位之上,袁绍的目光在李玄身上停留了片刻,那温和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轻慢一闪而逝。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为众人引荐,声音洪亮,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威。
“这位,是北平太守公孙瓒,伯珪将军麾下白马义从,天下闻名!”
公孙瓒起身,对着众人一抱拳,神色自矜。
“这位,是长沙太守孙坚,文台将军勇冠三军,江东猛虎,名不虚传!”
孙坚起身,朗声一笑,豪气干云。
袁绍不疾不徐,将帐内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一介绍,言语之中,或褒或贬,或亲或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尽显盟主风范。
终于,他的目光落到了李玄身上。
帐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位四世三公的盟主,会如何评价这个搅动风云的年轻人。
袁绍端起面前的酒盏,轻轻抿了一口,才慢悠悠地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随口一提:
“这位,是义士李玄。”
一句话,仅此而已。
没有提他的战绩,没有提他的兵马,甚至没有用“将军”或是“壮士”之类的称呼,只是一个轻飘飘的“义士”。
这个词,看似褒奖,实则是一种捧杀。它肯定了你的行为,却从根本上否定了你的身份地位。你只是个江湖人,一个偶然做了件好事的普通人,你没有资格,和我们这些朝廷命官、一方诸侯平起平坐。
帐内,一些原本对李玄心怀嫉妒的二三流诸侯,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袁术更是发出了一声清晰可闻的嗤笑,他端起酒杯,对着空气晃了晃,仿佛在说:看,不过如此。
曹操的眼神微微一动,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李玄,想看他会作何反应。是会愤怒,还是会屈辱?
孙坚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他张了张嘴,似乎想为李玄说些什么,但看了看主位上的袁绍,最终还是化为一声暗叹,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闷酒。
而坐在最靠近门口位置的刘备,则是向李玄投来了一道温和而又带着几分同情的目光。他自己身为汉室宗亲,尚且因为官职低微,只能屈居末座,自然能体会到这种被身份门第所压制的无奈。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
李玄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
他仿佛没有听出袁绍话语里的轻慢,也没有看到周围那些各色的眼神。他只是平静地对着袁绍微微躬身,行了一礼,动作从容,不卑不亢。
“盟主谬赞。”
说完,他便等着袁绍的下一步指示。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有如此城府。他原本以为,少年得志,必然心高气傲,稍一打压,便会原形毕露。
他放下了酒杯,随意地抬手,指向了帐内最末端,靠近门口的一个空位。那里,甚至已经脱离了核心的议事圈,通常是留给书记官或是传令兵的位置。
“李义士,请入座吧。”
这一下,连曹操的眉毛都挑了一下。
这已经不是轻视,而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李玄身上。这一次,他们想看到的,是这个年轻人脸上那张平静的面具,如何被撕得粉碎。
李玄顺着袁绍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他笑了。
那笑容很淡,却发自真心。
他再次对着袁绍一拱手,没有说一个字,转身便迈步走向那个最卑微的角落。他的步伐依旧沉稳,背脊挺得笔直,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心跳的鼓点上。
他走到那个位置,坦然落座,整理了一下衣袍,然后便好整以暇地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环视着这满帐的“英雄豪杰”。
那姿态,仿佛他不是被发配到了角落,而是主动选择了一个最佳的、可以看清全场所有演员表演的观众席。
这份宠辱不惊,这份从容淡定,让原本准备看笑话的几人,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他们感觉自己用尽全力打出的一拳,却砸在了一团棉花上,说不出的难受。
袁术重重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曹操看着李玄,眼神中的兴趣,变得愈发浓厚。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或许还是小看了这个年轻人。
李玄自然不会在乎这些人的想法。
在他的【洞察】视野里,整个大帐,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词条展览馆。
主位上的袁绍,头顶的金色词条【四世三公】光芒璀璨,几乎掩盖了下面那几条紫色的【好谋无断】、【外宽内忌】。李玄心中了然,这就是门第的力量,足以让一个能力并不顶尖的人,坐上盟主之位。
袁术头顶,那几条灰色的负面词条【嫉贤妒能】、【冢中枯骨】、【心胸狭隘】,此刻正因为他自己的情绪波动而闪烁不定,像几个接触不良的灯泡。
李玄的目光,甚至在那位看起来最为老实忠厚的冀州刺史韩馥头顶,看到了一个蓝色的词条——【暗通款曲】。
有意思。
李玄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他发现,这个角落的位置,其实很好。
在这里,他可以不被任何人注意,可以像一个真正的幽灵,冷眼旁观着这出即将上演的、名为“匡扶汉室”的滑稽剧。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人的词条,分析每一个人的性格,预判每一个人的行动。
这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棋手的诸侯,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堆数据早已写好、命运早已注定的程序罢了。
而他,是唯一的程序员。
“诸位!”
见人都已到齐,袁绍站起身,声音再次变得慷慨激昂。
“董贼残暴,废立君主,天下共击之!我等兴义兵,旨在匡扶社稷,拯救万民!今日,我等便要商议,如何进兵,直捣贼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下众人,沉声道:“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讨贼之事,刻不容缓!依我之见,当先遣一员大将,为联军先锋,直取汜水关,为我大军打开通往洛阳的门户!”
“不知哪位将军,愿为我联军,取此头功?”
话音落下,帐内一时安静下来。
汜水关乃洛阳门户,易守难攻,董卓麾下西凉兵更是骁勇善战。这先锋之职,既是泼天的功劳,也是九死的风险。
就在众人或迟疑、或盘算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某,愿往!”
孙坚霍然起身,他按着腰间的古锭刀,虎目圆睁,环视众人,身上散发出一股悍不畏死的锐气。
“若不能攻破汜水关,提华雄之头来见,我孙文台,愿受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