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调和矛盾-《武道异年》

  昆仑山的雪下了整整三天。

  张远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看着寒冰狱外那道被内劲震碎的石门,喉间泛起一阵腥甜。石门上“守正”二字的刻痕里还凝着暗红,是昨夜激战溅上的血——昆仑求新派的弟子为了救人,竟以“燃血术”催动星能,硬生生炸开了这座冰封百年的牢狱,代价是三位弟子当场力竭而亡。

  “张远,你现在满意了?”昆仑掌门叶青羽站在雪地里,玄色道袍上结着冰碴,他身后的守正堂弟子个个带伤,长剑上的血珠落地即冻成冰晶,“为了你们那套‘新途’,连人命都不要了?”

  张远没看他,目光落在寒冰狱深处。那里的冰壁上布满掌印,有传统的“寒冰掌”痕迹,也有融合了星能的“裂冰拳”印记,两种力道交击的裂痕像蛛网般蔓延,触目惊心。“昨夜若不是我带着中和剂赶到,这里只会多三十具尸体。”他声音低沉,“叶青羽,你我认识三十年,当年在星际海盗的旗舰上背靠背厮杀时,你说过武道的真谛是护人,不是困人。”

  叶青羽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冻得发白:“可他们学的根本不是武道!那三个死在狱外的弟子,内劲与星能相冲时,经脉都变成了焦炭!这是修行?这是送死!”

  “那是因为没人教他们正确的融合之法!”林野从雪地里扶起一名受伤的求新派弟子,少年的右臂被寒冰掌冻伤,却仍紧紧攥着一块星能传导器,“昆仑的古籍里明明有‘阴阳调和诀’,能缓冲能量对冲,你们却宁愿让他们死,也不肯拿出来!”

  “放肆!”守正堂的大长老怒喝一声,掌风带起雪雾直扑林野,“宗门秘典,岂能传给学歪门邪道的叛徒?”

  张远侧身挡在林野身前,内劲化作气墙,将掌风卸在雪地里。“李长老,上周在星际联邦的武道论坛上,他们的‘星能转化术’已经公开了核心原理。你们藏着的‘阴阳调和诀’,早在五十年前就被异族商队抄录过,现在反倒成了秘典?”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光脑,点开投影——屏幕上赫然是联邦图书馆的藏书记录,《地球古武能量调和术》的标题下,标注着“昆仑派阴阳调和诀”的字样。

  守正堂的弟子们脸色骤变。叶青羽看着投影,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来。

  就在这时,一道佛光穿透雪幕,慧能大师带着十余名少林武僧踏雪而来。老和尚的僧袍上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别处赶来。“阿弥陀佛,张施主说得是。”他指着身后一位年轻僧人,“这位弟子前日在月球基地,用少林的‘易筋经’配合星能疗法,救了三位被能量辐射所伤的矿工。可见古法与新术,本无对错。”

  年轻僧人抬手展示右臂,袖管下露出一个嵌着星能晶石的护腕,晶石随着内劲流转泛着金光。“弟子发现,用‘易筋经’引导星能时,比联邦的转化术效率高三成。”

  这话像一道惊雷炸在雪地里。守正堂的弟子们面面相觑——他们一直以为星能会污染内劲,却没想过还能提高效率。

  张远趁机开口:“我已与星际联邦商定,下月举办‘融合武道交流会’。到时候,各派都可以派弟子参加,既能展示古法的精妙,也能学习星能的运用。”他看向叶青羽,“昆仑的‘阴阳调和诀’若能与联邦的‘星能转化术’结合,未必不能开创一条新路。”

  叶青羽沉默了许久,终于弯腰从雪地里拾起一块冰晶,冰晶映出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好,我让守正堂的弟子整理‘阴阳调和诀’。但若是交流会出了乱子……”

  “我一力承担。”张远接过话头,掌心的星轨印记与冰晶相触,冰晶竟化作一道暖流渗入雪地,“还有,把求新派的弟子请回宗门。同门之间,不该用寒冰狱说话。”

  处理完昆仑的事,张远马不停蹄赶往武当山。太极湖的冰面已经被两派弟子的内劲震裂,守正派的长老正用“千斤坠”稳住湖心亭,求新派的弟子却在湖边架设星能装置,想利用能量场加速冰层愈合,两边越帮越忙,冰裂反而越来越大。

  “都住手!”张远掠到湖心亭上,内劲顺着亭柱沉入湖底,将四散的力道一一抚平,“太极讲究‘以柔克刚’,你们这是在比谁的力道硬?”

  守正派的长老梗着脖子:“他们用星能烤冰,简直是对太极的亵渎!”

  “那你们用‘破冰掌’震裂冰层,就是对太极的尊重?”张远指着湖对岸,那里的观星台上还放着张三丰手书的“道法自然”匾额,“祖师爷说过,‘自然者,道也’。星能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何不能用?”

  他纵身跃到冰面,内劲与星能同时运转,脚下的冰层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裂痕处泛着淡淡的银光。“你们看,用‘太极云手’的卸力之法引导星能,既能补冰,又不伤内劲。”

  两派弟子看得目瞪口呆。求新派的领头弟子试着模仿,却差点让冰层再次开裂。张远耐心指点:“内劲要像水流,星能要像游鱼,水载鱼行,鱼顺水势,不可强逆。”

  守正派的长老犹豫着伸出手,当内劲与星能在掌心交汇的瞬间,他猛地瞪大了眼睛——那股力量温和却浑厚,比单纯的内劲更具韧性。

  接下来的半个月,张远几乎踏遍了各大宗门。在少林寺,他说服武僧们用“金钟罩”配合星能护盾,挡住了模拟的能量炮攻击;在南拳会馆,他演示了如何用“铁线拳”的刚劲驱动星际合金武器;在八卦掌的训练场,他教会弟子们用“游身掌”的步法适应低重力环境下的星能波动。

  慧能大师始终陪着他,老和尚的“狮子吼”总能在双方剑拔弩张时稳住局面,而他随身携带的“调和茶”——用地球的云雾茶与星际的安神草混合冲泡——成了各派宗师坐下谈事的由头。

  “张兄,你看这里。”在峨眉清音阁,云舒指着新绘制的经络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星能与内劲的融合节点,“我们发现,用‘峨眉刺’的手法激发星能时,比直接灌注效率高得多。”

  苏轻晚坐在一旁,手里捧着那杯调和茶,看着西堂弟子用星能驱动流霞剑,剑刃泛着比往日更璀璨的光芒。东堂的弟子们围在门口,眼里的敌意渐渐变成了好奇。

  然而,并非所有门派都能顺利调和。崆峒派的守正长老固执己见,竟将求新派的弟子逐出师门,还在山门设下“七伤阵”,扬言要与张远不死不休。

  消息传来时,张远正在武当山的炼丹房里,与几位宗师研究用星能提纯丹药。他放下手中的丹炉,掌心的星轨印记微微发烫。

  “张兄,崆峒派的‘七伤阵’霸道得很,当年连星际舰队都不敢硬闯。”叶青羽忧心忡忡,“要不……我们再想想别的法子?”

  张远看向窗外,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太极湖上,冰层反射着万点金光。“调和不是求全,总得有人迈出那一步。”他拿起身边的承影剑,剑身在阳光下流转着金辉与银辉,“明日,我去崆峒山。”

  慧能大师双手合十:“贫僧陪你去。佛法讲‘破执’,或许老衲的‘金刚经’,能让那位长老放下执念。”

  林野和云舒等年轻弟子纷纷请战,被张远按住了。“你们留在这里,继续完善融合之法。交流会在即,那才是真正能让大家看到希望的地方。”他看着这些年轻人,眼里闪过一丝欣慰,“记住,调和矛盾不是靠退让,是靠让所有人明白,我们要走的路,从来不是非此即彼。”

  当晚,武当山的钟声彻夜未停。张远站在观星台上,望着星海中“承影号”的航标灯。他知道,崆峒山的“七伤阵”只是小坎,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只要各派能放下成见,哪怕只是试着伸出手,这道裂痕就总能慢慢弥合。

  夜风吹过,带着远处星港的气息。张远握紧承影剑,剑身上交织的光影仿佛化作一条路,一端连着古老的宗门,一端通向浩瀚的星海。而他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相信,这条路,能走通。