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二的胸膛剧烈起伏,粗重的喘息声如同一个千疮百孔的旧风箱,在这间弥漫着绝望气息的破屋里嘶哑地、一声接一声地响着。
“这窝囊气!这猪狗不如的日子!老子也受够了!真他娘的受够了!” 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因极致的情绪而微微变形,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砍了石清那狗官,打了这场泼天的大胜仗!灭了官军的威风,更是解了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心头的恨!痛快!真他娘的像三伏天灌下一桶冰水,从头爽到脚!”
“这样的山头,这样的去处,才配得上咱兄弟这身水里来浪里去的真本事!才不枉爹娘生养咱们一场,给了这副好身板!”
他低头看着自己那双布满厚茧、骨节粗大、能轻易捏碎鱼头的手掌,眼中第一次流露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而不是惯常的麻木。
“那‘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听着就他娘的提气!痛快!”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喧嚣热闹、充满豪情的聚义场景,血液都在加速奔流。
“就算哪天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马革裹尸还,也有山寨的兄弟给收尸立碑,有香火供奉,名字能刻在那聚义厅金光闪闪的英雄谱上!值了!怎么算都比现在值!”
他猛地一脚狠狠踢开脚边那堆散发着霉烂腥臭气味的破渔网,网线纠缠,发出如同垂死挣扎般的呻吟。
“总好过像滩烂泥一样,悄无声息地死在这条臭气熏天的破船烂网上,烂了、臭了都没人知道,最后被野狗拖了去,连块埋骨的土都没有!”
“二哥!你…你答应啦?!好!太好了!俺就知道!咱兄弟就不是池中之物!就该干这惊天动地的大事!痛快!痛快啊!”
阮小七激动得一蹦三尺高,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狂喜的光芒,一拳狠狠砸在那张瘸腿摇晃、布满油污的破桌子上,震得上面仅有的几个豁口陶碗叮当作响,险些翻倒,浑浊的水渍溅了出来。
“投梁山!跟着王伦寨主,杀贪官!除恶霸!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破船烂网,去他娘的!不要了!一把火烧了它才干净!这才叫活出个人样!”
他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将过去的憋屈一脚踹开,迫不及待要拥抱那充满刀光剑影和快意恩仇的全新未来。
阮小五眼中精光暴射,如同黑暗中点燃的两簇鬼火,他迅速盘算着,思路异常清晰、冷静,如同最老练的渔夫在暴风雨来临前审视着湖面下每一个可能致命的暗流漩涡。
“对!投梁山!刻不容缓!二哥说得对,咱们的本钱就在这身水里功夫!梁山刚打了场漂亮的水战,缴获那么多船,正缺咱们这样的好水手!去了,定能出头!不会被埋没!”
他精准地抓住了他们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们通往新生活的敲门砖。
他转向激动得难以自持、几乎要原地打转的小七,语气带着兄长的叮嘱和更深远的谋划,像是一个即将押上全部身家的赌徒,在计算着最后的筹码。
“小七,别光想着打架砍人!带上咱们那几张最结实、浸过三遍桐油、网眼细密的老网!梁山泊水面广阔八百里的,鱼肯定又大又肥,说不定还有咱们没见过的稀罕物!”
“咱们去了,能帮山寨打渔改善伙食,也是份实实在在的功劳,是个长久进项!还能趁机摸清水寨附近的水路暗礁、洄流浅滩,这水文情报可是天大的功劳,比空口白话强百倍!”
他点明了“功劳”的实质,不仅仅是勇武,更是实用和价值。
“还有更紧要的——” 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久在江湖底层挣扎历练出的狡黠和近乎本能的谨慎,身体微微前倾,形成一个密谋的圈子。
“听说梁山如今势大,招人的门槛也严了,要么有寨里头领熟人引荐,要么就得有真本事当场露脸,让人看上,这叫‘纳投名状’!”
“咱兄弟三个在梁山没根没基,明天天一亮就去临湖集那边!找个水缓人多的显眼地方,好好露一手咱‘浪里游龙’的真功夫!”
“踩水露出半截身子、潜底摸物、踏浪翻花!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最好能徒手抓几条稀罕少见的金色大鲤鱼、或是力道十足、能撞断人肋骨的青鱼当‘见面礼’!让那些可能路过巡哨的梁山探子好好瞧瞧!”
“把动静闹大点!敲锣打鼓太扎眼,但弄出点惊天水响,吼几嗓子粗犷的、能传出去几里地的渔歌壮壮声势总行!把咱‘石碣村阮氏三雄’的名号,先一步传到王伦寨主和各位头领的耳朵里去!这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他连造势的手段都想好了,心思缜密之处,可见一斑。
昏暗如豆的油灯下,火苗不安地跳跃着,将三兄弟灼灼的目光映照得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六点寒星,激烈地交汇在一起,碰撞出无形的火花。
那目光中,燃烧着对世道不公的熊熊愤怒、对挣脱枷锁获得新生的强烈渴望,以及押上性命、博一个前程的孤注一掷与狠厉决绝。
这间破败、散发着无尽穷困酸腐气息、如同牢笼般困了他们半生的小屋,此刻再也关不住他们心中那冲天而起的豪气、野性与对崭新命运的强烈渴望。
石碣村这页浸透了泪水和鱼腥味、写满了屈辱和贫困的破旧篇章,即将被他们用这一身傲视水泊的水性和满腔沸腾的热血,狠狠地、决绝地翻过!
济州府,临湖集。
新开张的“朱记酒店”那簇新的、绣着复杂纹样的酒幌子,在裹挟着浓郁水腥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硝烟味的湖风里猎猎翻飞,像一面突兀而招摇的锦旗,又像一只窥探四方的眼睛,硬生生插在临湖集最喧嚣、最要害、消息最灵通的咽喉之地。
新漆的木门框油亮亮的,几乎能照出往来人影的模糊轮廓,映着各色人等杂沓的脚步和揣测的目光,显得格外刺眼而倨傲,仿佛在无声却强硬地宣告着新主人的雄厚财力、莫测背景以及不容小觑的底气。
店堂内,人声鼎沸,喧嚣得几乎要掀翻那新铺的、还带着松木清香的屋顶。
粗瓷大碗猛烈碰撞的脆响、各路身上带着江湖豪客们呼喝劝酒的喧嚣、跑堂伙计尖利悠长、带着独特韵味的吆喝声,混合着新木的松香、劣质烧酒的辛辣刺鼻,以及无数奔波之人身上浓烈的汗味、尘土气,形成一股浑浊、燥热而充满野性生机与危险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几乎令人窒息。
柜台后,管家朱二能满面红光,笑得像尊专门用来迎客的弥勒佛。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滴溜溜地不停转动,如同最灵敏的探针,扫视着整个大堂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他嗓音洪亮圆滑,奇异地穿透了鼎沸的嘈杂,带着一种职业性的热情。
“第一百三十六号?好嘞!贵客一位,丙字第三十七房清净,里边儿请——!”
他麻利地翻看客人递上的、刻着独特编号的木牌,那动作熟稔流畅得如同在数自己的手指头,脸上堆着的、仿佛焊上去一般的笑容,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与酒店内部这近乎沸腾的热闹喧嚣仅隔数丈,门口一侧的气氛却陡然不同,透着一股森然的、不容置疑的秩序感与隐隐的肃杀之气。
几张厚重的条桌拼成了一个简易却透着无形威严的“招贤台”,仿佛一道分隔两个世界的界线。
桌前,排着一条不算太长但秩序井然、无人敢喧哗插队的队伍,多是些衣衫各异、面带风霜、眼神却带着期盼、忐忑或桀骜不驯的精壮汉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期待。
台后,三位身着洗得发白却干净整齐、一丝褶皱也无的青布长衫的书吏,正襟危坐。
他们面容疲惫,眼袋浮肿,但蘸着浓墨的笔尖悬在摊开的名册上方,眼神却如同经验老道的探针般专注锐利,不漏过报名者一丝一毫的表情、动作乃至手上茧子的位置和厚度。
书吏身侧,如同雕塑般肃立着几名梁山喽啰。他们身着统一的皂色劲装,腰挎尺许长的森冷短刀,刀柄已被手掌磨得油亮,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几人如铁铸般钉在地上,站姿挺拔如松,目光在队伍中每一个人的脸上、手上、腰间来回逡巡,无声地维持着秩序,散发着属于梁山泊的凛然气势。
阮氏三兄弟带着一身浓烈的的湖腥气,几乎是跑着冲到台前的。
他们方才在岸边那一番堪称惊艳的“浪里游龙”功夫,引得几个过路的闲汉大声叫好,其中一人朝这招贤台努了努嘴,带着几分羡慕和怂恿喊道:
“好本事!去那儿!梁山水寨正缺你们这等的弄潮好手!去了准能混出头!”
阮小七最是心急,仗着身法滑溜,泥鳅般从人群缝隙里灵巧地钻到最前面,胸膛拍得砰砰响,那沉闷的响声显示出他结实的体魄,甚至震得桌上笔架都轻微晃了晃。
“济州府石碣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俺们是嫡亲的血脉兄弟,一条心!”小七的嗓门洪亮如钟,带着水泊汉子特有的、未经雕琢的直爽和不加掩饰的、投奔光明的激动。
中间那位年长些、神色最为沉稳、仿佛见惯了各色人等的书吏,缓缓抬起眼皮,目光像一把无形却极其精准、冰冷的尺子,冷静地、逐一地、带着审视意味地扫过三人。
阮小二身形魁梧如岸边历经风浪的礁石,沉默地杵在那里,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古铜色的脸庞被湖风和烈日雕刻出粗犷坚毅的棱角,眼神沉稳得像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看似平静,却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和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的决断。
阮小五身形精干矫健如蓄势待发的猎豹,目光灵动如水中窥伺猎物的游鱼,嘴角习惯性地微抿着,透着一股子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变故的机敏、警惕和底层生存磨练出的精明。
阮小七则像颗刚从膛里蹦出来的、滚烫的铁弹丸,黝黑的脸上每一道纹路都写满了野性、不羁与按捺不住的、几乎要溢出来的兴奋,眼神灼灼放光,仿佛下一秒就要原地弹起,把眼前这略显沉闷严肃的局面都搅动得充满野性的生气。
书吏提笔,饱蘸浓墨,声音平缓得像无波的湖水,却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谨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籍贯,济州石碣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以何为生?有何看家本领?——报上来。” 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以什么为生?”
阮小七抢着嚷道,声音洪亮震得旁边一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汉子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俺们是打渔的!祖祖辈辈都吃这八百里水泊的饭!看家本领?”
他嗤笑一声,仿佛听到了最可笑的问题,猛地一拍肌肉结实的胸脯,发出沉闷的响声。
“水里就是俺们的家!踩水?俺能踩着水给你唱一出完整的《单刀会》,保准字正腔圆,气都不带多喘一口!身子能露到这!” 他比划着自己的腰腹。
“潜水?龙王爷的水晶宫俺都敢去逛一圈,他的胡子俺都敢捋一把尝尝咸淡!闭气一炷香?那是娃儿玩的把戏!”
“驾船?多大的风浪,那舵把子在俺们手里,比绣花娘子的针还听话!闭着眼都能让船贴着阎王鼻子尖儿过去,保准毫发无伤!浪头越大越稳当!”
他边说边兴奋地比划起来,一个凌厉迅捷、仿佛真能分开水流的分水刺虚刺动作,“唰”地带起一股劲风,差点把书吏面前那本记录着无数人命运转折的薄薄名册掀飞。
那动作中的力量感与流畅性,让肃立一旁的梁山喽啰眼神都微微一动。
“这窝囊气!这猪狗不如的日子!老子也受够了!真他娘的受够了!” 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因极致的情绪而微微变形,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砍了石清那狗官,打了这场泼天的大胜仗!灭了官军的威风,更是解了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心头的恨!痛快!真他娘的像三伏天灌下一桶冰水,从头爽到脚!”
“这样的山头,这样的去处,才配得上咱兄弟这身水里来浪里去的真本事!才不枉爹娘生养咱们一场,给了这副好身板!”
他低头看着自己那双布满厚茧、骨节粗大、能轻易捏碎鱼头的手掌,眼中第一次流露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而不是惯常的麻木。
“那‘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听着就他娘的提气!痛快!”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喧嚣热闹、充满豪情的聚义场景,血液都在加速奔流。
“就算哪天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马革裹尸还,也有山寨的兄弟给收尸立碑,有香火供奉,名字能刻在那聚义厅金光闪闪的英雄谱上!值了!怎么算都比现在值!”
他猛地一脚狠狠踢开脚边那堆散发着霉烂腥臭气味的破渔网,网线纠缠,发出如同垂死挣扎般的呻吟。
“总好过像滩烂泥一样,悄无声息地死在这条臭气熏天的破船烂网上,烂了、臭了都没人知道,最后被野狗拖了去,连块埋骨的土都没有!”
“二哥!你…你答应啦?!好!太好了!俺就知道!咱兄弟就不是池中之物!就该干这惊天动地的大事!痛快!痛快啊!”
阮小七激动得一蹦三尺高,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狂喜的光芒,一拳狠狠砸在那张瘸腿摇晃、布满油污的破桌子上,震得上面仅有的几个豁口陶碗叮当作响,险些翻倒,浑浊的水渍溅了出来。
“投梁山!跟着王伦寨主,杀贪官!除恶霸!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破船烂网,去他娘的!不要了!一把火烧了它才干净!这才叫活出个人样!”
他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将过去的憋屈一脚踹开,迫不及待要拥抱那充满刀光剑影和快意恩仇的全新未来。
阮小五眼中精光暴射,如同黑暗中点燃的两簇鬼火,他迅速盘算着,思路异常清晰、冷静,如同最老练的渔夫在暴风雨来临前审视着湖面下每一个可能致命的暗流漩涡。
“对!投梁山!刻不容缓!二哥说得对,咱们的本钱就在这身水里功夫!梁山刚打了场漂亮的水战,缴获那么多船,正缺咱们这样的好水手!去了,定能出头!不会被埋没!”
他精准地抓住了他们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们通往新生活的敲门砖。
他转向激动得难以自持、几乎要原地打转的小七,语气带着兄长的叮嘱和更深远的谋划,像是一个即将押上全部身家的赌徒,在计算着最后的筹码。
“小七,别光想着打架砍人!带上咱们那几张最结实、浸过三遍桐油、网眼细密的老网!梁山泊水面广阔八百里的,鱼肯定又大又肥,说不定还有咱们没见过的稀罕物!”
“咱们去了,能帮山寨打渔改善伙食,也是份实实在在的功劳,是个长久进项!还能趁机摸清水寨附近的水路暗礁、洄流浅滩,这水文情报可是天大的功劳,比空口白话强百倍!”
他点明了“功劳”的实质,不仅仅是勇武,更是实用和价值。
“还有更紧要的——” 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久在江湖底层挣扎历练出的狡黠和近乎本能的谨慎,身体微微前倾,形成一个密谋的圈子。
“听说梁山如今势大,招人的门槛也严了,要么有寨里头领熟人引荐,要么就得有真本事当场露脸,让人看上,这叫‘纳投名状’!”
“咱兄弟三个在梁山没根没基,明天天一亮就去临湖集那边!找个水缓人多的显眼地方,好好露一手咱‘浪里游龙’的真功夫!”
“踩水露出半截身子、潜底摸物、踏浪翻花!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最好能徒手抓几条稀罕少见的金色大鲤鱼、或是力道十足、能撞断人肋骨的青鱼当‘见面礼’!让那些可能路过巡哨的梁山探子好好瞧瞧!”
“把动静闹大点!敲锣打鼓太扎眼,但弄出点惊天水响,吼几嗓子粗犷的、能传出去几里地的渔歌壮壮声势总行!把咱‘石碣村阮氏三雄’的名号,先一步传到王伦寨主和各位头领的耳朵里去!这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他连造势的手段都想好了,心思缜密之处,可见一斑。
昏暗如豆的油灯下,火苗不安地跳跃着,将三兄弟灼灼的目光映照得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六点寒星,激烈地交汇在一起,碰撞出无形的火花。
那目光中,燃烧着对世道不公的熊熊愤怒、对挣脱枷锁获得新生的强烈渴望,以及押上性命、博一个前程的孤注一掷与狠厉决绝。
这间破败、散发着无尽穷困酸腐气息、如同牢笼般困了他们半生的小屋,此刻再也关不住他们心中那冲天而起的豪气、野性与对崭新命运的强烈渴望。
石碣村这页浸透了泪水和鱼腥味、写满了屈辱和贫困的破旧篇章,即将被他们用这一身傲视水泊的水性和满腔沸腾的热血,狠狠地、决绝地翻过!
济州府,临湖集。
新开张的“朱记酒店”那簇新的、绣着复杂纹样的酒幌子,在裹挟着浓郁水腥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硝烟味的湖风里猎猎翻飞,像一面突兀而招摇的锦旗,又像一只窥探四方的眼睛,硬生生插在临湖集最喧嚣、最要害、消息最灵通的咽喉之地。
新漆的木门框油亮亮的,几乎能照出往来人影的模糊轮廓,映着各色人等杂沓的脚步和揣测的目光,显得格外刺眼而倨傲,仿佛在无声却强硬地宣告着新主人的雄厚财力、莫测背景以及不容小觑的底气。
店堂内,人声鼎沸,喧嚣得几乎要掀翻那新铺的、还带着松木清香的屋顶。
粗瓷大碗猛烈碰撞的脆响、各路身上带着江湖豪客们呼喝劝酒的喧嚣、跑堂伙计尖利悠长、带着独特韵味的吆喝声,混合着新木的松香、劣质烧酒的辛辣刺鼻,以及无数奔波之人身上浓烈的汗味、尘土气,形成一股浑浊、燥热而充满野性生机与危险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几乎令人窒息。
柜台后,管家朱二能满面红光,笑得像尊专门用来迎客的弥勒佛。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滴溜溜地不停转动,如同最灵敏的探针,扫视着整个大堂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他嗓音洪亮圆滑,奇异地穿透了鼎沸的嘈杂,带着一种职业性的热情。
“第一百三十六号?好嘞!贵客一位,丙字第三十七房清净,里边儿请——!”
他麻利地翻看客人递上的、刻着独特编号的木牌,那动作熟稔流畅得如同在数自己的手指头,脸上堆着的、仿佛焊上去一般的笑容,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与酒店内部这近乎沸腾的热闹喧嚣仅隔数丈,门口一侧的气氛却陡然不同,透着一股森然的、不容置疑的秩序感与隐隐的肃杀之气。
几张厚重的条桌拼成了一个简易却透着无形威严的“招贤台”,仿佛一道分隔两个世界的界线。
桌前,排着一条不算太长但秩序井然、无人敢喧哗插队的队伍,多是些衣衫各异、面带风霜、眼神却带着期盼、忐忑或桀骜不驯的精壮汉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期待。
台后,三位身着洗得发白却干净整齐、一丝褶皱也无的青布长衫的书吏,正襟危坐。
他们面容疲惫,眼袋浮肿,但蘸着浓墨的笔尖悬在摊开的名册上方,眼神却如同经验老道的探针般专注锐利,不漏过报名者一丝一毫的表情、动作乃至手上茧子的位置和厚度。
书吏身侧,如同雕塑般肃立着几名梁山喽啰。他们身着统一的皂色劲装,腰挎尺许长的森冷短刀,刀柄已被手掌磨得油亮,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几人如铁铸般钉在地上,站姿挺拔如松,目光在队伍中每一个人的脸上、手上、腰间来回逡巡,无声地维持着秩序,散发着属于梁山泊的凛然气势。
阮氏三兄弟带着一身浓烈的的湖腥气,几乎是跑着冲到台前的。
他们方才在岸边那一番堪称惊艳的“浪里游龙”功夫,引得几个过路的闲汉大声叫好,其中一人朝这招贤台努了努嘴,带着几分羡慕和怂恿喊道:
“好本事!去那儿!梁山水寨正缺你们这等的弄潮好手!去了准能混出头!”
阮小七最是心急,仗着身法滑溜,泥鳅般从人群缝隙里灵巧地钻到最前面,胸膛拍得砰砰响,那沉闷的响声显示出他结实的体魄,甚至震得桌上笔架都轻微晃了晃。
“济州府石碣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俺们是嫡亲的血脉兄弟,一条心!”小七的嗓门洪亮如钟,带着水泊汉子特有的、未经雕琢的直爽和不加掩饰的、投奔光明的激动。
中间那位年长些、神色最为沉稳、仿佛见惯了各色人等的书吏,缓缓抬起眼皮,目光像一把无形却极其精准、冰冷的尺子,冷静地、逐一地、带着审视意味地扫过三人。
阮小二身形魁梧如岸边历经风浪的礁石,沉默地杵在那里,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古铜色的脸庞被湖风和烈日雕刻出粗犷坚毅的棱角,眼神沉稳得像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看似平静,却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和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的决断。
阮小五身形精干矫健如蓄势待发的猎豹,目光灵动如水中窥伺猎物的游鱼,嘴角习惯性地微抿着,透着一股子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变故的机敏、警惕和底层生存磨练出的精明。
阮小七则像颗刚从膛里蹦出来的、滚烫的铁弹丸,黝黑的脸上每一道纹路都写满了野性、不羁与按捺不住的、几乎要溢出来的兴奋,眼神灼灼放光,仿佛下一秒就要原地弹起,把眼前这略显沉闷严肃的局面都搅动得充满野性的生气。
书吏提笔,饱蘸浓墨,声音平缓得像无波的湖水,却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谨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籍贯,济州石碣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以何为生?有何看家本领?——报上来。” 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以什么为生?”
阮小七抢着嚷道,声音洪亮震得旁边一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汉子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俺们是打渔的!祖祖辈辈都吃这八百里水泊的饭!看家本领?”
他嗤笑一声,仿佛听到了最可笑的问题,猛地一拍肌肉结实的胸脯,发出沉闷的响声。
“水里就是俺们的家!踩水?俺能踩着水给你唱一出完整的《单刀会》,保准字正腔圆,气都不带多喘一口!身子能露到这!” 他比划着自己的腰腹。
“潜水?龙王爷的水晶宫俺都敢去逛一圈,他的胡子俺都敢捋一把尝尝咸淡!闭气一炷香?那是娃儿玩的把戏!”
“驾船?多大的风浪,那舵把子在俺们手里,比绣花娘子的针还听话!闭着眼都能让船贴着阎王鼻子尖儿过去,保准毫发无伤!浪头越大越稳当!”
他边说边兴奋地比划起来,一个凌厉迅捷、仿佛真能分开水流的分水刺虚刺动作,“唰”地带起一股劲风,差点把书吏面前那本记录着无数人命运转折的薄薄名册掀飞。
那动作中的力量感与流畅性,让肃立一旁的梁山喽啰眼神都微微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