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月光如水银般洒落在寂静的村庄。林家小院里早已熄了灯火,只有均匀的呼吸声表明主人们已沉入梦乡。
林大海今年种的是最实在、最能填饱肚子的红薯。此刻,月初却悄无声息地睁开了眼。她屏息倾听片刻,确认家人都睡熟了,这才蹑手蹑脚地溜下炕,像一只灵巧的猫儿般融入了夜色中。
她熟门熟路地来到自家那片红薯地边。四下无人,只有秋虫在低声鸣叫。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全神贯注地与脑海中的系统光屏建立起联系。
光屏上,一行清晰的文字映入眼帘:【是否确认购买:优质高产红薯种薯,100斤,消耗系统货币:50?】
月初凝视着这行字,心中默念:“确认。”
就在她做出决定的一刹那,奇迹发生了!她身旁原本空无一物的地面上,突然间像变魔术一样,冒出了一大堆红薯。这些红薯显然是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个头饱满且均匀。
月初见状,心中一阵狂喜,但她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她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将这些红薯藏好,以免引起他人的怀疑。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动手,先用手将红薯一个个地搬到垄沟旁边,然后迅速拿起随身带来的小铲子,在垄沟旁飞快地刨出一个浅坑。接着,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堆凭空多出来的100斤红薯尽数推进坑里,确保没有遗漏。
最后,月初动作利落地用泥土将坑填平,仔细地将表面抹平,让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原本就如此,没有丝毫破绽。
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舒了口气,心脏因为紧张和兴奋而怦怦直跳,悄悄溜回了家。
几天后,阳光明媚,正是收获红薯的好时节。林大海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扛着锄头下了地。他熟练地挥舞着锄头,一锄头下去,只觉得这土地似乎比往年更松软一些,锄头也好像特别容易就插进了土里。
林大海心中暗自嘀咕:“今年这地怎么这么好挖呢?”他不禁加快了速度,一垄红薯很快就被挖了出来。当他看到那堆成小山一般的红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些红薯一个个都长得饱满硕大,表皮光滑,色泽鲜艳,简直是他从未见过的好品相。林大海瞪大了眼睛,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孩她娘!快来看!今年这红薯……邪了门了!长得也太好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何招娣和满月听到林大海的呼喊,急忙跑过来。当她们看到那满地的红薯时,也都惊得合不拢嘴。
“这……这是我们家的红薯?”何招娣喃喃自语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
满月则兴奋地在红薯堆里翻找着,嘴里不停地念叨:“这么多红薯,我们可以做很多好吃的啦!”
林家一直以来都是靠种红薯为生,每年交完费家的租子后,剩下的红薯勉强够一家人糊口。然而,今年的收成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林大海和何招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欢喜。他们知道,今年这个冬天,一家人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了。
喜悦之余,林大海看着地窖里那堆得满满当当的红薯,眉头却渐渐锁紧了。这份远超预期的收获,带来的不仅仅是饱腹的安心,还有一种隐约的不安。
夜里,他对着昏暗的油灯,对何招娣低声道:“今年这收成好得有点出奇了……粮食多了,是好事,也是祸事。人心难测,不得不防啊。”
从那天起,地里没什么活计时,林大海就扛着锄头铁锹,开始在后院最不起眼的角落琢磨扩建地窖。他不再满足于原来那个简单的储藏坑。
他先是往下挖深了许多,然后又横向拓展,新挖出的土都仔细地运到远处撒掉。他找来结实的木头加固窖顶和四壁,防止塌方。最关键的是,他在窖口下了大功夫。
他没有做常见的木门,而是用旧砖石垒砌了一个极其低矮、仅容一人弯腰进入的入口,入口上方巧妙地用一堆常年不用的破烂柴火和枯草杆遮盖着,做得浑然天成,仿佛那里从来就只有一堆废柴。
“这样……总该稳妥些了。”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那隐蔽至极的地窖入口,低声自语道,眼神里是庄稼人被生活磨砺出的警惕与智慧。这段时间,他几乎所有空闲心思都扑在了这个更隐蔽、更安全的地窖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能让他们熬过寒冬的希望。
林大海今年种的是最实在、最能填饱肚子的红薯。此刻,月初却悄无声息地睁开了眼。她屏息倾听片刻,确认家人都睡熟了,这才蹑手蹑脚地溜下炕,像一只灵巧的猫儿般融入了夜色中。
她熟门熟路地来到自家那片红薯地边。四下无人,只有秋虫在低声鸣叫。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全神贯注地与脑海中的系统光屏建立起联系。
光屏上,一行清晰的文字映入眼帘:【是否确认购买:优质高产红薯种薯,100斤,消耗系统货币:50?】
月初凝视着这行字,心中默念:“确认。”
就在她做出决定的一刹那,奇迹发生了!她身旁原本空无一物的地面上,突然间像变魔术一样,冒出了一大堆红薯。这些红薯显然是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个头饱满且均匀。
月初见状,心中一阵狂喜,但她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她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将这些红薯藏好,以免引起他人的怀疑。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动手,先用手将红薯一个个地搬到垄沟旁边,然后迅速拿起随身带来的小铲子,在垄沟旁飞快地刨出一个浅坑。接着,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堆凭空多出来的100斤红薯尽数推进坑里,确保没有遗漏。
最后,月初动作利落地用泥土将坑填平,仔细地将表面抹平,让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原本就如此,没有丝毫破绽。
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舒了口气,心脏因为紧张和兴奋而怦怦直跳,悄悄溜回了家。
几天后,阳光明媚,正是收获红薯的好时节。林大海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扛着锄头下了地。他熟练地挥舞着锄头,一锄头下去,只觉得这土地似乎比往年更松软一些,锄头也好像特别容易就插进了土里。
林大海心中暗自嘀咕:“今年这地怎么这么好挖呢?”他不禁加快了速度,一垄红薯很快就被挖了出来。当他看到那堆成小山一般的红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些红薯一个个都长得饱满硕大,表皮光滑,色泽鲜艳,简直是他从未见过的好品相。林大海瞪大了眼睛,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孩她娘!快来看!今年这红薯……邪了门了!长得也太好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何招娣和满月听到林大海的呼喊,急忙跑过来。当她们看到那满地的红薯时,也都惊得合不拢嘴。
“这……这是我们家的红薯?”何招娣喃喃自语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
满月则兴奋地在红薯堆里翻找着,嘴里不停地念叨:“这么多红薯,我们可以做很多好吃的啦!”
林家一直以来都是靠种红薯为生,每年交完费家的租子后,剩下的红薯勉强够一家人糊口。然而,今年的收成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林大海和何招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欢喜。他们知道,今年这个冬天,一家人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了。
喜悦之余,林大海看着地窖里那堆得满满当当的红薯,眉头却渐渐锁紧了。这份远超预期的收获,带来的不仅仅是饱腹的安心,还有一种隐约的不安。
夜里,他对着昏暗的油灯,对何招娣低声道:“今年这收成好得有点出奇了……粮食多了,是好事,也是祸事。人心难测,不得不防啊。”
从那天起,地里没什么活计时,林大海就扛着锄头铁锹,开始在后院最不起眼的角落琢磨扩建地窖。他不再满足于原来那个简单的储藏坑。
他先是往下挖深了许多,然后又横向拓展,新挖出的土都仔细地运到远处撒掉。他找来结实的木头加固窖顶和四壁,防止塌方。最关键的是,他在窖口下了大功夫。
他没有做常见的木门,而是用旧砖石垒砌了一个极其低矮、仅容一人弯腰进入的入口,入口上方巧妙地用一堆常年不用的破烂柴火和枯草杆遮盖着,做得浑然天成,仿佛那里从来就只有一堆废柴。
“这样……总该稳妥些了。”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那隐蔽至极的地窖入口,低声自语道,眼神里是庄稼人被生活磨砺出的警惕与智慧。这段时间,他几乎所有空闲心思都扑在了这个更隐蔽、更安全的地窖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能让他们熬过寒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