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被婉拒的金珠,比黄金更重的承诺!-《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

  孙坚的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两军阵前激起了阵阵涟漪。

  很快,两名孙坚的亲兵抬着一个沉重的木箱,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咚”的一声,木箱被放在了李玄与孙坚之间的空地上,激起一片尘土。箱盖被打开,刹那间,一片璀璨的金光迸射而出,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满满一箱的金珠,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光芒。那不是粗陋的金块,而是被打磨得圆润光滑的珠子,每一颗都价值不菲。这等手笔,足以看出孙坚的诚意与豪气。

  跟在李玄身后的王武,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睛都看直了。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这笔财富,别说招兵买马,就是买下一座小县城都绰绰有余了。他下意识地看向李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火热。

  就连孙坚麾下那些江东子弟兵,在看到这箱金珠时,眼中也流露出艳羡与自豪。他们的主公,就是如此慷慨豪迈,对有恩于己的人,从不吝啬。

  然而,在这片几乎被黄金光芒所笼罩的区域里,唯有三个人,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是张宁,她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箱金珠,目光便重新落回李玄的背影上,清冷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探寻。她隐隐觉得,自己这位公子的格局,绝不会被这箱黄白之物所局限。

  另一个,是孙策。少年的目光在金珠上停留了一瞬,便被李玄那平静得有些过分的神情吸引了过去。他看到李玄的脸上,没有贪婪,没有欣喜,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动容,仿佛眼前这箱足以让天下人为之疯狂的财富,与路边的一块顽石并无区别。这种超然,让孙策的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敬佩。

  而最后一人,自然就是李玄。

  他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对着那箱金珠,只是付之一笑。那笑容很淡,像清风拂过,吹散了黄金带来的燥热与贪婪。

  “孙太守,这份厚礼,李玄心领了。”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但,请恕我不能收。”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王武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程普和黄盖也是一愣,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孙坚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他以为李玄是嫌少,亦或是信不过他,脸色沉了下来:“李将军何出此言?莫非是觉得我孙某人诚意不足?”

  “太守误会了。”李玄摇了摇头,目光越过孙坚,看向他身后那些虽然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的江东子弟,又看了看自己身后那两百名沉默如铁的玄甲军。

  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悠远与感慨:“钱财乃身外之物,聚散无常。我辈习武之人,投身这乱世,所求的,从来不是金银满箱。”

  他顿了顿,迎着孙坚探究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所求,不过是手中之刃更利,身上之甲更坚,能在这乱世之中,多一分扫平奸佞、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的本钱!”

  这番话,掷地有声,宛如晨钟暮鼓,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孙坚愣住了。他戎马半生,见过太多嘴上说着仁义道德,实则贪得无厌的诸侯官吏。可眼前这个年轻人,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他说出这番话时,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气魄,竟让孙坚这位江东猛虎,都感到了一丝自愧不如。

  李玄没有给他太多思索的时间,话锋一转,终于图穷匕见。

  他伸手指了指战场上那些被丢弃的兵器和破损的盔甲,语气平淡,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要求:“若太守真心感谢,不如将此战缴获的黄巾兵甲,赠予我这支乡勇,以充实军备。如此,李玄便感激不尽了。”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放着一整箱的金珠不要,却要去捡那些破铜烂铁?

  王武的表情,从震惊变成了茫然,又从茫然变成了呆滞。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家公子是不是刚才在山岗上吹风吹坏了脑子。

  而孙坚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在短暂的错愕之后,他的虎目之中,陡然爆射出一团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死死地盯着李玄,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他懂了。

  他瞬间就懂了!

  眼前这个人,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游侠,一个过客!他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一个志在天下的争霸者!

  金银财富,对他而言,远不如让麾下士兵多一件盔甲,多一柄长矛来得重要。因为财富可以被掠夺,而一支百战精兵,才是安身立命、开疆拓土的根本!

  这是何等长远的眼光!这是何等可怕的格局!

  孙坚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再看李玄时,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不再是单纯的感激,而是掺杂了无比浓厚的敬佩、忌惮,以及一丝……英雄相惜的欣赏!

  他看了一眼身旁同样一脸震撼的儿子孙策,又看了一眼对面那个气度从容的李玄,心中那个念头变得无比清晰——此人,绝不可为敌!只能为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豪迈的大笑声,打破了战场的寂静。孙坚仰天长笑,笑声中充满了快意与欣赏。

  “好!好一个李玄!好一个‘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猛地一挥手,对着程普喝道:“德谋!传我将令,此战缴获的所有兵甲、粮草、马匹,尽数赠予李将军!另外,再从我军中,拨出五十套精良甲胄,一并送上!”

  “主公,不可!”程普闻言大惊,连忙上前一步,“那些黄巾兵甲也就罢了,我军的甲胄……”

  “住口!”孙坚断然喝止,虎目一瞪,“与李将军的救命之恩相比,区区五十套甲胄算得了什么?速去执行!”

  程普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无奈地抱拳领命而去。

  孙策看着父亲这番举动,又看了看李玄,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崇拜的光芒几乎要溢了出来。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不为金钱所动,所谋者,乃是天下!李玄的身影,在这一刻,于少年心中,变得无比高大。

  处理完这些,孙坚兀自觉得不够。

  他觉得,用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来回报李玄,简直是一种对对方格局的侮辱。这份恩情,这份友谊,需要一个更重的信物来承载。

  他沉吟片刻,忽然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他伸手解下了自己一直挂在腰间,从未离身的一块巴掌大小的令牌。

  那令牌不知是何种金属打造,通体黝黑,入手极沉。正面雕刻着一头栩栩如生、咆哮欲裂的猛虎,背面则是一个古朴的篆体“孙”字。令牌的边缘,因常年的摩挲,已经变得十分圆润,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孙坚托着这块令牌,一步步走到李玄面前,神情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李将军,金银俗物,配不上你的胸襟。我孙坚半生戎马,身无长物,唯有此物,乃我祖传,亦是我孙氏私令。”

  他将那枚沉甸甸的虎头令牌,递到了李玄的面前,虎目之中,精光灼灼。

  “今日,我便将它赠予你。”

  “他日,将军若有任何用得着我孙文台的地方,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面对何敌,只需持此令来寻我……”

  孙坚的声音,一字一顿,重如泰山。

  “我孙坚,必倾江东之力,为你赴汤蹈火,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